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取材真实。一部取材真实的纪录片,即便缺少音画特效的烘托,仍可以靠故事本身及叙事方式打动观众。党员教育片的制作当然也要取材真实。然而,许多党教片创作者为了保证叙事的完整性,总是习惯性地摆拍一些场景,将本来的真人真事拍得反而刻板单调。这种“真戏假做”的片子会让观众产生鸡肋之感,看过之后难以入心入脑。如果我们能在党教片制作过程中融入一些纪录片的纪实创作手法和元素,就可以大大增强片子的可看性。可是应该怎样在党教片中融入纪录片元素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
少说空话套话,多展示“干货”
摄制一部党教片,犹如开办一个商品展览会,观众会随着片子内容逐渐走进我们预设的精神空间。假如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只能看到“大标语”“大横幅”和一堆堆的钢筋水泥,却看不到几件像样的“商品”,那就一定不会有人愿意从头看到尾。
同理,制作一部15分钟的党教片,解说词用10分钟内容展示标语、文件、口号,处处高屋建瓴,时时总览全局,偶尔叙述一点实事,也是为了再一次将解说引向更宏伟的目标,那么成片恐怕连我们自己都会看不下去,就更不要强迫普通党员把它看完。反之,如果我们能用大多数时间展示“干货”,只留15~20秒来叙述大方向,用纪录片的手法,将细微的情节、真实的故事一一叙述出来,在故事推向高潮时再告诉受众,他这么做都在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就既不突兀,也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笔者曾经看过为同一位林业技术人员拍摄的两部党教片。第一部片名叫《先进林业工程技术员李勇》,解说词展示的“干货”是:介绍人物名字——23年如一日研究技术——发表了一些论文并获了奖——时时刻刻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党为人民奋战在一线、努力实践着“八大工程”“四项新技术”……这类解说占了全片的3/4,它能展示出来的信息量看着很多,其实很少,结果领导不满意,观众也不认可。由于这位技术人员工作成绩太过优异,于是我们又为他拍摄了第二部党教片——《敢叫小江水倒流》。该片采用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不温不火、不知不觉地将观众带入片中:三年前李勇的头发浓密,如今几乎变成了个秃头工程师;他在工作中总是习惯性地抓头发,完成了任务还不罢休,继续深入研究,终于让江水倒流上山,灌溉500米高山上的树苗,而山上树苗越多,他的头发越少;让江水倒流时,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水压太大,抽水钢管崩裂,皮管像“吹泡泡糖”一样崩炸,他又想方设法来解决;江水上山之后,浇水容易流入地下,树苗根部不易保水,他又发明了“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技术,让树苗成活,该技术现已在全市推广。
短短12分钟的党教片,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示了极大的信息量:从秃头原因、钢管破裂、江水倒流、技术推广四条主线出发,一经推衍,细节、情节如万花筒般被一层一层展示了出来。片尾解说:“他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句话点睛,把主题引向深入。
正所谓“话多不甜,胶多不黏”,把话语权交给事实,是在党教片中融入纪录元素的一个重要条件。
寻根究底,忌浅尝辄止
电视新闻的每个镜头大多是3~4秒钟,观众既不会感到视觉跳跃,又不会因为镜头时间太长而感到厌烦。而纪录片却需要长镜头叙事,因为故事蕴含在镜头中,观众非但不会厌烦,反而会因为好奇心使然,津津有味看下去。這种拍摄手法很值得党教片借鉴。
在电影《冲出亚马逊》中,训练特种兵时,要求他们吃生肉来锻炼忍耐力。这一情节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真实,特种兵确实有这项训练科目。再如冷冶夫拍摄的党教片《女特警雷敏》,开片就是指挥官要求女特警杀猪。女特警拿着杀猪刀对准猪的咽喉处犹豫了大约30秒钟,面部痛苦、扭曲,时而咬牙,时而低下头流露出脆弱的一面,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大叫一声动手。这样的镜头可遇不可求,全程展示出来,会带给观众一种震撼力。而蹩脚的编导在没有捕捉到女特警杀猪镜头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浅尝辄止,要求女特警再演一遍,一般会拍摄三个镜头:展示女特警杀猪的几秒钟;特警队厨师炒菜;桌上香喷喷的炒猪肉。
这就是纪录片与一般党教片的区别,前者真实自然,后者则是演出来的,人物的眼神、表情、动作都有做假的嫌疑,不但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还把真事演假、真戏假做,这就犯了党教片的拍摄大忌。
把女特警雷敏杀猪的全过程拍下来就完了吗?显然不是。这时需要拍摄者寻根究底,运用长镜头继续拍摄雷敏如何战胜心理恐惧,可以拍摄她的表情是如何由复杂转入平静,最好拍成特写镜头,之后详细采访她的心理变化,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将情节精心剪辑到片中,这样才算在党教片中融入了纪录片元素。
用人文主义视角剪辑
不少影视评审专家是用这样的眼光衡量一部党教片优劣的:解说词少,镜头含义丰富。因为这样的片子更符合党员群众的观看需求。应该说,高水平的剪辑用很少的解说词就能将党教片丰富的含义展现出来,而这也是纪录片的剪辑要旨之一。
