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树林的《井·水·道——论村上春树文学中的老子哲学》给了笔者撰写本文的启发,其就村上春树作品中常见的“井”的意象,谈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从而与老子的《道德经》建立联系。老子的思想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女性崇拜在《道德经》中主要体现在“贵阴重柔”的理念中;老子崇尚“水德”,又将“道”作为“天下母”,因此,在老子哲学中,“母”=“道”=“水”。接下来,孙树林以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上弦乌史记》为例,论证了村上春树作品中“水”与“道”的镜面关系,即“‘水’是‘道’的反映,‘道’是‘水’的内涵”。
由于村上春树用与日本传统文学语言迥然不同的笔触从事小说创作,人们向来认为他是一个比较西化的亚洲文学家。可是,当人们探寻一个人的思想源流时,怎么可以将他与他的民族及这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剥离开来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上春树是大和民族人,而日本自古以来都处于中华文化圈的覆盖之下。孙树林的视角很独特,为人们解读村上春树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即从这个角度,阐释村上春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哲学性思考。
“卡夫卡”,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五岁少年的名字。同时,为更多读者所知的是,它是奥地利著名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弗兰茨·卡夫卡的名字,在捷克语里,它的意思是“乌鸦”。村上春树以作家卡夫卡的名字给自己的小说主人公命名,并且还通过少年之口提及四篇卡夫卡的作品:《城堡》《诉讼》《变形记》《在流放地》,这是否是村上想特意表明他对卡夫卡的敬意人们无从得知。巧的是,作家卡夫卡曾经研究过中国传统哲学,尤其对老子的《道德经》深感兴趣。
從文本来看,《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中的许多意象、人物形象和情节元素都有着村上春树从老子哲学中取经的影子,下面笔者将围绕着三个方面做详细深入的探讨。
一、渗透老子哲学的重要意象
(一)“非常道”
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没有名字,也没形体,而“没有形体的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它首先赋形为卡内尔·山德士(美国肯德基炸鸡店的创始人),出现在第26章及以后的偶数章中。这个“纯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观念性客体”对自己给出的解释是:
“善也好,恶也好,都与我无关,我追求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彻底施展我所具有的功能。我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客体,或者说是中立性客体。”
“我的职责就是管理世界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就是理顺事物的顺序,就是让结果出现在原因之后,就是不使含义与含义相混淆,就是让过去出现在现在之前,就是让未来出现在现在之后……”
这难道不是“道”一般的存在吗?老子的《道德经》中对“道”的描绘是这样的: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见“道”是个先天地而生,创造了万物,并以恒久的姿态主宰着万物运行的不可知、不可感的超然存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暂且认为小说中的这个重要意象至少是一种不简单的“非常道”,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世界情况的变更,它是故事中大事件发生的最根本诱因。
(二)水流
有人说《海边的卡夫卡》有对村上春树之前小说中的许多元素进行重复使用的嫌疑,如佐伯的形象跟《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性格特点非常相像,连她和爱人青梅竹马,后来爱人在年轻时就自杀离世的情节,都跟《挪威的森林》中直子、木月的经历如出一辙;小说中对卡夫卡误入的“另一个世界”的描写几乎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的森林景象雷同;与《奇鸟行状录》重叠的部分最显著的就是“水流”的意象。
在《奇鸟行状录》中,如孙树林在文章里面写到的,“水流”是“道”的化身,也是指事物运行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同时,它又是有心人通过细心观察和理性推理可以发现和利用的,所以说,“水流”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很鼓舞人心的物象,它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和指引。例如:
“你的责任究竟始自哪里呢?你拂去意识视野的白雾,力图找出现在的位置,力图看清水流的方向,力图把握时间之轴。”
(三)风
风也是村上春树小说中常用的意象。在《海边的卡夫卡》里,作者同样花大量笔墨描摹各种场景下的风,如卡夫卡在森林中感知到的风,卡夫卡梦见佐伯的风,佐伯站在窗边发呆所经历的风……那么“风”到底指什么?从一些小的细节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风已止息,无任何声响传来耳畔,感觉上好像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死去。我死了,同少女一起沉入深深的火山口湖底。
我发觉空气中有一种与平时不同的什么膨胀开来。异质的什么正在一点一点然而决定性地扰乱着必须完美无缺的那个小天地的和谐。我在幽暗中凝眸细看。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夜风忽然加强,我血管中流淌的血开始带有黏糊糊的不可思议的重量。”
“风”隐喻现实环境的恶劣性。它始终伴随人们左右,是人们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障碍,它不可消除,人们要学会与其友好共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且听风吟”,不喜亦不惧。当人们逐渐学会坦然接受并适应它的时候,逆境就变成顺境,再大的困难都不在话下。
(四)海
“海边的卡夫卡”是这部小说中最显见的道具,它可以是一首恋曲,也可以是墙上的一幅画,这是小说中比较独立的一个时空,过去和现在在这里轮番上映,理想与现实相互交融难以分开。除此之外,中田老人也与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一看海心里就会安稳呢?”
