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晚晴》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打造“党史”专栏,讲述和传播贵州省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中共贵州地方组织建立的时代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强权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最终汇成辛亥革命的高潮,推翻了清王朝封建专制在旧中国的统治,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励人民为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更加英勇的奋斗。
从1912年到1935年,
贵州进入了长达20多年的地方军阀统治的动乱时期。各路军阀在贵州实行武力盘踞和血腥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推行一系列独裁专制措施,使贵州经济社会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状况。处于封建军阀压迫和奴役下的贵州各族人民,渴望改变苦难深重的现状,逐渐积蓄起反抗封建军阀统治的情绪,一度在全省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造反和武装起义,给军阀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客观上为中共贵州地方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广泛的阶级基础。
1919年,在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点。“五四”前夕贵州社会所激荡起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新思潮,为五四运动在贵州的发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学生联合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各省学生响应。尽管贵州军阀极力封锁,5月中旬五四运动的消息仍陆续传到贵州。加上邻省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贵州人民的爱国热情被唤醒,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和主力的贵州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开始酝酿,并逐步兴起。
5月下旬,全国各地国民大会相继成立的消息传入贵州,贵阳各界群众奔走串连,促成发起贵州国民大会。6月1日,贵阳各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和各界群众数千人集聚在梦草公园光复楼前,参加贵州国民大会成立大会。7月16日,在全国学生救国团体代表的鼓舞下,学联贵州支会宣告成立,表示愿在全国学联的领导下,与全国学生一致行动,号召全省工、农、商各界同胞与学生一道“努力同心,直前勇进”,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全省各地。与此同时,遵义、毕节、铜仁、黔东南、黔西南等地也引起强烈反响。即便是在军阀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分化出比较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新派”。
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冲破重重禁锢传入贵州,在很大程度上涤荡了人们的旧思想观念,对封建文化形成了猛烈的冲击,促成了贵州青年及人民群众的觉醒。一些较早接受民主、进步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通过学校教育,致力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在他们的倡导和努力下,贵阳的达德等学校成为宣传革命思想、号召民主革命的阵地。《黔报》等报刊相继问世,一些进步人士通过报刊鼓吹革命,宣传政治主张。文学革命也首先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开始,对贵州封建文化形成了挑战和冲击。争取人格独立、争取妇女解放等新思想、新文化的深入传播,为中共贵州地方组织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想影响,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龙大道、旷继勋、周达文、胡秉铎、冷少农等一批追求真理,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有志青年走出贵州,投身到中国革命一线。他们虽然身在异乡,但通过种种方式和不同渠道,将马克思主义学说、革命书刊、宣传品等传回家乡,使更多人们了解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学说、唯物主义等新鲜知识,唤醒民众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鼓励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地方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同时,学校图书馆、进步书店也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1926年至1930年间,贵州振亚、三友、协同等书店积极出售马克思主义著作等书籍,为青年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进步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红军进入贵州开展革命活动,以及中共贵州地下组织建立之后,随着红军、地下党在全省活动的持续深入,马克思主义在贵州大地产生了巨大的威力,指导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反动统治进行坚强的斗争。
贵州省内党的地下组织零星建立
在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过贵州时,党中央批准建立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之前,省内各地零星地先后建立起一批党的地下组织,为贵州省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和人员基础。
中共赤合特支。五四运动爆发后,赤水部分有志青年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踊跃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寻找救国救民真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梁业广、江良杰、李卓吾、王新禄等进步青年在合江县九支区五通庙开会,传达了中共川南特委有关尽快将党组织建立起来、开展革命活动的指示精神;1928年经川南特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梁业广任书记,李卓吾任组织委员,金奚生任宣传委员;1929年,经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是年8月,川南特委撤销,建立泸县中心县委)批准,将原中共合江特支改建为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此后,赤水县的革命活动在其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
