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关注课堂的有效性,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主观看美术作品,探究美术作品的内容,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会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通过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鉴赏,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美。
【关键词】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28-02
《初中美術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主动地观察艺术作品,感悟作品的美和内容,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进而陶醉在美术的环境和氛围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有效教学的特点,并且关注有效课堂授课的各个环节,不能对学生进行机械地灌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有效的教学策略会使学生产生对艺术进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活动。通过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一、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原则
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融入课堂学习过程,在观察和欣赏中理解美术知识,感受到美术创造的艺术性。教师也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潜能,进而关注学生,并从鉴赏方法和鉴赏策略上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双发现艺术和鉴赏艺术的眼睛。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时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1]。
(一)美术有效教学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师要先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关注艺术欣赏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使学生面对每一件艺术品都可以发现它的美,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
(二)美术有效教学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有效教学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因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点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出发,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产生和有效进行。教师要设计符合不同水平学生需要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设计针对学生个性的教学活动。
(三)美术有效教学要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保证过程设计的完整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保证设计对象的科学性,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出符合美术学科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传媒体系,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欲望[2]。
二、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永远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教师要通过科学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融入美术教学的问题、理念、思路和方法,使情境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切入课堂,会让学生的目光集中到对美术知识的探究中并主动欣赏。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联系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情境。如在学习七下《灯饰设计与制作》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用“元宵节”这一与灯有关的节日。教师播放视频资料呈现出元宵节的热闹场面,用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来唤醒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联系旧知,促进学生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把视频定格在不同的灯上面,会使学生有意识的对各种各样的灯进行观察和欣赏,发现“灯”并不是都一样的,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样式,各不相同。在观察中,学生会主动地体验不同灯饰的色彩、图案、材质以及样式等,对它们的创意和特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融入情境中,会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感受精彩的灯饰,并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为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二)确立问题,明确课堂探究方向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去解决问题。问题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运转起来,帮助学生发现美术探究的要素。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学生会寻找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绘画方式、设计结构安排以及画面的布局,还会探究画面的色调以及表达的情感等问题。在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逐步学会鉴赏,学会审美,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学生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一步步提高,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3]。
如在学习七下《画家乡的风景》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内蒙古草原壮美风情的油画作品《草原的路》,并提出问题:“辽阔草地的形状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给你带来一种则那样的感觉?”“怎样绘画才能够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如果用直线来替代斜线可以吗?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会发现:辽阔草地的形状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让人感觉小路慢慢消失于地平线上;前后景物距离的宽窄变化,给人一种纵向斜线消失的感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会认识到这种艺术绘画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而主动地探究。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理解,这种空间感的变化体现了风景画中的透视画法,进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概念,感受到这种艺术形式带来的美,形成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三)主动思考,内化知识并自主感悟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用眼睛去看、用目光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思维去思考,学生只有通过动脑的方式,才能够想到鉴赏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元素,形成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促进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4]。 如在学习七上《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中国结的相关常识,使学生在探究中明确中国结的来历、特点、寓意、分类以及制作材料,之后让学生思考平结的编法及变化,使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每人发一根红绳,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实践的方式来尝试平结的编法,使学生在探究中边学边练,学会编平结,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而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为了使自己的编织能够做到最好,学生都会努力地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尝试,在动手中形成深刻理解,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感悟。
(四)协作学习,分享观点并互动切磋
学生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难免是片面的、单一的,为了使学生可以丰富认识从多角度来鉴赏,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来鉴赏艺术。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会从自己獨特的角度进行艺术的分析和探究,会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来分析艺术表达形式。正因为存在每个人不同的鉴赏角度,所以相互交流和切磋才会变得更有意义。为了实现美术有效教学,教师要善于用协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沟通中提高认识。
如在学习七上《让图表说话》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探究生活中的零花钱分配、喜欢的食物种类、上学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一周天气变化的情况等,进行材料的搜集和数据的统计,并且利用刚刚学习过的美术知识来制作出一幅具有突出形象特征的图表。学生通过讨论首先会增加统计的数据,使所有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数据。其次,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想到图表制作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够关注图表制作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如文字清晰、色彩鲜艳、图形多样、要有适当的装饰等。学生通过交流还能够对柱形图、折线图以及饼状图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方便学生理解构成图表的要素,进而可以积极地利用这些要素,制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五)效果评价,及时反馈督促提高
由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这种教学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以外的专门测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到鉴赏艺术的方向,明确探究艺术的目的,学会对艺术品的构图、色彩、设计、比例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鉴赏,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积极探究,主动鉴赏,在观察中发现艺术作品的美,感悟艺术作品的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教师要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巧妙授课,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美术作品,使其陶醉在艺术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顾海卫.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2]张雪梅.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3]张洪梅.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5).
[4]吕奇.浅谈初中美术的多种教学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9).
