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下师范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SCL—90量表对广西某师范类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大学生及全国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了解后疫情阶段低风险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建议:课程教学全覆盖、心理调查全方位、危机预防全参与、咨询服务全天候、日常活动全渗透。
  【关键词】后疫情 师范类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41-03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的暴发是一场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打破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学习生活模式下,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如何,值得研究和探讨。根据新冠病毒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掌握了解后疫情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学校开展后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于2020年10月采用SCL—90量表对广西某师范类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大学生及全国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试图通过对后疫情阶段的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全面了解后疫情阶段低风险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研究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某师范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发放问卷链接,本次心理调查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
  (二)方法
  1.人口学变量调查。人口学变量因素调查内容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等。
  2.自评量表(SCL—90)。SCL-90量表共有90个自我评定项目,该量表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睡眠等,是国内外常用的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测量工具。量表共包含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等,被公认为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刻画自觉症状等优点。量表采用5级计分制:无,无该项症状问题;轻度,自觉有该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不严重;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轻度到中度;比较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度到严重;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频繁出现,程度也十分严重。
  3.施测过程。2020年10月,由研究者对辅导员及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问卷实测注意事项统一培训,由辅导员组织施测,将问卷星链接二维码统一转发给学生后,学生用手机自行扫码完成测试,提交问卷。
  (三)问卷收集及统计分析
  1.问卷有效性分析。问卷回收后在问卷星平台上将问卷测试结果导出,共回收问卷7594份,其中剔除重复和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65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64%。在有效问卷中男生569人(8.64%),女生6011人(91.36%)。
  2.统计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版本进行总均分基本情况数据统计分析和各项因子得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分析,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自我感觉心理状态。本次研究施测是在师范类高职学生疫情复学第二学期进行,学生学习生活处于后疫情防疫常态化模式下。
  二、测试结果
  (一)后疫情下师范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总均分基本情况分析。根据SCL-90的评分标准: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3.5~4.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4.5~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结果显示师范类高职学生中有908人有轻微症状,占总人数的13.79%,其中男生61人,占男生总数的10.72% ,女生847人,占女生总数的14.09% ;100人有轻到中度症状,占总人数的1.52%;6人有中到重度症状,占总人数的0.09%;3人心理问题很严重,占总人數的0.045%。详见表1。
  2.因子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及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分析。躯体化因子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师范类高职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中得分为2.11,各项因子中躯体化因子得分最高,与全国大学生及全国青年常模相比较,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强迫症状得分为1.40,人际关系敏感得分1.25,抑郁得分1.26,焦虑得分1.25,敌对得分1.19,恐怖得分1.17,偏执得分1.15,精神病得分1.14。从数据结果分析得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全国青年常模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得分都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及全国青年。详见表2。
  三、讨论
  (一)后疫情下师范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总均分基本情况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后疫情下有13.79%的师范类高职学生偶尔存在轻微的不良心理反应,1.52%的学生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不良心理反应,仅有0.135%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师范类高职学生后疫情下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结果显示,女生出现负性心理反应略高于男生,与杨睿的研究一致,该结果与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期待、男女生理和心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有关,男生独立性强且勇于拼搏,而女生在听话、体贴、敏感等方面更有优势,依赖性强、感情化倾向明显。这个结果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女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该校为女生人数较多的师范学校,女生心理援助需求更为突出。
  2.因子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师范类高职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中得分较高,即学生出现躯体化症状相对于其他因子症状较明显,且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较,躯体化因子纯在非常显著差异,这个可能是由于自己或家人担心外出会被传染,很多学生从疫情开始至今一直未出家门,生活空间的狭窄,生活内容的单调,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运动量减少,每天除了网课外,几乎都在玩手机,导致生活作息混乱,身体机能下降。其余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疫情期间,学生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压力降低,而该样本学生都处于疫情低风险地区,因此呈现心理健康状态较好的状况。本次研究所选用的SCL-90对比常模为1986年的全国常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社会观念和生活压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自我评价、承受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也不一样,致使本次研究与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不同,也体现了常模有重新调查更新的必要性。此外,广西属于疫情低风险地区,疫情暴发后广西响应国家号召,各高校重视疫情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门多次下发疫情后心理疏导相关文件,对高校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多形式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及多渠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该测试是在经过疫情系列心理疏导后进行的,可见疫情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之学生复学后经过一学期的适应,对疫情及疫情防控已有所了解和接受,已经能适应防疫常态化下的学习和生活。   四、结论
  第一,本研究结果表明,后疫情下师范类高职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女生出现负性心理反应略高于男生;第二,本研究结果表明,后疫情下师范类高职学生的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
  五、建议
  在日常生活及疫情中,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大力开展心理相关系列活动,这也可能是本次研究显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原因之一,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活动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好日常校园心理安全排查及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让心理健康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在面前突发问题时,学生才能更从容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基于此,结合本校实际工作成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程教学全覆盖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一直是学校实现心理育人全过程的重要途径,疫情暴发后根据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心康教研室组织教学系部在开学前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理论教学,结合疫情情况,通过课程向学生普及防疫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困扰,向学生传授心理调适技巧,不断提高学生防疫心理素质。
