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适合做大将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是蜀汉名将,小说中赵云很牛,贵为蜀汉五虎将,又是刘备的盟兄弟,人称四千岁。
  事实上,魏延比赵云更优秀。
  赵云建安五年参加刘备军,直到建安十四年当了九年偏将军,同年升牙门将军,五年后建安十九年升翊军将军。而魏延建安十九年参加刘备军,牙门将军。只过了五年,建安二十四年跃升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按理说,赵云是老资格的将领,魏延只是小字辈,和赵云的资历没法比,刘备却慧眼识英才,可见魏延不是一般的有本领。想起魏延做汉中太守的那句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地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这就是魏延,如果是赵云,肯定没有如此豪气。
  魏延有胆识,有谋略,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魏延敢冒险,赵云不冒险。因此赵云不建议刘备攻打东吴,当时魏延是汉中太守,把守着蜀汉的边塞。
  魏延是名将,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也就是士兵们喜欢为他卖命。赵云循规蹈矩,就是刘备父子身边的忠诚侍卫,最后又被向宠取代。
  魏延在蜀汉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持节领凉州牧,进封南郑侯,属于国家和军队的首席领导人之一,而赵云终其一生不过是镇东将军,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惨败,赵云降三级贬为镇军将军,一气之下病倒第二年病亡,追封顺平侯。
  喜欢赵云的是诸葛亮,可惜赵云不是帅才;喜欢魏延的是刘备,可惜刘备死得早。假如魏延也在保卫蜀汉的战役中早逝,魏延一定属于和关张齐名的将领。
  相比赵云,魏延方是大将之才,要的是上阵杀敌,自己当统帅。
  不过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气,诸葛亮不喜欢有脾气的,比如关羽和魏延,因此会打仗的魏延最后惨死,如果刘备还活着,肯定会对魏延大加封赏,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其他文献
白细胞介素1(Interlukin1,IL1)有两种类型IL1α和IL1β,以IL1β为主,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与IL1受体(IL1R)结合后产生生物学作用。IL1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炎症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