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它对于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日益完善,单一的季节化植物已经不能满足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将一些反季节的植物运用到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在此从整个种植的过程出发,对反季节栽植做了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反季节;栽植;假植
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制定相对一般情况下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更为周全的施工技术方案,尤其是针对帮助移植后植物的越冬手段,还要包括苗木选择、进度计划、人员安排、机械准备、工序流程、质量目标、栽植方式等。反季节种植的成功与否和合理正确的施工技术方案有着密切关系。
其次,作为园林反季节种植成活生长关键所在的种植土,在施工之前必须认真严谨的调查研究。引进的土壤之前要察看土的来源,并委托权威部门对土壤质量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回填土的土质在符合栽植土标准之时,还要保证园林植物在寒冷季节生长所需种种比较苛刻的条件,如有害微生物含量、营养元素含量等。不宜使用检测不合格的客土,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整。一定要确保苗木种植土的土层有充足的厚度,确保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能与排水性能均良好。
2 种植材料的甄选
反季节栽植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非种植季节的气候环境比较不好;第二,非种植季节栽植应考虑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以上因素,种植材料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选取的树种不仅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等必须的生长条件,而且生命力旺盛、植株较大的苗木,必须保证反季节种植的成活率。除此之外,种植材料的根系是否发达、生长是否旺盛、有无病虫侵害等因素也应该被考虑。只有规格和形态达到设计标准的树种才能够被选取,一般能够被选择的苗木都经过 2~3次移植,然后进行 3 年以上定植。
2.1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反季节绿化成功的关键
在确定反季节绿化树种时,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抗污染等抗性强的绿化树种,各地以乡土树为主。非乡土树种尤其是新品种最好不在反季节绿化中种植。
2.2 种植前场地的准备和种植土的处理
为了加快反季节绿化进度,需要提前准备好场地,这样可以做到苗木随到随栽,不误工时,避免苗木延迟栽植而死亡。反季节绿化的苗木种植土必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保证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3 植物的假植
植物在反季节(非正常季节)种植中,提前假植是很重要的。这里推荐一种经济适用的假植方法:夏季施工容器苗法。
此法是提前创造条件在休眠期断根,种植在容器中养护,如木箱﹑果筐﹑营养钵。在生长季节,也就是施工时,根据容器情况,不脱离或脱离容器栽植下地。
3.1 大木箱囤苗法
针对大规格落叶乔木,如树木胸径超过20cm,按照施工计划及场地条件,在发芽前进苗。按施工规范要求规格打木箱,木箱规格根据树木土球直径放大40cm,按此规格制作矩形木箱,然后将树木植于箱中。选择场地开阔,无其他施工﹑交通方便的场地,按二列排行,予留道路。及时灌水,疏枝1/4-1/5,植后木箱苗均正常展叶,待需要时种植。
3.2 果筐囤苗
针对施工时间,提前进苗,植于60cm果筐中,填土踩实,按三行排列及时灌水疏枝。果筐苗均正常展叶﹑抽枝。条件具备后,带筐栽植,种植后去柳筐上部二分之一。
3.3 容器苗
将树木植于容器中。按5-6列排行,予留道路。容器中基质用原床土加入适量肥料,进行正常的肥﹑水养护。条件具备时,去掉容器,苗木土球不散,容器可再利用。
3.4 大规格常绿乔木
针对大规格常绿乔木,如云杉h=6-7m油松h=5-6m等,采取加大土坨,早晚种植及一系列特殊措施。
