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图形,数形结合就是将这些图形与概念、理论知识通过合理转化,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易于理解。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能顺利地理解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也多了一种新思路。接下来,笔者在分析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上,谈谈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一、 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
数学学习中涉及一些概念、理论、方法,对于刚接触新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相比较文字,图形更为直观形象,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数学知识与图形形状进行转变,将复杂的问题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形,从而使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接触并理解知识。
数学知识体系庞大,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来讲解。教师要合理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对于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直接进行讲解;对于晦涩难懂的、易发生混淆的板块,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地渗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
1.阐述概念,渗入数形结合思想
教材中提到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理解这些较为抽象化的概念是学生接触新知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可能会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就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不能深入了解其真正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课本中新概念的图形意义,在考虑学生接受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寻找课本定义与相关图形的联系,通过图形对定义概念等进行直观形象的解读,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教学“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具体含义和面积大小的比较,笔者认真研读教材,设计相关图形,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首先,让学生观察黑板和书桌的表面哪个大,再拿出语文课本和英语课本,问学生这两本书的封面哪个大。学生明白了黑板表面和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从而顺利引出“面积”这个概念。接着,笔者画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下它们面积的大小。实践证明,利用具体图形来阐述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快速理解。
2.巧设图形,解决数学运算问题
计算贯彻在整个数学学习阶段。教师要巧设图形,将其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解决运算难题。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学习内容,对于新接触到的知识,可以用以形助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计算。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图形,理解计算的具体意义,进一步总结计算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有效运用,能够更直观地看出问题的实质,了解计算的真正意义,完成数学运算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除法”这一块内容时,学生由于刚接触除法,只了解其文字层面的含义,此时笔者借助图形表达除法的几何含义。让学生用火柴棍进行计算,拿出12根火柴棍,分成几组,每组根数不限,可以2根一组,也可以3根一组,等学生分好组后,笔者及时讲解,引出除法运算的概念。学生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再通过具体的练习,就能夠很好地掌握除法运算了。
3.数形结合,在实际运用中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数学》课本中每一节后面的练习中有大量的应用题,学生在解读题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阻碍,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图形讲解题目,让学生对于题干表达的内容有准确的了解;同时在解题时也可以借助图形,利用图形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问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解以下应用题:“教室前面的墙壁长8米,宽5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长4米,宽2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求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在学生读题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画一个演示图,即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此时就可以看到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外长方形减去内长方形之后的剩余面积。借助图形来理解题干,解题方法一目了然。数与形相互转换,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学生直观了解题意,快速找出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方法运用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应用到概念、计算、实际应用练习中去,借助具体图形讲解抽象数学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一、 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
数学学习中涉及一些概念、理论、方法,对于刚接触新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相比较文字,图形更为直观形象,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数学知识与图形形状进行转变,将复杂的问题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形,从而使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接触并理解知识。
数学知识体系庞大,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来讲解。教师要合理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对于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直接进行讲解;对于晦涩难懂的、易发生混淆的板块,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地渗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
1.阐述概念,渗入数形结合思想
教材中提到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理解这些较为抽象化的概念是学生接触新知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可能会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就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不能深入了解其真正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课本中新概念的图形意义,在考虑学生接受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寻找课本定义与相关图形的联系,通过图形对定义概念等进行直观形象的解读,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教学“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具体含义和面积大小的比较,笔者认真研读教材,设计相关图形,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首先,让学生观察黑板和书桌的表面哪个大,再拿出语文课本和英语课本,问学生这两本书的封面哪个大。学生明白了黑板表面和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从而顺利引出“面积”这个概念。接着,笔者画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下它们面积的大小。实践证明,利用具体图形来阐述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快速理解。
2.巧设图形,解决数学运算问题
计算贯彻在整个数学学习阶段。教师要巧设图形,将其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解决运算难题。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学习内容,对于新接触到的知识,可以用以形助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计算。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图形,理解计算的具体意义,进一步总结计算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有效运用,能够更直观地看出问题的实质,了解计算的真正意义,完成数学运算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除法”这一块内容时,学生由于刚接触除法,只了解其文字层面的含义,此时笔者借助图形表达除法的几何含义。让学生用火柴棍进行计算,拿出12根火柴棍,分成几组,每组根数不限,可以2根一组,也可以3根一组,等学生分好组后,笔者及时讲解,引出除法运算的概念。学生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再通过具体的练习,就能夠很好地掌握除法运算了。
3.数形结合,在实际运用中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数学》课本中每一节后面的练习中有大量的应用题,学生在解读题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阻碍,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图形讲解题目,让学生对于题干表达的内容有准确的了解;同时在解题时也可以借助图形,利用图形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问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解以下应用题:“教室前面的墙壁长8米,宽5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长4米,宽2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求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在学生读题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画一个演示图,即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此时就可以看到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外长方形减去内长方形之后的剩余面积。借助图形来理解题干,解题方法一目了然。数与形相互转换,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学生直观了解题意,快速找出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方法运用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应用到概念、计算、实际应用练习中去,借助具体图形讲解抽象数学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