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年来,“民工荒”、用工难、用工荒问题日益凸显,建筑业用工得不到有效补给,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和“民工荒”形成原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筑业工人规模增长相关经验,并提出增加就业岗位,培育现代化产业工人,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等相关对策,希望对建筑业健康、平稳、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帮助。
【关键词】建筑业;用工;研究
新中国诞生到现在,建筑业历经了一系列改革,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方式,实现了飞跃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建筑业正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阶段转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农村可转移输出劳动数量的逐年递减,建筑工人市场需大于求,“民工荒”现象开始出现,严重阻碍并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建筑业“民工荒”问题,培育吸引劳动力往建筑业转移,保障未来建筑业用工供给的稳定输出,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建筑业用工荒现状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伴随产业规模的扩大,与日俱增。而劳动供给的减少,将对建筑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弗里曼[1]认为,劳动力供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取决于该地区的人口规模及构成、愿意从事劳动的人口比例、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以及技能水平和工作劳动强度等因素。朱小林和殷宁宇[2]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建筑业劳动力需求的绝对数量与全国就业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戴国琴[3]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将以年均0.97%的速度持续增长。张英杰、叶怀远、王晓峰分析得出[4],根据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建筑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劳动供给将出现“全局性”短缺。
1.1建筑业农民工总人数逐年下降
2013年后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的总人数开始下降,2015-2018年呈负增长现象。具体情况,见图1。
1.2建筑业农民工年龄结构欠合理
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为22.4%,比2013年增加了7.2%,而21-30岁农民工占比相比2013年减少了5.6%。值得关注的是,31-50岁农民工占比变化不大,6年内没有出现规模性增长,意味着农民工正由青壮年向中年转变。
1.3建筑业的工资水平偏低
2013-2018年全国建筑业农民工收入卒年递增,但增幅并不明显。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从2013年的2965元/人上升至4209元/人。2013至2018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增加幅度低于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加幅度。
2、建筑业用工不匹配问题形成原因
2.1薪资水平偏低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提高了综合国力,还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3-201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9917元,增幅为54.15%,但建筑业的收入增幅仅为41.95%;。建筑业从业人员认为,劳动收入与付出不匹配,其薪资水平增幅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加之其收入增长与经济、消费的增长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远离薪资水平偏低、收入增长速度较低的建筑业,转而向收入较高的交通运输业或其他行业倾斜,导致建筑业“民工荒”现象开始形成。
2.2三产的发展吸纳了劳动力
第三产业无论是从劳动强度、工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等方面,比建筑业有更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农民工在择业上更愿意从事第三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统计,2013—201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占比从42.6%上升到50.5%,而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比从22.2%下降到18.6%。三产的发展虽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吸引了大量建筑业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三产业,与建筑业形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竞争关系。
2013至201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总人数上升了7.9%,而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总人数下降了3.6%.第三产业农民工总人数是建筑业农民工总人数的2.71倍。
2.3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26%。该结果与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量在2018年底达到惊人的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老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比不断攀升。11.9%的65岁以上人口数量代表着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社会,离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仅差2.1%[5]。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国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业用工不再像以前有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客观的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业“民工荒”的形成发展。
3、中国建筑业用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建筑业“民工荒”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呈下行趋势。为解决建筑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保障行业用工的可持续供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缓解行业用工难题。
3.1着力提高岗位吸引力
建筑业农民工岗位吸引力不足普遍表现为“招人难,留人更难”,而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低、社会认同感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问题。因此,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建筑业岗位吸引力才能吸引务工人员从事建筑行业。
首先,大幅提高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并保证在全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其次,健全建筑业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解决医疗、保险、工伤、子女教育等基本福利待遇。最后,充分结合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特点,建立健全合理完善的薪酬调节机制,取代现阶段由于“用工荒、招人难”导致的“被迫式”人工工资调整,吸引更多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生产活动,保证建筑行业具备持续的新鲜血液供给。 3.2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中国建筑业发展至今,建筑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建筑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属于粗放式发展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业将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将不断扩大。但是,日益凸显的“民工荒”问题导致劳动力这一低成本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建筑业也面临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等诸多严峻挑战。因此,建筑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传统的建造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还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油品,导致建筑垃圾增多的同时,还造成扬尘污染。因此装配式建筑实现建筑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和建筑施工的工业化,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增加,取代了建筑业农民工肩挑背扛的传统建造模式,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量减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弥补当前由于“民工荒”而引起的建筑业农民工短缺,还能节约劳动力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3加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一直是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比较注重物质资本(资本、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的原始积累,可是一旦出现消耗的速度快于积累的速度,就会出现物质资本越积越少的奇怪现象。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階段,必须意识到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并逐步着手提高人力资本的原始积累。
结语:
虽然,建筑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大部分从事建筑业工作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很低,而且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容易酿成较大的工程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延误工程顺利交付使用。所以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是确保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弗里曼.劳动经济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2]朱小林,殷宁宇.我国建筑业劳动力市场的变动趋势及对建筑业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4,30(06):108-110.
[3]戴国琴. 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张英杰,叶怀远,王晓峰.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建筑业劳动力供求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8(11):66-73.
