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个人用很多年的时间,专注于拍摄同一处风景,他是怎样一个人?他又会呈现给人们怎样的照片?
看卫坚拍摄于北京国贸地区(国贸地区指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周边地区,位于建国门外大街,这片区域也被称为CBD,即北京的中央商务区——编者注)的系列作品,很受触动。这些精美的照片并非出自职业摄影师之手,却蕴涵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当人们都在感慨十年间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卫坚却在十年里坚持拍摄北京国贸地区,诠释了一种对摄影和对生活的专注。
“近十年来,我从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拍国贸,从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拍国贸,从由远至近的距离拍国贸,从清晨到傍晚不同的时光里拍国贸,从雨雪云雾不同的气象中拍国贸,从宫殿、湖面、树叶、灯光等不同的前景中拍国贸……不同的方向、季节、距离、天气和前景,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尽相同,但呈现国贸地区的发展与变化一直是我照片里的主题。”
见到卫坚本人后,就会觉得,这样一个人拍出这样的照片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年逾六十的他可谓博古通今,思路犹如年轻人一样清晰而犀利。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不但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还特别在引用古文的部分放慢语速,阐述自己的理解。在提及喜欢的书和发表过的文章时,他会站起身来从书架上翻找出来对照。认真,是卫坚给我的第一印象。
1986年,卫坚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到北京。因为对摄影感兴趣,攒钱买了一台海鸥相机,从此与摄影结缘。但是由于繁忙的工作,卫坚分给摄影的时间并不充裕,只有工作之余的早晚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常常是一早起来拍日出,傍晚时分拍日落。当年一位摄影师朋友看到他的作品时评价了一句:“还是有点业余的痕迹”,卫坚对这句话认了真,于是决定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摄影课程。
进修专业课程对于提高摄影技巧起到了很大帮助,但真正的进步可能更在于卫坚在生活中的领悟。
为什么选择国贸地区作为长期题材来拍摄?卫坚给出了他的答案:这片地标性区域是北京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和窗口,体现出北京发展的脉络,世人瞩目,也是北京人的骄傲,既有生活的气息,也有时代的气息。卫坚对拍摄国贸地区热恋般的感情归根到底是对于北京、对于摄影的热爱。在一个城市里生活久了,就会与这座城市一同呼吸,脉搏一起跳动,彼此的生命便会融合在一起。拍国贸要带着感情拍,就像一起感受北京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的脉博和呼吸。正如摄影家皮特·亚当斯所说:“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卫坚大部分国贸题材照片都拍摄于清晨和傍晚。在表现国贸地区的建筑群时,更跑遍了周边所有可能的角度。为了拍摄日出,卫坚曾在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他准确知道夏至时北京日出在四点半,冬至时太阳七点三十七分跃出地平线。但他却都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日夜,自己迎接着第一缕朝阳、送走最后一束光线。
为了找到能够表现国贸倒影的水面,他反复翻看北京地图寻找各种可能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走遍,最后只在龙潭湖公园和朝阳公园找到了适合入镜的地点,守在夏天的水边一直等到日暮四合,只为等待最佳的时机来到。拍完满意的照片,在回家的路上才发现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
把握拍摄最佳时机需要耐心,但有的时候花去很多力气,还是难免空手而归。对于这些“浪费掉的时间”,卫坚说“有些失望,可是依然很开心。很多场景需要等待和运气,好照片非常难得,不要对自己的照片抱什么希望,出去十次能够有一两次收获就很好。拍到了固然是高兴的事情,拍不到也很高兴。”
我第一次听到摄影人说,不要对自己的照片抱什么希望,不禁有点惊讶。“人生也好,摄影也罢,总会错过一些风景。我相信,好风景永远拍不完。能拍到也不必太高兴,拍不到也不要遗憾,才能保持好继续拍下去的状态。对于我,能够拍照本身这件事情就足够舒服和享受了。”如果是怀着“拍大片”的明确目的起早贪黑,可是求之未得,他说第二天便不会早起了。而如果是怀着被认可的希望拍摄国贸地区,卫坚不会坚持十年,也许第二年就放弃了。
卫坚对待这个题材,对待摄影更接近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人,认真,热情,却又领悟了爱情的真谛。比起让·雅克所说
“不抱希望地去爱一个人”的状态,又更多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所不具备的坚持和行动力。
卫坚非常喜欢自己的一张逆光照片,是在国贸地区一个地铁口拍摄的清洁工人。从这张照片中,能看到北京的地标与小人物息息相关的命运交织,既有时代,也有情感,对于卫坚来说,这不只是一张单纯的美景,更是一张有感情有温度的照片。
十年过去,与国贸地区这场热恋的激情并没有褪去,对于卫坚而言,过去的十年在他的设定中只是一个开始,虽然现在已经不住在国贸附近,每当心生惦念,他仍是急匆匆地搭乘地铁去国贸及周边拍摄,仿佛去赴恋人之约。他引用了摄影家尤金·史密斯的一句话:“ 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
或许,所谓爱,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不抱希望地期待。