中共黔桂边委。1932年6月,黄举平(右江革命委员会主席)召集有关干部在林佑屯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黔桂边委员会(简称边委),黄举平任书记。同时成立了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简称边革委),黄举平、牙美元分别任正、副主席。边委受中共右江特委领导,负责领导广西的凤山、南丹、凌云、天峨、乐业和贵州的望谟、册亨、罗甸、贞丰、紫云等县的革命斗争。1933年6月,边委和边革委移驻贵州贞丰板陈,板陈成为黔桂边区革命活动中心。
中共蛮瓦支部。1932年11月,受黔桂边委指派,黄衡球、黄伯尧(广西凌云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带着开辟新区的任务来到罗甸县的蛮瓦建立了中共蛮瓦支部,黄举平任书记,在罗甸、贞丰一带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发动群众。
中共卡法支部。1933年3月,牙永平率部来到贞丰县(今属望谟县)的卡法寨屯兵开荒,人们以地名冠之,称其为卡法连队。4月,牙永平召开党员会议,组建中共卡法支部,牙永平任书记,支部有10余名党员。后黄举平将蛮瓦支部人员转移到卡法,蛮瓦支部与卡法支部合并,仍称卡法党支部,牙永平仍任支部书记,领导黔桂边的地下斗争,并在黔边坚持活动、屯兵开荒达8年之久。
中共丰业支部。1934年10月,黄举平派黄唤文到雅长乡六旺屯组建了中共丰(贞丰)业(乐业)支部,王仕文任书记,共有党员11人,在广西的乐业、凌云和贵州的贞丰、册亨、罗甸等地活动开展工作。
中共毕节支部。1934年1月,林青、缪正元发展秦天真入党后,三人在毕节建立了中共毕节支部,林青任书记。支部以“草原艺术研究社”为依托开展活动,使之成为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反蒋宣传的阵地。
中共贵州省工委。为积极开展贵州的革命活动,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商议,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9人于1934年9月组成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亦称“九人工委”。这是一个以党员为核心,有党内外人士结合的革命组织。它的任务是寻找党的上级组织,发展革命力量,指导全省的革命活动。“九人工委”的成员分别在军队和地方利用合法身份開展活动,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培养进步青年,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林青赶赴遵义,通过他在上海监狱的战友吴亮平(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介绍,林青向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组织和工作情况,同党中央取得了联系,罗迈代表中共中央承认了贵州地下党组织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组成,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省工委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唯一批准建立的省级地下党的领导机构,它使贵州的革命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贵州省工委建立后,根据中央指示,在配合中央红军行动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在遵义、毕节、安顺、凯里等地建立县委、县工委、支部和党小组。同时,省工委根据中央指示,建立了军事领导小组,在安顺、黔东南一带积极开展兵运工作,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斗争。
中共贵州地方组织建立的时代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强权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最终汇成辛亥革命的高潮,推翻了清王朝封建专制在旧中国的统治,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励人民为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更加英勇的奋斗。
从1912年到1935年,
贵州进入了长达20多年的地方军阀统治的动乱时期。各路军阀在贵州实行武力盘踞和血腥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推行一系列独裁专制措施,使贵州经济社会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状况。处于封建军阀压迫和奴役下的贵州各族人民,渴望改变苦难深重的现状,逐渐积蓄起反抗封建军阀统治的情绪,一度在全省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造反和武装起义,给军阀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客观上为中共贵州地方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广泛的阶级基础。
1919年,在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点。“五四”前夕贵州社会所激荡起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新思潮,为五四运动在贵州的发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学生联合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各省学生响应。尽管贵州军阀极力封锁,5月中旬五四运动的消息仍陆续传到贵州。加上邻省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贵州人民的爱国热情被唤醒,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和主力的贵州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开始酝酿,并逐步兴起。
5月下旬,全国各地国民大会相继成立的消息传入贵州,贵阳各界群众奔走串连,促成发起贵州国民大会。6月1日,贵阳各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和各界群众数千人集聚在梦草公园光复楼前,参加贵州国民大会成立大会。7月16日,在全国学生救国团体代表的鼓舞下,学联贵州支会宣告成立,表示愿在全国学联的领导下,与全国学生一致行动,号召全省工、农、商各界同胞与学生一道“努力同心,直前勇进”,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全省各地。与此同时,遵义、毕节、铜仁、黔东南、黔西南等地也引起强烈反响。即便是在军阀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分化出比较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新派”。
