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特殊饮食与营养不良患儿合并严重低钾血症的关系,为营养不良患儿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治因纯米粉喂养至严重营养不良、低钾危象的患儿10例,对其临床、生化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均6个月以下婴儿,无特殊的季节性,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合并呼吸道感染、消瘦或浮肿,腹胀,肝脾大、贫血。所有患儿均存在低钾血症,血钾范围0.8~2.0mmol/L,有肝功能损害,以白蛋白降低最明显。结论:营养不良以混合型出现时,常合并难以纠正的低钾,多器官功能损害,但家属易忽略,从而延误病情影响治疗。
关键词 营养不良 低钾危象 喂养
资料与方法
2010年收治因纯米粉喂养至严重营养不良、低钾危象的患儿10例,男6例,女4例,均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中2~3个月龄2例,4~5个月龄6例,<6个月龄2例,所有患儿均有出生后即给予纯米粉喂养史,未添加任何辅食,入院后查血钾0.8~2.0mmol/L,有不同程度的浮肿。
诊断标准:按照文献及实用儿科学标准:⑴营养不良:①小儿年龄及喂养史;②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特征;③实验室检查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最重要的改变,伴有电解质紊乱。⑵低钾危象:由严重低血钾导致的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功能异常或衰竭。
临床特征:患儿起病方式和表现各异。均不是以原发病就诊,而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以嗜睡,进乳差就诊,3例以腹胀、呕吐就诊,1例以黄疸就诊,1例以急性肺炎并呼吸困难就诊。1例入院时已处于衰竭状态。
查体: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肝脾肿大,3例患儿处于浅昏迷状态,余患儿均精神差,嗜睡,进食差,1例有重度黄疸,4例重度贫血,1例因合并肺炎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体征。2例并发肠梗阻腹胀明显。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均发现有严重的低钾血症,其中K<1.5mmol/L有7例,最低时0.8mmol/L。肝功能明显异常,血白蛋白降低,总蛋白<40g/L,白蛋白<18g/L,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明显,QT间期延长。血气分析5例有代谢性酸中毒,2例有碱性磷酸酶增高,7例有血淀粉酶增高,9例有心肌酶异常。8例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其中3例低于60g/L。
治疗:入院后均给予0.3%~0.5%的氯化钾持续静脉滴入,无口服禁忌证者同时口服补钾,多稀磷脂护肝,磷酸肌酸护心,抗感染,补充白蛋白,补充铁剂及维生素,经口喂养营养液,1例因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度贫血给予浓缩红细胞及血浆,1例并发肠梗阻给予保守治疗无效后转外科治疗。所有患儿治疗第2天,8例血钾有不同程度上升,2例12小时后复查血钾上升0.5mmol/L,24小时后复查再次降回原来测验值。治疗第3天,血钾有轻微上升,1周后有7例达到3.5mmol/L,2例达到3.0mmol/L,1例顽固性低钾在补钾24小时后仍<1.5mmol/L。治疗1周后肝脾缩小不明显,两周后有5例查肝脾有明显减小,6例低蛋白质血症改善明显,3例重度贫血基本纠正,1例上呼吸机患儿A/C模式下治疗5天后撤机,各项生命指标良好。
结 果
10例患儿治疗时间10~21天,1例顽固性低钾、营养不良,全身呈衰竭状态的患儿最终放弃治疗,其余患儿的低钾、浮肿、肝脾大,贫血,腹胀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出院后继续口服氯化钾治疗。
讨 论
本组病例涉及到两大类疾病:①营养不良;②低钾血症。这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患儿均为出生后即进食米粉(来自谷类),其主要成分为淀粉[2]。食物中淀粉的消化,首先在口腔中受唾液α-淀粉酶的作用,再通過小肠胰淀粉酶将其消化水解成糊精及麦芽糖,婴儿的肠道淀粉酶在3个月左右才能具有活性及消化功能,故食物在经口腔消化进入肠道后无法吸收,经常会出现腹泻、呕吐,更加重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各类并发症如: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等。特别是一些严重并发症如低钾危象、休克,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低钾的原因大致可分为3大类:①摄入不足,长期不能进食或进食少,或进食成分中缺少钾成分,或吸收不良。②钾丢失过多。③钾向细胞内转移。此组患儿为第一种原因,长期慢性钾摄入不足,可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减少生长激素分泌,使患儿发生生长、发育障碍,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及系列严重并发症。
治疗目的主要是治疗原发病,补充钾盐,处理并发症。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由于心功能差,对液体量、补液速度要求相当严格,而对于低钾危象的纠正,早期宜缓慢静滴,浓度0.2%~0.3%,速度不宜超过0.5mmol/(kg·小时),当患儿适应后则需加大剂量及浓度,可达0.5%,否则无法纠正严重低钾所致的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等症状。在静脉补液又需控制液体量时,可选择口服补钾,效果亦佳。在治疗过程中还须注意高血钾的发生,在中重度营养不良全并低钾危象时,极易合并低钙低镁,需同时补充钙、镁、铁及维生素等。
在本组病例中,几乎所有患儿都处于低钾危象值,但因低钾本身所造成的危重症状却不明显,其原因是由于长期慢性失钾,患者已耐受,故直接症状反而不明显,而是以低钾所引起的器官功能损伤症状为主。在治疗时不宜过早、过快、过多地补充钾,同时需从饮食根本上纠正,全面营养,重新调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璟,陈贤楠.PICU内严重低钾血症的目标性治疗.小儿急救医学,2000,7(2).