看卫坚拍摄于北京国贸地区(国贸地区指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周边地区,位于建国门外大街,这片区域也被称为CBD,即北京的中央商务区——编者注)的系列作品,很受触动。这些精美的照片并非出自职业摄影师之手,却蕴涵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当人们都在感慨十年间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卫坚却在十年里坚持拍摄北京国贸地区,诠释了一种对摄影和对生活的专注。
“近十年来,我从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拍国贸,从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拍国贸,从由远至近的距离拍国贸,从清晨到傍晚不同的时光里拍国贸,从雨雪云雾不同的气象中拍国贸,从宫殿、湖面、树叶、灯光等不同的前景中拍国贸……不同的方向、季节、距离、天气和前景,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尽相同,但呈现国贸地区的发展与变化一直是我照片里的主题。”
见到卫坚本人后,就会觉得,这样一个人拍出这样的照片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年逾六十的他可谓博古通今,思路犹如年轻人一样清晰而犀利。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不但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还特别在引用古文的部分放慢语速,阐述自己的理解。在提及喜欢的书和发表过的文章时,他会站起身来从书架上翻找出来对照。认真,是卫坚给我的第一印象。
1986年,卫坚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到北京。因为对摄影感兴趣,攒钱买了一台海鸥相机,从此与摄影结缘。但是由于繁忙的工作,卫坚分给摄影的时间并不充裕,只有工作之余的早晚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常常是一早起来拍日出,傍晚时分拍日落。当年一位摄影师朋友看到他的作品时评价了一句:“还是有点业余的痕迹”,卫坚对这句话认了真,于是决定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摄影课程。
进修专业课程对于提高摄影技巧起到了很大帮助,但真正的进步可能更在于卫坚在生活中的领悟。
为什么选择国贸地区作为长期题材来拍摄?卫坚给出了他的答案:这片地标性区域是北京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和窗口,体现出北京发展的脉络,世人瞩目,也是北京人的骄傲,既有生活的气息,也有时代的气息。卫坚对拍摄国贸地区热恋般的感情归根到底是对于北京、对于摄影的热爱。在一个城市里生活久了,就会与这座城市一同呼吸,脉搏一起跳动,彼此的生命便会融合在一起。拍国贸要带着感情拍,就像一起感受北京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的脉博和呼吸。正如摄影家皮特·亚当斯所说:“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卫坚大部分国贸题材照片都拍摄于清晨和傍晚。在表现国贸地区的建筑群时,更跑遍了周边所有可能的角度。为了拍摄日出,卫坚曾在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他准确知道夏至时北京日出在四点半,冬至时太阳七点三十七分跃出地平线。但他却都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日夜,自己迎接着第一缕朝阳、送走最后一束光线。
为了找到能够表现国贸倒影的水面,他反复翻看北京地图寻找各种可能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走遍,最后只在龙潭湖公园和朝阳公园找到了适合入镜的地点,守在夏天的水边一直等到日暮四合,只为等待最佳的时机来到。拍完满意的照片,在回家的路上才发现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
把握拍摄最佳时机需要耐心,但有的时候花去很多力气,还是难免空手而归。对于这些“浪费掉的时间”,卫坚说“有些失望,可是依然很开心。很多场景需要等待和运气,好照片非常难得,不要对自己的照片抱什么希望,出去十次能够有一两次收获就很好。拍到了固然是高兴的事情,拍不到也很高兴。”
我第一次听到摄影人说,不要对自己的照片抱什么希望,不禁有点惊讶。“人生也好,摄影也罢,总会错过一些风景。我相信,好风景永远拍不完。能拍到也不必太高兴,拍不到也不要遗憾,才能保持好继续拍下去的状态。对于我,能够拍照本身这件事情就足够舒服和享受了。”如果是怀着“拍大片”的明确目的起早贪黑,可是求之未得,他说第二天便不会早起了。而如果是怀着被认可的希望拍摄国贸地区,卫坚不会坚持十年,也许第二年就放弃了。
卫坚对待这个题材,对待摄影更接近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人,认真,热情,却又领悟了爱情的真谛。比起让·雅克所说
“不抱希望地去爱一个人”的状态,又更多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所不具备的坚持和行动力。
卫坚非常喜欢自己的一张逆光照片,是在国贸地区一个地铁口拍摄的清洁工人。从这张照片中,能看到北京的地标与小人物息息相关的命运交织,既有时代,也有情感,对于卫坚来说,这不只是一张单纯的美景,更是一张有感情有温度的照片。
十年过去,与国贸地区这场热恋的激情并没有褪去,对于卫坚而言,过去的十年在他的设定中只是一个开始,虽然现在已经不住在国贸附近,每当心生惦念,他仍是急匆匆地搭乘地铁去国贸及周边拍摄,仿佛去赴恋人之约。他引用了摄影家尤金·史密斯的一句话:“ 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
或许,所谓爱,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不抱希望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