[5]林宇姗.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影响及解决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9):111-113.
作者简介:
李道刚(1978.08-),男,湖南衡阳人,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业;用工;研究
新中国诞生到现在,建筑业历经了一系列改革,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方式,实现了飞跃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建筑业正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阶段转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农村可转移输出劳动数量的逐年递减,建筑工人市场需大于求,“民工荒”现象开始出现,严重阻碍并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建筑业“民工荒”问题,培育吸引劳动力往建筑业转移,保障未来建筑业用工供给的稳定输出,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建筑业用工荒现状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伴随产业规模的扩大,与日俱增。而劳动供给的减少,将对建筑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弗里曼[1]认为,劳动力供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取决于该地区的人口规模及构成、愿意从事劳动的人口比例、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以及技能水平和工作劳动强度等因素。朱小林和殷宁宇[2]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建筑业劳动力需求的绝对数量与全国就业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戴国琴[3]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将以年均0.97%的速度持续增长。张英杰、叶怀远、王晓峰分析得出[4],根据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建筑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劳动供给将出现“全局性”短缺。
1.1建筑业农民工总人数逐年下降
2013年后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的总人数开始下降,2015-2018年呈负增长现象。具体情况,见图1。
1.2建筑业农民工年龄结构欠合理
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为22.4%,比2013年增加了7.2%,而21-30岁农民工占比相比2013年减少了5.6%。值得关注的是,31-50岁农民工占比变化不大,6年内没有出现规模性增长,意味着农民工正由青壮年向中年转变。
1.3建筑业的工资水平偏低
2013-2018年全国建筑业农民工收入卒年递增,但增幅并不明显。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从2013年的2965元/人上升至4209元/人。2013至2018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增加幅度低于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加幅度。
2、建筑业用工不匹配问题形成原因
2.1薪资水平偏低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提高了综合国力,还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3-201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9917元,增幅为54.15%,但建筑业的收入增幅仅为41.95%;。建筑业从业人员认为,劳动收入与付出不匹配,其薪资水平增幅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加之其收入增长与经济、消费的增长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远离薪资水平偏低、收入增长速度较低的建筑业,转而向收入较高的交通运输业或其他行业倾斜,导致建筑业“民工荒”现象开始形成。
2.2三产的发展吸纳了劳动力
第三产业无论是从劳动强度、工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等方面,比建筑业有更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农民工在择业上更愿意从事第三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统计,2013—201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占比从42.6%上升到50.5%,而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比从22.2%下降到18.6%。三产的发展虽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吸引了大量建筑业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三产业,与建筑业形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竞争关系。
2013至201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总人数上升了7.9%,而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总人数下降了3.6%.第三产业农民工总人数是建筑业农民工总人数的2.71倍。
2.3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26%。该结果与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量在2018年底达到惊人的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老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比不断攀升。11.9%的65岁以上人口数量代表着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社会,离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仅差2.1%[5]。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国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业用工不再像以前有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客观的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业“民工荒”的形成发展。
3、中国建筑业用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建筑业“民工荒”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建筑业从业人员规模呈下行趋势。为解决建筑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保障行业用工的可持续供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缓解行业用工难题。
3.1着力提高岗位吸引力
建筑业农民工岗位吸引力不足普遍表现为“招人难,留人更难”,而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低、社会认同感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问题。因此,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建筑业岗位吸引力才能吸引务工人员从事建筑行业。
首先,大幅提高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并保证在全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其次,健全建筑业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解决医疗、保险、工伤、子女教育等基本福利待遇。最后,充分结合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特点,建立健全合理完善的薪酬调节机制,取代现阶段由于“用工荒、招人难”导致的“被迫式”人工工资调整,吸引更多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生产活动,保证建筑行业具备持续的新鲜血液供给。 3.2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中国建筑业发展至今,建筑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建筑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属于粗放式发展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业将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将不断扩大。但是,日益凸显的“民工荒”问题导致劳动力这一低成本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建筑业也面临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等诸多严峻挑战。因此,建筑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传统的建造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还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油品,导致建筑垃圾增多的同时,还造成扬尘污染。因此装配式建筑实现建筑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和建筑施工的工业化,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增加,取代了建筑业农民工肩挑背扛的传统建造模式,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量减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弥补当前由于“民工荒”而引起的建筑业农民工短缺,还能节约劳动力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3加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一直是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比较注重物质资本(资本、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的原始积累,可是一旦出现消耗的速度快于积累的速度,就会出现物质资本越积越少的奇怪现象。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階段,必须意识到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并逐步着手提高人力资本的原始积累。
结语:
虽然,建筑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大部分从事建筑业工作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很低,而且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容易酿成较大的工程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延误工程顺利交付使用。所以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是确保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弗里曼.劳动经济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2]朱小林,殷宁宇.我国建筑业劳动力市场的变动趋势及对建筑业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4,30(06):108-110.
[3]戴国琴. 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张英杰,叶怀远,王晓峰.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建筑业劳动力供求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8(11):66-73.
[5]林宇姗.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影响及解决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9):111-113.
作者简介:
李道刚(1978.08-),男,湖南衡阳人,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