在海量的视频素材中,如何取舍才能剪辑出纪录片的元素呢?笔者认为,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观众的角度去剪辑,勇于舍弃一些自己认为好的主观镜头,用纯客观的镜头来叙述党员故事,成片效果会更好些。在国际纪录片获奖镜头中,有一个镜头仅用了短短4秒钟就诠释了人性:一位老大娘回家,儿媳妇站在家门口,家里的狗冲着老大娘狂吠。在很大程度上,这条狗承载了极大的信息量,儿子儿媳的不孝转化在狗的身上,颇有“以景语作情语”的意味。站在观众视角、老大娘视角、儿子儿媳视角来看,不用幕后解说就能引人遐想——这个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便激发起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党教片何尝不能如此呢?满当当的解说词其实是对叙事的“伤害”。电视界早有定论:电视艺术应当遵循“减法原则”,解说词越少,人的想象空间就越大,成片效果就更具有艺术性。
此外,党教片忌把人物拍得没有“人味”。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七情六欲,只展现他们奉献、奋斗的一面,而不展现他们人性化的一面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以冷冶夫拍摄的党教片《胖连长和他的连队》为例,这部党教片成片于八十年代,在展现了胖连长为公忘私的一系列故事后,创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胖连长宿舍里的日历:日历上女明星姣好的面容、灿烂的微笑、苗条的身材历历在目。原来,胖连长每天回宿舍就喜欢看女明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连长首先是人,不管他再能干、再先进,也该有爱美之心。创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捕捉到了人性化的镜头,并大胆地运用在剪辑中,这样不但不会贬低胖连长的形象,反而会在观众心目中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创作理念在今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接受,但在八十年代却是很多电视人想都不敢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党教片中融入“人味”,也需要采用一些纪录片元素。
总之,我们在党教片创作中,应该多借鉴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片种的创作手法,这样才能让党教片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让片子更具有深度、厚度和人文主义色彩。
(作者单位:云南省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少说空话套话,多展示“干货”
摄制一部党教片,犹如开办一个商品展览会,观众会随着片子内容逐渐走进我们预设的精神空间。假如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只能看到“大标语”“大横幅”和一堆堆的钢筋水泥,却看不到几件像样的“商品”,那就一定不会有人愿意从头看到尾。
同理,制作一部15分钟的党教片,解说词用10分钟内容展示标语、文件、口号,处处高屋建瓴,时时总览全局,偶尔叙述一点实事,也是为了再一次将解说引向更宏伟的目标,那么成片恐怕连我们自己都会看不下去,就更不要强迫普通党员把它看完。反之,如果我们能用大多数时间展示“干货”,只留15~20秒来叙述大方向,用纪录片的手法,将细微的情节、真实的故事一一叙述出来,在故事推向高潮时再告诉受众,他这么做都在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就既不突兀,也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笔者曾经看过为同一位林业技术人员拍摄的两部党教片。第一部片名叫《先进林业工程技术员李勇》,解说词展示的“干货”是:介绍人物名字——23年如一日研究技术——发表了一些论文并获了奖——时时刻刻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党为人民奋战在一线、努力实践着“八大工程”“四项新技术”……这类解说占了全片的3/4,它能展示出来的信息量看着很多,其实很少,结果领导不满意,观众也不认可。由于这位技术人员工作成绩太过优异,于是我们又为他拍摄了第二部党教片——《敢叫小江水倒流》。该片采用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不温不火、不知不觉地将观众带入片中:三年前李勇的头发浓密,如今几乎变成了个秃头工程师;他在工作中总是习惯性地抓头发,完成了任务还不罢休,继续深入研究,终于让江水倒流上山,灌溉500米高山上的树苗,而山上树苗越多,他的头发越少;让江水倒流时,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水压太大,抽水钢管崩裂,皮管像“吹泡泡糖”一样崩炸,他又想方设法来解决;江水上山之后,浇水容易流入地下,树苗根部不易保水,他又发明了“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技术,让树苗成活,该技术现已在全市推广。
