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从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目标不明确、方式方法简单划一等诸多问题。这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本文立足台州市黄岩区实际,对黄岩区开展未成年人感恩教育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未成年人 感恩教育 开展方式 调研 感恩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0-02
引言
台州市黄岩区从2007年开始就在全区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获得浙江省2007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其做法也在台州市道德经典诵读现场观摩会上作为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并于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许从个案选择的典型性上讲,台州市黄岩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探索和启示对提高中国的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也具有普遍意义。
一、感恩教育总体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设计了《黄岩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活动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问卷共发出1562份,实际收回1549份。经过广泛的座谈、走访和调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材料,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掌握感恩教育的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在黄岩区,感恩教育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所熟知。通过近6年的推广,感恩教育已经逐渐地深入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里,他们普遍认识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感恩教育开展情况却参差不齐。
二、感恩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在黄岩存在,而且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为此,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现分析如下:
1.家庭中爱的错位和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调查表明,家长们平时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尽管在意识上,家长几乎都认同了感恩教育,有54.83%的家长认为,学校完全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家庭感恩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发现家长在实际行动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和不作为,使得广大未成年人缺少感恩学习的直接榜样,是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缺失的关键原因。
2.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和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调查发现,学校思想品德课被占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普遍存在,有53%的学生回答思想品德课会被占用。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得学校在教育中只能偏重于文化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德育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学校的综合考核制度缺乏实质性的量化标准,使得德育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应付。
3.社会不良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青少年的成长,隐形的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了感恩教育的健康有序培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造就了人们情感上的冷漠化;文化氛围的多元化使未成年难以正确选择;学校周边环境和网络世界对未成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4.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严重影响感恩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主要的两条途径,两者之间应该互相沟通交流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但是,调查发现,当学生有心事时会跟父母交流的只占25.8%,同师长交流的竟然只有2.36%,大部分都是选择跟同学或者朋友。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在孩子的沟通的问题上,一方面施教者之间本身缺乏有效沟通,另一方面,施教者同被施教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隔阂。
三、推进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如何进一步深入推动感恩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本次调研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增强对未成年人感恩意识形成和宣传的指导力度,营造文明、向上、健康的社会氛围
要大力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学校可以安排各种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恩教育。同时将感恩教育的先进事迹、榜样利用媒介传播,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文化氛围。
2.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创设情境,丰富感恩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的形成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各部门必须统一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同时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
3.着力夯实家庭教育基础
教育局、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作用,并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构建各种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4.重视家长、教师、成人的言传身教,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的教育格局
在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日常良好道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家庭和学校外,社会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仅是未成年人要学会感恩,成人更应以身作则,知恩、识恩、感恩,以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仁[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方见闻,丁祖诒, 武宝瑞.全面素质教育手册(上)[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7.
【关键词】未成年人 感恩教育 开展方式 调研 感恩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0-02
引言
台州市黄岩区从2007年开始就在全区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获得浙江省2007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其做法也在台州市道德经典诵读现场观摩会上作为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并于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许从个案选择的典型性上讲,台州市黄岩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探索和启示对提高中国的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也具有普遍意义。
一、感恩教育总体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设计了《黄岩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活动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问卷共发出1562份,实际收回1549份。经过广泛的座谈、走访和调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材料,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掌握感恩教育的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在黄岩区,感恩教育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所熟知。通过近6年的推广,感恩教育已经逐渐地深入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里,他们普遍认识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感恩教育开展情况却参差不齐。
二、感恩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在黄岩存在,而且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为此,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现分析如下:
1.家庭中爱的错位和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调查表明,家长们平时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尽管在意识上,家长几乎都认同了感恩教育,有54.83%的家长认为,学校完全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家庭感恩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发现家长在实际行动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和不作为,使得广大未成年人缺少感恩学习的直接榜样,是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缺失的关键原因。
2.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和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调查发现,学校思想品德课被占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普遍存在,有53%的学生回答思想品德课会被占用。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得学校在教育中只能偏重于文化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德育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学校的综合考核制度缺乏实质性的量化标准,使得德育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应付。
3.社会不良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青少年的成长,隐形的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了感恩教育的健康有序培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造就了人们情感上的冷漠化;文化氛围的多元化使未成年难以正确选择;学校周边环境和网络世界对未成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4.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严重影响感恩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主要的两条途径,两者之间应该互相沟通交流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但是,调查发现,当学生有心事时会跟父母交流的只占25.8%,同师长交流的竟然只有2.36%,大部分都是选择跟同学或者朋友。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在孩子的沟通的问题上,一方面施教者之间本身缺乏有效沟通,另一方面,施教者同被施教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隔阂。
三、推进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如何进一步深入推动感恩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本次调研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增强对未成年人感恩意识形成和宣传的指导力度,营造文明、向上、健康的社会氛围
要大力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学校可以安排各种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恩教育。同时将感恩教育的先进事迹、榜样利用媒介传播,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文化氛围。
2.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创设情境,丰富感恩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的形成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各部门必须统一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同时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
3.着力夯实家庭教育基础
教育局、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作用,并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构建各种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4.重视家长、教师、成人的言传身教,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的教育格局
在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日常良好道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家庭和学校外,社会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仅是未成年人要学会感恩,成人更应以身作则,知恩、识恩、感恩,以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仁[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方见闻,丁祖诒, 武宝瑞.全面素质教育手册(上)[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