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一直是民生大计,江河湖水受到季节、环境等的影响较大,水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民生,故而在流域多设立水库等水利建筑物限流。溢洪道是水利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洪措施,本文主要就河流中下游的某水库新建溢洪道为例,对溢洪道施工中的重点——控制段的施工要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溢洪道;水库;控制段
一、工程概况
某水库位于某县内陆地区,干旱少雨,故而在1962年修建该水库的时候主要的功能是灌溉,兼顾防洪和供水的职责。在不断发展中,原有的设置逐渐无法满足新要求,该水库也进行过几次加固修正,目前需要着重关注其泄洪道的问题。该水库对非正常泄洪道控制段设计位置不佳,其所处位置的地质不能满足所需,且水库水位与其关联甚密,从而使施工中面临的问题较多,较为复杂。
该水库新建非常泄洪道在正常泄洪道和原非正常泄洪道之间,且运转过程与正常泄洪道有交际,防渗水工作是重点。在其控制段的闸门选择上以三孔闸门为主,中墩和边墩分别设有两个。新建非正常泄洪道所经过的地方地质不佳,残破积和堆积物形成的表层厚度最高达到了8米,而且基岩主要为片麻花岗岩,表层风化严重,均是某水库新建非常泄洪道控制段建筑的难点,也点出了施工中的要点。
二、施工导流
新增溢洪道桩号0 + 000-0 + 018 为副坝坝体部分,建设过程中为满足施工期水流控制和工程安全度汛,本工程利用水库低水位期,修筑土石围堰,围堰设计为弧形,起点于溢洪道泄洪闸右端,终点与副坝尾部连接,总长130m。堰体采用1m 宽粘土心墙防渗,迎水面采用干砌塊石防冲,背水面采用集水坑水泵抽排水。。
三、地基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地质,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基的建设,故而在开始的时候要对地质进行详细、严格的检测,分析其岩石组成和类别,从而发现可能造成地基不稳固的因素,对其进行修缮和处理。
(一)软弱夹层地基建设面的处理
该水库新增非正常泄洪道所设计的修建渠道下的地质多是片麻花岗岩,质地坚硬、风化严重。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段还存在松散岩石和淤泥地带,从而形成了软弱夹层,这些地方的构造达不到需要的承载力标准,故而在施工中需要规划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将表层风化彻底清理,挖出软弱夹层,规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保证混凝土建设的稳固性,确保地基建设面的承载力可以达到修建地基所需的标准。如果一旦风化层清理不透彻,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底部不断接触水流,很容易导致软化的问题出现,使地基下陷甚至出现断裂,从而造成整个建筑物的下沉、开裂,水库功能损坏。
除了对地基建筑面彻底清理之外,还要注意淤泥软弱夹层的处理,一般采用换基法将软弱夹层中的淤泥地带用混凝土代替,增加其强度。不过在处理软弱夹层过程中要注意挖掘的深度,确保软弱夹层完整被替代,残留的软弱夹层依旧会对地基的稳定造成影响。
(二)地基的加固处理
基于工程整体寿命的高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需要对地基做好加固和补强措施,一般采用植入锚杆和固结灌浆配合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锚杆的植入间距、锚杆长度等,以及在固结灌浆中钻孔位置和深度,确保加固措施的效果。
(三)防水帷幕的处理
防水帷幕主要的原理是利用一些设施将水流通道阻隔,主要用来阻止地下水的渗透。一般在水利工程中采用灌浆帷幕的方式,利用压力将浆液从钻孔中压入到孔周围的缝隙中,等其凝固硬化便可以阻挡水流渗透的路径,形成水流渗透的阻碍体。在该水库非正常泄洪道的修建中,它所衔接的正常泄洪道的副坝在防渗措施上便是采用灌浆帷幕和防渗墙结合的方式。不过由于灌浆帷幕的措施需要其两端都处在隔水地带,所以在进行非正常泄洪道的建设时多考虑使用紫铜止水片的方式防止地下水渗透的作业。紫铜止水片中主含量为铜,抗腐蚀性强,可塑性强,市场认可度也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非正常泄洪道和正常泄洪道副坝之间防水渗透的衔接性,保证形成一个连续性的防渗透系统。
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把控
(一)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混凝土在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化热导致的绝热温升现象,所以在进行原料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原料和水的化合反应,减少水化热的产生,降低绝热温升。在该水库工程施工中,可以选用天然砂和暖石作为骨料,其中暖石的大小标准在0.5~31.5mm的粒径范围内[2]。除此之外,加入粉煤灰和引起减水剂到水泥中,由此形成的混凝土强度强,且减少了水化热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中的配比问题,根据实际材料规格科学进行配比。
(二)混凝土浇筑要点
混凝土浇筑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溢流面浇筑和闸墩浇筑。
1.溢流面浇筑要点
溢流面的构造为曲面设计,经常受到高速水流的冲击,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光滑度要求较高,二者必须同时满足。在本次工程中,主要借助滑动模板二次抹面、从下往上的浇筑方式、滑模配重等措施。滑模配重主要是为了平衡由于振捣混凝土的时候对滑模形成的向上作用力,而且在工人进行抹面的时候需要配备专人对滑模位置进行纠正,防止扭曲。
在工人对溢流面进行抹面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一道抹面工序的时间,把握在混凝土初步凝集后和最后凝结前的区间,作业时保证其干缩性符合标准。溢流面的浇筑工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光滑度。
2.闸墩浇筑要点
