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睑术中运用上睑组织差异量调整的办法来治疗上睑臃肿型“肿泡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79例美容就医者,在切开法重睑手术中采用保留大部分睑板前眼轮匝肌,去除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缝合眶隔膜、悬吊泪腺等综合性方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79例接受手术的美容就医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切口均Ⅰ期愈合,上睑“肿泡眼”外观消失,睑裂开大,重睑线形态美观、自然,术者及就医者均表示满意。结论:本术式适用于上睑组织臃肿型重睑术美容就医者,术后效果明确,美容就医者满意度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调整;眼睑;差异量;重睑术;脂肪垫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3-0004-03
重睑术是整形外科开展较早,数量较多的美容整形手术,一直深得广大美容就医者的推崇。对于整形医师而言,如何让每一位重睑术就医者满意,真正做到画龙点“睛”,却绝非易事。对于上睑组织臃肿型“肿泡眼”,重睑术的操作难度相对较高,术后效果差强人意。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选用综合调整上睑组织差异量的方法行重睑术治疗“肿泡眼”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79例,女59例,男20例。年龄22~53岁,平均40.7岁。其中初次手术者61例,曾行重睑手术术后效果不满意者18例,均为“埋线法”术后。给与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并排除手术禁忌证。
1.2方法
1.2.1术前设计:采用个性化设计原则,结合求美者脸型、眼型、上睑组织量及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确定。首先嘱就医者平卧闭眼,虚视脚尖,距上睑缘7~9mm处设计重睑线黄金点;术者用眼科镊向后上方推移黄金点处上睑皮肤,并嘱就医者睁眼上视额部,观察重睑线形态,满意后标记重睑切口线。然后嘱就医者坐起,立位下以“夹持法”设计上睑皮肤的祛除量,标记祛皮线,并以碘酊固定。此外由于“肿泡眼”较多呈现为眼轮匝肌的肥厚,上睑眶隔脂肪量多且向前、向外下方脱垂疝出,伴有较厚的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及上睑皮肤的松弛,因此在设计手术方案时应将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在内。
1.2.2手术操作:1%盐酸利多卡因+1:100 00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按术前设计切开重睑线及去皮线的皮肤。将重睑线切口下皮肤与睑板前眼轮匝肌之间的连接进行分离,沿睑板走行在其上缘去除1~2mm眼轮匝肌。打开眶隔膜,切除自然疝出的外侧及中间眶隔脂肪。此时嘱就医者睁眼上视额部,观察上眼睑形态;如仍显臃肿,可牵开重睑线切口上方眼轮匝肌,将上睑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做大部分切除,7-0可吸收线缝合眶隔,对有泪腺脱垂的可将其向外上方悬吊固定于眶外缘骨膜上,最后去除设计好的上睑皮肤。再次嘱求美者睁眼上视额部,观察上睑形态满意后,6-0医用无损伤缝线经切口下缘皮肤,睑板前提上睑肌腱膜,切口上缘皮肤穿出缝合,调整缝线松紧度并观察重睑线形态至满意,单侧缝合5~7针。对侧手术方法同前述,术毕。
1.2.3术后处理:双眼上睑加压包扎24h,给予术后冷疗法处理,5~6d后拆线。
2结果
本组79例,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眼部臃肿“肉泡”样外观消失,睑裂开大,睫毛上翘,重睑形态流畅,自然、美观,符合眼部美学黄金标准,术者及所有求美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典型病例见图1~3。
3讨论