4 植物栽植过程
由于反季节种植的特殊性,种植前要依据各地域的气候条件,修剪苗木的病残枝、细弱枝、过密枝等,以尽可能减少影响苗木成活的不利因素,主要原则是能够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为衡量标准。总体上说,落叶乔木一般要进行强修剪,剪除部分侧枝,保留的侧枝宜疏剪或短截;有主尖的乔木应保留主尖,如银杏等只能疏枝,不得短截;国槐、栾树等耐修剪树种不得抹头修剪。常绿针叶树,可以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珍贵树种的树冠不宜短截,宜做少量疏剪。
种植时间的选择应尽量安排在傍晚、夜间或阴天。夏季温度过高时,可搭栅遮荫,树冠喷雾,树干保湿,喷施抗蒸腾剂,减少枝干水分的蒸发。在连续高温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对树干进行喷雾在15天以上,喷雾要充满苗木周围的空间,为植物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尤其是大规格常绿乔木,如高成体雪松、油松等,必须在早晚温度较低时种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晴天的上午、下午各做2次喷雾处理,还要在土坨周围打洞,往根部喷施激发根系生长的激素并适当灌水,促进根系快速适应移植环境。
种植后,要筑起灌水围堰,围堰高度在150~200mm之间,并保证不能漏水。新栽种的树木在第一次浇足水之后,密切注视空气和土壤的湿润状态,谨慎浇水,以“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为原则,可以提高反季节种植植物的成活率。因此,对于地势低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季的及时排水,以避免树池积水,土壤过湿极而导致的苗木烂根和生根困难。在特殊种植地带,如人员集散较多的广场、人行道,苗木种植后,要有透气装备和护栅等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在一段时间内有专人进行看管,防止非环境因素加重反季节种植的难度。
5 苗木栽植后的管理措施
5.1 树木的支撑及时加固 乔木种植后需马上对苗木实施支撑固定,树木的支撑一般适合使用扁担桩或者三角撑,扁担桩适用于较矮的树,三角撑常用于对高大树木的支撑,有时井字塔行架的支撑也会被采用。扁担桩的竖桩不能少于 2m,桩位必须设在根系与土球的外面,同时水平桩离地应超过 1m,桩基应稳固,两水平桩的十字交叉方位应该处于树干的上风方位,扎缚支撑点处需垫软物。三角撑的结扎点应该选在树干高度的 2/3 处,使用毛竹或者钢丝绳实施结扎,三角撑中的一根撑干(绳)一定要处在主风向的上位,其余两根可以均匀埋设。
5.2 定时浇水
种植后要对苗木进行浇水,但要掌握浇水量,浇水不要太勤,叶面喷水要有保障;种植后要设保护架进行支撑固定,用绕草绳、绑扎麻袋片等,以免擦伤树皮;也可进行叶面喷胶,避免水分过度蒸发,保持水分平衡;也可将树木全部摘叶或部分摘叶,保持树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种植完成后应该在稍微大于种植穴直径的范围内堆筑灌水土堰,土堰高度一般为10~15 cm,土堰应该填充密实,不能有漏水现象产生。坡地能够利用鱼鳞穴式种植的方法进行栽种。浇水过程要非常充分,等水完全渗入后渗再复土,2~3 d 后再次作堰浇水、封土持续浇透 3 次水以后再根据泥土的干燥程度随时补水。与此同时,可以采用浇水过程中加入 NAA 或ABT生根粉 200 mg/kg,达到有效促进新根发芽的目的。新发芽放叶的树冠的喷雾操作每天不能少于 2 次,喷雾时间通常适宜选在 10:00之前或者 15:00之后。 ③根系的透气管理。对于人员活动比较频繁的广场和人行道栽植树木以后,种植池周围需敷设透气护栅,以防长时间的踩踏,确保树木的根系呼吸通畅。
5.3 定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对于各类苗木被的施肥要根据植物种类,龄期和生长特点和季节的时机进行,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秋多是磷肥,并伴随施加氮肥和钾肥,冬季则多施加有机肥,施肥不应少于4次,做到均匀撒播。最后针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明确苗木在种植季节以何种病虫害为主,适时的清理枯枝败叶,并保持清洁,修剪后做好喷药的工作,防治虫害病害的药剂多以如氧化乐果、敌敌畏、杀菌剂、多菌灵等为主。
参考文献
[1] 张洵力,陈荣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J].上海农业科技,2008(6).
