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关键词
张雪门 课程教育 课程 经验与行为
张雪门(1891~1973)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关于张雪门思想研究的资料并不丰富,不胜遗憾。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了解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随时代而变迁”。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课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课程原是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绝大的帮助,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社会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而“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理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这些经验不是一经过选定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需要有变迁,适应时代的经验于是也有变迁,而课程的内容更不得不随之而变。“所谓变更课程的内容者,不过适应当代的需要,以合于生长的原则罢了。”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那么,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哪些呢。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1)儿童自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的。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还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练习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不是各自分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幼稚园课程是为幼稚园的儿童所设计和准备的,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因此,幼稚园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这样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整个的。
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
中小学似的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而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中小学时期,课程虽然也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但不像幼稚园时期分量大。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游戏活动:感觉游戏、竞争游戏、社会性游戏、猜测游戏、表演游戏、节拍游戏等;
自然活动: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现象、旅游参观、科学小实验等;
社会活动:有关家庭的认识活动、参观附近的社会场所和设施、了解各种职业的活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
工作和美术活动:参加家庭与学校的工作、模拟成人的职业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术工艺活动等;
言语文学活动:自由谈话、特殊谈话、有组织的团体谈话和活动、述说故事(动物故事、神仙故事、浅近的科学故事、笑话、寓言、名人故事、传说)和歌谣(儿歌、民歌、谜语、游戏歌)等;
音乐活动:听音乐、辨音、拟音、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等;
常识活动: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关于家庭、邻里、工厂、商店、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方面的认识活动,关于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动。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先生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综合中华文化和他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张雪门先生一生立足于本土的实践和研究,为建立和丰富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重走前辈平民幼儿教育之路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投身于改革实践。身处民族兴亡的动荡历史时代,张先生的幼稚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明确提出“改造民族幼稚教育”,不是就教育谈教育,考虑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注重幼儿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认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新人。张雪门先生提出依靠儿童,建设新社会、新世界。
张雪门作为幼教工作者其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极其宽广,同时躬身实践,致力于兴办和建设平民化幼儿教育。他针对中国国情,强调发展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条件和需要,就地取材,注重幼儿教师的培养,举办多种形式的师范班或师范学校,实行导生制等,实践和创新中国幼儿教育。
抗日战争前,张雪门主持北平幼师时,借用北平市几所幼稚园(当时北平的幼稚园多为半日制,下午不上课)开办平民幼儿园,招收一些贫困幼儿免费入园,让幼师学生从事教学实习。他还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探寻普及乡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以及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他所主办的幼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能为普及平民幼儿教育和广大农村幼儿教育造就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师。
中国现今面向工农大众的幼儿教育体系客观地看,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并且首先在城市得到发展。然而,长期城市主体倾向及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二级分化。在城市幼儿园日益豪华、城市学前孩子享受优质而过度教育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却发展滞后迟缓、条件简陋。而伴随经济体制转型参与城市化建设的广大农民工,他们身边的学龄前子女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现代教育应是平民大众的、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而不是少数人或城市人的专利,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农民工的学龄前子女的教育不应被忽视,这不仅关涉教育公平,也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根基。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幼儿教育有了飞跃发展,但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致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越来越限于正规化的单一标准,甚至趋向于权贵化,脱离实际,背离了平民化方向,这表明现今中国的幼儿教育依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让幼儿教育回归公平与均衡化是教育发展方向。
六、秉持大教育观念指导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雪门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认为,学校应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播的中心和政治训练的广场,是广大民众服务娱乐集会的场所。基于此,教师也必须将目光投诸于广阔而鲜活的社会生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向大众传递文化的使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真正地走向万象的社会,走进百味的百姓生活,联通学校与社会,联通教学与生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体制内幼儿园所谓优质教育日益陷入脱离社会需要和大众生活的巢穴。
在这样背景下,北师大师生直面这一社会现实,发动民调力量,组成了四环游戏小组。
四环游戏小组从实际出发,立足所在社区环境,发掘和有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工摊商子女提供育儿支援。孩子们每天在游戏小组得到照管和教育服务,在游戏中释放自然天性,享受童年的欢乐;同时,游戏小组作为育儿互助和交流平台,家长在参与中增强了育儿信心和教育主体意识,承担起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四环游戏小组创出了以参与者为中心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实现了通过民间自救互助,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现实途径,并成为进城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的俱乐部。