“大概是因为坦坦荡荡,什么也没有吧……一望无边、一无所有的确很妙。”
所以说,“海”也是“道”,大海与大道同样都是“虚极”“静笃”的,能抚慰人心。
二、浑身散透老子智慧的人物形象——“至人”中田
中田是小说偶数章的主角。他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曾在二战期间“木碗山事件”中意外丧失记忆,这件事情影响了中田的一生,他从此没有了学习的能力,被亲人、同学排斥,只能靠领政府的救济金度日。不过中田老人也有一项过人的本领,那就是跟猫对话,利用这种技能替别人寻找丢失的宠物猫也能为他挣得一部分酬劳。 事实上,整本书读下来,人们会觉得中田是个特别可爱的老人。他爱干净,穿戴整洁,会做料理甚至可以做得相当美味,他作息规律,睡觉、上厕所都按时按点,生活习惯非常好;他似乎深谙养生之术,每日都进行体育锻炼,空闲时经常闭目养神,还会指压疗法;他谦恭、大度、宽容,开口说话总是以“中田我”打头;他还是善良的、正直的,他结束了杀猫狂魔琼尼·沃克的性命,用意志力发动天降蚂蟥以惩罚偶然在路边看到的施暴行为;他心态平和镇定,遇事不慌;他无欲无求,总是很容易满足,很容易感动、快乐;他坦然地接受自己脑袋不灵光的事实,却在恍然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具空壳之后立志改变。
中田这个形象,一方面是作者展示给人们的一个“试验品”。试看小说的第4章、第8章、第12章,在“木碗山事件”发生之前,中田明明是一个面相白净、性格温和、成绩优秀的讨人喜欢的小男孩,可是万恶的战争彻底摧毁了他的人生,从此中田几乎成为一具废物,他再也没有能力回歸到自己原来所在的社会地位。中田是人类战争的牺牲品,作者把中田悲惨的人生陈列在读者面前,这正是对战争的有力控诉。
另一方面,尽管中田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他也给人们展示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当中田意识到自己是一具空壳之后,他毅然决定要找回原来的自我,他最终为了守护“入口石”耗尽精力而离世。这种安排既是作者对想要新生的中田的鼓舞,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所抱的深刻同情,这是他赐予这个形象的善终结局。
三、渗透老子哲学的种种情节元素
(一)弱胜强
老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小说中企图扰乱世界秩序的恶势力,违背自然之道,倒行逆施,最终导致阴谋的破败,正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反倒是看似弱小的弱者,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退为进,步步为营,最后终于力挽狂澜,打败了强大的恶势力,恢复了世界的原有秩序,正所谓“不争而善胜”。这里正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反战思想和守静不争的处世之道。
(二)深睡
“深睡”的情节是村上春树小说中一道常见的“风景线”,曾在《眠》《奇鸟行状录》《1Q84》等小说中出现过。这种情节元素的设置蕴含了作者的深意:这是对胎儿在母体内深睡的模拟。读者可以发现,小说人物通过深睡的方式使得自己与众多危险、威胁暂时隔绝开来,虽然说看似在睡梦中什么也没想,可是“深睡”的情节过后,故事的发展往往出现大的扭转,这类似母体对胎儿的保护,是自然赐予人们通过回到初始状态寻找解决方案的启示。
(三)“融入”
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融入”。村上春树所说的“融入”有很多层内涵:其一,物我交融,即“回归自然”。“森林”是村上春树小说中常见的意象,随着行文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感情由恐惧逐渐转变,开始对其怀有好感。村上春树是一名善于书写都市孤独情怀的作家,他为人们指出的出路就是回归自然,找回原始的自我。其二,“你我相融”,意即有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通过“非我”认识“自我”,在“非我”中找到“自我”。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省去很多障碍,互相沟通的畅快不“就像在天上飞”吗?
