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是指由于遗传素质、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各有侧重。学生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种差异还不是很明显,到了高中阶段,知识的综合性越来越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差异效果也就越来越显著了,采用差异教学已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从教学中知识的普及,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能力的提高三方面入手,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一、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1.课堂讲解要尽量联系实际生活,通俗易懂
高中物理教学的对象是15至18岁的学生,大多数人还是以形象理解为主,抽象理解能力刚开始发展,男生表现略胜于女生。在讲解基础知识时,物理教师应关照理解较慢或以形象理解为主的学生,如尽量设法采用实验和教学辅助设备来讲解抽象的物理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在物理教学中,教学的好坏不是越抽象、越深究就越好,而是应该尽量挖掘知识背后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了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物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如结合南浦大桥上斜拉索的设计来说明关于“力的分解”知识,更容易达到学生的理解水平。
2.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物理思维
由于高中物理具有注重本质、思维抽象等特点,靠死记硬背、单纯模仿等方式已不能学好高中物理,这点在女生身上体现比较明显。为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应有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意识,避免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找出前后知识的关联和矛盾。如讲授共点力平衡的知识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力的平衡与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力的分解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知识结构,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再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都是很好的训练方法,既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不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科学设置作业类型,巧妙布置学习任务
作业是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能力的主要过程。作业首先要适量,太多的作业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要适度,太难的作业只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消极对待的情绪。物理老师可根据作业的知识点,知识的综合情况及学生的情况把作业分成基本型和提高型两种。基本型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置,提高型作业是指知识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理解能力不很强的学生,只要求做基本型的作业题。对基础知识较扎实、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其完成基本型作业题基础上,鼓励其尝试完成提高型作业题,但每次提高型作业只要求1到2题的题量。
当然,不能在课堂上公开要求某某学生做什么类型的作业,要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可通过建议、班级间交流、表扬鼓励等机制,帮助学生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作业的选择环节,确保了基本物理知识的学习,又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激励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增加前进的动力。
二、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物理学习的良好氛围
1.多激励、少批评,积极做好心理辅导
批评、指责易刺伤学生自尊心,导致负面情绪。当然,适当批评也是必要的,但要有理、有利、有节,尽量避免发生在公开场合。而表扬和激励的对话,容易产生信任,激发动力,达成对话的预设结果————去除学生困惑,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表扬应尽量选择在公开的场合,态度要真诚、内容要恰如其分。
例如对于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首先做的是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再及时表扬他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这样做可以激发他保持好的学习习惯的意愿。激励表扬也可以使那些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肯定自己,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女生依赖性强,自信心较弱,易受暗示,和女生的交流一定要慎重。物理老师应加强对女生的心理辅导,对女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积极鼓励,让女生认识到自己也具备学好物理的能力。
2.营造轻松和谐、向上的课堂气氛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没有进入高中学习时,就过早地表现出对物理的“恐惧感”,这里不排除道听途说的原因。针对这种不良现象和局面,物理老师应尽量消除学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恐惧情绪。课堂教学时,老师应尽量做到和颜悦色,排除紧张、愤怒、低落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灵活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教学方法亦不胜枚举。
如采用讨论式、探究式的互动学习来代替传统的“一言堂”教学,可以让反应较慢、兴趣一般的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学的乐趣,增加对物理学科的正面情感。再如通过分组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通有无,交流学习经验与成果,学生的个性差异变成了教学资源,有利于班级整体物理学习氛围的建立。
三、积极创造机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但是,这种学习动力能不能持久,关键还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中,应积极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1.为学生体验成功多创造机会
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是属于外在力量,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成就感可以使个体在内心充分肯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物理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导航者的身份,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如简单问题时,可以让那些对物理兴趣一般,物理成绩欠佳的学生回答。学生到讲台进行黑板板演的机会可多给那些细心、做题严谨,但自信心不足的女生。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就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成就感力量强大,一次和老师合作成功的演示实验,都可能让一个本来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关注物理,建立兴趣。
2.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到物理知识。但是,对于课堂上仍“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显得有些有限。物理老师应积极创造机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如通过开展“趣味物理”课程,给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研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通过开展学科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物理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科学发展,探讨未知的物理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个性差异包含方方面面,每个学生体现的差异类型往往也不是一种。教师不仅要关注差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针对各种差异的实施策略,以便在有限的教育教学中,尽量多地关照到各种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差异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1.课堂讲解要尽量联系实际生活,通俗易懂
