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保持更高的用户黏性,一直是运动健身应用的挑战。如果用户只是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打开它们,就很难产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骑行运动应用“骑记”创始人黄蔚祥认为运动爱好者们不仅需要“记录运动数据”的工具型功能,如果能提供社交平台,这会使应用变得比以往更加富有黏性。“骑记可以是工具,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圈子,”黄蔚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我的想法不只是让用户通过这个软件来记录自己的运动轨迹,还能够跟朋友在一定的圈子里形成交流,变成类似豆瓣小组一样的社交群体。”
位于厦门的骑记创业团队成立不到两年,这是一支平均年纪超过35岁的“高龄”创业团队,5名创始成员都是骑行爱好者。2012年,市面上的运动应用几乎都定位在“纯工具”,它们基于手机GPS模块,记录运动数据和行走轨迹,还可以分享到社交网站上。
在2012年年底探讨创业方向时,黄蔚祥认为自行车的骑行市场会是一个机会。当时市面上并没有一款专业的骑行运动应用,但是2012年运动自行车的整车市场体量达到了79亿元人民币,每年的新增运动自行车大约有500万辆,“当时保守估算过,移动自行车运动应用会是一个在500到800万元之间的用户市场规模。”黄蔚祥说。
工具+社交,这是骑记在创业初期假设的产品形态。为了验证它的可行性,2012年年底黄蔚祥在厦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二三十家线下自行车俱乐部做了一轮用户问卷调研,主要的问题围绕“骑行+社交”的概念是不是能被接受,比如“你会不会通过移动自行车运动应用交朋友?”,在最后的统计中70%的用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随后骑记团队开始了测试版本的开发,黄蔚祥将工具功能和社交功能平衡在各占50%。不同于极简模式的功能叠加开发,骑记一开始将社交、LBS、工具该有的功能全部呈现在测试版本上,比如工具功能包括了“运动记录”、“实时更新”,社交功能增加了“好友关注”、微博发帖形式的“直播”和基于LBS的“周边”。
这看上去满足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但产品的稳定性却在各种功能叠加后变得问题不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应用闪退。“这是我们犯得一个比较大的错误,”黄蔚祥说,“把功能叠加完后就发现这边有问题,那边也有问题。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工具开始做起来,然后一个一个功能加进去。”2013年上半年,骑记不断推出修正版本解决产品Bug,程序出错的维护成本在这个阶段变得居高不下。
2013年6月,骑记的Android版本正式上线,但黄蔚祥并没有对骑记应用进行渠道推广,他认为这一款产品还需要在用户反馈中得到更多的优化。骑记当时拥有6个产品用户群,这些早期使用者认为骑记的社交功能太弱,比如微博发帖式的“直播”,他们并不会对好友的运动数据产生多大兴趣,更多希望看到的是用户交互或是资讯交流,应该有个社区类的交流平台。这一点反馈让黄蔚祥触动很大,“很多健康管理应用最初的出发点是做工具,像大姨吗和西柚,做到后来,都是在做社区。”黄蔚祥说。
“俱乐部”是骑记团队推出的一个社区雏形,让C端的用户们流向B端的俱乐部们,这形成一种互动的模式。B端的俱乐部可以在线管理会员、策划活动,在制定骑行方案时可以借助用户数据和骑记平台聚合用户,用户们通过线下的活动得到更高的社区黏性。
目前在骑记平台上已经拥有500个左右的“俱乐部”小组,发起人为这些小组贴上了不同的“兴趣”标签,比如以车型分类的“山地车爱好者”和“折叠车爱好者”,基于爱好的“美景路线”和“美食路线”。这些发起者大多还是线下的实体俱乐部和大学骑行社团,他们能在俱乐部发布活动信息,同时组织线下活动,比如像是“2014年5月广州骑行川藏约伴”这类的活动。
不同于分散和独立的跑步爱好者们,自行车骑行运动更具有组织性和集体性。一般来说,线下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活动会在20至30人之间,行程为两三百公里。骑记最初的社交设计是为了解决骑行过程中的脱队或离队问题,骑记在1.0版本上添加了“实时更新”功能,在关注用户账户之后,每一个人的位置会实时刷新在周边地图上,一旦有队友走错路或是脱队,后援车开过就会把这些人找到,这减少了出行的沟通成本。
骑记在社交上的另外一个新策略,是进一步挖掘用户生成内容(UGC)。每一个用户的骑行轨迹,可以自定义标签,比如“风景”、“住宿”、“旅行”,当用户输入“318国道”的搜索语,相关的“多少人骑过这条路线”、“沿途的风景有什么”、“哪些地方骑游拍照最多”、“入住次数最多的酒店”等信息就会推送给用户。现在骑记已经渐渐摆脱了最初的微博式社交,事实上,黄蔚祥也承认“那种波浪式的信息推送,没有任何参选,让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太高了。”
