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射阳县坚持立足农村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从破除田埂入手,实现科学有序地“合”,适度规模地“联”,探索出农田“联耕联种”的做法。2014年1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推广“联耕联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能达到增加种植面积,降低生产农本,促进机械化作业和秸秆全量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效果。
推广“联耕联种”,好处显而易见。而如今,农民惜地为宝,惜田如命,如何有效地推广“联耕联种”,经过充分考察和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必须练就“三个功夫”,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练就大力宣传功。推行一项成功的经验,宣传是大力功,必须做好、做足、做深。可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电视、标语横幅、各种会议、宣传车进村入户、给广大农户发放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宣传“联耕联种”的概念、方式及优势,并且重点抓住农民怕地被收回、怕措施不实、怕效益降低、怕分配不公等四怕心理。通过宣传,让农民充分了解“联耕联种”是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村组统一组织、统一耕种、降低投入、提高效能、增加效益;让农民明白“联耕联种”的方式有集中管理、半托管理和全托管理三种形式;让农民知道“联耕联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
二是练就狠抓措施功。为让农民明白放心,须由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村(居)组织落实,在实施过程中,与农户签订联耕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合理分配收益等各项措施要环环扣紧。在明确农田界址上有效采取打洞灌注石灰桩的办法,以备农田界址的长期确认,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在农田联合耕作播种措施上,村(居)组织公开招标、实行阳光操作,对作业质量好、耕种经验足、生产技术过硬、农民信得过的专业合作社或“农田工厂”优先发包,确保农民效益增加。
三是练就严格督查功。农田“联耕联种”“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政府号召,农民自愿。党员干部要大力宣传,开拓进取,勤奋工作,要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要从实际出发,抓宣传、抓措施、抓督查,严格把好每一关。各级农技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田头现场指导,严格督查生产技术,以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全面实施秸秆还田、良种选育、机械耕种、肥料追施、植保防治等田间管理。党政机关要组织分工干部、村组干部成立专业督查组,分工分片分村(居),包组包户包田块,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现场停工,责令整改,从而保证农田“联耕联种”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农田“联耕联种”是改革发展的新生事物,只有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破解难题,才能保证它尽快冲破藩篱,得以大力推广,目前看来,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否则风险重重。
一是必须解决农田托管主体是谁的问题。“联耕联种”的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或“农田工厂”是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可是,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大于天,农民是万万不会、我们也不主张将农田直接交由一个企业去经营的。那么直接交给谁?难道是政府吗?显然不可行。这就需要在农户和企业之间出现个中介或托管者,这个中介或托管者眼下非村委会莫属。所以,“联耕联种”应该采取“农户+农户+村委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该模式,无意中实现了农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向集体的两个回归。
二是必须解决农田入股只能盈不能亏的问题。推广“联耕联种”,无论是集中管理、半托管理,还是全托管理,一定要实行包作物产量、包农田效益的双包措施。因为是人就要吃饭,而且天天要吃,不求好起码得求饱。除了大涝大旱等非常年景,老百姓是不管你企业运作的好歹,最终,必须有饭吃。作为托管主体的村委会,其实根本就没有能力担保这么多农户的吃饭问题,顶多起个牵头管事的作用。所以农田是个特殊的股权,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必须要给农民一个保底收益。那么,给了农民保底收益,企业的利益又怎么保护?企业与农民争利怎么办?
三是必须解决参与企业管理或生产经营的问题。上面提到,农户是不可能与专业合作社或“农田工厂”直接签订土地入股合同的,起码在近阶段不可能。那么就得由村委会出面做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所有农民的总代表、利益守护者。所以它得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企业的资本运作、监督企业的利润分配,以确保入股农户的应得利益不受侵害,以确保企业合法所得不受侵占。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不同于上述的镇村干部对企业生产的督查,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层次更深、要求更高。那么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一下子没有田可种,监督企业运行的事又被别人代劳了,这么多的农民无事可做怎么办?