四环非正规教育的实践是在大教育范畴下的探索,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更不应是闲人莫入的学校,而应为当地文化的中心,为当地民众解决困难吸取需要的源泉。什么是好的教育?游戏小组几年来实践表明,适合的就是好的。游戏小组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适合外来摊商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需求,是在社区即农贸市场因地制宜开办起来的;同时它也是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因而受到了欢迎。发展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从作为当事人的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出发,确立评价标准和判断的依据,而不是他人想当然或是那些“虚伪的”“装点门面的”。四环的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突出了养成教育做人教育,注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而“这里的孩子拥有快乐”。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家长与幼儿同步受教育,逐渐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认识到游戏就是教育,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发生了转变。
游戏小组兴办6年来,从零起步到形成成熟模式,有400多农民工学前子女及其家庭受益。农民工摊商在参与育儿之中,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游戏小组因其开放性和邻里守望——不仅实现了育儿的社会互助,解决低端人群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还推动了学前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发展同步,从而营造真正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四环的实践和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在都市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为政府转变职能,真正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出发,确定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平等的纳税人和公民)的教育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并将扶持民间力量多元化办学作为政策建立的依据,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目前,“四环”这一成熟的因地制宜以参与者为中心非正规教育模式已然对北京一些同类地区(如刘娘府、肖家河)有所借鉴和得以推广。流动儿童的“快乐”正在得到延续和放大。 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师范教育,培养走进大众生活的教师
张雪门先生极其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说“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经验(就是书本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提倡师范生边接触实际,边讲行理论学习。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直广受诟病,甚至愈演愈烈。师范学校包括中师高师近年改革要求加强实践,却雷声高、雨点小,学生更多时间往往闭门上课或以所谓现代传媒方式实习。满足于形式化的措施,并无实质性的变革。
四环游戏小组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作为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担任志愿者教师,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既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专业精神得到升华。四环的大学生正是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张雪门先生提倡的事情应该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研究生甚至将实习贯穿整个3年的学习生活,在办学中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他们以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办法,前赴后继接力,创出了适合实际条件和需要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成熟模式,为实质性地突破我国目前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的顽症痼疾,带来了一抹希望的曙光。
大学生在四环“用心”做教育,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幼教实践相结合,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引导和影响农民工家长——虽为非专业人士却是教育主体——参与自己孩子的教育,以致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不失为非正规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这种开门办学的方式与张雪门为师范学校设立“幼稚教育实验区”的思想不谋而合。
张雪门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参加在大众的民族中间去”才能实现改造民族的教育,“在生活中获得客观的认识,在生活中锻炼奋斗的意志,比关在学校大门里做试验,当然格外的深切而有效。善骑马者,是从马背上学成的,善泅水者,是从水里面学成的。隔离了大众民族的生活,而在洋房里能够办理改造民族的教育,这未免是天下的‘奇迹’!”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走入大众生活,一方面得到如何做人的启迪,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参与志愿服务,激发起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及社会需要的了解,并投身于社会变革的实践,迎难而上,承担起公民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可以说,四环是很好的创业平台,而每个大学生也把自己作为这份事业的主人,分工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并配合协作,定期进行教研并针对问题展开研讨,共同把游戏小组不断推向前进。就此而言,四环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教育模式不仅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大学生教育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创新了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张先生在《今后的教师》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力量,在现代,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师……不要拘于现在所见所处的那样狭小的天地,要自认自己是通文化与民众之间的一条大路。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将是民众娱乐及民众集会的大会场。所以,今后的教师是民族改造的先锋,而学校是社会建设的灯塔。四环大学生的行动是在当下对教育走入生活、教师成为“通文化与民众的大路、民族改造的先锋”的最好诠释。
八、以行动研究投身社会变革,探寻一条通向和谐之路
“骑马要在马背上学”,张雪门先生强调,培育师资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幼教机构中的实地学习,实习和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儿童发展、教学实施、家庭与社区、机构兴办与管理、农村幼教等。教师的自我反馈和“检讨”是课程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了解儿童的反应和发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反思教育实践。这正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立足于实践的行动研究。
张雪门先生认为,教师实施教育,需要“在劳力上劳心”,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书匠,而应“从做中求进步,从研究发展解决问题”,作教育的探索者。研究幼稚园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主要途径。“若做了就算,对经验既没有变化,自然谈不到进步”。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上世纪20年代幼儿教育家所共同倡导的教育思想,指教师要从行动中获取经验,“为用而学”和研究思考,以改进实践和增强行为的自觉性,而不宜知与行、说的与做的两张皮,理论和实践两相分离。这与现今注重教师教育即“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强调立足于实践现场的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完全一致。张雪门先生强调“读书”要在“应用”上“教自己”,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张先生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早了半个多世纪,而且是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较之当下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动辄拉出国外的先进理念引领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环这一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学前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主要教育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几年来深入市场,着眼于依靠民间力量自下而上地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游戏小组六年来行走的历程,也是教育者进行理性反思和不断自我挑战的过程:
