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操作要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51篇文献,共1893例.31篇文献报道术中膝关节屈曲度为15°~30°,39篇文献报道于髌骨上极2 cm处作长3 cm纵形切口.27篇文献报道进针位置在正位透视下胫骨外侧棘突内侧缘,侧位透视下前侧皮质与胫骨平台边缘
【机 构】
: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641300;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四川泸州646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操作要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51篇文献,共1893例.31篇文献报道术中膝关节屈曲度为15°~30°,39篇文献报道于髌骨上极2 cm处作长3 cm纵形切口.27篇文献报道进针位置在正位透视下胫骨外侧棘突内侧缘,侧位透视下前侧皮质与胫骨平台边缘.37篇文献报道术中扩髓.29篇文献报道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29篇文献报道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6篇文献报道试验组术中X线辐射量低于对照组.设有对照组的36篇文献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共使用48次,39次临床疗效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未设立对照组的15篇文献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共使用17次,15次临床疗效评分结果优良率>90%.骨折不愈合发生率仅为0.32%,膝关节疼痛发生率仅为4.49%.结论 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是具体的手术操作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需进一步探讨并形成规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突出与性别、年龄、半月板撕裂部位、半月板撕裂类型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医师对半月板突出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8-07经MRI检查确诊的245例(285膝)半月板突出,参考文献标准将半月板突出分为3度,半月板突出3~5 mm为1度,半月板突出>5~7 mm为2度,半月板突出≥ 7 mm为3度.分析半月板突出与半月板撕裂类型、半月板撕裂部位的相关性,半月板突出分度与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内侧半月板突出发生率高于外侧半月板突出,女性半月板突出发生率高于
目的 探讨尾骨骨折后骶尾部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原因,评估采用改良切口切除尾骨骨折远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0-04诊治的5例尾骨骨折后慢性顽固性骶尾部疼痛、肛周不适且非手术治疗欠佳的患者,采用臀部改良切口行尾骨骨折远端切除术治疗.结果 5例术中未出现直肠及神经血管损伤.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换药后愈合,考虑与臀部脂肪肥厚有关.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骶尾部疼痛及肛周不适明显减轻.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1~3分,平均1.6分.结论 对于尾骨骨折
目的 探讨个性化3D打印导航模板在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9-2019-09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术前获取患者膝关节CT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标准化手术程序,重建下肢力线,设计股骨远端截骨模板及胫骨平台截骨模板,通过3D打印机制作出患膝实物模型及截骨模板,术中采用个性化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截骨.结果 31例术后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随访期间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症状缓解.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膝内翻畸形得到矫正,下肢力线恢复正常
目的 探讨钢丝张力带在合并外侧壁损伤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0-05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合并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介绍钢丝张力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股骨近端外侧壁重建、股骨大粗隆重建时的应用方法.4例置入主钉时出现股骨小粗隆再次移位,5例主钉置入后出现外侧皮质远端张口现象,在置入螺旋刀片后再次尝试复位外侧皮质,发现无法维持外侧壁稳定性,因而决定在股骨近端外侧加用上肢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50~90 m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状态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氧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气指标[pH值、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