四是必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如果“联耕联种”很快由“集中管理”发展到它的高级阶段“全托管理”即“联管联营”,进而在全国得以迅速推广的话,届时“离田”农民可不是数以千计而是以万计、以亿计了。这么多的农民都滞留在乡村不仅会干扰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会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尽快配套开展“转出去引进来”战略,使“离田”农民都能再就业。“转出去”,就是通过技能培训,使有外出打工欲望的农民外出就业。对那些没有外出打工欲望或其他原因不允许外出打工的,政府则要想办法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或手工车间,通过简单培训,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再就业,此所谓“引进来”。
综上所述,“联耕联种”要想得到大范围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制度要规范、很多措施要细化,但,只要解决了以上问题,其革命性和影响力绝不亚于“包产到户”,它将迅速彻底地将农民转化为市民,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注入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系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党委宣传委员)
推广“联耕联种”,好处显而易见。而如今,农民惜地为宝,惜田如命,如何有效地推广“联耕联种”,经过充分考察和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必须练就“三个功夫”,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练就大力宣传功。推行一项成功的经验,宣传是大力功,必须做好、做足、做深。可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电视、标语横幅、各种会议、宣传车进村入户、给广大农户发放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宣传“联耕联种”的概念、方式及优势,并且重点抓住农民怕地被收回、怕措施不实、怕效益降低、怕分配不公等四怕心理。通过宣传,让农民充分了解“联耕联种”是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村组统一组织、统一耕种、降低投入、提高效能、增加效益;让农民明白“联耕联种”的方式有集中管理、半托管理和全托管理三种形式;让农民知道“联耕联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
二是练就狠抓措施功。为让农民明白放心,须由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村(居)组织落实,在实施过程中,与农户签订联耕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合理分配收益等各项措施要环环扣紧。在明确农田界址上有效采取打洞灌注石灰桩的办法,以备农田界址的长期确认,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在农田联合耕作播种措施上,村(居)组织公开招标、实行阳光操作,对作业质量好、耕种经验足、生产技术过硬、农民信得过的专业合作社或“农田工厂”优先发包,确保农民效益增加。
三是练就严格督查功。农田“联耕联种”“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政府号召,农民自愿。党员干部要大力宣传,开拓进取,勤奋工作,要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要从实际出发,抓宣传、抓措施、抓督查,严格把好每一关。各级农技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田头现场指导,严格督查生产技术,以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全面实施秸秆还田、良种选育、机械耕种、肥料追施、植保防治等田间管理。党政机关要组织分工干部、村组干部成立专业督查组,分工分片分村(居),包组包户包田块,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现场停工,责令整改,从而保证农田“联耕联种”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农田“联耕联种”是改革发展的新生事物,只有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破解难题,才能保证它尽快冲破藩篱,得以大力推广,目前看来,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否则风险重重。
一是必须解决农田托管主体是谁的问题。“联耕联种”的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或“农田工厂”是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可是,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大于天,农民是万万不会、我们也不主张将农田直接交由一个企业去经营的。那么直接交给谁?难道是政府吗?显然不可行。这就需要在农户和企业之间出现个中介或托管者,这个中介或托管者眼下非村委会莫属。所以,“联耕联种”应该采取“农户+农户+村委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该模式,无意中实现了农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向集体的两个回归。
二是必须解决农田入股只能盈不能亏的问题。推广“联耕联种”,无论是集中管理、半托管理,还是全托管理,一定要实行包作物产量、包农田效益的双包措施。因为是人就要吃饭,而且天天要吃,不求好起码得求饱。除了大涝大旱等非常年景,老百姓是不管你企业运作的好歹,最终,必须有饭吃。作为托管主体的村委会,其实根本就没有能力担保这么多农户的吃饭问题,顶多起个牵头管事的作用。所以农田是个特殊的股权,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必须要给农民一个保底收益。那么,给了农民保底收益,企业的利益又怎么保护?企业与农民争利怎么办?
三是必须解决参与企业管理或生产经营的问题。上面提到,农户是不可能与专业合作社或“农田工厂”直接签订土地入股合同的,起码在近阶段不可能。那么就得由村委会出面做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所有农民的总代表、利益守护者。所以它得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企业的资本运作、监督企业的利润分配,以确保入股农户的应得利益不受侵害,以确保企业合法所得不受侵占。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不同于上述的镇村干部对企业生产的督查,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层次更深、要求更高。那么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一下子没有田可种,监督企业运行的事又被别人代劳了,这么多的农民无事可做怎么办?
四是必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如果“联耕联种”很快由“集中管理”发展到它的高级阶段“全托管理”即“联管联营”,进而在全国得以迅速推广的话,届时“离田”农民可不是数以千计而是以万计、以亿计了。这么多的农民都滞留在乡村不仅会干扰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会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尽快配套开展“转出去引进来”战略,使“离田”农民都能再就业。“转出去”,就是通过技能培训,使有外出打工欲望的农民外出就业。对那些没有外出打工欲望或其他原因不允许外出打工的,政府则要想办法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或手工车间,通过简单培训,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再就业,此所谓“引进来”。
综上所述,“联耕联种”要想得到大范围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制度要规范、很多措施要细化,但,只要解决了以上问题,其革命性和影响力绝不亚于“包产到户”,它将迅速彻底地将农民转化为市民,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注入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系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党委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