1.寻找教育研究的真问题。
农民工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中国当代面临的特殊问题,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和平等受教育的权益。教育是实践性学科,教育研究要关注社会生活、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服务,这就要求研究者深入生活实践,并以自己的行动做一点事情,参与变革现状的探索,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在亲身参与改革的实践中,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这正是教育研究的价值所在。
2.突破单一视角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社区非正规教育的探索是一项综合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早已突破了教育的单一视角,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的理论与方法,置身于问题发生的社会场景以及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边实践边研究,综合地去认识和探索问题的解决。在有关农民工学前子女受教育途径这个问题上,迄今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和套用,坐而论道指手画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也于事无补。而是需要以广阔的视角长期深入现场、扎根实践、身体力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3.关于研究者的身份及其与现实场景的关系
探索面向农民工子女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适宜模式,需要采用行动研究——这是深入社会情景发生的现场的质的研究方式。四环的实践作为一项行动研究,不是去验证某种理论的合理性,而是形成关于行动的理论,需要通过行动建立起基于实践的理论,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状况的改进。作为研究者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能够游走于“研究者”与“行动者”“当事人”和“局外人”之间,以双重身份,边行动边学习,边研究。行动研究中,专业的志愿者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他们以研究者的理性自觉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并在行动历程中获得心灵体验。
在四环非正规教育探索中,研究者不是救世主,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和指挥,也不是以旁观者身份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而是要融入现场,与现场当事人即研究对象亲密接触,相互间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交往程度的加深和关系的拉近,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发现和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及其所思所想,他们自身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平等交往的可贵与充实。这里的孩子、家长、社区的人是那么聪明乐观——从他们身上,从社会之中获得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的多。行动研究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求研究者作一个“多面手”: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同时还是发动者组织者、宣传员和信息提供者。大学生在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和探索,是在以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交出了一篇篇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带有原创性的论文,颠覆了远离现实的象牙之塔才是搞研究的习惯定势。
大学生志愿者追寻张雪门等前辈的平民教育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因地制宜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与此同时,他们自身也收获了成长,不仅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更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这正是张雪门教育思想最好的体现。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关键词
张雪门 课程教育 课程 经验与行为
张雪门(1891~1973)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关于张雪门思想研究的资料并不丰富,不胜遗憾。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了解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随时代而变迁”。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课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课程原是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绝大的帮助,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社会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而“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理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这些经验不是一经过选定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需要有变迁,适应时代的经验于是也有变迁,而课程的内容更不得不随之而变。“所谓变更课程的内容者,不过适应当代的需要,以合于生长的原则罢了。”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际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那么,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哪些呢。张雪门认为,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1)儿童自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成的活动;(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的。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还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练习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不是各自分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幼稚园课程是为幼稚园的儿童所设计和准备的,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因此,幼稚园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这样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整个的。
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直接的。
中小学似的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而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偏重个体发育。
中小学时期,课程虽然也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但不像幼稚园时期分量大。幼稚园时期,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游戏活动:感觉游戏、竞争游戏、社会性游戏、猜测游戏、表演游戏、节拍游戏等;
自然活动: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现象、旅游参观、科学小实验等;
社会活动:有关家庭的认识活动、参观附近的社会场所和设施、了解各种职业的活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
工作和美术活动:参加家庭与学校的工作、模拟成人的职业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术工艺活动等;
言语文学活动:自由谈话、特殊谈话、有组织的团体谈话和活动、述说故事(动物故事、神仙故事、浅近的科学故事、笑话、寓言、名人故事、传说)和歌谣(儿歌、民歌、谜语、游戏歌)等;
音乐活动:听音乐、辨音、拟音、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等;
常识活动: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关于家庭、邻里、工厂、商店、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方面的认识活动,关于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动。
