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来自学业、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多,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增多。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分析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体育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家长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门槛,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增长的心理承受压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各种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目前,通过各高校发生的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血粼粼的案件,使人们更为此担忧,身心健康必须共同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以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将这一问题作为热点问题一直在研究,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理论教育是通过语言交流,文字、图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开导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调节。然而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体育教育更能直接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学生集体参与、游戏互动、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发泄,可以有效的缓解情绪、改善情绪,通过互动环节,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找出问题的症状,可以有效的“对症下药”。因此,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预防和防治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离不开体育教育的引导和导向。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学校应重视对体育教育这一环节,身心健康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使体育教育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1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共同发展
体育教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增强体制、强身健體、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是大学生的革命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学习和做其他事情。另外,体育教育还培养学生的智能。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节奏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灵敏、判断等,对智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感受、体验、思考和记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在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有效的改善了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准确性、均衡性,使人体感知和观察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效的提高了智力水平。
3.2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体育锻炼中,有些项目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样就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项目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需要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不懈。通过体育运动,大学生可以及时的发泄一些不好的情绪,从而调整心态。无论是学习、生活或情感方面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这种方式及时宣泄和释放,从而平衡心态,消除心理上的阴霾,得到释怀和放松,有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就会不仅有意志品质的不断努力,也会有明显的情绪体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体育运动与良好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体育教育,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还培养了大学生勇敢机智、谦虚谨慎、豁达开朗、积极乐观、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3.3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魅力的大小、修养的好坏、品德的高低等都会通过体育运动有效的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自我认识,相互对比,相互交流,从而在无形中进行自我教育,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体育教育可以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使学生适应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品质也不断提高和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都要强于不经常体育锻炼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与人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处理事情的独立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因素。然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完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4.1学校应更新对体育教育的观念,重视体育教育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全面了解和认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增强学生体质、强身健体,还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改变以往对体育教育的旧观念,树立“身心统一,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观。使体育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心理教育。
4.2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体育教育能更好的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更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功劳。因此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心理现象,教师能通过培训学习进行更好的判断,在教学中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在教学中去关心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行为举止,培养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4.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
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一个轻松自在愉悦的校园氛围。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使学生更多的体会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乐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量,从而能积极主动的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缓解和控制大学生的紧张、急躁、抑郁、焦虑等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增强。另外,长久的放松和愉悦状态,使学生的快乐指数升高,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从而使身心健康得到长久协调的发展。
五、结论
5.1体育教育相比别的文化课程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绝对的优势,应引起学校的重视。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5.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的发挥自身作用,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5.3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对缓解现代紧张的校园氛围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的放松大学生身心,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J].教育研究,1999,(3): 42-46.
[2]张雅云,王皋华等.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郑颖妮,1985,女,汉族,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讲师。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家长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门槛,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增长的心理承受压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各种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目前,通过各高校发生的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血粼粼的案件,使人们更为此担忧,身心健康必须共同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以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将这一问题作为热点问题一直在研究,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理论教育是通过语言交流,文字、图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开导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调节。然而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体育教育更能直接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学生集体参与、游戏互动、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发泄,可以有效的缓解情绪、改善情绪,通过互动环节,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找出问题的症状,可以有效的“对症下药”。因此,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预防和防治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离不开体育教育的引导和导向。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学校应重视对体育教育这一环节,身心健康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使体育教育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1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共同发展
体育教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增强体制、强身健體、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是大学生的革命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学习和做其他事情。另外,体育教育还培养学生的智能。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节奏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灵敏、判断等,对智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感受、体验、思考和记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在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有效的改善了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准确性、均衡性,使人体感知和观察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效的提高了智力水平。
3.2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体育锻炼中,有些项目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样就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项目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需要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不懈。通过体育运动,大学生可以及时的发泄一些不好的情绪,从而调整心态。无论是学习、生活或情感方面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这种方式及时宣泄和释放,从而平衡心态,消除心理上的阴霾,得到释怀和放松,有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就会不仅有意志品质的不断努力,也会有明显的情绪体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体育运动与良好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体育教育,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还培养了大学生勇敢机智、谦虚谨慎、豁达开朗、积极乐观、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3.3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魅力的大小、修养的好坏、品德的高低等都会通过体育运动有效的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自我认识,相互对比,相互交流,从而在无形中进行自我教育,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体育教育可以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使学生适应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品质也不断提高和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都要强于不经常体育锻炼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与人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处理事情的独立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因素。然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完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4.1学校应更新对体育教育的观念,重视体育教育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全面了解和认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增强学生体质、强身健体,还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改变以往对体育教育的旧观念,树立“身心统一,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观。使体育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心理教育。
4.2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体育教育能更好的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更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功劳。因此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心理现象,教师能通过培训学习进行更好的判断,在教学中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在教学中去关心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行为举止,培养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4.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
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一个轻松自在愉悦的校园氛围。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使学生更多的体会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乐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量,从而能积极主动的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缓解和控制大学生的紧张、急躁、抑郁、焦虑等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增强。另外,长久的放松和愉悦状态,使学生的快乐指数升高,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从而使身心健康得到长久协调的发展。
五、结论
5.1体育教育相比别的文化课程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绝对的优势,应引起学校的重视。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5.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的发挥自身作用,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5.3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对缓解现代紧张的校园氛围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的放松大学生身心,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J].教育研究,1999,(3): 42-46.
[2]张雅云,王皋华等.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郑颖妮,1985,女,汉族,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