闸墩所处的地理位置较高,受力大,一般采用分层、跳仓的浇筑方式来作业。在混凝土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一期工序和二期工序的混凝土温度,在一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确认其强度符合标准所需,才可进行第二道浇筑工序。在闸墩浇筑工程中,要注意牛腿等较难作业地区的密实度,确保其稳固性。
3.浇筑温度控制要点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除了考虑内部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之外,还需要考虑外部作业的温度,一般以低温作业状态为佳,减少内外温差。在温度高于30度后,需要对材料和机械进行物理降温,一般有材料洒水、冷却用水、搭建遮阳帐篷等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外部温度符合要求,减少温差,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三)浇筑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溢洪道的建设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在这期间的混凝土浇筑体积也较大。在浇筑中水化热的不断产生使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当温差过大时,容易导致干裂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天气变化在混凝土终凝后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一般在高温天气采用洒水降温的措施,在干燥气候采用延长养护时间的措施,在低温天气采用保温措施等,从而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纹的情况。在寒冷季节,施工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棉帘,延迟四周模板拆除时间等来延缓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而产生裂缝。
五、结束语
该水库由于其建设的时间以及建设的灌溉要点,使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之前相关的水利部门对水库做了修缮,但是非正常泄洪道的修建更进一步的改善了水库情况。控制段作为泄洪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控制段的完美收工。在本文介绍的控制段施工要点中,每个过程的不完善都会导致整体的工程不完善,造成工程寿命递减、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泄洪道控制段的施工建设中存在的要点进行精准的布施,使整个作业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波. 双塔水库新增2~#溢洪道控制段施工要点技术浅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3).
[2]邓文强. 分析水利工程河岸溢洪道的设计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17(34):301-302.
(作者单位: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溢洪道;水库;控制段
一、工程概况
某水库位于某县内陆地区,干旱少雨,故而在1962年修建该水库的时候主要的功能是灌溉,兼顾防洪和供水的职责。在不断发展中,原有的设置逐渐无法满足新要求,该水库也进行过几次加固修正,目前需要着重关注其泄洪道的问题。该水库对非正常泄洪道控制段设计位置不佳,其所处位置的地质不能满足所需,且水库水位与其关联甚密,从而使施工中面临的问题较多,较为复杂。
该水库新建非常泄洪道在正常泄洪道和原非正常泄洪道之间,且运转过程与正常泄洪道有交际,防渗水工作是重点。在其控制段的闸门选择上以三孔闸门为主,中墩和边墩分别设有两个。新建非正常泄洪道所经过的地方地质不佳,残破积和堆积物形成的表层厚度最高达到了8米,而且基岩主要为片麻花岗岩,表层风化严重,均是某水库新建非常泄洪道控制段建筑的难点,也点出了施工中的要点。
二、施工导流
新增溢洪道桩号0 + 000-0 + 018 为副坝坝体部分,建设过程中为满足施工期水流控制和工程安全度汛,本工程利用水库低水位期,修筑土石围堰,围堰设计为弧形,起点于溢洪道泄洪闸右端,终点与副坝尾部连接,总长130m。堰体采用1m 宽粘土心墙防渗,迎水面采用干砌塊石防冲,背水面采用集水坑水泵抽排水。。
三、地基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地质,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基的建设,故而在开始的时候要对地质进行详细、严格的检测,分析其岩石组成和类别,从而发现可能造成地基不稳固的因素,对其进行修缮和处理。
(一)软弱夹层地基建设面的处理
该水库新增非正常泄洪道所设计的修建渠道下的地质多是片麻花岗岩,质地坚硬、风化严重。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段还存在松散岩石和淤泥地带,从而形成了软弱夹层,这些地方的构造达不到需要的承载力标准,故而在施工中需要规划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将表层风化彻底清理,挖出软弱夹层,规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保证混凝土建设的稳固性,确保地基建设面的承载力可以达到修建地基所需的标准。如果一旦风化层清理不透彻,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底部不断接触水流,很容易导致软化的问题出现,使地基下陷甚至出现断裂,从而造成整个建筑物的下沉、开裂,水库功能损坏。
除了对地基建筑面彻底清理之外,还要注意淤泥软弱夹层的处理,一般采用换基法将软弱夹层中的淤泥地带用混凝土代替,增加其强度。不过在处理软弱夹层过程中要注意挖掘的深度,确保软弱夹层完整被替代,残留的软弱夹层依旧会对地基的稳定造成影响。
(二)地基的加固处理
基于工程整体寿命的高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需要对地基做好加固和补强措施,一般采用植入锚杆和固结灌浆配合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锚杆的植入间距、锚杆长度等,以及在固结灌浆中钻孔位置和深度,确保加固措施的效果。
