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家庭实验的思路与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高效可行的实验计划布置实验任务,然后运用创新型的实验报告单来指导实验,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分享成功。实践证明,该方法让实验成功地走进家庭,成为学校实验充分必要的补充。
  关键词: 生物家庭实验 实验计划 实验报告单 实验评价
  
  在生物学科中,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没有实验,生物教学便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然而,现状并非如此,很多学校仍然是重理论,轻实验。为此,我从以下几点探讨初中生物家庭实验模式。
  1.制订高效可行的实验计划
  家庭实验因为缺少教师的指导和监管,难免会让实验流于形式,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把实验计划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印发给家长,让家长监督和参与到实验中来,和子女一起完成实验。这样一来,家长可以监督小孩实验,同时又增进了家长与小孩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这为实验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八上第5单元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时,对于教材中的“心脏和外形和结构”和“肾脏和外形和结构”图,我们建议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布置学生在一学期内和家长商定家里购买动物内脏时,在下锅前让自己进行详细的实物观察。每次学生解剖用完的肾脏、心脏可以再进行菜肴制作,实验与生活两不误。现实告诉我们,家长对此极力配合,这样在学校较难开展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一些纯理论的观察图示变成了学生人人动手的探究实验,厨房成了学生的实验室。再如,我们学习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一节时,对于演示实验“观察关节的结构”,我们让家长配合购买关节保护较好的大骨,让学生在厨房细致地进行观察。每到中秋、春节等节日时,每一个家庭都会用到鸡、鸭、鱼、肉这食材,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节假日之前,就布置课外观察作业,并让学生及早通知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要求大多数男生和部分胆大的男生亲自参与家庭的杀鱼、杀鸡等工作,要求大多数女生和少部分胆小的男生协助家长参与杀鱼、杀鸡、等工作。这样每个学生就都能全方位观察各类动物的内脏结构,实实在在地促进了鸟类、哺乳类、人体等结构的教学。
  2.编制翔实易行的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既能为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帮助,同时又是评价学生实验过程的重要依据[1]。为了实验高效的开展,一份翔实易行的实验报告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家庭实验报告单,每个家庭可以很顺利地完成各项实验。有一个七年级的同学的家长这样说:以前在小学科学教师布置了一些类似的家庭实验,可是缺少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很多实验想做也做不起来。现在有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单,实验起来轻松自如,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增进了和孩子的感情,真是一举多得。也有一些同学私下交流说:现在的实验报告单设计得太绝了,有时候想偷懒都不行,比如很多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相同的,尤其是评价一栏,不仅要自评,而且要家长评价,想抄别人的都很难。
  3.实施客观全面的实验评价
  培根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将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会得到两个快乐……”是啊,独自一个人,即使享用美味佳肴,也索然无味;取得一次成功,如果无人知晓,无人关注,也就黯然失色。共同分享会使甜的更甜,香的更香,快乐的更加快乐。所以我希望,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能有人和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因此我对实验的评价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分享成功,鼓励失败。
  3.1借助家庭实验报告单对学生进行评价。
  实验报告单既能为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帮助,同时又是评价学生实验过程的重要依据。我们在设计实验报告单时,就设计了三种评价方式:实验自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
  实验自评主要是让学生描述在实验过程中,自己承担了哪些任务,完成情况怎么样;家长承担了哪些任务,完成情况怎么样。比如在进行“观察家鸽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这一实验时,一位同学在自评中写道:“本次实验我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大部分的实验过程都是由父亲带着我完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很害怕。老师在课堂上说做实验要胆大心细,不怕苦、不怕累,我当时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因此在以后的实验中,我首先要锻炼自己的胆量,请你们看我的行动吧。”
  教师评价不像家长评价,它的侧重点在于实验操作规范的评价和整个实验目标达成的评价。教师评价的原则以鼓励为主,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一个概括性总结,既要肯定实验的成果,又要指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3]。在制订实验计划时,安排每次实验的时间大约是两周,学生实验原则上在第一周内完成,第二周用来评价实验报告单。对于个别安排时间为一周的实验,评价时间便推迟到下一周。
  3.2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分享成功。
  在进行完教师评价后,我们从实验报告单选出一些表现优秀的同学,先将他们的实验报告单利用多媒体平台在班级内进行展示,然后叫他们自己谈一谈实验心得体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这样既是对表现好的同学的肯定,又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鼓励。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可以把每次实验的过程,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这样交流的效果会更加直观,教师点评也会更具体更准确。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真诚地期盼,通过生物实验走进家庭的尝试,让生物实验走出开出率低的困境,让观察、善思、乐学等良好的行为变成学生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为创造辉煌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明.生物学教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45-246.
  [2]曹惠玲,胡明.生物教师教学用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7-198.
  [3]鲁洁.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452-453.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镇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镇域经济在很多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己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开展镇域经济
20世纪以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区域地理学等领域学者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而“集群”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发源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日益依靠企业间合作以及企业与集群网络系统中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集群在决定企业、地区和国家的技术创新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企业技术
重复测量资料是指对同一研究对象的同一个结局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目的是:(1)关注结局指标水平是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2)关注各处理组均数
期刊
摘 要: 在模糊定量(此处指少量、适量、过量)时,酸式盐与碱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很难掌握,但该知识点又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了用“1摩法”(或“1mol法”)来书写,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mol法”的要点是:把酸式盐与碱反应看成是中和反应;将少量反应物或者被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确定为1mol。这样书写起来又快又准确。  关键词: 1mol法 巧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然而,绝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要较好地按新编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设法改善教学设施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组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这是广大化学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增强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中学生正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是知识积累的最快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期刊
当学生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方式出现变化.为了实现灵活运用书面知识的目的,生活化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会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学生形成内在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而2008年又是全球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处在高风险行业的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