重睑成形术历史悠久,最早由眼科倒睫手术发展而来。现今各种重睑术式层出不穷,是各级医疗机构美容整形外科开展较多的手术。然而由于每位求美者眼部外型的差异,整形医师要想真正做到随心所欲,驾驭自如,也有一定难度。经典的重睑成形术切开法要求去除重睑线切口下方睑板前眼轮匝肌,其目的在于使切口下缘皮肤与睑板更好的粘连,形成重睑。有学者为保证术后重睑形成甚至将睑板前筋膜也剔除,使切口下缘组织直接贴附于睑板上。这样做术后切口下缘组織有过于单薄僵硬感,不符合美容外科自然的美学原则。而且对于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的去除与否,以及针对“肿泡眼”重睑术中对于上睑组织量的调整目前相关报道较少。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如果仅按上述经典重睑术方法进行手术,对于上睑组织臃肿型“肿泡”眼,术后会出现重睑线变浅,眼部外观不自然,切口上下缘组织呈“台阶样”畸形。其原因在于切口上下缘组织量的差异,手术中如果仅对切口上缘眼睑组织的眶隔脂肪做了处理,而忽视了对其他组织如: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眶隔、泪腺的综合处理,则切口上缘仍然具有向前、向外下方脱垂的趋势;而切口下缘因睑板前眼轮匝肌的不存在。皮肤与睑板形成固定粘连更易使切口上缘组织下垂。术后虽然形成了重睑,但外观美感欠佳,恢复时间长,术后效果不稳定,美容就医者满意度低,易引发医疗纠纷。有鉴于此,笔者在参考相关报道后,考虑能否在重睑术中对切口上下缘组织量的差异性进行综合调整。使就医者术后不仅有美观的重睑形成,而且使切口上下缘间的组织量接近相等或近似,减少因组织量的差异形成的切口上缘组织脱垂的力学趋势,矫治前述之不良并发症。具体做法:①将切口下缘睑板前眼轮匝肌预以大部保留,仅去除睑板上缘1~2mm的眼轮匝肌,便于形成重睑;②不仅去除上睑眶隔脂肪,同时去除大部分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垫;③术中缝合眶隔,悬吊松垂的泪腺。目的在于:①睑板前眼轮匝肌做为切口下缘强有力的支持组织对于维持术后切口下缘“饱满度”及上下缘组织量的平衡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予以保留;②上睑眶隔脂肪及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的去除是调整组织量差异性的手术方法之一,可减轻术后上睑组织向前、向外下松垂的趋势;③缝合眶隔及悬吊泪腺除调整组织差异量外还可预防术后继发性上睑组织下垂,对于维持术后效果具有一定作用。
手术操作体会:①单侧局麻药物注射量控制在1.5~2ml之间,不宜过多;②去除眼轮匝肌下脂肪垫时要注意保护提上睑肌腱膜;③缝挂睑板上缘睑板前提上睑肌腱膜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否则会影响术后重睑形成;④术后采用冷疗及切口清洁护理等方法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调整上睑组织差异量的方法对于上睑臃肿型重睑术就医者,具有术后上睑形态美观自然,重睑效果持久稳定,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调整;眼睑;差异量;重睑术;脂肪垫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3-0004-03
重睑术是整形外科开展较早,数量较多的美容整形手术,一直深得广大美容就医者的推崇。对于整形医师而言,如何让每一位重睑术就医者满意,真正做到画龙点“睛”,却绝非易事。对于上睑组织臃肿型“肿泡眼”,重睑术的操作难度相对较高,术后效果差强人意。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选用综合调整上睑组织差异量的方法行重睑术治疗“肿泡眼”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79例,女59例,男20例。年龄22~53岁,平均40.7岁。其中初次手术者61例,曾行重睑手术术后效果不满意者18例,均为“埋线法”术后。给与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并排除手术禁忌证。
1.2方法
1.2.1术前设计:采用个性化设计原则,结合求美者脸型、眼型、上睑组织量及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确定。首先嘱就医者平卧闭眼,虚视脚尖,距上睑缘7~9mm处设计重睑线黄金点;术者用眼科镊向后上方推移黄金点处上睑皮肤,并嘱就医者睁眼上视额部,观察重睑线形态,满意后标记重睑切口线。然后嘱就医者坐起,立位下以“夹持法”设计上睑皮肤的祛除量,标记祛皮线,并以碘酊固定。此外由于“肿泡眼”较多呈现为眼轮匝肌的肥厚,上睑眶隔脂肪量多且向前、向外下方脱垂疝出,伴有较厚的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及上睑皮肤的松弛,因此在设计手术方案时应将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在内。
