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祝勇的《旧宫殿》从建筑学的独特视角出发,以中轴对称的叙事结构、多重开放的叙事视角、深刻犀利的叙事思想对历史和政治、权力与暴力进行了反思。他匠心独运的叙事艺术和苍凉悲壮的文字抒写给予《旧宫殿》以深厚的美学魅力。
关键词:《旧宫殿》;故宫;叙事艺术;历史与政治
祝勇的《旧宫殿》从建筑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历史和政治、权力与暴力进行了反思。2003年一经发表便引发了广泛热议与好评,莫言称祝勇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旧宫殿》不但是21世纪初跨文体叙事的发轫之作,在历史叙事、文体拓展、思想呈现等方面也展现了多重意义,探讨《旧宫殿》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它的美学魅力。
一、中轴对称的叙事结构
如同紫禁城的建造格局一样,《旧宫殿》采用中轴对称的建筑结构,借小说虚构描述宫廷斗争,用史家实录记述诸建筑细节,以议论说理批判暴力极权。使文本宛如历史上的故宫一样,鲜活丰腴,呈现出美学的魅力。
“阳具”篇是全书的中心,阳具象征着欲望,欲望是极权的核心、杀戮的源泉。“宫殿”篇分隔于中心两侧,分别从外观恢弘气势的营造和内部极权制度的运作全方位展现故宫。而开篇则以欲望燃烧的“火”篇章始,讲述明朝权力争夺的故事,建立起封建王朝场域中纲常伦理在权力面前的坍塌。结尾以暴力残忍的“血”篇章终,借刑法施行的血腥场面,批判专制杀戮的极权政治。具体到每一篇章也是双构对称的:阴谋与阳谋,欲望与克己,暗夜杀戮与张灯结彩…在中軸线的两侧,这些都处于作家的环形视域中,相互比对,相互消解。故宫的意识形态建筑叙事,使章节变作梁柱,文字化为砖瓦,翻阅每一页文本,都仿佛在触摸每一处殿宇,感受的是鲜活的历史的生命。
二、多重开放的叙事视角
祝勇采用多角度叙事:叙述者,主人公,隐含作者等多个维度。时而置身历史,站在人物视角看待世界;时而俯瞰历史,变换为叙述者无所不知;时而又跳出历史、跳出文本,反思事件。将前朝与当下、历史与现实、皇帝与平民、杀戮者与逃亡者、作者与文本全部糅合交织于叙述中,全方位的为读者展现故宫世界。
如“阳具”一章通过皇帝、太监、小男孩等多角度描述,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封建极权的核心。作者从小男孩的视角切入,站在极权统治下的去势群体角度看皇宫看皇权。随之又站在皇帝的视角,以皇宫里唯一的阳具所代表的帝王权力比对丧失自尊、匍匐在皇帝身边的太监的人生。西华门门里门外,阻隔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世界,要想跨入厚厚的红门,走入权力的核心,就必须牺牲自己。皇帝尊享宫殿的奢华、臣民的朝拜,而组接这个华丽的宫殿、确保它安然有序运转的却是这些卑贱的太监。《旧宫殿》对太监群体的观照挖掘到宏大历史背后的幽暗角落,对“去势”进行了细致入微、惊心动魄的描写,《明通鉴》说“自是中官专益横,不可复制”,为了改变贫穷命运,太监以断子绝孙、残害身心的勇气迈入宫门,以“非人”的身份打理权力机器的运作。他们从净身房走出的那一刻,正是对自我生命的战胜,他们对政治的渴望、对刑罚的炮制正是压抑扭曲内心的发泄。本章最后,孩子们完成最后的验身,拖着肥大的袍服,茫然向宫殿行进。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时间,当牺牲阳具、忍受极痛过后,最后一任皇帝却退出历史舞台。在专制极权背景下一介平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三、深刻犀利的叙事思想