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冲破重重禁锢传入贵州,在很大程度上涤荡了人们的旧思想观念,对封建文化形成了猛烈的冲击,促成了贵州青年及人民群众的觉醒。一些较早接受民主、进步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通过学校教育,致力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在他们的倡导和努力下,贵阳的达德等学校成为宣传革命思想、号召民主革命的阵地。《黔报》等报刊相继问世,一些进步人士通过报刊鼓吹革命,宣传政治主张。文学革命也首先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开始,对贵州封建文化形成了挑战和冲击。争取人格独立、争取妇女解放等新思想、新文化的深入传播,为中共贵州地方组织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想影响,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龙大道、旷继勋、周达文、胡秉铎、冷少农等一批追求真理,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有志青年走出贵州,投身到中国革命一线。他们虽然身在异乡,但通过种种方式和不同渠道,将马克思主义学说、革命书刊、宣传品等传回家乡,使更多人们了解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学说、唯物主义等新鲜知识,唤醒民众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鼓励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地方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同时,学校图书馆、进步书店也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1926年至1930年间,贵州振亚、三友、协同等书店积极出售马克思主义著作等书籍,为青年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进步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红军进入贵州开展革命活动,以及中共贵州地下组织建立之后,随着红军、地下党在全省活动的持续深入,马克思主义在贵州大地产生了巨大的威力,指导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反动统治进行坚强的斗争。
贵州省内党的地下组织零星建立
在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过贵州时,党中央批准建立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之前,省内各地零星地先后建立起一批党的地下组织,为贵州省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和人员基础。
中共赤合特支。五四运动爆发后,赤水部分有志青年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踊跃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寻找救国救民真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梁业广、江良杰、李卓吾、王新禄等进步青年在合江县九支区五通庙开会,传达了中共川南特委有关尽快将党组织建立起来、开展革命活动的指示精神;1928年经川南特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梁业广任书记,李卓吾任组织委员,金奚生任宣传委员;1929年,经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是年8月,川南特委撤销,建立泸县中心县委)批准,将原中共合江特支改建为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此后,赤水县的革命活动在其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
中共黔桂边委。1932年6月,黄举平(右江革命委员会主席)召集有关干部在林佑屯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黔桂边委员会(简称边委),黄举平任书记。同时成立了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简称边革委),黄举平、牙美元分别任正、副主席。边委受中共右江特委领导,负责领导广西的凤山、南丹、凌云、天峨、乐业和贵州的望谟、册亨、罗甸、贞丰、紫云等县的革命斗争。1933年6月,边委和边革委移驻贵州贞丰板陈,板陈成为黔桂边区革命活动中心。
中共蛮瓦支部。1932年11月,受黔桂边委指派,黄衡球、黄伯尧(广西凌云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带着开辟新区的任务来到罗甸县的蛮瓦建立了中共蛮瓦支部,黄举平任书记,在罗甸、贞丰一带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发动群众。
中共卡法支部。1933年3月,牙永平率部来到贞丰县(今属望谟县)的卡法寨屯兵开荒,人们以地名冠之,称其为卡法连队。4月,牙永平召开党员会议,组建中共卡法支部,牙永平任书记,支部有10余名党员。后黄举平将蛮瓦支部人员转移到卡法,蛮瓦支部与卡法支部合并,仍称卡法党支部,牙永平仍任支部书记,领导黔桂边的地下斗争,并在黔边坚持活动、屯兵开荒达8年之久。
中共丰业支部。1934年10月,黄举平派黄唤文到雅长乡六旺屯组建了中共丰(贞丰)业(乐业)支部,王仕文任书记,共有党员11人,在广西的乐业、凌云和贵州的贞丰、册亨、罗甸等地活动开展工作。
中共毕节支部。1934年1月,林青、缪正元发展秦天真入党后,三人在毕节建立了中共毕节支部,林青任书记。支部以“草原艺术研究社”为依托开展活动,使之成为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反蒋宣传的阵地。
中共贵州省工委。为积极开展贵州的革命活动,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商议,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等9人于1934年9月组成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亦称“九人工委”。这是一个以党员为核心,有党内外人士结合的革命组织。它的任务是寻找党的上级组织,发展革命力量,指导全省的革命活动。“九人工委”的成员分别在军队和地方利用合法身份開展活动,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培养进步青年,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林青赶赴遵义,通过他在上海监狱的战友吴亮平(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介绍,林青向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组织和工作情况,同党中央取得了联系,罗迈代表中共中央承认了贵州地下党组织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组成,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省工委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唯一批准建立的省级地下党的领导机构,它使贵州的革命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贵州省工委建立后,根据中央指示,在配合中央红军行动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在遵义、毕节、安顺、凯里等地建立县委、县工委、支部和党小组。同时,省工委根据中央指示,建立了军事领导小组,在安顺、黔东南一带积极开展兵运工作,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