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诸福棠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关键词 营养不良 低钾危象 喂养
资料与方法
2010年收治因纯米粉喂养至严重营养不良、低钾危象的患儿10例,男6例,女4例,均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中2~3个月龄2例,4~5个月龄6例,<6个月龄2例,所有患儿均有出生后即给予纯米粉喂养史,未添加任何辅食,入院后查血钾0.8~2.0mmol/L,有不同程度的浮肿。
诊断标准:按照文献及实用儿科学标准:⑴营养不良:①小儿年龄及喂养史;②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特征;③实验室检查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最重要的改变,伴有电解质紊乱。⑵低钾危象:由严重低血钾导致的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功能异常或衰竭。
临床特征:患儿起病方式和表现各异。均不是以原发病就诊,而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以嗜睡,进乳差就诊,3例以腹胀、呕吐就诊,1例以黄疸就诊,1例以急性肺炎并呼吸困难就诊。1例入院时已处于衰竭状态。
查体: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肝脾肿大,3例患儿处于浅昏迷状态,余患儿均精神差,嗜睡,进食差,1例有重度黄疸,4例重度贫血,1例因合并肺炎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体征。2例并发肠梗阻腹胀明显。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均发现有严重的低钾血症,其中K<1.5mmol/L有7例,最低时0.8mmol/L。肝功能明显异常,血白蛋白降低,总蛋白<40g/L,白蛋白<18g/L,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明显,QT间期延长。血气分析5例有代谢性酸中毒,2例有碱性磷酸酶增高,7例有血淀粉酶增高,9例有心肌酶异常。8例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其中3例低于60g/L。
治疗:入院后均给予0.3%~0.5%的氯化钾持续静脉滴入,无口服禁忌证者同时口服补钾,多稀磷脂护肝,磷酸肌酸护心,抗感染,补充白蛋白,补充铁剂及维生素,经口喂养营养液,1例因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度贫血给予浓缩红细胞及血浆,1例并发肠梗阻给予保守治疗无效后转外科治疗。所有患儿治疗第2天,8例血钾有不同程度上升,2例12小时后复查血钾上升0.5mmol/L,24小时后复查再次降回原来测验值。治疗第3天,血钾有轻微上升,1周后有7例达到3.5mmol/L,2例达到3.0mmol/L,1例顽固性低钾在补钾24小时后仍<1.5mmol/L。治疗1周后肝脾缩小不明显,两周后有5例查肝脾有明显减小,6例低蛋白质血症改善明显,3例重度贫血基本纠正,1例上呼吸机患儿A/C模式下治疗5天后撤机,各项生命指标良好。
结 果
10例患儿治疗时间10~21天,1例顽固性低钾、营养不良,全身呈衰竭状态的患儿最终放弃治疗,其余患儿的低钾、浮肿、肝脾大,贫血,腹胀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出院后继续口服氯化钾治疗。
讨 论
本组病例涉及到两大类疾病:①营养不良;②低钾血症。这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患儿均为出生后即进食米粉(来自谷类),其主要成分为淀粉[2]。食物中淀粉的消化,首先在口腔中受唾液α-淀粉酶的作用,再通過小肠胰淀粉酶将其消化水解成糊精及麦芽糖,婴儿的肠道淀粉酶在3个月左右才能具有活性及消化功能,故食物在经口腔消化进入肠道后无法吸收,经常会出现腹泻、呕吐,更加重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各类并发症如: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等。特别是一些严重并发症如低钾危象、休克,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低钾的原因大致可分为3大类:①摄入不足,长期不能进食或进食少,或进食成分中缺少钾成分,或吸收不良。②钾丢失过多。③钾向细胞内转移。此组患儿为第一种原因,长期慢性钾摄入不足,可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减少生长激素分泌,使患儿发生生长、发育障碍,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及系列严重并发症。
治疗目的主要是治疗原发病,补充钾盐,处理并发症。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由于心功能差,对液体量、补液速度要求相当严格,而对于低钾危象的纠正,早期宜缓慢静滴,浓度0.2%~0.3%,速度不宜超过0.5mmol/(kg·小时),当患儿适应后则需加大剂量及浓度,可达0.5%,否则无法纠正严重低钾所致的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等症状。在静脉补液又需控制液体量时,可选择口服补钾,效果亦佳。在治疗过程中还须注意高血钾的发生,在中重度营养不良全并低钾危象时,极易合并低钙低镁,需同时补充钙、镁、铁及维生素等。
在本组病例中,几乎所有患儿都处于低钾危象值,但因低钾本身所造成的危重症状却不明显,其原因是由于长期慢性失钾,患者已耐受,故直接症状反而不明显,而是以低钾所引起的器官功能损伤症状为主。在治疗时不宜过早、过快、过多地补充钾,同时需从饮食根本上纠正,全面营养,重新调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璟,陈贤楠.PICU内严重低钾血症的目标性治疗.小儿急救医学,2000,7(2).
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诸福棠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