祝勇在文本中灌注了深刻的思想,对历史进行了多角度反思。他对皇帝的复杂身份作出了观照。皇帝是虚伪的,充满无止境的欲望和野心却要满嘴仁义道德、克己复礼。朱棣即位后,表面安然有序,暗地里却在苦寻失踪的朱允炆,残杀旧臣。乾隆表面上退位归隐,却耗巨资建褉赏亭,无法掩盖他的贪婪。宫殿外观宏大简洁、尽显节制,内部却极尽奢华、暴露欲望。皇帝又是可悲的,既是天下的主宰者、故宫的拥有者,也是臣民和宫殿的囚徒。宫墙规定了他生命的限度,如追求自由的顺治只能以出家剃度的极端方式寻求解脱;溥仪妄想攀缘到宫殿顶上,却只能望梅止渴看向外面的世界。
祝勇又是关注人性的。“我曾经在深夜在宫殿里穿行…在幽咽的风声中,我能分辨出身份不同的人们的哭喊。他们死了,但他们的哭喊还在。”祝勇将自身置入宫殿楼宇,融进历史深处,使宫殿和历史都有了生命。描绘宫殿建造时,他对那些为之付出生命的群体予以关注。宫墙如血,风干了无数血迹,它也需要血的滋养,正如皇帝需要别人为他的存在付出代价。他对方孝孺的忠贞进行反思,方的效忠满足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完美主义期待,但是羸弱的朱允炆、杀掉自己父亲的朱氏家族是否真的值得被效忠?这些思考,步步逼近人性深处,挖掘到宫殿代表的明代政治背后极权体制的弊病,在这种体制背后,个体的重要性都已减弱,成为牺牲品。
明成祖时故宫落建,紫禁城成为无上的政治中心。建国后宫殿却黯然失色在天安门后,从世界的中心沦为盲点,昭示着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启。繁华没落随风去,宫殿始终是见证者,在历史的兴衰更替中只有它现出了永恒的生命,实现真正的万寿无疆,这就是历史的独特,这就是故宫的深邃。祝勇以匠心独运的叙事艺术和苍凉悲壮的文字抒写给予了《旧宫殿》深厚的美学魅力。
参考文献:
[1]祝勇.旧宫殿[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莫言.迷人的《旧宫殿》[J].名作欣赏,2009(11).
[3]陶斯明.创一个怎样的散文”新宫殿”:祝勇《旧宫殿》文学内涵外延的审思[J].作家,2012(12).
[4]蒋蓝.祝勇《旧宫殿》论[J].名作欣赏,2015(13).
关键词:《旧宫殿》;故宫;叙事艺术;历史与政治
祝勇的《旧宫殿》从建筑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历史和政治、权力与暴力进行了反思。2003年一经发表便引发了广泛热议与好评,莫言称祝勇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旧宫殿》不但是21世纪初跨文体叙事的发轫之作,在历史叙事、文体拓展、思想呈现等方面也展现了多重意义,探讨《旧宫殿》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它的美学魅力。
一、中轴对称的叙事结构
如同紫禁城的建造格局一样,《旧宫殿》采用中轴对称的建筑结构,借小说虚构描述宫廷斗争,用史家实录记述诸建筑细节,以议论说理批判暴力极权。使文本宛如历史上的故宫一样,鲜活丰腴,呈现出美学的魅力。
“阳具”篇是全书的中心,阳具象征着欲望,欲望是极权的核心、杀戮的源泉。“宫殿”篇分隔于中心两侧,分别从外观恢弘气势的营造和内部极权制度的运作全方位展现故宫。而开篇则以欲望燃烧的“火”篇章始,讲述明朝权力争夺的故事,建立起封建王朝场域中纲常伦理在权力面前的坍塌。结尾以暴力残忍的“血”篇章终,借刑法施行的血腥场面,批判专制杀戮的极权政治。具体到每一篇章也是双构对称的:阴谋与阳谋,欲望与克己,暗夜杀戮与张灯结彩…在中軸线的两侧,这些都处于作家的环形视域中,相互比对,相互消解。故宫的意识形态建筑叙事,使章节变作梁柱,文字化为砖瓦,翻阅每一页文本,都仿佛在触摸每一处殿宇,感受的是鲜活的历史的生命。
二、多重开放的叙事视角
祝勇采用多角度叙事:叙述者,主人公,隐含作者等多个维度。时而置身历史,站在人物视角看待世界;时而俯瞰历史,变换为叙述者无所不知;时而又跳出历史、跳出文本,反思事件。将前朝与当下、历史与现实、皇帝与平民、杀戮者与逃亡者、作者与文本全部糅合交织于叙述中,全方位的为读者展现故宫世界。
