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活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推动教学的进程。积极的课堂活力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的形成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等原因都會影响英语课堂活力。本文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习群体的特征及英语教师语言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产生和增进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了解民族学生——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技能。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学英语 课堂活力 和谐 策略
何谓课堂活力(Classroom Dynamics)?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发行了一套《牛津英语教师宝库》的合作版,其中一本书名叫Classroom Dynamics,即课堂活力。活力就是有生命力,富有生气。活教是方法,乐学是目的。课堂活力就是要拓宽教材,整合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活化教法,激趣促动,尊重个体差异,使整个课堂体现生命的活跃与激情。课堂活力对实践教师十分有吸引力,几乎每一名热爱教育这一职业的教师都向往自己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事实上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活力注入课堂。课堂活力对英语教师,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及其民族母语的影响等因素,中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努力探索课堂活力,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那么,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堂活力的源头何在呢?首先要了解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特殊性。
一、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缺乏课堂活力的因素
1.生活环境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比较自我封闭的环境,多数学生生性内向寡语,不善交谈,而且胆小怕事,不善交友,从而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课堂缺乏活力,就会显而易见的死气沉沉,各自学习,互不干扰,死记硬背随之蔓延,哑巴英语由此而生,语言运用毫无生机。
2. 学习环境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自上学第一天开始正式学习第二语言,即汉语。由于受到汉语无处不在的大环境有利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日常汉语口语对他们来说并无大碍,但总比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小学毕业时就至少经历了三种语言学习的历程,不乏有点“力不从心”甚至“筋疲力尽”的感觉,到了中学,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再继续学习第三语言时,自然就产生了语言学习倦怠的现象。
3.英语教师自身因素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关系紧张的问题,其背后有多方面的根源,最主要的是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缺乏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学校教育强调升学率,“升学指标”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民族学生的个性与优缺点被忽视,甚至,由于民族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问答或答错而遭受教师的讽刺挖苦,从而导致民族自尊心的伤害。其结果是,民族学生与英语教师之间产生了无形的代沟,英语课活力淡然无存。
二、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力的策略
活力课堂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而其中最关键的在于策划。只有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内心乐于学习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将学习看成是乐趣,课堂效果自然就会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有其特殊性,充分了解民族学生,是激发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热情的关键,是策划活力课堂的第一步。
1.充分了解民族学生,激发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热情
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只有生命才能唤醒生命,只有激情才能燃起激情。老师课堂上是否投入,将会对课堂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在课堂上都是激情满怀、神采飞扬,用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只有充分了解民族学生,才能激发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应深入了解民族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民族学生着想,洞察民族学生的情感和意见。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语言的掌握。人本主义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氛围,学习者只有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语言或其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关爱他,有时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抚摩学生头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穿着打扮简洁明快,肢体语言要丰富生动,语言语调要洋气地道。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朋友式的而不是服从式的。所谓的师道尊严,是以知识为载体形成的,而不是以服从为先决条件。每个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构建自己的师道尊严,放弃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在上的自我意识,以知识为载体,和学生形成一个学习的统一体,帮助他们进步,引导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智者般的引导,父母般的呵护,朋友般的坦诚,必然能使师生关系相当融洽,学生才能放手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轻松学习,勇往直前,其结果必然是珠连璧合,相得益彰。有些英语老师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不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见到老师总是躲躲闪闪。其实,老师为什么不主动打招呼呢?教师就要为人师表,作好表率。英语老师,要带头说英语,主动用英语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觉一见到英语老师就要用英语交流的氛围而自然地用英语打招呼或应答老师的问候。英语老师的周围就是语言环境。哪里有英语老师,哪里就有英语的交流。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注入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热爱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事业、努力优化和创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英语教师,才能具备在民族地区结合民族学生生活实际将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必备条件。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链接生活的课堂。陶行知说:生活既教育。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经过几年课改的实验,老师们已经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已经丛书斋中走出,较好的融入了生活,即运用了生活经验来学习,又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活,这还不仅仅是个整合资源的问题,而是将来能不能适应社会而生存的问题;这既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更是幸福人生所不可缺少的。所以,将知识活化为生活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将来走上社会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为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增加一些靓丽的色彩,能够活的健康、幸福、愉快、满足,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要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要善于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与设计教学内容,尽可能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融入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乐于学习英语。扬长避短地挖掘民族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习环境有利因素,将英语教学有机地与民族学生生活内容联系在一起,是注入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3. 教学技能是体现课堂活力的直接手段
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教师为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准备教学过程、授课过程、教学评价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有关理论及专业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构建理想和谐课堂的一系列行为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中学生浮想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能长久,如果套用传统的讲练英语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民族地区进行英语教学,必须从民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灵活地采取多种适合的认知特点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兴趣的最佳状态和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频繁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采用游戏方法来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采用猜猜看看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采用TPR教法来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的特性。偶尔采用多媒体教学会缓解他们对黑板加粉笔的厌烦。甚至,改编和翻译一些他们熟悉的汉语歌曲为通俗易懂的英语歌曲,甚至可以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演唱,以之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了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之目的,以达到共同检评教学效果。教者有学,学者有教,相互对话,交流信息,互动互助,教学相长。总之,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活动让学生惊喜不断积极参与,使学生乐学,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丽萍. 构建英语课堂活力浅谈[J]. 教育革新, 2010(07):48
[2]戴云飞. 如何开展活力课堂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1(01):114
[3]韦启卫. 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初探[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03):105
