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主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子的生理性病害主要由营养不足、营养比例失调、肥料施用不合理、生长调节剂药害、光照不足、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环境温度大起大落、环境湿度过大或过小等因素引起,生产上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一、枯叶症
  1. 症状 茄子植株叶片尖端颜色变黄,逐渐扩大至叶脉间颜色变黄,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叶片颜色变黄,最后干枯死亡。叶片的这种干枯死亡现象由下向上发展。发病期间,顶部心叶变厚,颜色变黑,无光泽。枯叶症在寒冷的1~2月份容易发生。
  2. 病因 ①入冬前耕地过于干燥,土壤孔隙较大,寒潮来袭时,茄子植株因缺水而造成根系冻害。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肥料浓度过大,致使茄子植株根系水分外渗。③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导致茄子植株烂根。
  3. 防治技术 ①入冬以前,选择环境温度在20℃以上的晴好天气适当浇足水,以增加土壤持热量、提高地温,避免根系冻伤;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浇水每亩施入硫酸镁30千克,以增强光合强度,缓解因植株缺水引起的生理缺镁枯叶症;浇水后还要注意合理排湿。②施肥量要适当。③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④注意防寒保温。
  二、顶端弯曲
  1. 症状 茄子植株生长前期顶端发生弯曲、茎秆变细,顶端茎秆是正常茎粗的1/5~1/3,植株暂时停止长高或长高速度非常缓慢,侧枝增多增粗。
  2. 病因 ①茄子植株生长的环境温度长时间低于7℃。②氮肥施用过量,引起植株对钾肥和硼肥的吸收障碍。
  3. 防治技术 ①低温寒冷季节注意茄子栽培地的防寒保暖和增温工作。②基肥要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不可偏施氮肥。③低温弱光期较长的地区,可在基肥中每亩加施硫酸钾15千克、硼砂1千克。④茄子植株顶端发生弯曲后,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三、落叶、落果、落花
  1. 症状 ①植株下部叶片黄化后自动脱落。②幼茄软化后自动脱落。③花朵自动脱落。
  2. 病因 ①环境温度长期过低、氮肥和磷肥施入过量、土壤肥料浓度过高、土壤严重缺锌,都会使植株营养不平衡而老化,导致叶柄与茎秆、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形成离层而脱落。②花芽分化期,如果肥料严重不足、光照严重不足、土壤过于干旱或过于潮湿、夜间温度偏高、昼夜温差过小,都会形成质量差的短柱花,并自动脱落。③开花期,如果光照严重不足、夜间温度偏高、环境温度大起大落、肥水供应严重不足或者大肥大水,都会造成花朵大量脱落。
  3. 防治技术 ①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合理施肥管水控温,创造适宜茄子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②对于老化秧苗,可叶面喷施700倍的硫酸锌溶液,或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酸锌l千克,或喷施绿丰宝等含锌的营养液,以防落促生长。③在茄子现蕾期,每亩喷施0.2%硼酸和1%硫酸锌的混合液50千克,可促进开花、结果,减少落花、落果。④在茄子结果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加0.5%过磷酸钙浸出液,可增强植株光合作用,促进开花、结果,减少落花、落果。⑤低温期可用生长调节剂防止落花、落果。
  四、嫩叶黄化
  1. 症状 茄子植株中下部叶片出现铁锈色条斑,上部幼叶大部分变为鲜黄白色,仅叶尖为绿色。
  2. 病因 施肥过量、土壤湿度过大、土壤酸性过重、土壤锰素过多,都会抑制茄子植株对铁素营养的吸收,致使嫩叶黄化。
  3. 防治技术 ①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合理施肥控水,将土壤pH值调至6.5~7.5,创造适宜于茄子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②嫩叶黄化初期,给叶面及时喷施500倍硫酸亚铁溶液,以满足铁素营养供应;或补充铁素肥料,以促进茄子植株对铁素营养的吸收。
  五、顶叶凋萎
  1. 症状 茄子植株顶端茎皮木栓化龟裂,顶端叶色青绿,叶缘黄化干焦,最后凋萎;同时,果实顶部凹陷,容易感染绵疫病,有烂果现象。
  2. 病因 在碱性耕地中,早春气候条件由低温弱光期转入高温强光期时,茄子植株蒸腾作用加大,而根系吸收能力有限,会造成顶叶缺钙、缺硼而凋萎。
  3. 防治技术 ①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耕地土壤的pH值尽量调至6.5~7.5。②加强保护地田间管理,防止环境温度大起大落。③一旦发现有顶叶凋萎前兆,要及时叶面喷施0.5%~1%过磷酸钙浸出液和0.1%~0.2%硼砂溶液。④高温强光照天气的中午要注意降温防脱水。
  六、低温冷害
  1. 症状 茄子幼苗受害时,叶缘枯死,受害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成株受害时,叶缘枯死,果肉、心室与皮层分离;受害严重时,果实味道变苦,维管束呈褐色,根毛变褐色,无新根长出,无新花蕾长出,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2. 病因 茄子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长时间在5℃以下,或者遇到长期阴雨、下雪天气。
  3. 防治技术 ①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低温雨、雪天气,要有防寒保温增温措施。②用于覆盖的塑料薄膜要尽量采用无滴膜,冬天要注意覆盖薄膜的清洁。③茄子秧苗定植要在晴好天气进行。
  七、沤根
  1. 症状 发病时,地下部不长新根,原有根系表皮变成褐锈色,并呈水渍状腐烂,地上部萎蔫,整个植株容易拔起。这种病主要发生在苗期,不过成株期也有发生。
  2. 病因 ①肥料施用量过大。②施用的有机肥未腐熟。③环境温度低,光照严重不足,土壤湿度大。
