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了解掌握贫困地区劳动力情况和“雨露计划”开展情况,近期,樟树市扶贫办组织人员深入该市贫困乡村及“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贫困乡村劳动力现状和转移培训情况
1、劳动力现状。樟树市辖19个乡镇(街道),其中洲上、中洲两个乡是省定贫困乡,另外有临江镇姜璜村和经楼镇后窑村在“十一五”期间也列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经调查统计,这两个乡和两个村共有农业人口56497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1329人,占总劳力的43%,其中洲上乡6513人,中洲乡4565人,姜璜村489人,后窑村238人。目前,这些贫困乡村尚有15018个在乡劳力,而其中16-45岁的有2738个。
2、外出务工人员特点。外出务工人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45岁的占36.9%,45岁以上的仅占5.5%。第二,从转移就业行业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上海一带为主。
3、转移培训情况。该市针对贫困乡村开展的劳动力培训从2004年开始实施,2004年以来,国家投入到该市用于贫困乡村劳动力开展培训的资金总计170668元。三年中,累计培训贫困乡村富余劳动力635名,培训后向外转移输出500多名。通过培训,使每位参训学员学到了至少一门务工技能,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力的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对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贫困乡村劳力转移是关系到农村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对此项工作该市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市财政局、市扶贫办等单位明确了各自责任,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2、强化对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培训。一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学员。每年8、9月份,为了做好培训准备工作,市扶贫办都会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贫困乡村人数、劳力数、劳力结构、文化程度、求职要求等情况,将这些情况建档立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奠定了基础,每年培训都按调查摸底情况组织安排培训人员。二是集中开展培训。培训基地在扶贫办及财政局的指导下,加强了师资力量,改善了教学设施,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要求,合理开设了电脑应用、电子电器、餐饮、家政、市场营销等专业,为学员的学习生活尽量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使学员普遍感到满意。
3、强化对培训对象的转移输送。培训是手段,转移是关键,增收是目的。扶贫办和培训基地高度重视转移这个环节,长年来,建立了完善的办学、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与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建立了劳力合作关系,拥有多个劳动力接收基地。培训学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狠抓学员的就业转移,无论短期班还是中期班,学校都一律与学生签订《就业保证协议书》。在学员培训结业后,经学校的推荐,就业率达92%以上,做到了学以致用,靠所学技能实现了脱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组织难。一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留守劳力不适合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贫困乡村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人员呈增长态势,在外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目前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1329人,占总劳力的43%,在外务工人员大多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占青壮年劳力的近90%。因此目前留在农村的劳力中,大多数是年龄偏大、缺少文化的中老年人为主,且留下的青壮年劳力中,大多数是要照看家庭和耕地而不能外出的。从调查反映,这些留守劳力因以上种种原因,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二是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对培训期望值不高。他们认为1-2个月培训学不到什么本领,对自己打工帮助不大,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不如早出去早挣钱,因此对培训比较消极,打工找工作方式还以通过老乡、亲戚、朋友介绍务工这几种途径为主。
2、转移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开展难。虽然上级要求各地在对贫困地区劳力开展转移培训时,要将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资金和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培训资金结合在一起,但各地在具体操作中,都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雨露计划”是跨年度实施的项目,而“阳光工程”是当年要完成的工作,工作不同步;另外,“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的培训基地也是分别由省里不同部门认定,共同认定的基地不多,资金难整合。目前,各地用于贫困地区劳力转移培训的资金主要是中央财政资金,每个培训对象平均300多元,仅能解决1个月左右的短期培训所需经费,而个把月的培训期限,培训基地要让学员学到技能不好安排专业,仅有电脑打字和家政等少数专业。对有市场需求、学员想学的电工、电焊、餐饮、机电等需要几个月时间进行培训的专业,只能采取速成的形式,压缩时间,减少课程,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学员没有学到过硬的技能,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
3、与当地企业沟通不多,就地转移难。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用工量的大增,该市劳动力中介服务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渐繁荣,到前几年全市外向型劳动中介服务组织多达上百个,不仅将本市富余劳动力向外输送,周边县市的务工者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纷纷慕名来樟树通过我市中介组织推荐就业,形成了樟树市独有的劳动力输出品牌。而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该市的工业园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当地企业急需具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而这几年该市开展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当地企业沟通少,对当地企业的用工数量和各种技术工种人员需求了解不多,在学员转移中沿袭以往模式,眼睛向外,把转移目标放在外省,没能有效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4、与学员密切联系不够,服务维权难。培训结束后,学员经学校推荐大多数在外省找到了工作,学校也将就业学员的就业单位全都建立了档案,大多数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定期走访和联系的方式及时了解他们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和权益保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员因工作岗位变换后没有及时告知,从此失去了联系,导致服务维权困难。