  (二)心理调查全方位
  采用心理普查系统,对学生进行防疫期间心理普查,依据普查结果,分类建档,并分层次,有重点、有主题、有目标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精准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通过调查把握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系部辅导员力量,建立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建立摸底排查工作制度,每周开展学生心情晴雨表心理调查工作,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摸底排查,及时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建立动态学生心理信息库。
  (三)危机预防全参与
  健全危机干预体系,一是确立重点关注名单,返校前组织辅导员主动联系在册需重点关注的学生家长,向家长普及防疫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主动关爱孩子,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二是对重点关注的学生每周开展1次一对一监护性访谈工作,了解患心理疾病学生现状及治疗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三是重点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充分发挥朋辈互助辅导队伍力量,全校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四)咨询服务全天候
  调动全校心理工作者力量,建立学校心理中心,安排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制度,采取线上、线下轮班制,把学校心理中心真正利用起来。
  (五)日常活动全渗透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学会感恩。二是加强日常宣传活动,广泛利用公众媒体平台及海报、宣传折页、展板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参考文献】
  [1]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EB/OL].(2020-01-26)[2020-01-26].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001/6adc08b966594253b2b791be5c3b9467.shtml.
  [2]杨睿,白晓英.322例大学生毕业90项症状清单测评结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S3).
  [3]耿艳,李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述评——江苏师范大学新生心理普测数据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6(6).
  [4]李婷婷.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疏导[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0.
  [5]刘兵,陈建红,吴宇萍,等.大学新生3848名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15).
  [6]南守宇,张海芳,冯华,等.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7]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8]张淑芳,马闯胜,孟钢.郑州地区初中教师 SCL-90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5).
  注:2018年校级科研项目“大一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GXYZKY2018Q10)
  【作者简介】韦晶晶(1990—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讲师;张冠萍(1989—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干事。
  (责编 苏 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创新创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提出构建“12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秉承一个设计理念即“先学后教”的理念,实现“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两个翻转,实施“发布课前任务—参与课堂互动—强化知识难点—实时评价反馈”四个教学步骤,并介绍“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课程 翻转课堂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农类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总结存在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深入,教学过程偏重理论,影响学生听课积极性,授课中常选国外的企业管理案例讲解等问题,提出由思政教师把关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内容,巧用课程思政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挑选国内先进的经营管理案例,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对策。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进行剖析,探索发展途径:明确校企职责,签订三方协议;校企研讨、针对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联合制订、完善双导师考评机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双主体育人 酒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行“1+1+N”现代学徒制中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与支持力度不足、联合招生困难、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难、签署劳动合同存在困难、企业导师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政行校企联合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校企合作联合宣传招生实现招生即招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现代学徒制“1+1+N”三方的激励机制、构建企业深度参与“1+1+N”现代学徒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繁多、学生理论学习困难、课程知识交叉性强、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金融工程学课程建设创新改革新思路:理顺课程教学重点,保证内容详略得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完善课程创新教学平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金融工程学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校企合作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乏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师资队伍缺少实战经验等问题,提出依托校企共建平台优势,对接行业岗位,体现“三维协同”教学新理念,实施“三联融合”,组建开放式跨学科教研平台,优化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三阶递进”的教学新路径。  【关键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西高职教师心理弹性水平的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分析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得出高职教师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但性别、工作年限和学位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并基于相关原因分析,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层面提出高职教师心理弹性水平提升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心理弹性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3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提出新工科人才规格定位,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有效培养途径,论述共同招生、协同育人、共享资源、共建课程、共同评价、共用师资、共建育人平台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为高职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 新工科 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民营企业的需求,论述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职经典广告创意课程教学改革,分析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现状,针对经典广告创意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系统性不强、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精确化、课程教学设计精细化、教学内容设置合理化、教学评价体系标准化等经典广告创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职 经典广告创意课程 教学改革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之理想与现实出发,针对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外学习缺乏指导、教学测评方式单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评估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听力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听力课程信息化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