现在,黄蔚祥希望将骑记定位是一个“垂直服务平台”,除了20到40岁的一线城市自行车爱好者,线下的骑行俱乐部们、运动单车厂家甚至是骑行咖啡驿站都会是他们的服务对象。
在2014年年初,骑记开始和高德、百度地图合作,布局线下的经销商和运动健康商店的POI点,他们开放了数据接口给这些商店,可以在地图上标记商店的位置、上传商家照片、产品目录、信息简介等,这类似大众点评的运用体系,骑记也会做商店评级。“当用户点一下‘身边’,他就会发现周围和骑记有合作的车行、经销商或是服务商店,并享受到相应优惠。”黄蔚祥说。
骑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后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这是骑记的一个关键点,提高了线下商家转换的成本门槛。如果商家使用了骑记提供的CRM,再转而使用其他系统时,就会面临原始数据对接等问题。
3月,骑记得到了BAT其中一家巨头的天使轮投资。仅仅是在年初,黄蔚祥还在苦恼风投们对运动健康市场的谨慎态度,他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说服投资方相信运动健康领域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他们也觉得这个方向是OK的,但是什么时候要爆发,大家还是觉得摸不准。”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不只是骑记这样的初创企业,“BAT应该在全面地和运动领域内的企业合作了。”黄蔚祥说。
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在尝试从更多的细分垂直领域获得收入,比如基于运动健康的移动支付,但他们很难做到亲力亲为,合作和收购成为了骑记的发展机会。“它们的地图是包含了生活的各种形态,大家抢的都是美食、出行这两块的消费者,现在(BAT)正在顾及更细分的行业,挖掘新的的竞争优势。”黄蔚祥说。
骑记目前拥有10万名注册用户,活跃度维持在5%至10%,很难看出前期的社交功能带来的黏性增长,但是黄蔚祥觉得这需要持续深化,4月份的新版本,骑记推出了运动资讯订阅功能,让朋友产生更多的分享互动。今年骑记团队计划在一线城市增加更多的员工去组织本地活动,希望能把线下的渠道资源和线上的LBS信息更好地结合,“这也是投资方对我们的要求。”黄蔚祥说。
骑行运动应用“骑记”创始人黄蔚祥认为运动爱好者们不仅需要“记录运动数据”的工具型功能,如果能提供社交平台,这会使应用变得比以往更加富有黏性。“骑记可以是工具,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圈子,”黄蔚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我的想法不只是让用户通过这个软件来记录自己的运动轨迹,还能够跟朋友在一定的圈子里形成交流,变成类似豆瓣小组一样的社交群体。”
位于厦门的骑记创业团队成立不到两年,这是一支平均年纪超过35岁的“高龄”创业团队,5名创始成员都是骑行爱好者。2012年,市面上的运动应用几乎都定位在“纯工具”,它们基于手机GPS模块,记录运动数据和行走轨迹,还可以分享到社交网站上。
在2012年年底探讨创业方向时,黄蔚祥认为自行车的骑行市场会是一个机会。当时市面上并没有一款专业的骑行运动应用,但是2012年运动自行车的整车市场体量达到了79亿元人民币,每年的新增运动自行车大约有500万辆,“当时保守估算过,移动自行车运动应用会是一个在500到800万元之间的用户市场规模。”黄蔚祥说。
工具+社交,这是骑记在创业初期假设的产品形态。为了验证它的可行性,2012年年底黄蔚祥在厦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二三十家线下自行车俱乐部做了一轮用户问卷调研,主要的问题围绕“骑行+社交”的概念是不是能被接受,比如“你会不会通过移动自行车运动应用交朋友?”,在最后的统计中70%的用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随后骑记团队开始了测试版本的开发,黄蔚祥将工具功能和社交功能平衡在各占50%。不同于极简模式的功能叠加开发,骑记一开始将社交、LBS、工具该有的功能全部呈现在测试版本上,比如工具功能包括了“运动记录”、“实时更新”,社交功能增加了“好友关注”、微博发帖形式的“直播”和基于LBS的“周边”。
这看上去满足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但产品的稳定性却在各种功能叠加后变得问题不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应用闪退。“这是我们犯得一个比较大的错误,”黄蔚祥说,“把功能叠加完后就发现这边有问题,那边也有问题。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工具开始做起来,然后一个一个功能加进去。”2013年上半年,骑记不断推出修正版本解决产品Bug,程序出错的维护成本在这个阶段变得居高不下。