四、结语
一部《道德经》仅五千言,不过其中涵盖了太多智慧。村上春树把老子哲学中的最大智慧“道”安插在小说中人、事、物的各处,他像已逝的先贤弗兰茨·卡夫卡一样,试图描绘人们置身其间的状况,还进一步尝试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这部小说因此更像是“一个人类的寓言”,它超越了时代和民族,具有对全人类的普适性。这也正是村上春树的作品能够感动海内外千千万万个读者的根本原因。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由于村上春树用与日本传统文学语言迥然不同的笔触从事小说创作,人们向来认为他是一个比较西化的亚洲文学家。可是,当人们探寻一个人的思想源流时,怎么可以将他与他的民族及这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剥离开来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上春树是大和民族人,而日本自古以来都处于中华文化圈的覆盖之下。孙树林的视角很独特,为人们解读村上春树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即从这个角度,阐释村上春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哲学性思考。
“卡夫卡”,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五岁少年的名字。同时,为更多读者所知的是,它是奥地利著名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弗兰茨·卡夫卡的名字,在捷克语里,它的意思是“乌鸦”。村上春树以作家卡夫卡的名字给自己的小说主人公命名,并且还通过少年之口提及四篇卡夫卡的作品:《城堡》《诉讼》《变形记》《在流放地》,这是否是村上想特意表明他对卡夫卡的敬意人们无从得知。巧的是,作家卡夫卡曾经研究过中国传统哲学,尤其对老子的《道德经》深感兴趣。
從文本来看,《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中的许多意象、人物形象和情节元素都有着村上春树从老子哲学中取经的影子,下面笔者将围绕着三个方面做详细深入的探讨。
一、渗透老子哲学的重要意象
(一)“非常道”
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没有名字,也没形体,而“没有形体的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它首先赋形为卡内尔·山德士(美国肯德基炸鸡店的创始人),出现在第26章及以后的偶数章中。这个“纯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观念性客体”对自己给出的解释是:
“善也好,恶也好,都与我无关,我追求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彻底施展我所具有的功能。我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客体,或者说是中立性客体。”
“我的职责就是管理世界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就是理顺事物的顺序,就是让结果出现在原因之后,就是不使含义与含义相混淆,就是让过去出现在现在之前,就是让未来出现在现在之后……”
这难道不是“道”一般的存在吗?老子的《道德经》中对“道”的描绘是这样的: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见“道”是个先天地而生,创造了万物,并以恒久的姿态主宰着万物运行的不可知、不可感的超然存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暂且认为小说中的这个重要意象至少是一种不简单的“非常道”,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世界情况的变更,它是故事中大事件发生的最根本诱因。
(二)水流
有人说《海边的卡夫卡》有对村上春树之前小说中的许多元素进行重复使用的嫌疑,如佐伯的形象跟《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性格特点非常相像,连她和爱人青梅竹马,后来爱人在年轻时就自杀离世的情节,都跟《挪威的森林》中直子、木月的经历如出一辙;小说中对卡夫卡误入的“另一个世界”的描写几乎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的森林景象雷同;与《奇鸟行状录》重叠的部分最显著的就是“水流”的意象。
在《奇鸟行状录》中,如孙树林在文章里面写到的,“水流”是“道”的化身,也是指事物运行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同时,它又是有心人通过细心观察和理性推理可以发现和利用的,所以说,“水流”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很鼓舞人心的物象,它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和指引。例如:
“你的责任究竟始自哪里呢?你拂去意识视野的白雾,力图找出现在的位置,力图看清水流的方向,力图把握时间之轴。”
(三)风
风也是村上春树小说中常用的意象。在《海边的卡夫卡》里,作者同样花大量笔墨描摹各种场景下的风,如卡夫卡在森林中感知到的风,卡夫卡梦见佐伯的风,佐伯站在窗边发呆所经历的风……那么“风”到底指什么?从一些小的细节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风已止息,无任何声响传来耳畔,感觉上好像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死去。我死了,同少女一起沉入深深的火山口湖底。
我发觉空气中有一种与平时不同的什么膨胀开来。异质的什么正在一点一点然而决定性地扰乱着必须完美无缺的那个小天地的和谐。我在幽暗中凝眸细看。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夜风忽然加强,我血管中流淌的血开始带有黏糊糊的不可思议的重量。”
“风”隐喻现实环境的恶劣性。它始终伴随人们左右,是人们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障碍,它不可消除,人们要学会与其友好共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且听风吟”,不喜亦不惧。当人们逐渐学会坦然接受并适应它的时候,逆境就变成顺境,再大的困难都不在话下。
(四)海
“海边的卡夫卡”是这部小说中最显见的道具,它可以是一首恋曲,也可以是墙上的一幅画,这是小说中比较独立的一个时空,过去和现在在这里轮番上映,理想与现实相互交融难以分开。除此之外,中田老人也与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一看海心里就会安稳呢?”
