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更喜欢充满参与感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把课堂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游戏教学法作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组织趣味性、生动性、灵活性的教学手段,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保障良好的课堂构建质量。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背景下,为了保障游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具体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新型策略方法不断出现,一些以往的教育理念又开始焕发新的光芒。比如,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几十年前就提出过的,现在重新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大潮流。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游戏化教学没有代替所有教学方法的作用。但是,其自身也有着独特的、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就是游戏化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为什么现在仍然有必要对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究的原因。
情境与生活本身其实未必总是有趣的,娱乐性有时是教师添加进去的。对于游戏化教学来说,游戏本身就是娱乐,游戏就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形式,教师需要在其中添加的不是娱乐性,而是教育性。所以,游戏化教学在吸引学生参与方面不存在困难,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
(一)课前应用数学游戏
课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对数学内容建构初步的认知。教学实践表明,动手实践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动手操作类游戏是数学游戏的一种类型。所谓动手操作类游戏,是指以动手完成任务为主的游戏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是大部分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动手、动脑、动眼,探寻数学现象,总结数学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外,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还可以自主地获得数学学习资源,为深入地探究学习内容做好准备。所以,在组织课前预习活动时,笔者会设计动手操作类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使其获得数学资源,感受数学乐趣。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在组织预习活动时,笔者设计了家庭型动手操作游戏:在父母的指导下,绘制、剪出不同的角,观察这些角,总结它们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这个动手操作游戏很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想要动手操作。带着兴趣,学生自主地与家长互动,并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剪出不同的角。剪角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初步认知角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手、脑、眼并用来初步认知角,为在课堂上深入地探究角的知识做好准备。
(二)课中应用数学游戏
课堂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积极地探究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数学课堂上,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数学游戏。
以“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课堂上进行 100 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传统教学实践表明,机械地引导学生计算一个个算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影响课堂计算教学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使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锻炼计算能力,笔者设计了以计算为主的数学游戏。笔者在这节课上设计了“看谁赢得多”的游戏,将每三名学生分为一组,接着为每个小组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卡片。这些卡片上有 100 以内的加减计算题。在拿到卡片后,小组成员确定各自的任务,一人翻卡片,两人抢答。当其中一人抢答正确时,获得这张卡片,当同时抢答正确时,卡片作废。在卡片全被翻过后,哪位学生获得的卡片数最多,则为获胜方,并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个游戏具有竞赛性质,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参加抢答的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对卡片上的算式进行计算,快速地给出答案。如此答题,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欲望。
(三)课后应用数学游戏
课后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阶段。传统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后活动中,教师单纯地设计数学练习题,会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不少学生机械地应用数学知识,没能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影响了自身的数学学习效果。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
以“元、角、分”为例,数学教材中展现了“小小商店”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完成此项任务,获得数学学习乐趣,同时学会在购物中应用元、角、分。立足教材内容,在开展课后活动时,笔者拓展了“小小商店”内容,设计了角色扮演类游戏。在开展这个游戏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成员各自选定角色:顾客和售货员。接着,学生要从家中收集不同的物品,作为商品摆放出来,同时标注不同的价格,之后用教师分发的“人民币”购买指定商品。比如,有的学生根据购物单需要购买了一支铅笔、三块橡皮。在“购买”物品后,“顾客”要到结账处付款。在结账时,“售货员”需要进行计算,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顾客”可以据此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当遇到有异议的问题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越加高涨,同时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灵活的应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数学应用能力。此外,不少学生也能通过扮演角色积累经验,为在生活中购物做好了准备。
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组织要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而游戏化的数学组织方式也可以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来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以通过游戏方案的合理制订,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背景下采用課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教育价值,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屹.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3):75.
[2]张莉.提升学生参与度 创设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80-181.
[3]宋凡亮.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42-243.
[4]王学敏.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索——基于“观察物体”的案例研究[J].求知导刊,2020(49):28-29.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游戏教学法作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组织趣味性、生动性、灵活性的教学手段,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保障良好的课堂构建质量。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背景下,为了保障游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具体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新型策略方法不断出现,一些以往的教育理念又开始焕发新的光芒。比如,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几十年前就提出过的,现在重新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大潮流。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游戏化教学没有代替所有教学方法的作用。但是,其自身也有着独特的、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就是游戏化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为什么现在仍然有必要对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究的原因。
情境与生活本身其实未必总是有趣的,娱乐性有时是教师添加进去的。对于游戏化教学来说,游戏本身就是娱乐,游戏就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形式,教师需要在其中添加的不是娱乐性,而是教育性。所以,游戏化教学在吸引学生参与方面不存在困难,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
(一)课前应用数学游戏
课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对数学内容建构初步的认知。教学实践表明,动手实践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动手操作类游戏是数学游戏的一种类型。所谓动手操作类游戏,是指以动手完成任务为主的游戏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是大部分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动手、动脑、动眼,探寻数学现象,总结数学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外,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还可以自主地获得数学学习资源,为深入地探究学习内容做好准备。所以,在组织课前预习活动时,笔者会设计动手操作类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使其获得数学资源,感受数学乐趣。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在组织预习活动时,笔者设计了家庭型动手操作游戏:在父母的指导下,绘制、剪出不同的角,观察这些角,总结它们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这个动手操作游戏很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想要动手操作。带着兴趣,学生自主地与家长互动,并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剪出不同的角。剪角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初步认知角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手、脑、眼并用来初步认知角,为在课堂上深入地探究角的知识做好准备。
(二)课中应用数学游戏
课堂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积极地探究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数学课堂上,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数学游戏。
以“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课堂上进行 100 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传统教学实践表明,机械地引导学生计算一个个算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影响课堂计算教学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使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锻炼计算能力,笔者设计了以计算为主的数学游戏。笔者在这节课上设计了“看谁赢得多”的游戏,将每三名学生分为一组,接着为每个小组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卡片。这些卡片上有 100 以内的加减计算题。在拿到卡片后,小组成员确定各自的任务,一人翻卡片,两人抢答。当其中一人抢答正确时,获得这张卡片,当同时抢答正确时,卡片作废。在卡片全被翻过后,哪位学生获得的卡片数最多,则为获胜方,并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个游戏具有竞赛性质,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参加抢答的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对卡片上的算式进行计算,快速地给出答案。如此答题,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欲望。
(三)课后应用数学游戏
课后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阶段。传统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后活动中,教师单纯地设计数学练习题,会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不少学生机械地应用数学知识,没能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影响了自身的数学学习效果。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
以“元、角、分”为例,数学教材中展现了“小小商店”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完成此项任务,获得数学学习乐趣,同时学会在购物中应用元、角、分。立足教材内容,在开展课后活动时,笔者拓展了“小小商店”内容,设计了角色扮演类游戏。在开展这个游戏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成员各自选定角色:顾客和售货员。接着,学生要从家中收集不同的物品,作为商品摆放出来,同时标注不同的价格,之后用教师分发的“人民币”购买指定商品。比如,有的学生根据购物单需要购买了一支铅笔、三块橡皮。在“购买”物品后,“顾客”要到结账处付款。在结账时,“售货员”需要进行计算,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顾客”可以据此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当遇到有异议的问题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越加高涨,同时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灵活的应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数学应用能力。此外,不少学生也能通过扮演角色积累经验,为在生活中购物做好了准备。
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组织要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而游戏化的数学组织方式也可以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来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以通过游戏方案的合理制订,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背景下采用課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教育价值,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屹.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3):75.
[2]张莉.提升学生参与度 创设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80-181.
[3]宋凡亮.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42-243.
[4]王学敏.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索——基于“观察物体”的案例研究[J].求知导刊,2020(4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