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培养未来一代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涛
  北京市特级教师,海淀区信息技术专职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审查)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技术学科兼职教研员,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与技术中心主任。
  陆平
  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陆平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长三角基础教育学科专家,淮阴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淮安市信息技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主持人,全国NOI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淮阴中学教科室主任。
  崔志钰
  江苏省中职计算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e项目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南通市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南通市计算机教学研究基地首席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处主任。
  记 者:您认为创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什么?当下“创客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其在推动“创新教育”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者又是怎样一种关系?
  马 涛: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能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为了解决真实的问题,学生要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学科知识的应用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体现解决问题方式的创新。
  创客教育侧重于造物,制造新的产品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所制造的产品与以往的产品有一定的不同,以体现产品的创新性。创新教育注重学生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过程的体验、方法的梳理,并强调解决方法的创新性,最终内化成为学生的素养。
  陆 平:我认为创新教育的本质很简单,就是思想、行为上的一点点变化。创新旨在发现教育的意义、学习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让学科回归本来的样子——美术课更像美术课,技术课更像技术课,让孩子回归本真。创新教育的目标指向培养完整的人,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和能力。
  创客教育打通了学科壁垒,探索生活化学习,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打通学科壁垒旨在跨学科统整,在主题式或项目式学习中,聚合多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必备品格的重要路径。
  崔志钰: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那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在唤醒基础上的激活,激活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身上的每个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如此,创新教育的目标一定是指向每位学生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创客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载体。没有创客,创新教育将成无源之水;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为创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土壤,一旦环境适宜,创新教育便可以开花结果。所以,没有创新教育,创客将失成长之基。
  记 者: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变催生了许多新兴事物,诸如“互联网 ”、创客教育、STEM教育、游戏化学习、自适应项目制学习等,您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教育形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马 涛:创新教育需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要有相应的资源供学生实现创新活动的体验,要有学校和社会等大环境下的创新学习、实践和交流展示空间,要有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实践的师资指导。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通过体验多种创新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教师指导下的不断修正、成果交流展示后的反思梳理,逐步内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结合整体社会大环境的建设,构建了保证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
  陆 平:教育环境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2016年,我在上海创客嘉年华现场,深刻感受到了上海的中小学生对创客的热情及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海的社会创客环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滋养是边远地区的学生难以望其项背的。面对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知名创客,中国小创客表现出来的除了创新能力,还有国际视野、沟通能力。上海很多社区也为市民提供创客空间,这些社会教育环境显然成为了创新意识养成和能力提升的孵化器。一所有创新特质的学校,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本身就是创新的课程,本身就是创新教育的环境。
  崔志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下三种环境下更易形成:一是自由、宽松的言论氛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言论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才能催生出心灵与情感的深刻共鸣,才能激荡起思维、观点的争鸣与碰撞。二是紧张、刺激的学习体验。事实证明,在紧张、刺激的体验中,学生的“心流”最容易产生,而“心流”是点燃创新的“火把”。三是有趣、好玩的学习载体。创新教育必须依附于相应的载体,这一载体必须顺应学生好奇、好玩的天性,真正的创新始终是基于兴趣的。
  记 者:为什么说创新教育课程与创新型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型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马 涛:创新教育的课程建设要关注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为引领达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课程建设中还要有创新活动方式、资源建设、创新精神评价等内容,以保证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创新课程的教师培养首要关注教师的意识问题,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明确培养过程,同时要求教师有雄厚的专业知识水平。
  创新教育关注问题解决的创新性,突出与以往的不同。创新素养也是学生内化成为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一方面要能够借助生活中成熟的方法解决现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陆 平:创新教育两个核心:一是课程,二是教师。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尤为重要。创新教育,需要通过课程实施使之落地。我们既要为学生提供单学科课程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学科间的联系,在学科与学科的有机关联中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李镇西老师讲过,高素质教师的课,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课。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素养的研究和培养。教师要率先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创新教育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堂的根本转型——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转型。核心素养强调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能力,而是涵盖了设计人格深层的人际关系与心态之类的“人的整体的能力”。实践创新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
  崔志钰:创新能力不仅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离不开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更离不开适合创新“生长”的肥沃“土壤”。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现实中,处处并没有成为创造之地,学生的活动局限于“教室—食堂—卫生间”的“三点一线”,甚至连操场每天也难得去一次,他们与社会隔离,与自然分离,他们如同作了茧的蚕,怎么能感受到茧壳外面的世界呢;天天并没有成为创造之时,学生每天从“雄鸡一唱”到“万家灯火”,埋伏于书山题海,生活被上课与训练、作业与考试所填满,怎么可能有闲暇再去“做喜欢的事”呢;人人也没成为创造之人,创新精神的缺失正成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无论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还是对诺贝尔奖的望穿秋水,创新正成为全民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为教育所引发的“童年消失”而忧心,更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消退而忧虑。
  记 者:“教学相长”是教育的一个规律与共识。新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关系是什么?