短短12分钟的党教片,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示了极大的信息量:从秃头原因、钢管破裂、江水倒流、技术推广四条主线出发,一经推衍,细节、情节如万花筒般被一层一层展示了出来。片尾解说:“他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句话点睛,把主题引向深入。
正所谓“话多不甜,胶多不黏”,把话语权交给事实,是在党教片中融入纪录元素的一个重要条件。
寻根究底,忌浅尝辄止
电视新闻的每个镜头大多是3~4秒钟,观众既不会感到视觉跳跃,又不会因为镜头时间太长而感到厌烦。而纪录片却需要长镜头叙事,因为故事蕴含在镜头中,观众非但不会厌烦,反而会因为好奇心使然,津津有味看下去。這种拍摄手法很值得党教片借鉴。
在电影《冲出亚马逊》中,训练特种兵时,要求他们吃生肉来锻炼忍耐力。这一情节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真实,特种兵确实有这项训练科目。再如冷冶夫拍摄的党教片《女特警雷敏》,开片就是指挥官要求女特警杀猪。女特警拿着杀猪刀对准猪的咽喉处犹豫了大约30秒钟,面部痛苦、扭曲,时而咬牙,时而低下头流露出脆弱的一面,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大叫一声动手。这样的镜头可遇不可求,全程展示出来,会带给观众一种震撼力。而蹩脚的编导在没有捕捉到女特警杀猪镜头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浅尝辄止,要求女特警再演一遍,一般会拍摄三个镜头:展示女特警杀猪的几秒钟;特警队厨师炒菜;桌上香喷喷的炒猪肉。
这就是纪录片与一般党教片的区别,前者真实自然,后者则是演出来的,人物的眼神、表情、动作都有做假的嫌疑,不但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还把真事演假、真戏假做,这就犯了党教片的拍摄大忌。
把女特警雷敏杀猪的全过程拍下来就完了吗?显然不是。这时需要拍摄者寻根究底,运用长镜头继续拍摄雷敏如何战胜心理恐惧,可以拍摄她的表情是如何由复杂转入平静,最好拍成特写镜头,之后详细采访她的心理变化,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将情节精心剪辑到片中,这样才算在党教片中融入了纪录片元素。
用人文主义视角剪辑
不少影视评审专家是用这样的眼光衡量一部党教片优劣的:解说词少,镜头含义丰富。因为这样的片子更符合党员群众的观看需求。应该说,高水平的剪辑用很少的解说词就能将党教片丰富的含义展现出来,而这也是纪录片的剪辑要旨之一。
在海量的视频素材中,如何取舍才能剪辑出纪录片的元素呢?笔者认为,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观众的角度去剪辑,勇于舍弃一些自己认为好的主观镜头,用纯客观的镜头来叙述党员故事,成片效果会更好些。在国际纪录片获奖镜头中,有一个镜头仅用了短短4秒钟就诠释了人性:一位老大娘回家,儿媳妇站在家门口,家里的狗冲着老大娘狂吠。在很大程度上,这条狗承载了极大的信息量,儿子儿媳的不孝转化在狗的身上,颇有“以景语作情语”的意味。站在观众视角、老大娘视角、儿子儿媳视角来看,不用幕后解说就能引人遐想——这个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便激发起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党教片何尝不能如此呢?满当当的解说词其实是对叙事的“伤害”。电视界早有定论:电视艺术应当遵循“减法原则”,解说词越少,人的想象空间就越大,成片效果就更具有艺术性。
此外,党教片忌把人物拍得没有“人味”。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七情六欲,只展现他们奉献、奋斗的一面,而不展现他们人性化的一面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以冷冶夫拍摄的党教片《胖连长和他的连队》为例,这部党教片成片于八十年代,在展现了胖连长为公忘私的一系列故事后,创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胖连长宿舍里的日历:日历上女明星姣好的面容、灿烂的微笑、苗条的身材历历在目。原来,胖连长每天回宿舍就喜欢看女明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连长首先是人,不管他再能干、再先进,也该有爱美之心。创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捕捉到了人性化的镜头,并大胆地运用在剪辑中,这样不但不会贬低胖连长的形象,反而会在观众心目中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创作理念在今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接受,但在八十年代却是很多电视人想都不敢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党教片中融入“人味”,也需要采用一些纪录片元素。
总之,我们在党教片创作中,应该多借鉴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片种的创作手法,这样才能让党教片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让片子更具有深度、厚度和人文主义色彩。
(作者单位:云南省师范大学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