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生教育的缩影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o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1〕涵养学生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灵观照世态百相、处理衣食住行,营造审美的生活——这种审美心灵与审美生活内外和谐的教育,可称为审美人生教育。
  《竹影》正是丰子恺审美人生教育思想的一个缩影,折射着它的三个层次:审美人生的根基—审美人生的养护—审美人生的完形。
  
  一、童心——审美人生的根基
  
  丰子恺认为:“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犹之一块洋钱,在我看了立刻想起这是有效用的一块钱,是谁所有的,与我有何关系……而在他看了,只见一块浑圆闪白浮雕,何等美丽!” 〔2〕
  《竹影》写三个孩子在朦胧的月光下,猜问题、描人影、绘竹影,洋溢着天真烂漫a的童趣,这正是审美童心的呈现。
  “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 〔3〕月光朦胧,清秀俊逸的竹影,斑斑驳驳、摇曳生姿。善于审美的童心,很快捕捉到了这一奇观。孩子们的眼睛,尚未为世务浸染,纯净如晨露,在那里,日月星辰、草木砂石,无不折射着美的光彩。这种与生俱来的审美心灵,是艺术家的根基,也是其日后审美人生的根基。
  
  二、艺术教育——审美人生的养护
  
  虽然儿童天生具有审美的心灵,但“小孩子长大起来,涉世渐深,现实渐渐暴露,儿时所见的美丽的世界”,就会“渐渐破产”。〔4〕要养护他们审美的心灵,就须施以美的滋润。
  所以,对孩子们绘画的引导,“父亲”始终是超越其“形”,浸润以“美”。
  他教育孩子:“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这“最好看的姿态”,便是竹影所呈现的美。“父亲”引导孩子们走出依样画葫芦的游戏,像画家一样用心去感受、欣赏竹影的美姿,进而表达这种美。这是站在更高的台阶上,擦洗孩子们审美的眼睛,涵养他们审美的心灵。
  孩子们问:“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父亲”回答:“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这里的“神气”也是指美,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更加突出形似与神韵的差别。用墨画竹,可以超越绿在形似上的干扰,更好地表现竹的神韵。——“父亲”始终将谈话核心集中在美上,引导孩子们走出形的束缚。
  超越绘画的技术层面,无丝毫匠气之尘埃,循循以美感诱人,以滋润审美的心田、培养芬芳的胸怀,这正是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
  
  三、心物交融——审美人生的完形
  
  以审美养护心灵,使我们感到世界处处美丽、生活时时润泽, “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的情味”。〔5〕这种审美心灵与审美生活的交融,便是审美人生的最终完形。
  文中的“父亲”,便是审美人生的典范。
  看到三个孩子画竹影,父亲并没有因弄脏自家水门汀而生气,却以一种欣赏的态度融入其中:“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父亲”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孩子们的绘画游戏中,随他们遨游审美想象的童话王国。丰子恺曾借八指头陀的一首诗来表达他的这种深情:“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境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6〕
  “父亲”的生活原型——丰子恺本人,更是拥有审美的人生。
  他在《闲居》中谈到,曾以绘画的构图法来布置书房:“主人的座位为全局的主眼……须居全幅中最重要的地位。”其他物品“犹之画中的附属物、背景,均须有护卫主物,显衬主物的作用。这样妥帖之后,人在里面,精神自然安定,集中,而快适。”他还将一年四季比为音乐,将春天比为门德尔松、夏天比为贝多芬、秋日比为肖邦和舒曼、冬天比为舒伯特。以这种姿态进入生活,所视莫非绘画,所闻莫非音乐,这是心灵之美与生活之美的天人合一,是美的不朽。〔7〕
  司马长风评价丰子恺的散文说:“清如无云的蓝天,朴如无涯的大地,如春华秋实,夏绿冬雪。” 〔8〕这也是丰子恺审美人生的写照,因为他“将生活与散文浑融一片,散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散文”。〔9〕
  