四、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张雪门先生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综合中华文化和他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张雪门先生一生立足于本土的实践和研究,为建立和丰富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重走前辈平民幼儿教育之路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投身于改革实践。身处民族兴亡的动荡历史时代,张先生的幼稚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明确提出“改造民族幼稚教育”,不是就教育谈教育,考虑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注重幼儿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认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新人。张雪门先生提出依靠儿童,建设新社会、新世界。
张雪门作为幼教工作者其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极其宽广,同时躬身实践,致力于兴办和建设平民化幼儿教育。他针对中国国情,强调发展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条件和需要,就地取材,注重幼儿教师的培养,举办多种形式的师范班或师范学校,实行导生制等,实践和创新中国幼儿教育。
抗日战争前,张雪门主持北平幼师时,借用北平市几所幼稚园(当时北平的幼稚园多为半日制,下午不上课)开办平民幼儿园,招收一些贫困幼儿免费入园,让幼师学生从事教学实习。他还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探寻普及乡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以及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他所主办的幼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能为普及平民幼儿教育和广大农村幼儿教育造就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师。
中国现今面向工农大众的幼儿教育体系客观地看,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并且首先在城市得到发展。然而,长期城市主体倾向及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二级分化。在城市幼儿园日益豪华、城市学前孩子享受优质而过度教育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却发展滞后迟缓、条件简陋。而伴随经济体制转型参与城市化建设的广大农民工,他们身边的学龄前子女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现代教育应是平民大众的、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而不是少数人或城市人的专利,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农民工的学龄前子女的教育不应被忽视,这不仅关涉教育公平,也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根基。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幼儿教育有了飞跃发展,但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致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越来越限于正规化的单一标准,甚至趋向于权贵化,脱离实际,背离了平民化方向,这表明现今中国的幼儿教育依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让幼儿教育回归公平与均衡化是教育发展方向。
六、秉持大教育观念指导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雪门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认为,学校应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播的中心和政治训练的广场,是广大民众服务娱乐集会的场所。基于此,教师也必须将目光投诸于广阔而鲜活的社会生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向大众传递文化的使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真正地走向万象的社会,走进百味的百姓生活,联通学校与社会,联通教学与生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体制内幼儿园所谓优质教育日益陷入脱离社会需要和大众生活的巢穴。
在这样背景下,北师大师生直面这一社会现实,发动民调力量,组成了四环游戏小组。
四环游戏小组从实际出发,立足所在社区环境,发掘和有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工摊商子女提供育儿支援。孩子们每天在游戏小组得到照管和教育服务,在游戏中释放自然天性,享受童年的欢乐;同时,游戏小组作为育儿互助和交流平台,家长在参与中增强了育儿信心和教育主体意识,承担起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四环游戏小组创出了以参与者为中心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实现了通过民间自救互助,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现实途径,并成为进城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的俱乐部。
四环非正规教育的实践是在大教育范畴下的探索,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更不应是闲人莫入的学校,而应为当地文化的中心,为当地民众解决困难吸取需要的源泉。什么是好的教育?游戏小组几年来实践表明,适合的就是好的。游戏小组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适合外来摊商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需求,是在社区即农贸市场因地制宜开办起来的;同时它也是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因而受到了欢迎。发展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从作为当事人的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出发,确立评价标准和判断的依据,而不是他人想当然或是那些“虚伪的”“装点门面的”。四环的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突出了养成教育做人教育,注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而“这里的孩子拥有快乐”。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家长与幼儿同步受教育,逐渐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认识到游戏就是教育,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发生了转变。
游戏小组兴办6年来,从零起步到形成成熟模式,有400多农民工学前子女及其家庭受益。农民工摊商在参与育儿之中,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游戏小组因其开放性和邻里守望——不仅实现了育儿的社会互助,解决低端人群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还推动了学前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发展同步,从而营造真正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四环的实践和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在都市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为政府转变职能,真正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出发,确定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平等的纳税人和公民)的教育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并将扶持民间力量多元化办学作为政策建立的依据,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目前,“四环”这一成熟的因地制宜以参与者为中心非正规教育模式已然对北京一些同类地区(如刘娘府、肖家河)有所借鉴和得以推广。流动儿童的“快乐”正在得到延续和放大。 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师范教育,培养走进大众生活的教师
张雪门先生极其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说“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经验(就是书本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提倡师范生边接触实际,边讲行理论学习。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直广受诟病,甚至愈演愈烈。师范学校包括中师高师近年改革要求加强实践,却雷声高、雨点小,学生更多时间往往闭门上课或以所谓现代传媒方式实习。满足于形式化的措施,并无实质性的变革。
四环游戏小组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作为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担任志愿者教师,组织孩子们的活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既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专业精神得到升华。四环的大学生正是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张雪门先生提倡的事情应该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研究生甚至将实习贯穿整个3年的学习生活,在办学中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他们以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办法,前赴后继接力,创出了适合实际条件和需要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成熟模式,为实质性地突破我国目前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的顽症痼疾,带来了一抹希望的曙光。