  马 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来自于死记硬背,而是来自于创新活动过程的体验、设计与评价。教师的教学创新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新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在过程中内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师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精神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实施的。教师设计并主导创新教育的学生活动,学生为主体参与创新活动并体验、内化成为素养。
  陆 平:真正的创新不是宏大叙事,不是高大上,教育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落实创新教育理念。每一个课堂都是创新教育的现场。创新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创新完成,从情境导入、教学素材的选择、问题设计,到每一个环节思维活动的设计,给出足够的思维时间,只要顺应儿童天性,从每一个细节出发,每次改变一点点,都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每一个课堂都会是创新的课堂。
  创新精神是可以培养的,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是在厚实的知识、技能学习和深度学习中慢慢得到锻炼而生长出来的。“真知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思考是无法获得的,还要通过身体认知和身体觉悟才能达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创新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最重要的路径。
  因此,创新教育关乎每一位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担当和应然的选择。
  崔志钰: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当前虽然无法证明教师创新精神与学生创新精神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但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会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间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记 者:您认为当前创新教育存在哪些误区?如何厚植教育创新的“土壤”?
  马 涛:创新教育不是简单的发明创造,以创客教育这种造物的形式替代创新教育是片面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单纯是产生了新的物品用于解决问题,还有以新的方法、新的手段、新的角度解决问题方式。所以,创新教育的成果不是简单物化的,而更多是思维层面的。在非造物的学习活动中,也能够设计创新活动用于体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渠道。
  陆 平:创新教育确实有很多误区。
  第一,对创新教育的内涵、形式、类型没有准确定位,要么神化创新教育,要么无视创新教育。因此,创新教育要么过于重“物”的呈现,要么忽视思维品质的养成。
  第二,提到创新教育,很多人就开始否定我们当前所做的一切,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充分的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当代心理学、脑科学等领域已经对无意识、酝酿、顿悟等现象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创造过程虽然有其神秘性,但总体而言是可以被认知的,有其培养的基本路径。“创造过程事实上是创造者经年累月所掌握的知识点点滴滴的组合,是长期辛勤的付出,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不是神秘不可知的灵光乍现。”创新是在扎实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基础上的结果。
  第三,我们总认为创新意味着完美,不能接受不完美。丁肇中先生说过,创新教育本身并不完美,创新过程总是伴随不完美,因此,创新不代表智力,是热情,是态度,是品质。
  崔志钰: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响彻华夏大地之时,当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再一次拥有“足够的地位”之时,我们迫切需要厚植教育创新的“土壤”。如何厚植教育创新的“土壤”,陶行知先生早在7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六大“解放”将使“贫瘠”的创新之地变得“肥沃”,使“疲惫”的受教育者变成创新之人,使创新教育重新焕发蓬勃生机,卸掉枷锁的学生必将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个大写的完整的人,教育也会因为创新而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化教学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变革,借助浩瀚的网络资料、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可积累相关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还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