[5]张晶晶.探析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7(22).
【关键词】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28-02
《初中美術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主动地观察艺术作品,感悟作品的美和内容,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进而陶醉在美术的环境和氛围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有效教学的特点,并且关注有效课堂授课的各个环节,不能对学生进行机械地灌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有效的教学策略会使学生产生对艺术进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活动。通过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一、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原则
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融入课堂学习过程,在观察和欣赏中理解美术知识,感受到美术创造的艺术性。教师也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潜能,进而关注学生,并从鉴赏方法和鉴赏策略上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双发现艺术和鉴赏艺术的眼睛。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时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1]。
(一)美术有效教学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师要先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关注艺术欣赏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使学生面对每一件艺术品都可以发现它的美,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
(二)美术有效教学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有效教学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因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点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出发,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产生和有效进行。教师要设计符合不同水平学生需要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设计针对学生个性的教学活动。
(三)美术有效教学要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保证过程设计的完整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保证设计对象的科学性,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出符合美术学科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传媒体系,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欲望[2]。
二、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永远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教师要通过科学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融入美术教学的问题、理念、思路和方法,使情境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切入课堂,会让学生的目光集中到对美术知识的探究中并主动欣赏。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联系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情境。如在学习七下《灯饰设计与制作》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用“元宵节”这一与灯有关的节日。教师播放视频资料呈现出元宵节的热闹场面,用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来唤醒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联系旧知,促进学生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把视频定格在不同的灯上面,会使学生有意识的对各种各样的灯进行观察和欣赏,发现“灯”并不是都一样的,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样式,各不相同。在观察中,学生会主动地体验不同灯饰的色彩、图案、材质以及样式等,对它们的创意和特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融入情境中,会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感受精彩的灯饰,并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为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二)确立问题,明确课堂探究方向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去解决问题。问题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运转起来,帮助学生发现美术探究的要素。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学生会寻找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绘画方式、设计结构安排以及画面的布局,还会探究画面的色调以及表达的情感等问题。在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逐步学会鉴赏,学会审美,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学生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一步步提高,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3]。
如在学习七下《画家乡的风景》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内蒙古草原壮美风情的油画作品《草原的路》,并提出问题:“辽阔草地的形状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给你带来一种则那样的感觉?”“怎样绘画才能够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如果用直线来替代斜线可以吗?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会发现:辽阔草地的形状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让人感觉小路慢慢消失于地平线上;前后景物距离的宽窄变化,给人一种纵向斜线消失的感觉。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会认识到这种艺术绘画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而主动地探究。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理解,这种空间感的变化体现了风景画中的透视画法,进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概念,感受到这种艺术形式带来的美,形成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三)主动思考,内化知识并自主感悟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用眼睛去看、用目光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思维去思考,学生只有通过动脑的方式,才能够想到鉴赏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元素,形成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促进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4]。 如在学习七上《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中国结的相关常识,使学生在探究中明确中国结的来历、特点、寓意、分类以及制作材料,之后让学生思考平结的编法及变化,使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每人发一根红绳,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实践的方式来尝试平结的编法,使学生在探究中边学边练,学会编平结,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而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为了使自己的编织能够做到最好,学生都会努力地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尝试,在动手中形成深刻理解,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感悟。
(四)协作学习,分享观点并互动切磋
学生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难免是片面的、单一的,为了使学生可以丰富认识从多角度来鉴赏,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来鉴赏艺术。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会从自己獨特的角度进行艺术的分析和探究,会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来分析艺术表达形式。正因为存在每个人不同的鉴赏角度,所以相互交流和切磋才会变得更有意义。为了实现美术有效教学,教师要善于用协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沟通中提高认识。
如在学习七上《让图表说话》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探究生活中的零花钱分配、喜欢的食物种类、上学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一周天气变化的情况等,进行材料的搜集和数据的统计,并且利用刚刚学习过的美术知识来制作出一幅具有突出形象特征的图表。学生通过讨论首先会增加统计的数据,使所有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数据。其次,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想到图表制作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够关注图表制作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如文字清晰、色彩鲜艳、图形多样、要有适当的装饰等。学生通过交流还能够对柱形图、折线图以及饼状图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方便学生理解构成图表的要素,进而可以积极地利用这些要素,制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五)效果评价,及时反馈督促提高
由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这种教学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以外的专门测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到鉴赏艺术的方向,明确探究艺术的目的,学会对艺术品的构图、色彩、设计、比例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鉴赏,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积极探究,主动鉴赏,在观察中发现艺术作品的美,感悟艺术作品的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教师要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巧妙授课,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美术作品,使其陶醉在艺术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顾海卫.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2]张雪梅.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3]张洪梅.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5).
[4]吕奇.浅谈初中美术的多种教学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9).
[5]张晶晶.探析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