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由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要深入开展贫困乡村劳动力情况调查,掌握贫困人口中富余劳动力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档立卡,完善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库,保证能及时按个人意愿向培训基地输送合适的人选。要采取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形式,搞好宣传发动。要深入贫困农户,积极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大意义和各级政府扶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做好典型示范引导工作,通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现身说法,启发引导贫困农民在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转移中,提高务工技能,找准就业渠道。
2、加大经费投入,由走过场培训向学真功培训转变。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时期,连续几年中央针对“三农”工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十七大又提出要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雨露计划”这项民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不宜增加农民负担。针对当前经费不足的状况,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除中央和省下拨的经费外,市、县两级也要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培训工作,确保中短期培训不要农民掏腰包,长期培训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承担一部分培训费。同时,上级扶贫部门要和农业部门加强联系,拿出操作性强的方案,做到“雨露计划” “阳光工程”培训同步,基地共享,整合培训经费,集中投入资金,确保开展培训经费有保障,使走过场的中长期培训能扎扎实实开展,确保学员学到真功夫。
3、加强学校企业沟通,由向外输出向就地安置转变。培训基地要顺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改变以往盯着外面搞培训的作法,考虑本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培训转移要内外兼顾,在向外输送学员的同时,要在当地建立接收基地。培训基地和企业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基地及时掌握当地企业的用工规模、主要工种,和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培训,为当地企业培训各类员工,解决当地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在当地就业难的问题。
4、加强务工人员管理,由管理松散向全面服务转变。建立起集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安排专人实施跟踪服务。建好务工人员培训就业档案,对务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工资待遇、新的去向,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处理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保险、医疗、工伤等合法权益,做到输出有服务、就业有岗位、维权有保障。
[作者简介]胡园平,男,江西省樟树市扶贫办主任;付小青,男,樟树市扶贫办干部。
[责任编辑:尧水根]
一、贫困乡村劳动力现状和转移培训情况
1、劳动力现状。樟树市辖19个乡镇(街道),其中洲上、中洲两个乡是省定贫困乡,另外有临江镇姜璜村和经楼镇后窑村在“十一五”期间也列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经调查统计,这两个乡和两个村共有农业人口56497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1329人,占总劳力的43%,其中洲上乡6513人,中洲乡4565人,姜璜村489人,后窑村238人。目前,这些贫困乡村尚有15018个在乡劳力,而其中16-45岁的有2738个。
2、外出务工人员特点。外出务工人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45岁的占36.9%,45岁以上的仅占5.5%。第二,从转移就业行业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上海一带为主。
3、转移培训情况。该市针对贫困乡村开展的劳动力培训从2004年开始实施,2004年以来,国家投入到该市用于贫困乡村劳动力开展培训的资金总计170668元。三年中,累计培训贫困乡村富余劳动力635名,培训后向外转移输出500多名。通过培训,使每位参训学员学到了至少一门务工技能,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力的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对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贫困乡村劳力转移是关系到农村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对此项工作该市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市财政局、市扶贫办等单位明确了各自责任,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2、强化对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培训。一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学员。每年8、9月份,为了做好培训准备工作,市扶贫办都会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贫困乡村人数、劳力数、劳力结构、文化程度、求职要求等情况,将这些情况建档立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奠定了基础,每年培训都按调查摸底情况组织安排培训人员。二是集中开展培训。培训基地在扶贫办及财政局的指导下,加强了师资力量,改善了教学设施,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要求,合理开设了电脑应用、电子电器、餐饮、家政、市场营销等专业,为学员的学习生活尽量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使学员普遍感到满意。