[4]李瑞霞. 强化英语教学技能 构建理想和谐课堂[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09(2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规划项目“民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活力策略研究” 批准号:[qnsy2011gh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学英语 课堂活力 和谐 策略
何谓课堂活力(Classroom Dynamics)?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发行了一套《牛津英语教师宝库》的合作版,其中一本书名叫Classroom Dynamics,即课堂活力。活力就是有生命力,富有生气。活教是方法,乐学是目的。课堂活力就是要拓宽教材,整合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活化教法,激趣促动,尊重个体差异,使整个课堂体现生命的活跃与激情。课堂活力对实践教师十分有吸引力,几乎每一名热爱教育这一职业的教师都向往自己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事实上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活力注入课堂。课堂活力对英语教师,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及其民族母语的影响等因素,中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努力探索课堂活力,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那么,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堂活力的源头何在呢?首先要了解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特殊性。
一、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缺乏课堂活力的因素
1.生活环境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比较自我封闭的环境,多数学生生性内向寡语,不善交谈,而且胆小怕事,不善交友,从而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课堂缺乏活力,就会显而易见的死气沉沉,各自学习,互不干扰,死记硬背随之蔓延,哑巴英语由此而生,语言运用毫无生机。
2. 学习环境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自上学第一天开始正式学习第二语言,即汉语。由于受到汉语无处不在的大环境有利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日常汉语口语对他们来说并无大碍,但总比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小学毕业时就至少经历了三种语言学习的历程,不乏有点“力不从心”甚至“筋疲力尽”的感觉,到了中学,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再继续学习第三语言时,自然就产生了语言学习倦怠的现象。
3.英语教师自身因素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关系紧张的问题,其背后有多方面的根源,最主要的是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缺乏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学校教育强调升学率,“升学指标”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民族学生的个性与优缺点被忽视,甚至,由于民族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问答或答错而遭受教师的讽刺挖苦,从而导致民族自尊心的伤害。其结果是,民族学生与英语教师之间产生了无形的代沟,英语课活力淡然无存。
二、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力的策略
活力课堂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而其中最关键的在于策划。只有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内心乐于学习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将学习看成是乐趣,课堂效果自然就会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有其特殊性,充分了解民族学生,是激发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热情的关键,是策划活力课堂的第一步。
1.充分了解民族学生,激发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热情
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只有生命才能唤醒生命,只有激情才能燃起激情。老师课堂上是否投入,将会对课堂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在课堂上都是激情满怀、神采飞扬,用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只有充分了解民族学生,才能激发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应深入了解民族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民族学生着想,洞察民族学生的情感和意见。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语言的掌握。人本主义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氛围,学习者只有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语言或其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关爱他,有时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抚摩学生头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穿着打扮简洁明快,肢体语言要丰富生动,语言语调要洋气地道。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朋友式的而不是服从式的。所谓的师道尊严,是以知识为载体形成的,而不是以服从为先决条件。每个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构建自己的师道尊严,放弃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在上的自我意识,以知识为载体,和学生形成一个学习的统一体,帮助他们进步,引导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智者般的引导,父母般的呵护,朋友般的坦诚,必然能使师生关系相当融洽,学生才能放手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轻松学习,勇往直前,其结果必然是珠连璧合,相得益彰。有些英语老师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不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见到老师总是躲躲闪闪。其实,老师为什么不主动打招呼呢?教师就要为人师表,作好表率。英语老师,要带头说英语,主动用英语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觉一见到英语老师就要用英语交流的氛围而自然地用英语打招呼或应答老师的问候。英语老师的周围就是语言环境。哪里有英语老师,哪里就有英语的交流。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注入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热爱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事业、努力优化和创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英语教师,才能具备在民族地区结合民族学生生活实际将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必备条件。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链接生活的课堂。陶行知说:生活既教育。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经过几年课改的实验,老师们已经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已经丛书斋中走出,较好的融入了生活,即运用了生活经验来学习,又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活,这还不仅仅是个整合资源的问题,而是将来能不能适应社会而生存的问题;这既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更是幸福人生所不可缺少的。所以,将知识活化为生活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将来走上社会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为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增加一些靓丽的色彩,能够活的健康、幸福、愉快、满足,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要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要善于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与设计教学内容,尽可能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融入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乐于学习英语。扬长避短地挖掘民族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习环境有利因素,将英语教学有机地与民族学生生活内容联系在一起,是注入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3. 教学技能是体现课堂活力的直接手段
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教师为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准备教学过程、授课过程、教学评价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有关理论及专业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构建理想和谐课堂的一系列行为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中学生浮想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能长久,如果套用传统的讲练英语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民族地区进行英语教学,必须从民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灵活地采取多种适合的认知特点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兴趣的最佳状态和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频繁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采用游戏方法来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采用猜猜看看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采用TPR教法来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的特性。偶尔采用多媒体教学会缓解他们对黑板加粉笔的厌烦。甚至,改编和翻译一些他们熟悉的汉语歌曲为通俗易懂的英语歌曲,甚至可以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演唱,以之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了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之目的,以达到共同检评教学效果。教者有学,学者有教,相互对话,交流信息,互动互助,教学相长。总之,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活动让学生惊喜不断积极参与,使学生乐学,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丽萍. 构建英语课堂活力浅谈[J]. 教育革新, 2010(07):48
[2]戴云飞. 如何开展活力课堂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1(01):114
[3]韦启卫. 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初探[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03):105
[4]李瑞霞. 强化英语教学技能 构建理想和谐课堂[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09(2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规划项目“民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活力策略研究” 批准号:[qnsy2011gh1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