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论述对于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4 — 0130 — 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一条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论述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先进性教育,使学生党员永葆先进性这项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并加以探索和实践,是高校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从学生党员将要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着眼党的事业发展的角度看,构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意义重大
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最年轻、最有活力,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党的事业需要他们来接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他们承担,从党的历史看,很多在大学入党的同志,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能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些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干部。现在的在校生党员的政治觉悟高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科技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否过硬,将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兴衰。因此,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从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和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角度看,构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非常紧迫
目前,从总体上讲学生党员的队伍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当今大学生党员与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与他们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入党动机不纯,存在“功利性”、“盲目性”等不良动机,虽然组织程序上入党了,但思想上仍然没有入党;党性修养欠缺,模范作用不突出,一些学生党员入党表现前后不一,不能很好地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淡化,一些学生党员思想观念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以及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对远大理想丧失信心,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等等。从整体上看,各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并做了许多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探索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对学生入党动机的引导不够,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普遍存在对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问题。因此,对学生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尤其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长效机制,以确保先进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任务。
二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应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方针。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健全组织发展、学习教育、考评监督、激励惩处等若干机制,并使这些机制有效运作和系统整合,最终形成一整套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组织发展机制
积极慎重地吸收优秀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入口”上确保党员的先进性。一是要完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机制,注重尽早培养。在刚入校的新生中介绍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引导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自觉靠近党组织,安排党员联系人,切实关心这些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同时对入党申请人进行考察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为积极分子。随之进行的入党前的党课培训,既是一次系统教育,也是一次重要考验,因此党课教学应在内容、形式上贴近学生思想和学习实际,使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掌握党的理论知识,接受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渠道。二是建立程序严密的党员发展机制,严把发展“入口”关。要按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在团组织推荐、支部培养教育考察、组织员审查材料、基层党委预审和审批、组织部门检查等环节,严格把关。完善发展党员考察和预审、民意测验、学生党员联系人、发展党员公示等多项制度,对党员发展考察工作,要着重考察其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重大政治斗争和关键时刻的现实表现和群众的公信度等,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坚决不予发展入党。
此外还要建立党员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把工作质量作为对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机制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教育机制,可为其始终保持先进性提供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一是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进一步严格各项学习制度和纪律,创新学习形式和载体,拓宽学习内容和途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学生党校培训、网络学生党建阵地及各种学生学理论社团的集中活动和学生党员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动学习、全面学习、科学学习、不断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锻炼是学生党员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和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舞台。要组织学生党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使他们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应该组织学生党员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对党的感情,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感;还要引导学生党员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大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考评监督机制
加强对学生党员在各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考评,以及发挥党内党外的监督作用,是保持其先进性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综合评定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党员的特点和实际,制定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严格标准,明确其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理论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社会工作业绩、重大考验时的立场、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在考核形式上注重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注重可操作性、导向性和人性化,将考核结果作为入党转正、评先选优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要加强民主评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和党员管理目标,通过党员的自我教育和党外群众评议及党组织考核,对党员的现实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构建以党员挂牌监督和群众监督为重点的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员挂牌公示,亮明身份,主动接受监督,强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的党员责任意识,使“一名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从而带动一大面,影响一大片,在“做表率、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当先锋、做贡献。在重视党内监督的同时,要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提高监督的效率,广泛发动普通学生参加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评议和监督,使学生党员时时处于严格的外部监督之中,在实践中处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四)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激励惩处机制
激励有助于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正确地运用奖惩机制,可发挥明显的导向和警示作用。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和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可通过远大理想、成长成才这样的目标激励,唤起和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可运用当代大学生中的楷模以及身边看得见、学得来的学生先进事迹,发挥典型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党员率先垂范、奋勇争先。此外加大对党内先优激励的力度,不仅采取精神激励的手段,还要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并与学生党员切身利益挂起钩来。二是建立严肃的惩处机制,确保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着入党后即使表现平庸,甚至丧失了先进性也难以退出的问题,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长久保持。只有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才能保证学生党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不能以为学生“前途”负责为借口,而姑息、放任学生党员所犯的错误,应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对违犯党纪、缺乏党性的学生党员的惩处力度。
此外,还应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淘汰退出机制,督促、鞭策学生党员加强修养、提升素质,永葆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李世佼,粱高峰,甘超.新时期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水运,2008,(01).
〔2〕姜红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之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01).
