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的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由着眼于“是什么”转变为着眼于“为什么”的考查,强调史论结合,发挥史学的特殊功能。那么如何才能恰当的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呢?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中去思考,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一定的历史现象总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历史现象之间常常存在着纵横交错、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自鲁国的“初税亩”就开始出现了,至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才被彻底废除,历时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历代的兵役、徭役、赋税、保甲制度等无不受其影响,是历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过程中最为敏感、最多触及的问题,也是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产生`激化,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力量的形成,冲击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使封建土地制度发生动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推行,最终宣告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寿终正寝。综观它存在的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既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有过深刻影响,也成了近代中国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对历代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既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去考察,又要纵向研究它兴衰消亡的整个演变过程,从而把握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二)把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分析,体现历史的时代性。
  任何历史事件的的发生、发展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把历史事件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就偶然知寓于必然之中,从而体现出历史的时代性。譬如,甲午之败,马关蒙耻,引发了“公车上书”;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这些事件形似偶然,实则必然。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把那个时代国内国外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知道一个掀起爱国救亡运动,一个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二者均属历史必然,是时代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背景与历史条件有相似之处,但不能混同。它们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彼此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背景的本身是不能成为历史条件的。譬如戊戌变法的历史条件有两点,一是社会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二是思想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离开了上述两个条件,就不会出现“百日维新”。但上述条件又离不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这个历史背景,并包含在这个背景中。
  (三)把历史事件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特殊功能。
  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发挥“以史鉴今”学科功能,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如:历朝历代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动荡,朝代更迭,由此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的认识。汉唐强盛而大清衰落,前者开放,海纳百川,后者闭关自守,终于导致中国社会的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把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学生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就更深,也就更拥护,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把具体的历史事件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考察,分析,发现历史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自然现象是如此,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也是如此。产生发展并在周代达到顶峰的奴隶制的封邦建国制度,在秦代被废除,但是到了汉代却死灰复燃,并延续到了清代,这时的封邦建国其性质是封建的性质,它并没有达到统治者屏藩王室的目的,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的杀伐并没有因此而消弭,权力争斗的必然规律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愿望良好而改变。封建社会的改革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些王朝吏治好,有些王朝官员贪腐不堪,其根源一是法制,二是最高统治者开明,贤明。有些王朝是短命的,有些王朝历时三四百年,有着个方面的原因,同时要看到中国文化的巨大作用。就国际关系而言,鸦片战争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各具特色,其原因一是国际局势的变化,二是美国自身的利益,三是中国自己的原因。
  某一历史事件的产生可能是偶然的,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源,我们就不难看到其必然性,这就是历史的规律性。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强化理论教学,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智力型人材。
其他文献
3月18日下午,由华商报、华商网主办的“陕西十年十大影响力人物评选暨第十届陕西经济推动力总评榜”颁奖盛典,在西安索菲特酒店隆重举行。我院创始人丁祖诒教授获此殊荣。
教师主体,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学生而言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决定性特殊个体。本文所涉及的教师主体只限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主体行为对学风建设的影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不难看出这是社会的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对中学生的提出的要求。新教材的不断改进,英语教师应以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
根据Sundick等发表的鸡IL-2基因(chIL2)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ConA诱导的鸡脾淋巴细胞扩增出450bp的目的片段,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为鸡IL-2基因。该基因包括
【摘要】语法是语言使用的基本规则,语法解释语言构成的内在规律。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语教学的成败。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过度偏重语法教学和极度淡化语法教学两种片面现状。如何处理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如何让英语语法知识为培养交际能力服务,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思。  【关键词】中学 英语语法教学 现状 方法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
植物分类学的十种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内所采用的学法和野外实习中的学法,将两者相结合,会对植物分类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l XScale32位处理器PXA270的矿用多协议转换网关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多协议转换网关的硬件结构设计、字符设备与网络设备驱动程序,详细地介绍了多种协议之间的
陈志越先生的《野艾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表现方式是属于“元叙事”结构的.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
介绍了一种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的煤矿安全实时监测与控制信息系统,它兼容现行煤矿安全系统数据.研制了各类传输格式的数据汇接器构建井下网络,形成立体化数据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中进行,以借鉴与吸收基础上的整合与创新为价值取向,吸纳各种政治文明成果,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