(三)防水帷幕的处理
防水帷幕主要的原理是利用一些设施将水流通道阻隔,主要用来阻止地下水的渗透。一般在水利工程中采用灌浆帷幕的方式,利用压力将浆液从钻孔中压入到孔周围的缝隙中,等其凝固硬化便可以阻挡水流渗透的路径,形成水流渗透的阻碍体。在该水库非正常泄洪道的修建中,它所衔接的正常泄洪道的副坝在防渗措施上便是采用灌浆帷幕和防渗墙结合的方式。不过由于灌浆帷幕的措施需要其两端都处在隔水地带,所以在进行非正常泄洪道的建设时多考虑使用紫铜止水片的方式防止地下水渗透的作业。紫铜止水片中主含量为铜,抗腐蚀性强,可塑性强,市场认可度也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非正常泄洪道和正常泄洪道副坝之间防水渗透的衔接性,保证形成一个连续性的防渗透系统。
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把控
(一)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混凝土在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化热导致的绝热温升现象,所以在进行原料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原料和水的化合反应,减少水化热的产生,降低绝热温升。在该水库工程施工中,可以选用天然砂和暖石作为骨料,其中暖石的大小标准在0.5~31.5mm的粒径范围内[2]。除此之外,加入粉煤灰和引起减水剂到水泥中,由此形成的混凝土强度强,且减少了水化热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中的配比问题,根据实际材料规格科学进行配比。
(二)混凝土浇筑要点
混凝土浇筑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溢流面浇筑和闸墩浇筑。
1.溢流面浇筑要点
溢流面的构造为曲面设计,经常受到高速水流的冲击,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光滑度要求较高,二者必须同时满足。在本次工程中,主要借助滑动模板二次抹面、从下往上的浇筑方式、滑模配重等措施。滑模配重主要是为了平衡由于振捣混凝土的时候对滑模形成的向上作用力,而且在工人进行抹面的时候需要配备专人对滑模位置进行纠正,防止扭曲。
在工人对溢流面进行抹面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一道抹面工序的时间,把握在混凝土初步凝集后和最后凝结前的区间,作业时保证其干缩性符合标准。溢流面的浇筑工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光滑度。
2.闸墩浇筑要点
闸墩所处的地理位置较高,受力大,一般采用分层、跳仓的浇筑方式来作业。在混凝土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一期工序和二期工序的混凝土温度,在一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确认其强度符合标准所需,才可进行第二道浇筑工序。在闸墩浇筑工程中,要注意牛腿等较难作业地区的密实度,确保其稳固性。
3.浇筑温度控制要点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除了考虑内部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之外,还需要考虑外部作业的温度,一般以低温作业状态为佳,减少内外温差。在温度高于30度后,需要对材料和机械进行物理降温,一般有材料洒水、冷却用水、搭建遮阳帐篷等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外部温度符合要求,减少温差,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三)浇筑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溢洪道的建设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在这期间的混凝土浇筑体积也较大。在浇筑中水化热的不断产生使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当温差过大时,容易导致干裂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天气变化在混凝土终凝后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一般在高温天气采用洒水降温的措施,在干燥气候采用延长养护时间的措施,在低温天气采用保温措施等,从而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纹的情况。在寒冷季节,施工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棉帘,延迟四周模板拆除时间等来延缓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而产生裂缝。
五、结束语
该水库由于其建设的时间以及建设的灌溉要点,使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之前相关的水利部门对水库做了修缮,但是非正常泄洪道的修建更进一步的改善了水库情况。控制段作为泄洪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控制段的完美收工。在本文介绍的控制段施工要点中,每个过程的不完善都会导致整体的工程不完善,造成工程寿命递减、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泄洪道控制段的施工建设中存在的要点进行精准的布施,使整个作业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波. 双塔水库新增2~#溢洪道控制段施工要点技术浅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3).
[2]邓文强. 分析水利工程河岸溢洪道的设计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17(34):301-302.
(作者单位: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