“大概是因为坦坦荡荡,什么也没有吧……一望无边、一无所有的确很妙。”
所以说,“海”也是“道”,大海与大道同样都是“虚极”“静笃”的,能抚慰人心。
二、浑身散透老子智慧的人物形象——“至人”中田
中田是小说偶数章的主角。他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曾在二战期间“木碗山事件”中意外丧失记忆,这件事情影响了中田的一生,他从此没有了学习的能力,被亲人、同学排斥,只能靠领政府的救济金度日。不过中田老人也有一项过人的本领,那就是跟猫对话,利用这种技能替别人寻找丢失的宠物猫也能为他挣得一部分酬劳。 事实上,整本书读下来,人们会觉得中田是个特别可爱的老人。他爱干净,穿戴整洁,会做料理甚至可以做得相当美味,他作息规律,睡觉、上厕所都按时按点,生活习惯非常好;他似乎深谙养生之术,每日都进行体育锻炼,空闲时经常闭目养神,还会指压疗法;他谦恭、大度、宽容,开口说话总是以“中田我”打头;他还是善良的、正直的,他结束了杀猫狂魔琼尼·沃克的性命,用意志力发动天降蚂蟥以惩罚偶然在路边看到的施暴行为;他心态平和镇定,遇事不慌;他无欲无求,总是很容易满足,很容易感动、快乐;他坦然地接受自己脑袋不灵光的事实,却在恍然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具空壳之后立志改变。
中田这个形象,一方面是作者展示给人们的一个“试验品”。试看小说的第4章、第8章、第12章,在“木碗山事件”发生之前,中田明明是一个面相白净、性格温和、成绩优秀的讨人喜欢的小男孩,可是万恶的战争彻底摧毁了他的人生,从此中田几乎成为一具废物,他再也没有能力回歸到自己原来所在的社会地位。中田是人类战争的牺牲品,作者把中田悲惨的人生陈列在读者面前,这正是对战争的有力控诉。
另一方面,尽管中田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他也给人们展示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当中田意识到自己是一具空壳之后,他毅然决定要找回原来的自我,他最终为了守护“入口石”耗尽精力而离世。这种安排既是作者对想要新生的中田的鼓舞,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所抱的深刻同情,这是他赐予这个形象的善终结局。
三、渗透老子哲学的种种情节元素
(一)弱胜强
老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小说中企图扰乱世界秩序的恶势力,违背自然之道,倒行逆施,最终导致阴谋的破败,正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反倒是看似弱小的弱者,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退为进,步步为营,最后终于力挽狂澜,打败了强大的恶势力,恢复了世界的原有秩序,正所谓“不争而善胜”。这里正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反战思想和守静不争的处世之道。
(二)深睡
“深睡”的情节是村上春树小说中一道常见的“风景线”,曾在《眠》《奇鸟行状录》《1Q84》等小说中出现过。这种情节元素的设置蕴含了作者的深意:这是对胎儿在母体内深睡的模拟。读者可以发现,小说人物通过深睡的方式使得自己与众多危险、威胁暂时隔绝开来,虽然说看似在睡梦中什么也没想,可是“深睡”的情节过后,故事的发展往往出现大的扭转,这类似母体对胎儿的保护,是自然赐予人们通过回到初始状态寻找解决方案的启示。
(三)“融入”
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融入”。村上春树所说的“融入”有很多层内涵:其一,物我交融,即“回归自然”。“森林”是村上春树小说中常见的意象,随着行文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感情由恐惧逐渐转变,开始对其怀有好感。村上春树是一名善于书写都市孤独情怀的作家,他为人们指出的出路就是回归自然,找回原始的自我。其二,“你我相融”,意即有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通过“非我”认识“自我”,在“非我”中找到“自我”。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省去很多障碍,互相沟通的畅快不“就像在天上飞”吗?
四、结语
一部《道德经》仅五千言,不过其中涵盖了太多智慧。村上春树把老子哲学中的最大智慧“道”安插在小说中人、事、物的各处,他像已逝的先贤弗兰茨·卡夫卡一样,试图描绘人们置身其间的状况,还进一步尝试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这部小说因此更像是“一个人类的寓言”,它超越了时代和民族,具有对全人类的普适性。这也正是村上春树的作品能够感动海内外千千万万个读者的根本原因。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