高中物理教学的对象是15至18岁的学生,大多数人还是以形象理解为主,抽象理解能力刚开始发展,男生表现略胜于女生。在讲解基础知识时,物理教师应关照理解较慢或以形象理解为主的学生,如尽量设法采用实验和教学辅助设备来讲解抽象的物理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在物理教学中,教学的好坏不是越抽象、越深究就越好,而是应该尽量挖掘知识背后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了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物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如结合南浦大桥上斜拉索的设计来说明关于“力的分解”知识,更容易达到学生的理解水平。
2.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物理思维
由于高中物理具有注重本质、思维抽象等特点,靠死记硬背、单纯模仿等方式已不能学好高中物理,这点在女生身上体现比较明显。为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应有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意识,避免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找出前后知识的关联和矛盾。如讲授共点力平衡的知识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力的平衡与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力的分解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知识结构,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再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都是很好的训练方法,既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不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科学设置作业类型,巧妙布置学习任务
作业是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能力的主要过程。作业首先要适量,太多的作业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要适度,太难的作业只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消极对待的情绪。物理老师可根据作业的知识点,知识的综合情况及学生的情况把作业分成基本型和提高型两种。基本型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置,提高型作业是指知识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理解能力不很强的学生,只要求做基本型的作业题。对基础知识较扎实、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其完成基本型作业题基础上,鼓励其尝试完成提高型作业题,但每次提高型作业只要求1到2题的题量。
当然,不能在课堂上公开要求某某学生做什么类型的作业,要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可通过建议、班级间交流、表扬鼓励等机制,帮助学生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作业的选择环节,确保了基本物理知识的学习,又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激励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增加前进的动力。
二、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物理学习的良好氛围
1.多激励、少批评,积极做好心理辅导
批评、指责易刺伤学生自尊心,导致负面情绪。当然,适当批评也是必要的,但要有理、有利、有节,尽量避免发生在公开场合。而表扬和激励的对话,容易产生信任,激发动力,达成对话的预设结果————去除学生困惑,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表扬应尽量选择在公开的场合,态度要真诚、内容要恰如其分。
例如对于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首先做的是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再及时表扬他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这样做可以激发他保持好的学习习惯的意愿。激励表扬也可以使那些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肯定自己,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女生依赖性强,自信心较弱,易受暗示,和女生的交流一定要慎重。物理老师应加强对女生的心理辅导,对女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积极鼓励,让女生认识到自己也具备学好物理的能力。
2.营造轻松和谐、向上的课堂气氛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没有进入高中学习时,就过早地表现出对物理的“恐惧感”,这里不排除道听途说的原因。针对这种不良现象和局面,物理老师应尽量消除学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恐惧情绪。课堂教学时,老师应尽量做到和颜悦色,排除紧张、愤怒、低落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灵活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教学方法亦不胜枚举。
如采用讨论式、探究式的互动学习来代替传统的“一言堂”教学,可以让反应较慢、兴趣一般的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学的乐趣,增加对物理学科的正面情感。再如通过分组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通有无,交流学习经验与成果,学生的个性差异变成了教学资源,有利于班级整体物理学习氛围的建立。
三、积极创造机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但是,这种学习动力能不能持久,关键还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中,应积极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1.为学生体验成功多创造机会
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是属于外在力量,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成就感可以使个体在内心充分肯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物理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导航者的身份,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如简单问题时,可以让那些对物理兴趣一般,物理成绩欠佳的学生回答。学生到讲台进行黑板板演的机会可多给那些细心、做题严谨,但自信心不足的女生。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就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成就感力量强大,一次和老师合作成功的演示实验,都可能让一个本来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关注物理,建立兴趣。
2.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到物理知识。但是,对于课堂上仍“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显得有些有限。物理老师应积极创造机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如通过开展“趣味物理”课程,给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研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通过开展学科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物理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科学发展,探讨未知的物理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个性差异包含方方面面,每个学生体现的差异类型往往也不是一种。教师不仅要关注差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针对各种差异的实施策略,以便在有限的教育教学中,尽量多地关照到各种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差异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