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了“要以劳动梦托起中国梦”的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的地位正在日益提升,教育者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劳动教育上。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劳动教育一直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决定着国民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和劳动技能。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越来越展现出其独有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想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忽视的环节。那么应该如何立足所教学科实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关系
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同时也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的存在。而劳动教育往往与文学以及语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原本是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创造了文明,发现了真理,最后总结为各类的学科,以经验的形式不断的传承。如此说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有许多的知识与哲理都来自于劳动实践的过程。而语文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人们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與世界观。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广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完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其中也包含了让学生了解劳动知识,实践劳动活动,培养劳动兴趣。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不断的去促进语文与劳动相结合不断的学以致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
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是歌颂劳动人民传承劳动精神的。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中有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们和乡亲挖井,解决了沙洲坝的吃水问题。乡亲们为了感激毛主席,便在井边立碑纪念。这篇课文让孩子们懂得了前人劳动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何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也要不断的去劳动、努力付出,为我们的后人栽出一棵参天大树。
又如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让孩子们跨越时代的鸿沟,理解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日常理解了劳动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也傍桑阴学种瓜”,描述农村孩子学着农人去种瓜。而在宋朝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一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更是以同龄人的视角让孩子们明白乡村农耕生活的忙碌,许多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没有办法去读书,必须要努力的做农活,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一分收获,这也启发孩子们能够去思考劳动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为身处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就是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去认识劳动者的不易,从身边的劳动者身上去发现美德。更要以身作则去实践、去经历、去感受劳动的魅力,去换来劳动的收获。在这个过程当中重新审视劳动的社会价值,在心里种下一颗爱劳动的种子。
当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去挖掘语文课本当中所包含的劳动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归纳,并且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一起探讨和研究,如何将小学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使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将重点的内容进行多次教学,找出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孩子们的劳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的真谛。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只停留在文本的劳动教育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只有实践能检验真理。语文的学习同样如此,劳动教育的学习更是离不开实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尝试买菜做饭,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有了孩子们亲身的体验,才更有生动的感受,才更能达到我们劳动教育的目的,否则永远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便流于形式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是老师,父母也要积极的去指导孩子们的劳动过程,教会他们劳动的方法,为他们总结经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综上,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经历过劳动的洗礼,我们才能蜕变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一个优秀的劳动者。也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如是说。什么样的人生才算伟大呢?唯有劳动奉献的人生。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我坚信,星星之火终有燎原之日。
参考文献:
[1]谢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 作者.全面夯实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 [J].中国教育报, 2020.
[3]李淑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探究——以《幸福在哪里》为例[J].考试周刊,2019(48):58.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劳动教育一直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决定着国民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和劳动技能。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越来越展现出其独有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想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忽视的环节。那么应该如何立足所教学科实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关系
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同时也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的存在。而劳动教育往往与文学以及语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原本是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创造了文明,发现了真理,最后总结为各类的学科,以经验的形式不断的传承。如此说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有许多的知识与哲理都来自于劳动实践的过程。而语文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人们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與世界观。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广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完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其中也包含了让学生了解劳动知识,实践劳动活动,培养劳动兴趣。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不断的去促进语文与劳动相结合不断的学以致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
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是歌颂劳动人民传承劳动精神的。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中有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们和乡亲挖井,解决了沙洲坝的吃水问题。乡亲们为了感激毛主席,便在井边立碑纪念。这篇课文让孩子们懂得了前人劳动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何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也要不断的去劳动、努力付出,为我们的后人栽出一棵参天大树。
又如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让孩子们跨越时代的鸿沟,理解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日常理解了劳动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也傍桑阴学种瓜”,描述农村孩子学着农人去种瓜。而在宋朝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一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更是以同龄人的视角让孩子们明白乡村农耕生活的忙碌,许多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没有办法去读书,必须要努力的做农活,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一分收获,这也启发孩子们能够去思考劳动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为身处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就是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去认识劳动者的不易,从身边的劳动者身上去发现美德。更要以身作则去实践、去经历、去感受劳动的魅力,去换来劳动的收获。在这个过程当中重新审视劳动的社会价值,在心里种下一颗爱劳动的种子。
当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去挖掘语文课本当中所包含的劳动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归纳,并且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一起探讨和研究,如何将小学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使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将重点的内容进行多次教学,找出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孩子们的劳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的真谛。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只停留在文本的劳动教育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只有实践能检验真理。语文的学习同样如此,劳动教育的学习更是离不开实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尝试买菜做饭,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有了孩子们亲身的体验,才更有生动的感受,才更能达到我们劳动教育的目的,否则永远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便流于形式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是老师,父母也要积极的去指导孩子们的劳动过程,教会他们劳动的方法,为他们总结经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综上,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经历过劳动的洗礼,我们才能蜕变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一个优秀的劳动者。也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如是说。什么样的人生才算伟大呢?唯有劳动奉献的人生。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我坚信,星星之火终有燎原之日。
参考文献:
[1]谢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 作者.全面夯实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 [J].中国教育报, 2020.
[3]李淑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探究——以《幸福在哪里》为例[J].考试周刊,2019(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