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油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既珍贵又紧缺,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是关于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进行研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解决途径:一是要有效的利用热,热电厂的余热蒸汽可以有效的实现跨行业的使用,节能减排;二是利用低硫煤制气替代了原油,有效的实现能耗结构的优化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三是利用重油替代原油,能源替代。在石油集输生产工艺的改进中,创新、跨行、节能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节约型油田中。建设节约型油田,符合现代发展要求,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石油集输;节能减排;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22;F206;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9-0103-01
一、概述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石油资源相对匮乏,且石油的利用率低下。在产值能耗要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都要高。石油工业是我国重要能源的生产部门,在生产能源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特别是在原油集输过程中消耗量巨大,其节约替代潜力也很大。原油作为在油田和输油管道集输过程中消耗的主要燃料,如何节约和替代这部分原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二、节能减排降耗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通过深入的调研和研究,对于油田、输油管道集输生产过程燃料油的节约、替代、减排和降耗,要以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行性的方案,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可應用性,也要保证经济上的合理运用,环保方面也要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握准节能减排的大旗。
1.利用热电厂余热蒸汽实现节能减排降耗
在尝试输油库距离较近并且有可用的余热资源,这样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能源,省时省力,污染也可以做到零排放,既经济又合理。做好节能减排不仅要树立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在能源消耗上也必须打破一门一户,一户一炉的传统模式,学习更系统化、集约化、社会化优化配置发展,才能符合市场规则。
2.利用低硫煤制气替代燃料油,实现替代优质原油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俄罗斯进口原油后,输油管道的含硫量增加十几倍。使用硫作为燃料不仅节约优质原油也大大的减少了环境污染。
利用低硫煤制气,在能源消耗过程中进行优化与推广。煤制气是国家推行的“清洁能源行动”目标之一,这一项技术生产发展的这几年,已经成熟并定型,并已经广泛应用于煤化工、发电厂、建材工业、矿山等行业。
综合评价这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各项技术的参数在输油管道的技术上是可行的,长远来看煤制气优点大于重油,一是资源多,二是社会效益显著,三是价格经济。
3.利用重油代替原油,实现能源的将品使用
国内的重油十分紧缺,如果替代十几万吨原油,大部分需要进口,需要用时2年的时间可推广到各站。
在原油和重油的差价可以看出。替代情况下,经济效益显著,并且可以有效地节约这一十分短缺的资源用在深加工,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在这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重油的品质要求;二是储存周期,储运安全;三是资金需求量大。
4.其他的可替代的燃料油方案
利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由于天然气的价格逐渐接近原油,所以在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大的争论。在方案研究中可以看出在节能减排这一过程中分别可以分为:利用热电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方案、利用“煤制气”替代燃料油方案、利用重油替代燃料油方案及其他方案。
三、 解决方案
石油集输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消耗量大,在推进过程中不仅要创新思维,不断摸索,创造价值,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1. 在做好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要更好的保护能源,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打破陈旧的观念,优化配置发展,变得符合市场规则。
2. 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虽然资源利用水平观念不高,但是要有良好的管理观念。所以企业要树立正确且大的能源观,合理用能,使利用能源有一个质的跨越。
3. 在节约原油的试验中利用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的成功,也成了推广中的问题。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现在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完全按照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做。
4.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对利用余热资源予以强力的支持,如热电厂向社会提供余热的义务、价格的限制等,更有效的对余热的使用进行推广。
5. 在节能减排的奖惩力度方面也应重视,对消耗高品位能源生产低品位热能的要加税征收,促进其改进生产工艺,对于去的节能减排降耗成果的要加大奖励。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可以看出节能减排是现在企业发展不可忽略的,节能减排不仅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挑战,更是良好的契机。在节能减排的路上是各个企业发展更具有竞争力,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利益的发展角度出发,石油企业在节能减排的这一倡导下,都应把集输生产作为落实政策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不断探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遵守这一准则,才能更好更快额运作和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在国家的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实现本身具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伟善.关于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J].河北化工,2007(7).
[2] 张福琴等.我国炼化业务现状及近期发展展望[J].石油科技论坛,2008,27.