3、强化对培训对象的转移输送。培训是手段,转移是关键,增收是目的。扶贫办和培训基地高度重视转移这个环节,长年来,建立了完善的办学、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与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建立了劳力合作关系,拥有多个劳动力接收基地。培训学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狠抓学员的就业转移,无论短期班还是中期班,学校都一律与学生签订《就业保证协议书》。在学员培训结业后,经学校的推荐,就业率达92%以上,做到了学以致用,靠所学技能实现了脱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组织难。一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留守劳力不适合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贫困乡村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人员呈增长态势,在外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目前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1329人,占总劳力的43%,在外务工人员大多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占青壮年劳力的近90%。因此目前留在农村的劳力中,大多数是年龄偏大、缺少文化的中老年人为主,且留下的青壮年劳力中,大多数是要照看家庭和耕地而不能外出的。从调查反映,这些留守劳力因以上种种原因,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二是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对培训期望值不高。他们认为1-2个月培训学不到什么本领,对自己打工帮助不大,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不如早出去早挣钱,因此对培训比较消极,打工找工作方式还以通过老乡、亲戚、朋友介绍务工这几种途径为主。
2、转移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开展难。虽然上级要求各地在对贫困地区劳力开展转移培训时,要将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资金和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培训资金结合在一起,但各地在具体操作中,都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雨露计划”是跨年度实施的项目,而“阳光工程”是当年要完成的工作,工作不同步;另外,“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的培训基地也是分别由省里不同部门认定,共同认定的基地不多,资金难整合。目前,各地用于贫困地区劳力转移培训的资金主要是中央财政资金,每个培训对象平均300多元,仅能解决1个月左右的短期培训所需经费,而个把月的培训期限,培训基地要让学员学到技能不好安排专业,仅有电脑打字和家政等少数专业。对有市场需求、学员想学的电工、电焊、餐饮、机电等需要几个月时间进行培训的专业,只能采取速成的形式,压缩时间,减少课程,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学员没有学到过硬的技能,对自己的就业帮助不大。
3、与当地企业沟通不多,就地转移难。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用工量的大增,该市劳动力中介服务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渐繁荣,到前几年全市外向型劳动中介服务组织多达上百个,不仅将本市富余劳动力向外输送,周边县市的务工者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纷纷慕名来樟树通过我市中介组织推荐就业,形成了樟树市独有的劳动力输出品牌。而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该市的工业园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当地企业急需具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而这几年该市开展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当地企业沟通少,对当地企业的用工数量和各种技术工种人员需求了解不多,在学员转移中沿袭以往模式,眼睛向外,把转移目标放在外省,没能有效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4、与学员密切联系不够,服务维权难。培训结束后,学员经学校推荐大多数在外省找到了工作,学校也将就业学员的就业单位全都建立了档案,大多数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定期走访和联系的方式及时了解他们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和权益保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员因工作岗位变换后没有及时告知,从此失去了联系,导致服务维权困难。
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由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要深入开展贫困乡村劳动力情况调查,掌握贫困人口中富余劳动力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档立卡,完善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库,保证能及时按个人意愿向培训基地输送合适的人选。要采取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形式,搞好宣传发动。要深入贫困农户,积极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大意义和各级政府扶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做好典型示范引导工作,通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现身说法,启发引导贫困农民在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转移中,提高务工技能,找准就业渠道。
2、加大经费投入,由走过场培训向学真功培训转变。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时期,连续几年中央针对“三农”工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十七大又提出要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雨露计划”这项民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不宜增加农民负担。针对当前经费不足的状况,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除中央和省下拨的经费外,市、县两级也要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培训工作,确保中短期培训不要农民掏腰包,长期培训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承担一部分培训费。同时,上级扶贫部门要和农业部门加强联系,拿出操作性强的方案,做到“雨露计划” “阳光工程”培训同步,基地共享,整合培训经费,集中投入资金,确保开展培训经费有保障,使走过场的中长期培训能扎扎实实开展,确保学员学到真功夫。
3、加强学校企业沟通,由向外输出向就地安置转变。培训基地要顺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改变以往盯着外面搞培训的作法,考虑本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培训转移要内外兼顾,在向外输送学员的同时,要在当地建立接收基地。培训基地和企业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基地及时掌握当地企业的用工规模、主要工种,和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培训,为当地企业培训各类员工,解决当地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在当地就业难的问题。
4、加强务工人员管理,由管理松散向全面服务转变。建立起集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安排专人实施跟踪服务。建好务工人员培训就业档案,对务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工资待遇、新的去向,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处理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保险、医疗、工伤等合法权益,做到输出有服务、就业有岗位、维权有保障。
[作者简介]胡园平,男,江西省樟树市扶贫办主任;付小青,男,樟树市扶贫办干部。
[责任编辑:尧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