大学生在四环“用心”做教育,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幼教实践相结合,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引导和影响农民工家长——虽为非专业人士却是教育主体——参与自己孩子的教育,以致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不失为非正规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这种开门办学的方式与张雪门为师范学校设立“幼稚教育实验区”的思想不谋而合。
张雪门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认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参加在大众的民族中间去”才能实现改造民族的教育,“在生活中获得客观的认识,在生活中锻炼奋斗的意志,比关在学校大门里做试验,当然格外的深切而有效。善骑马者,是从马背上学成的,善泅水者,是从水里面学成的。隔离了大众民族的生活,而在洋房里能够办理改造民族的教育,这未免是天下的‘奇迹’!”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走入大众生活,一方面得到如何做人的启迪,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参与志愿服务,激发起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及社会需要的了解,并投身于社会变革的实践,迎难而上,承担起公民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可以说,四环是很好的创业平台,而每个大学生也把自己作为这份事业的主人,分工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并配合协作,定期进行教研并针对问题展开研讨,共同把游戏小组不断推向前进。就此而言,四环游戏小组的非正规教育模式不仅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大学生教育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创新了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张先生在《今后的教师》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力量,在现代,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师……不要拘于现在所见所处的那样狭小的天地,要自认自己是通文化与民众之间的一条大路。今后的学校也不应仅仅是儿童们的学校……将是民众娱乐及民众集会的大会场。所以,今后的教师是民族改造的先锋,而学校是社会建设的灯塔。四环大学生的行动是在当下对教育走入生活、教师成为“通文化与民众的大路、民族改造的先锋”的最好诠释。
八、以行动研究投身社会变革,探寻一条通向和谐之路
“骑马要在马背上学”,张雪门先生强调,培育师资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幼教机构中的实地学习,实习和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儿童发展、教学实施、家庭与社区、机构兴办与管理、农村幼教等。教师的自我反馈和“检讨”是课程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了解儿童的反应和发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反思教育实践。这正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立足于实践的行动研究。
张雪门先生认为,教师实施教育,需要“在劳力上劳心”,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书匠,而应“从做中求进步,从研究发展解决问题”,作教育的探索者。研究幼稚园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主要途径。“若做了就算,对经验既没有变化,自然谈不到进步”。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上世纪20年代幼儿教育家所共同倡导的教育思想,指教师要从行动中获取经验,“为用而学”和研究思考,以改进实践和增强行为的自觉性,而不宜知与行、说的与做的两张皮,理论和实践两相分离。这与现今注重教师教育即“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强调立足于实践现场的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完全一致。张雪门先生强调“读书”要在“应用”上“教自己”,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张先生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早了半个多世纪,而且是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较之当下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动辄拉出国外的先进理念引领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环这一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学前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主要教育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几年来深入市场,着眼于依靠民间力量自下而上地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游戏小组六年来行走的历程,也是教育者进行理性反思和不断自我挑战的过程:
1.寻找教育研究的真问题。
农民工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中国当代面临的特殊问题,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和平等受教育的权益。教育是实践性学科,教育研究要关注社会生活、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服务,这就要求研究者深入生活实践,并以自己的行动做一点事情,参与变革现状的探索,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在亲身参与改革的实践中,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世界。这正是教育研究的价值所在。
2.突破单一视角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社区非正规教育的探索是一项综合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早已突破了教育的单一视角,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的理论与方法,置身于问题发生的社会场景以及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边实践边研究,综合地去认识和探索问题的解决。在有关农民工学前子女受教育途径这个问题上,迄今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和套用,坐而论道指手画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也于事无补。而是需要以广阔的视角长期深入现场、扎根实践、身体力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3.关于研究者的身份及其与现实场景的关系
探索面向农民工子女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适宜模式,需要采用行动研究——这是深入社会情景发生的现场的质的研究方式。四环的实践作为一项行动研究,不是去验证某种理论的合理性,而是形成关于行动的理论,需要通过行动建立起基于实践的理论,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状况的改进。作为研究者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能够游走于“研究者”与“行动者”“当事人”和“局外人”之间,以双重身份,边行动边学习,边研究。行动研究中,专业的志愿者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他们以研究者的理性自觉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并在行动历程中获得心灵体验。
在四环非正规教育探索中,研究者不是救世主,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和指挥,也不是以旁观者身份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而是要融入现场,与现场当事人即研究对象亲密接触,相互间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交往程度的加深和关系的拉近,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发现和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及其所思所想,他们自身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平等交往的可贵与充实。这里的孩子、家长、社区的人是那么聪明乐观——从他们身上,从社会之中获得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的多。行动研究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求研究者作一个“多面手”: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同时还是发动者组织者、宣传员和信息提供者。大学生在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和探索,是在以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交出了一篇篇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带有原创性的论文,颠覆了远离现实的象牙之塔才是搞研究的习惯定势。
大学生志愿者追寻张雪门等前辈的平民教育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因地制宜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与此同时,他们自身也收获了成长,不仅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更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这正是张雪门教育思想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