2013年6月,骑记的Android版本正式上线,但黄蔚祥并没有对骑记应用进行渠道推广,他认为这一款产品还需要在用户反馈中得到更多的优化。骑记当时拥有6个产品用户群,这些早期使用者认为骑记的社交功能太弱,比如微博发帖式的“直播”,他们并不会对好友的运动数据产生多大兴趣,更多希望看到的是用户交互或是资讯交流,应该有个社区类的交流平台。这一点反馈让黄蔚祥触动很大,“很多健康管理应用最初的出发点是做工具,像大姨吗和西柚,做到后来,都是在做社区。”黄蔚祥说。
“俱乐部”是骑记团队推出的一个社区雏形,让C端的用户们流向B端的俱乐部们,这形成一种互动的模式。B端的俱乐部可以在线管理会员、策划活动,在制定骑行方案时可以借助用户数据和骑记平台聚合用户,用户们通过线下的活动得到更高的社区黏性。
目前在骑记平台上已经拥有500个左右的“俱乐部”小组,发起人为这些小组贴上了不同的“兴趣”标签,比如以车型分类的“山地车爱好者”和“折叠车爱好者”,基于爱好的“美景路线”和“美食路线”。这些发起者大多还是线下的实体俱乐部和大学骑行社团,他们能在俱乐部发布活动信息,同时组织线下活动,比如像是“2014年5月广州骑行川藏约伴”这类的活动。
不同于分散和独立的跑步爱好者们,自行车骑行运动更具有组织性和集体性。一般来说,线下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活动会在20至30人之间,行程为两三百公里。骑记最初的社交设计是为了解决骑行过程中的脱队或离队问题,骑记在1.0版本上添加了“实时更新”功能,在关注用户账户之后,每一个人的位置会实时刷新在周边地图上,一旦有队友走错路或是脱队,后援车开过就会把这些人找到,这减少了出行的沟通成本。
骑记在社交上的另外一个新策略,是进一步挖掘用户生成内容(UGC)。每一个用户的骑行轨迹,可以自定义标签,比如“风景”、“住宿”、“旅行”,当用户输入“318国道”的搜索语,相关的“多少人骑过这条路线”、“沿途的风景有什么”、“哪些地方骑游拍照最多”、“入住次数最多的酒店”等信息就会推送给用户。现在骑记已经渐渐摆脱了最初的微博式社交,事实上,黄蔚祥也承认“那种波浪式的信息推送,没有任何参选,让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太高了。”
现在,黄蔚祥希望将骑记定位是一个“垂直服务平台”,除了20到40岁的一线城市自行车爱好者,线下的骑行俱乐部们、运动单车厂家甚至是骑行咖啡驿站都会是他们的服务对象。
在2014年年初,骑记开始和高德、百度地图合作,布局线下的经销商和运动健康商店的POI点,他们开放了数据接口给这些商店,可以在地图上标记商店的位置、上传商家照片、产品目录、信息简介等,这类似大众点评的运用体系,骑记也会做商店评级。“当用户点一下‘身边’,他就会发现周围和骑记有合作的车行、经销商或是服务商店,并享受到相应优惠。”黄蔚祥说。
骑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后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这是骑记的一个关键点,提高了线下商家转换的成本门槛。如果商家使用了骑记提供的CRM,再转而使用其他系统时,就会面临原始数据对接等问题。
3月,骑记得到了BAT其中一家巨头的天使轮投资。仅仅是在年初,黄蔚祥还在苦恼风投们对运动健康市场的谨慎态度,他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说服投资方相信运动健康领域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他们也觉得这个方向是OK的,但是什么时候要爆发,大家还是觉得摸不准。”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不只是骑记这样的初创企业,“BAT应该在全面地和运动领域内的企业合作了。”黄蔚祥说。
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在尝试从更多的细分垂直领域获得收入,比如基于运动健康的移动支付,但他们很难做到亲力亲为,合作和收购成为了骑记的发展机会。“它们的地图是包含了生活的各种形态,大家抢的都是美食、出行这两块的消费者,现在(BAT)正在顾及更细分的行业,挖掘新的的竞争优势。”黄蔚祥说。
骑记目前拥有10万名注册用户,活跃度维持在5%至10%,很难看出前期的社交功能带来的黏性增长,但是黄蔚祥觉得这需要持续深化,4月份的新版本,骑记推出了运动资讯订阅功能,让朋友产生更多的分享互动。今年骑记团队计划在一线城市增加更多的员工去组织本地活动,希望能把线下的渠道资源和线上的LBS信息更好地结合,“这也是投资方对我们的要求。”黄蔚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