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相关技术问题与管理措施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电能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作为输配电工程最后一个环节,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关系着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现阶段,外网配套施工相关技術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本文就分析现阶段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问题;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逐渐增多,同时也对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引起相关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加强对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相关技术问题
  1.1 施工设计与实际存在偏差
  导致设计与施工实际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前,施工设计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并且没有对施工环境、施工特点等全面的考虑,从而使得设计人员设计施工方案过程中,相关设计信息与实际存在偏差。
  (2)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量相对较大,并且施工种类繁多,由于一些施工技术条件限制,设计理论线位无法通过,不得不改变设计,造成设计与实际偏差。
  (3)施工人员对施工场地中地下建筑物的结构的了解不够全面,工程设计人员如果忽视了地下建筑物的存在,在施工中就会与地下建筑物发生矛盾冲突。
  (4)在确定单体管线设计方案后,常常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设计必须改动,如果施工人员没有重视设计变化,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串线、挤线等问题。
  1.2 缺乏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管线线位被临时设施占用
  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一些线路走线方向,会导致施工现场临时设备以及其他施工设施占用管线线位,导致施工中主体施工与管线施工之间发生冲突,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还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
  管线项目是外网配套施工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对工程整体的进度、成本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桩灌梁、基础护壁等设施的影响,很多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技术措施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
  1.3 管线沉降问题严重
  现阶段,受到施工技术影响,电力外网配套施工中相关管线安装往往直接在回填土基础上设施。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速度,但是在施工后期,容易发生管线沉降与错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即使采用对回填土加固、分层夯实等措施,也很难摆正回填土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施工过程中,排水管线多以塑料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管线锈蚀等问题,但会受到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与沉降,这种问题必须进行返修,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增加工程施工的成本。
  2.加强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管理对策
  针对上诉问题,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的管理工作,采取有效地技术措施,具体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化管理,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
  强化管理,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是保证整个配网系统运行安全与稳定的前提,具体的强化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专门对配网供电可靠性进行管理。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细分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将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任务分配的科学合理性,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定期召开会议,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避免问题重复发生。
  (3)定期收集与整理配网运行的数据,并根据外网配套施工具体情况,制定周密的施工规划,为配网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2.2 构建合理的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组织
  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交叉性很强,技术性施工相对繁杂。在施工现场,常常存在多个专业的施工,存在施工场地被其他专业所占等限制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并且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施工事故。这就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统一协调的原则,施工组织部门应该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协调指挥各个专业的施工,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的进行。
  (2)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施工冲突事件。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事先做好防范措施。
  2.3 强化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应用
  针对目前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1)在施工阶段,需要坚持有压让无压的原则,优先设置排水管线。
  (2)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建筑自身的影响因素,合理设置施工顺序以及埋设深度等,做好施工前期管线管理工作。
  (3)在管线比较密集的地方和一些重要的交通部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好采取集中施工的方法。
  (4)要确保管网处在回填土的下面,否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总结
  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是输变电工程施工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整个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环节。在电网中,外网向上连接蛛网,向下直接与电力用户相连,具有连接电网的作用,确保外网配套施工质量能够提高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稳定性,对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意义。目前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相关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与经济性,需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技术措施,确保外网配套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楚欣.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初探[J].工艺与技术,2012,35(8):124-125.
  [2]向伟,展华.浅谈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15):362-363.
  [3]谢建军.试析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与管理[J].中国信息化,2013,25(11):89-90.
  [4]王文东.浅谈电力工程中技术控制欲管理相关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2,28(7):569-570.
其他文献
采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阳离子型聚季铵盐和粉煤灰自制新型混凝剂,并考察了药剂投量、pH值、吸附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12g/L、吸附时间为55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对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分组教育,采用规范化多种健康教育形式,配合常规药物进行康复、理疗、运动、心理等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医疗效果等。结果:各组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大多能改变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并能适当运动、较好配合医师治疗,家属也通过学习能进行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结论:时
长期大规模围填海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围填海存在的大量闲置面积亟待消化、叠加累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重化工产业环境风险高、重要海洋生态空间被侵占、违法违规与闲置围填海处置存在"急功近利"倾向以及生态修复基础薄弱等问题。并就加强围填海监管,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影响审查、严格环境准入、严格围填海处置清退、拓展海洋生态空间、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推进生态损害赔偿与生态修复
由于传统方法检测橘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的含量效率低、成本高,采用微量快速法处理样品,检测速度快,回收率高,能真实反映原料中柠檬苦素类物质的含量,可用于橘核及其提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