1.2.2手术操作:1%盐酸利多卡因+1:100 00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按术前设计切开重睑线及去皮线的皮肤。将重睑线切口下皮肤与睑板前眼轮匝肌之间的连接进行分离,沿睑板走行在其上缘去除1~2mm眼轮匝肌。打开眶隔膜,切除自然疝出的外侧及中间眶隔脂肪。此时嘱就医者睁眼上视额部,观察上眼睑形态;如仍显臃肿,可牵开重睑线切口上方眼轮匝肌,将上睑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做大部分切除,7-0可吸收线缝合眶隔,对有泪腺脱垂的可将其向外上方悬吊固定于眶外缘骨膜上,最后去除设计好的上睑皮肤。再次嘱求美者睁眼上视额部,观察上睑形态满意后,6-0医用无损伤缝线经切口下缘皮肤,睑板前提上睑肌腱膜,切口上缘皮肤穿出缝合,调整缝线松紧度并观察重睑线形态至满意,单侧缝合5~7针。对侧手术方法同前述,术毕。
1.2.3术后处理:双眼上睑加压包扎24h,给予术后冷疗法处理,5~6d后拆线。
2结果
本组79例,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眼部臃肿“肉泡”样外观消失,睑裂开大,睫毛上翘,重睑形态流畅,自然、美观,符合眼部美学黄金标准,术者及所有求美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典型病例见图1~3。
3讨论
重睑成形术历史悠久,最早由眼科倒睫手术发展而来。现今各种重睑术式层出不穷,是各级医疗机构美容整形外科开展较多的手术。然而由于每位求美者眼部外型的差异,整形医师要想真正做到随心所欲,驾驭自如,也有一定难度。经典的重睑成形术切开法要求去除重睑线切口下方睑板前眼轮匝肌,其目的在于使切口下缘皮肤与睑板更好的粘连,形成重睑。有学者为保证术后重睑形成甚至将睑板前筋膜也剔除,使切口下缘组织直接贴附于睑板上。这样做术后切口下缘组織有过于单薄僵硬感,不符合美容外科自然的美学原则。而且对于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的去除与否,以及针对“肿泡眼”重睑术中对于上睑组织量的调整目前相关报道较少。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如果仅按上述经典重睑术方法进行手术,对于上睑组织臃肿型“肿泡”眼,术后会出现重睑线变浅,眼部外观不自然,切口上下缘组织呈“台阶样”畸形。其原因在于切口上下缘组织量的差异,手术中如果仅对切口上缘眼睑组织的眶隔脂肪做了处理,而忽视了对其他组织如: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眶隔、泪腺的综合处理,则切口上缘仍然具有向前、向外下方脱垂的趋势;而切口下缘因睑板前眼轮匝肌的不存在。皮肤与睑板形成固定粘连更易使切口上缘组织下垂。术后虽然形成了重睑,但外观美感欠佳,恢复时间长,术后效果不稳定,美容就医者满意度低,易引发医疗纠纷。有鉴于此,笔者在参考相关报道后,考虑能否在重睑术中对切口上下缘组织量的差异性进行综合调整。使就医者术后不仅有美观的重睑形成,而且使切口上下缘间的组织量接近相等或近似,减少因组织量的差异形成的切口上缘组织脱垂的力学趋势,矫治前述之不良并发症。具体做法:①将切口下缘睑板前眼轮匝肌预以大部保留,仅去除睑板上缘1~2mm的眼轮匝肌,便于形成重睑;②不仅去除上睑眶隔脂肪,同时去除大部分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垫;③术中缝合眶隔,悬吊松垂的泪腺。目的在于:①睑板前眼轮匝肌做为切口下缘强有力的支持组织对于维持术后切口下缘“饱满度”及上下缘组织量的平衡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予以保留;②上睑眶隔脂肪及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垫的去除是调整组织量差异性的手术方法之一,可减轻术后上睑组织向前、向外下松垂的趋势;③缝合眶隔及悬吊泪腺除调整组织差异量外还可预防术后继发性上睑组织下垂,对于维持术后效果具有一定作用。
手术操作体会:①单侧局麻药物注射量控制在1.5~2ml之间,不宜过多;②去除眼轮匝肌下脂肪垫时要注意保护提上睑肌腱膜;③缝挂睑板上缘睑板前提上睑肌腱膜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否则会影响术后重睑形成;④术后采用冷疗及切口清洁护理等方法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调整上睑组织差异量的方法对于上睑臃肿型重睑术就医者,具有术后上睑形态美观自然,重睑效果持久稳定,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可以加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