  〔1〕丰子恺《教师日记(1937年11月26日 星期六)》,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文集》(第7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2〕〔4〕丰子恺《关于儿童教育》,《丰子恺文集》(第2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本文所引《竹影》均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读〈教育艺术论〉》,《丰子恺文集》(第2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孙冰编选《丰子恺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
  〔7〕丰子恺《闲居》,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版。
  〔8〕〔9〕司马长风《丰子恺的不朽篇章》,《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九龙昭明出版社1980年4月第3版。
其他文献
本来想模仿哈姆雷特的句式,说“这是一个问题”。后来一想,状元们已经“用脚投票”,作出了明确选择,所以加一个问号。  我对高考“状元”的品质一直是有质疑的,但必须承认,这次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  这里,北大、港大只是一个代称,泛指内地的“名牌大学”和香港地区的大学。早在几年前家长向我咨询时,我就毫不含糊,认为在香港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比内地的名校更值。因为,这不是两所学校的竞争,而是两种教育体制、教育
琦君《髻》一文堪称经典,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有很高的评价。一般论述集中在髻的象征性,即作者母亲和姨娘的发型蕴含着心结的对立。母亲坚持自己的古板发髻,在委屈中坚守传统妇德,又不失自尊。姨娘的发髻,则显示出炫耀,甚至示威。父亲去世之后,经历了人世沧桑,母亲和“我”都改变了,对姨娘变得理解、同情而且“相依为命”。作者感悟了人生爱恨情仇的虚幻,获得了精神的解脱。  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仅
《悼念一棵枫树》是牛汉的代表作。当年甫一发表,立即赢得了好评。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时,诗人牛汉作为“牛鬼蛇神”,被发配到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已经四个年头。绝大部分干校“学员”已奉命返回北京,只有他和少数有“问题”的人,仍被留了下来。管制放松了,活儿也不那么累了,没什么事的时候,除了读当初下干校时带来的《洛尔迦诗抄》、李贺的《歌诗集》和《全唐诗》,就是在干校的荒山野地里转
2011年3月23日—25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浙江省“小、初、高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比较研究活动”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举行。三个学段的几位执教教师分年段相继呈现了《纽约客》《背影》及想象作文训练专题课,力图用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相同课型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梯度、知识梯度、教学梯度。在评课环节中,讨论的焦点是相同的课型如何善待读者意识、文本意识、作者意识。下面笔者以《背影》为例,探讨不同阶段的学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个主题在理论上其实无须论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片古老国度,上下五千年来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里,体现在言谈举止间。然而,与“独尊儒术”的年代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连接。之所以还要提出这样一个主题,是因为要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在今天仍然需要讨论它,以及应该如何正确
《金铜仙人辞汉歌》出自语文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全诗如下: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
20世纪末,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引进北欧母语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性,批判教师一言堂,推行多元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想象,尊重学生独特体悟,一时举国兴奋莫名,以为获得了语文教学的金钥匙,多年语文教学效果不彰的难题可迎刃而解。当时新帜高标,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莫不望风景从。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容器的积习,教师话语霸权威风扫地以尽。学生主体性写进了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取得行政法规的地位。课堂上,主要由
有幸阅读语文同人的《聚龙宣言》,为真语文的诤言和愿景感怀。真语文取“真”字的“本原”和“真实”[1]之义。诸如旷日持久的语文课程性质之辩,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不足,主因是尚未把握语文的“本原”,属于语文教与学的认识失真;教师语文公开课上作假、学生写作虚情假意等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现象,是未做到“真实”,属于语文教与学的行为失范。无论是认识失真还是行为失范,都是语文课程改革亟待破解的难题
《美丽的颜色》是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第二卷。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不作任何渲染、铺陈,只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展示一个个镜头,令读者仿佛见证了残破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油然而生敬仰之情。编者选进这篇文章,使之与其他三篇文章共同建构成回忆性散
最近忽然想起十多年前的一篇报道: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听了一堂由一名优秀特级教师执教的物理课。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语言准确精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之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听课的近百名中国教师随着铃声的响起,掌声雷动。但是,五位美国客人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第二天,接待者请他们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