[2] 马江林. 园林绿化施工也将反季节种植[J]. 中国林业,2008,7.
关键词:反季节;栽植;假植
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制定相对一般情况下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更为周全的施工技术方案,尤其是针对帮助移植后植物的越冬手段,还要包括苗木选择、进度计划、人员安排、机械准备、工序流程、质量目标、栽植方式等。反季节种植的成功与否和合理正确的施工技术方案有着密切关系。
其次,作为园林反季节种植成活生长关键所在的种植土,在施工之前必须认真严谨的调查研究。引进的土壤之前要察看土的来源,并委托权威部门对土壤质量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回填土的土质在符合栽植土标准之时,还要保证园林植物在寒冷季节生长所需种种比较苛刻的条件,如有害微生物含量、营养元素含量等。不宜使用检测不合格的客土,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整。一定要确保苗木种植土的土层有充足的厚度,确保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能与排水性能均良好。
2 种植材料的甄选
反季节栽植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非种植季节的气候环境比较不好;第二,非种植季节栽植应考虑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以上因素,种植材料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选取的树种不仅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等必须的生长条件,而且生命力旺盛、植株较大的苗木,必须保证反季节种植的成活率。除此之外,种植材料的根系是否发达、生长是否旺盛、有无病虫侵害等因素也应该被考虑。只有规格和形态达到设计标准的树种才能够被选取,一般能够被选择的苗木都经过 2~3次移植,然后进行 3 年以上定植。
2.1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反季节绿化成功的关键
在确定反季节绿化树种时,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抗污染等抗性强的绿化树种,各地以乡土树为主。非乡土树种尤其是新品种最好不在反季节绿化中种植。
2.2 种植前场地的准备和种植土的处理
为了加快反季节绿化进度,需要提前准备好场地,这样可以做到苗木随到随栽,不误工时,避免苗木延迟栽植而死亡。反季节绿化的苗木种植土必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保证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3 植物的假植
植物在反季节(非正常季节)种植中,提前假植是很重要的。这里推荐一种经济适用的假植方法:夏季施工容器苗法。
此法是提前创造条件在休眠期断根,种植在容器中养护,如木箱﹑果筐﹑营养钵。在生长季节,也就是施工时,根据容器情况,不脱离或脱离容器栽植下地。
3.1 大木箱囤苗法
针对大规格落叶乔木,如树木胸径超过20cm,按照施工计划及场地条件,在发芽前进苗。按施工规范要求规格打木箱,木箱规格根据树木土球直径放大40cm,按此规格制作矩形木箱,然后将树木植于箱中。选择场地开阔,无其他施工﹑交通方便的场地,按二列排行,予留道路。及时灌水,疏枝1/4-1/5,植后木箱苗均正常展叶,待需要时种植。
3.2 果筐囤苗
针对施工时间,提前进苗,植于60cm果筐中,填土踩实,按三行排列及时灌水疏枝。果筐苗均正常展叶﹑抽枝。条件具备后,带筐栽植,种植后去柳筐上部二分之一。
3.3 容器苗
将树木植于容器中。按5-6列排行,予留道路。容器中基质用原床土加入适量肥料,进行正常的肥﹑水养护。条件具备时,去掉容器,苗木土球不散,容器可再利用。
3.4 大规格常绿乔木
针对大规格常绿乔木,如云杉h=6-7m油松h=5-6m等,采取加大土坨,早晚种植及一系列特殊措施。
4 植物栽植过程
由于反季节种植的特殊性,种植前要依据各地域的气候条件,修剪苗木的病残枝、细弱枝、过密枝等,以尽可能减少影响苗木成活的不利因素,主要原则是能够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为衡量标准。总体上说,落叶乔木一般要进行强修剪,剪除部分侧枝,保留的侧枝宜疏剪或短截;有主尖的乔木应保留主尖,如银杏等只能疏枝,不得短截;国槐、栾树等耐修剪树种不得抹头修剪。常绿针叶树,可以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珍贵树种的树冠不宜短截,宜做少量疏剪。