  3. 防治技术 ①科学合理配方施肥。②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控温控湿和通风透气,增强光照。
  八、僵裂果
  1. 症状 茄子果实细小、僵硬、不膨大,果实内的海绵组织紧密,表皮颜色淡、无光泽、有花白条纹,浇水后果实发裂,果实品质相当差,没有食用价值。
  2. 病因 ①茄子开花后没有正常受精,单性结实发育成的果实会成为僵裂果。②茄子发育初期,环境温度长时间低于17℃,花芽分化、花粉管伸长受到影响,不能完全受精。③茄子生长发育中后期,保护地通风不及时或通风量不够,环境温度长期超过35℃时,花柱就会变短,形成僵裂果。④如果空气干燥、水分供应不足,植株同化作用减弱,果实营养缺乏,会形成僵裂果。⑤低温弱光季节或高温强光季节,如果正值果实膨大,而果实膨大时对氮、钾、硼的吸收量增多,对磷的吸收量相对减少,如磷素肥料施入量过大,会影响钾、硼的吸收,使果实僵化。⑥茄子生长发育后期,如果白天温度高于35℃,空气干燥,而傍晚浇水过多,或者果实生长过程中,土壤长期干旱而突然浇水过量,会造成果皮生长速度不及果肉生长速度而裂果。⑦果实生长过程中,如果表面受伤,会造成裂果。   3. 防治技术 ①加强田间管理,茄子发育期间,白天温度尽量控制在16~35℃,最好是25~30℃,夜间尽量控制在16~20℃,注意适期适量及时合理排灌以及氮、磷、钾肥料的配合施用。②进行田间管理时,注意不要碰伤果实。③发现僵裂果时,及时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5%~1%尿素溶液,促植株和果实恢复正常生长。④及时去掉病老残叶,以增加光照,改善通风条件。
  九、畸形果
  1. 症状 茄子植株出现歪果、偏心果、多心皮果、双身果等畸形果。
  2. 病因 茄子花芽分化期间,在环境温度偏低时,氮肥施用量过大、灌水量过多,或者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时,使植株生长点营养过剩、花芽营养过多、细胞分裂过旺,就会形成畸形果。
  3. 防治技术 ①加强温度控制,花芽分化期和花期白天的环境温度尽量保持在25~30℃,最高不可超过35℃,最低不可低于15℃;在茄子栽培时,要用地膜覆盖保温、保墒。②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合理施肥浇水,不可过量施用氮肥,不可过量浇水。③科学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
  十、氨害
  1. 症状 茄子幼苗受害时,叶片由四周向内逐步呈水浸状,然后变成黑色而枯死。茄子成株受害时,叶片边缘褪绿变白,最后枯死,严重时全株萎蔫死亡。
  2. 病因 施用大量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者过量施入尿素、碳酸氢铵等容易挥发的氮肥,造成保护地氨气聚集,或者施入的氮肥紧邻根系,使根系周围氮肥浓度过大,致使茄子植株中毒。
  3. 防治技术 ①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②氮肥要均匀深施,尽量不施用特别容易挥发的碳酸氢铵。③要注意保护地的适时通风透气。
  十一、二氧化氮气害
  1. 症状 茄子植株中上部叶片背面产生不规则水浸状淡色斑点,或者叶片正面产生褐色小斑点,2~3天后叶片枯死,受害严重时整个植株枯死。
  2. 病因 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量过大,或者氮肥施用量过大,土壤在由碱性变为酸性的情况下,硝化细菌活动受抑制,二氧化氮不能及时转换成硝酸态氮而产生毒害。
  3. 防治技术 ①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②氮肥要均匀深施,适当少施,施后要及时浇水。③要注意保护地的适时通风透气。④当发生二氧化氮气体为害时,在叶片背面及时喷施1%食醋溶液,以减轻为害程度。
  (作者联系地址:梅再胜 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龚德祥 王 维 陈 文 大冶市蔬菜办公室 邮编:435100;吕晓妮 黄石市生态能源局 邮编:435000)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氢能汽车产业处于产业化初期,亟待突破发展面临的四大瓶颈。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定位国家发展燃料电池的战略方向之后,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蓬勃发展期,
价值创造,成为胜利油田近三年的流行词,深深嵌入干部员工的心底,成为胜利发展创效的主基调,进而迸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胜利油田在价值创造引领之下,干部员工积极
用去耦合法导出六群缓发中子动力学方程新的精确解析解,与传统的代入法相比,其求解所得到的精确解析解形式更简明,并无需求解倒时数方程,因此使计算工作量小且计算精度也大为
我国动物包虫病防治试点工作自2011年开展以来,经过5年的实施,推广了先进适用的防控措施,积累了工作经验,取得良好成效。  据介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1年开始牵头组织包虫病流行省份及有关科研院所实施动物包虫病防治试点工作。一是根据不同类型地区包虫病流行特点,采取不同的包虫病防控模式。在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防控模式。二是针对农牧民和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生活习惯干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经过700℃加热前后的用CO2反应法制备的氢化锆表面反应层中一定深度(100nm、200hm和300hm)的C、O和Zr的化学态,并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对X射线光电子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日前在“2018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电力系统转型”分论坛上指出,“低碳不意味着‘去煤化’,煤炭直到2030年都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多元化转型,不能一味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