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基于马克思社会器官理论视角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转型期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其首要前提是确立适宜的审视角度。文章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社会器官范畴中引申出一种伦理关怀视角,并尝试结合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观对这一视角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当代延伸。在此基础上,文中依据所得视角聚焦中国转型期的社会性弱势群体现象,内外结合地分析了弱势群体社会器官的异化根源,并给出了基本的关怀举措,从而初建起一条以有效扩展弱势群体社会器官为价值指向的伦理关怀路径。
其他文献
关于<西游记>作者的世纪之争,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绝妙"奇观",对于推动<西游记>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近百年来关于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清理了这段历史公案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权益却得不到有效
乔恩&#183;埃尔斯特利用模态逻辑来研究合成谬误,将传统合成谬误界定为谓词的不可全称量化性,进而将模态合成谬误与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新型社会矛盾理论。埃尔斯特将社会
随着国家对哲学、宗教社会科学事业投入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纷纷以集刊的形式创办了各种宗教学类学术刊物,为推动中国宗教学研究和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