〔3〕岳爱武.关于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现实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4〕陈平财,张明贵.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创新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5).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4 — 0130 — 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一条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论述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先进性教育,使学生党员永葆先进性这项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并加以探索和实践,是高校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从学生党员将要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着眼党的事业发展的角度看,构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意义重大
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最年轻、最有活力,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党的事业需要他们来接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他们承担,从党的历史看,很多在大学入党的同志,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能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些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干部。现在的在校生党员的政治觉悟高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科技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否过硬,将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兴衰。因此,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从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和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角度看,构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非常紧迫
目前,从总体上讲学生党员的队伍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当今大学生党员与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与他们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入党动机不纯,存在“功利性”、“盲目性”等不良动机,虽然组织程序上入党了,但思想上仍然没有入党;党性修养欠缺,模范作用不突出,一些学生党员入党表现前后不一,不能很好地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淡化,一些学生党员思想观念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以及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对远大理想丧失信心,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等等。从整体上看,各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并做了许多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探索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对学生入党动机的引导不够,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普遍存在对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问题。因此,对学生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尤其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长效机制,以确保先进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任务。
二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应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方针。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健全组织发展、学习教育、考评监督、激励惩处等若干机制,并使这些机制有效运作和系统整合,最终形成一整套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组织发展机制
积极慎重地吸收优秀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入口”上确保党员的先进性。一是要完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机制,注重尽早培养。在刚入校的新生中介绍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引导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自觉靠近党组织,安排党员联系人,切实关心这些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同时对入党申请人进行考察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为积极分子。随之进行的入党前的党课培训,既是一次系统教育,也是一次重要考验,因此党课教学应在内容、形式上贴近学生思想和学习实际,使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掌握党的理论知识,接受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渠道。二是建立程序严密的党员发展机制,严把发展“入口”关。要按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在团组织推荐、支部培养教育考察、组织员审查材料、基层党委预审和审批、组织部门检查等环节,严格把关。完善发展党员考察和预审、民意测验、学生党员联系人、发展党员公示等多项制度,对党员发展考察工作,要着重考察其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重大政治斗争和关键时刻的现实表现和群众的公信度等,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坚决不予发展入党。
此外还要建立党员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把工作质量作为对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机制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教育机制,可为其始终保持先进性提供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一是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进一步严格各项学习制度和纪律,创新学习形式和载体,拓宽学习内容和途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学生党校培训、网络学生党建阵地及各种学生学理论社团的集中活动和学生党员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动学习、全面学习、科学学习、不断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锻炼是学生党员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和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舞台。要组织学生党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使他们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应该组织学生党员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对党的感情,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感;还要引导学生党员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大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考评监督机制
加强对学生党员在各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考评,以及发挥党内党外的监督作用,是保持其先进性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综合评定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党员的特点和实际,制定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严格标准,明确其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理论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社会工作业绩、重大考验时的立场、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在考核形式上注重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注重可操作性、导向性和人性化,将考核结果作为入党转正、评先选优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要加强民主评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和党员管理目标,通过党员的自我教育和党外群众评议及党组织考核,对党员的现实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构建以党员挂牌监督和群众监督为重点的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员挂牌公示,亮明身份,主动接受监督,强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的党员责任意识,使“一名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从而带动一大面,影响一大片,在“做表率、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当先锋、做贡献。在重视党内监督的同时,要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提高监督的效率,广泛发动普通学生参加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评议和监督,使学生党员时时处于严格的外部监督之中,在实践中处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四)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激励惩处机制
激励有助于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正确地运用奖惩机制,可发挥明显的导向和警示作用。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和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可通过远大理想、成长成才这样的目标激励,唤起和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可运用当代大学生中的楷模以及身边看得见、学得来的学生先进事迹,发挥典型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党员率先垂范、奋勇争先。此外加大对党内先优激励的力度,不仅采取精神激励的手段,还要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并与学生党员切身利益挂起钩来。二是建立严肃的惩处机制,确保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着入党后即使表现平庸,甚至丧失了先进性也难以退出的问题,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长久保持。只有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才能保证学生党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不能以为学生“前途”负责为借口,而姑息、放任学生党员所犯的错误,应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对违犯党纪、缺乏党性的学生党员的惩处力度。
此外,还应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淘汰退出机制,督促、鞭策学生党员加强修养、提升素质,永葆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李世佼,粱高峰,甘超.新时期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水运,2008,(01).
〔2〕姜红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之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01).
〔3〕岳爱武.关于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现实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4〕陈平财,张明贵.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创新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5).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