[3] 庄世坚.以节能减排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J].厦门科技,2007(3).
作者简介
李沫,19780618,成人大学,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第二油矿,集输工技师,油气集输
[关键词]石油集输;节能减排;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22;F206;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9-0103-01
一、概述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石油资源相对匮乏,且石油的利用率低下。在产值能耗要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都要高。石油工业是我国重要能源的生产部门,在生产能源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特别是在原油集输过程中消耗量巨大,其节约替代潜力也很大。原油作为在油田和输油管道集输过程中消耗的主要燃料,如何节约和替代这部分原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二、节能减排降耗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通过深入的调研和研究,对于油田、输油管道集输生产过程燃料油的节约、替代、减排和降耗,要以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行性的方案,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可應用性,也要保证经济上的合理运用,环保方面也要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握准节能减排的大旗。
1.利用热电厂余热蒸汽实现节能减排降耗
在尝试输油库距离较近并且有可用的余热资源,这样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能源,省时省力,污染也可以做到零排放,既经济又合理。做好节能减排不仅要树立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在能源消耗上也必须打破一门一户,一户一炉的传统模式,学习更系统化、集约化、社会化优化配置发展,才能符合市场规则。
2.利用低硫煤制气替代燃料油,实现替代优质原油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俄罗斯进口原油后,输油管道的含硫量增加十几倍。使用硫作为燃料不仅节约优质原油也大大的减少了环境污染。
利用低硫煤制气,在能源消耗过程中进行优化与推广。煤制气是国家推行的“清洁能源行动”目标之一,这一项技术生产发展的这几年,已经成熟并定型,并已经广泛应用于煤化工、发电厂、建材工业、矿山等行业。
综合评价这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各项技术的参数在输油管道的技术上是可行的,长远来看煤制气优点大于重油,一是资源多,二是社会效益显著,三是价格经济。
3.利用重油代替原油,实现能源的将品使用
国内的重油十分紧缺,如果替代十几万吨原油,大部分需要进口,需要用时2年的时间可推广到各站。
在原油和重油的差价可以看出。替代情况下,经济效益显著,并且可以有效地节约这一十分短缺的资源用在深加工,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在这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重油的品质要求;二是储存周期,储运安全;三是资金需求量大。
4.其他的可替代的燃料油方案
利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由于天然气的价格逐渐接近原油,所以在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大的争论。在方案研究中可以看出在节能减排这一过程中分别可以分为:利用热电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方案、利用“煤制气”替代燃料油方案、利用重油替代燃料油方案及其他方案。
三、 解决方案
石油集输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消耗量大,在推进过程中不仅要创新思维,不断摸索,创造价值,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1. 在做好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要更好的保护能源,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打破陈旧的观念,优化配置发展,变得符合市场规则。
2. 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虽然资源利用水平观念不高,但是要有良好的管理观念。所以企业要树立正确且大的能源观,合理用能,使利用能源有一个质的跨越。
3. 在节约原油的试验中利用余热蒸汽替代燃料油的成功,也成了推广中的问题。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现在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完全按照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做。
4.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对利用余热资源予以强力的支持,如热电厂向社会提供余热的义务、价格的限制等,更有效的对余热的使用进行推广。
5. 在节能减排的奖惩力度方面也应重视,对消耗高品位能源生产低品位热能的要加税征收,促进其改进生产工艺,对于去的节能减排降耗成果的要加大奖励。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可以看出节能减排是现在企业发展不可忽略的,节能减排不仅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挑战,更是良好的契机。在节能减排的路上是各个企业发展更具有竞争力,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利益的发展角度出发,石油企业在节能减排的这一倡导下,都应把集输生产作为落实政策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不断探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遵守这一准则,才能更好更快额运作和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在国家的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实现本身具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伟善.关于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J].河北化工,2007(7).
[2] 张福琴等.我国炼化业务现状及近期发展展望[J].石油科技论坛,2008,27.
[3] 庄世坚.以节能减排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J].厦门科技,2007(3).
作者简介
李沫,19780618,成人大学,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第二油矿,集输工技师,油气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