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注意到,在学校和课堂情境中,学生极有可能出现学业自我妨碍行为。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策略,指个体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的成功施加阻力,从而操纵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本文将浅谈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中生 学业自我妨碍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22-01
1、自我妨碍的概述
自我妨碍是指指个体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的成功施加阻力,从而操纵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学业自我妨碍是指在学校和课堂这一十分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学生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会更容易产生有意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是自我妨碍在学业领域内的体现。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总的来说,只有当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主动为自己的学习设置障碍,即产生学业自我妨碍。
2、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
2.1 个体差异
(1)人格特征。Jones和Rhodewalt认为自我妨碍是一种与特质有关的习惯化的行为,认为不同的个体在自我妨碍行为上有不同的倾向性。比如,我国学者董开莎的研究发现:性格孤僻、与他人难以相处、情绪反应强烈、经常焦虑的学生容易进行自我妨碍,社会环境适应良好的学生不容易自我妨碍。
(2)年龄。自我妨碍涉及复杂的认知过程,个体必须可以从表现中推断个人的能力,知道过多的努力意味着低能力,进而通过减少努力来操纵他人对自己能力的知觉是可能的。由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自我妨碍行为出现的年龄应该在孩童晚期。而初二、初三两个年级是学生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的高峰时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也经常出现学业自我妨碍行为。
(3)性别。国内和国外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妨碍的使用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了行为式自我妨碍策略,在自陈的自我妨碍使用上没有什么差异。同时,高成就的男生更多使用自我妨碍,低成就的男女生就没有差异。不过我国研究者发现,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策略的运用不存在性别差异。这样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
(4)自尊。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行为。个体自尊的不同不仅有高低的差别还有稳定性上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妨碍行为。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比高自尊的个体受到更多的威胁,因此更易进行自我妨碍行为;不稳定自尊比稳定自尊更易于引起自我妨碍。
(5)归因方式。自我妨碍不同于归因。归因是在结果出来后对这种结果所做的解释,而自我妨碍是发生在成就行为之前的,是为了给预期可能的失败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不是对实际失败结果的事后合理化。
(6)应对方式。学业自我妨碍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这说明学业自我妨碍可能更多地是一种消极应对策略。
2.2 环境差异
(1)家庭氛围及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不同的中学生在运用学业自我妨碍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家庭气氛紧张压抑的中学生运用学业自我妨碍显著多于和睦家庭的中学生。民主家庭的中学生运用学业自我妨碍也显著少于权威型和溺爱型家庭的中学生。
(2)情景因素。国外研究表明有四种情景因素对个体是否使用自我妨碍有影响,即表现情境是否有他人在场;个体对表现结果重要性的知觉,任务的本质和结果反馈;课程目标结构。我国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目标结构和结果反馈对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
3、小结
学生采取自我价值保护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把成就差异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把个人的竞争力等同于个人价值。教育者通常只以学业成就来评价学生,用分数给学生评定等级,这样只把自我价值赋予少数人,大多数学生会因为失败而感到压抑和焦虑。为了保护自我价值,他们会采取回避行为。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学习兴趣、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评等手段,都可以作为防止高中生采取自我妨碍策略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 学业自我妨碍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22-01
1、自我妨碍的概述
自我妨碍是指指个体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的成功施加阻力,从而操纵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学业自我妨碍是指在学校和课堂这一十分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学生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会更容易产生有意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是自我妨碍在学业领域内的体现。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总的来说,只有当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主动为自己的学习设置障碍,即产生学业自我妨碍。
2、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
2.1 个体差异
(1)人格特征。Jones和Rhodewalt认为自我妨碍是一种与特质有关的习惯化的行为,认为不同的个体在自我妨碍行为上有不同的倾向性。比如,我国学者董开莎的研究发现:性格孤僻、与他人难以相处、情绪反应强烈、经常焦虑的学生容易进行自我妨碍,社会环境适应良好的学生不容易自我妨碍。
(2)年龄。自我妨碍涉及复杂的认知过程,个体必须可以从表现中推断个人的能力,知道过多的努力意味着低能力,进而通过减少努力来操纵他人对自己能力的知觉是可能的。由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自我妨碍行为出现的年龄应该在孩童晚期。而初二、初三两个年级是学生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的高峰时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也经常出现学业自我妨碍行为。
(3)性别。国内和国外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妨碍的使用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了行为式自我妨碍策略,在自陈的自我妨碍使用上没有什么差异。同时,高成就的男生更多使用自我妨碍,低成就的男女生就没有差异。不过我国研究者发现,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策略的运用不存在性别差异。这样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
(4)自尊。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行为。个体自尊的不同不仅有高低的差别还有稳定性上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妨碍行为。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比高自尊的个体受到更多的威胁,因此更易进行自我妨碍行为;不稳定自尊比稳定自尊更易于引起自我妨碍。
(5)归因方式。自我妨碍不同于归因。归因是在结果出来后对这种结果所做的解释,而自我妨碍是发生在成就行为之前的,是为了给预期可能的失败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不是对实际失败结果的事后合理化。
(6)应对方式。学业自我妨碍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这说明学业自我妨碍可能更多地是一种消极应对策略。
2.2 环境差异
(1)家庭氛围及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不同的中学生在运用学业自我妨碍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家庭气氛紧张压抑的中学生运用学业自我妨碍显著多于和睦家庭的中学生。民主家庭的中学生运用学业自我妨碍也显著少于权威型和溺爱型家庭的中学生。
(2)情景因素。国外研究表明有四种情景因素对个体是否使用自我妨碍有影响,即表现情境是否有他人在场;个体对表现结果重要性的知觉,任务的本质和结果反馈;课程目标结构。我国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目标结构和结果反馈对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
3、小结
学生采取自我价值保护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把成就差异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把个人的竞争力等同于个人价值。教育者通常只以学业成就来评价学生,用分数给学生评定等级,这样只把自我价值赋予少数人,大多数学生会因为失败而感到压抑和焦虑。为了保护自我价值,他们会采取回避行为。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学习兴趣、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评等手段,都可以作为防止高中生采取自我妨碍策略的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