如“阳具”一章通过皇帝、太监、小男孩等多角度描述,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封建极权的核心。作者从小男孩的视角切入,站在极权统治下的去势群体角度看皇宫看皇权。随之又站在皇帝的视角,以皇宫里唯一的阳具所代表的帝王权力比对丧失自尊、匍匐在皇帝身边的太监的人生。西华门门里门外,阻隔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世界,要想跨入厚厚的红门,走入权力的核心,就必须牺牲自己。皇帝尊享宫殿的奢华、臣民的朝拜,而组接这个华丽的宫殿、确保它安然有序运转的却是这些卑贱的太监。《旧宫殿》对太监群体的观照挖掘到宏大历史背后的幽暗角落,对“去势”进行了细致入微、惊心动魄的描写,《明通鉴》说“自是中官专益横,不可复制”,为了改变贫穷命运,太监以断子绝孙、残害身心的勇气迈入宫门,以“非人”的身份打理权力机器的运作。他们从净身房走出的那一刻,正是对自我生命的战胜,他们对政治的渴望、对刑罚的炮制正是压抑扭曲内心的发泄。本章最后,孩子们完成最后的验身,拖着肥大的袍服,茫然向宫殿行进。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时间,当牺牲阳具、忍受极痛过后,最后一任皇帝却退出历史舞台。在专制极权背景下一介平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三、深刻犀利的叙事思想
祝勇在文本中灌注了深刻的思想,对历史进行了多角度反思。他对皇帝的复杂身份作出了观照。皇帝是虚伪的,充满无止境的欲望和野心却要满嘴仁义道德、克己复礼。朱棣即位后,表面安然有序,暗地里却在苦寻失踪的朱允炆,残杀旧臣。乾隆表面上退位归隐,却耗巨资建褉赏亭,无法掩盖他的贪婪。宫殿外观宏大简洁、尽显节制,内部却极尽奢华、暴露欲望。皇帝又是可悲的,既是天下的主宰者、故宫的拥有者,也是臣民和宫殿的囚徒。宫墙规定了他生命的限度,如追求自由的顺治只能以出家剃度的极端方式寻求解脱;溥仪妄想攀缘到宫殿顶上,却只能望梅止渴看向外面的世界。
祝勇又是关注人性的。“我曾经在深夜在宫殿里穿行…在幽咽的风声中,我能分辨出身份不同的人们的哭喊。他们死了,但他们的哭喊还在。”祝勇将自身置入宫殿楼宇,融进历史深处,使宫殿和历史都有了生命。描绘宫殿建造时,他对那些为之付出生命的群体予以关注。宫墙如血,风干了无数血迹,它也需要血的滋养,正如皇帝需要别人为他的存在付出代价。他对方孝孺的忠贞进行反思,方的效忠满足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完美主义期待,但是羸弱的朱允炆、杀掉自己父亲的朱氏家族是否真的值得被效忠?这些思考,步步逼近人性深处,挖掘到宫殿代表的明代政治背后极权体制的弊病,在这种体制背后,个体的重要性都已减弱,成为牺牲品。
明成祖时故宫落建,紫禁城成为无上的政治中心。建国后宫殿却黯然失色在天安门后,从世界的中心沦为盲点,昭示着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启。繁华没落随风去,宫殿始终是见证者,在历史的兴衰更替中只有它现出了永恒的生命,实现真正的万寿无疆,这就是历史的独特,这就是故宫的深邃。祝勇以匠心独运的叙事艺术和苍凉悲壮的文字抒写给予了《旧宫殿》深厚的美学魅力。
参考文献:
[1]祝勇.旧宫殿[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莫言.迷人的《旧宫殿》[J].名作欣赏,2009(11).
[3]陶斯明.创一个怎样的散文”新宫殿”:祝勇《旧宫殿》文学内涵外延的审思[J].作家,2012(12).
[4]蒋蓝.祝勇《旧宫殿》论[J].名作欣赏,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