种植时间的选择应尽量安排在傍晚、夜间或阴天。夏季温度过高时,可搭栅遮荫,树冠喷雾,树干保湿,喷施抗蒸腾剂,减少枝干水分的蒸发。在连续高温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对树干进行喷雾在15天以上,喷雾要充满苗木周围的空间,为植物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尤其是大规格常绿乔木,如高成体雪松、油松等,必须在早晚温度较低时种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晴天的上午、下午各做2次喷雾处理,还要在土坨周围打洞,往根部喷施激发根系生长的激素并适当灌水,促进根系快速适应移植环境。
种植后,要筑起灌水围堰,围堰高度在150~200mm之间,并保证不能漏水。新栽种的树木在第一次浇足水之后,密切注视空气和土壤的湿润状态,谨慎浇水,以“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为原则,可以提高反季节种植植物的成活率。因此,对于地势低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季的及时排水,以避免树池积水,土壤过湿极而导致的苗木烂根和生根困难。在特殊种植地带,如人员集散较多的广场、人行道,苗木种植后,要有透气装备和护栅等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在一段时间内有专人进行看管,防止非环境因素加重反季节种植的难度。
5 苗木栽植后的管理措施
5.1 树木的支撑及时加固 乔木种植后需马上对苗木实施支撑固定,树木的支撑一般适合使用扁担桩或者三角撑,扁担桩适用于较矮的树,三角撑常用于对高大树木的支撑,有时井字塔行架的支撑也会被采用。扁担桩的竖桩不能少于 2m,桩位必须设在根系与土球的外面,同时水平桩离地应超过 1m,桩基应稳固,两水平桩的十字交叉方位应该处于树干的上风方位,扎缚支撑点处需垫软物。三角撑的结扎点应该选在树干高度的 2/3 处,使用毛竹或者钢丝绳实施结扎,三角撑中的一根撑干(绳)一定要处在主风向的上位,其余两根可以均匀埋设。
5.2 定时浇水
种植后要对苗木进行浇水,但要掌握浇水量,浇水不要太勤,叶面喷水要有保障;种植后要设保护架进行支撑固定,用绕草绳、绑扎麻袋片等,以免擦伤树皮;也可进行叶面喷胶,避免水分过度蒸发,保持水分平衡;也可将树木全部摘叶或部分摘叶,保持树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种植完成后应该在稍微大于种植穴直径的范围内堆筑灌水土堰,土堰高度一般为10~15 cm,土堰应该填充密实,不能有漏水现象产生。坡地能够利用鱼鳞穴式种植的方法进行栽种。浇水过程要非常充分,等水完全渗入后渗再复土,2~3 d 后再次作堰浇水、封土持续浇透 3 次水以后再根据泥土的干燥程度随时补水。与此同时,可以采用浇水过程中加入 NAA 或ABT生根粉 200 mg/kg,达到有效促进新根发芽的目的。新发芽放叶的树冠的喷雾操作每天不能少于 2 次,喷雾时间通常适宜选在 10:00之前或者 15:00之后。 ③根系的透气管理。对于人员活动比较频繁的广场和人行道栽植树木以后,种植池周围需敷设透气护栅,以防长时间的踩踏,确保树木的根系呼吸通畅。
5.3 定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对于各类苗木被的施肥要根据植物种类,龄期和生长特点和季节的时机进行,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秋多是磷肥,并伴随施加氮肥和钾肥,冬季则多施加有机肥,施肥不应少于4次,做到均匀撒播。最后针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明确苗木在种植季节以何种病虫害为主,适时的清理枯枝败叶,并保持清洁,修剪后做好喷药的工作,防治虫害病害的药剂多以如氧化乐果、敌敌畏、杀菌剂、多菌灵等为主。
参考文献
[1] 张洵力,陈荣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J].上海农业科技,2008(6).
[2] 马江林. 园林绿化施工也将反季节种植[J]. 中国林业,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