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东不赚钱。因为舍得花钱,所以才有今日自主B2C的王者地位。这看似荒谬的逻辑,却是中国B2C野蛮生长的华山之路。
这又是一个创投演绎的中国样本。八年时间里,一个在中关村起步的小企业,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它的全称是京东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商城。
因为它知名度太高,也融了太多的钱,以致在上市之前便极度透支了成长的空间。根据媒体披露的券商对京东的估值,只肯给到60亿美元,差不多是京东自身预期的一半左右。
因为成长迅猛和其赖之崛起的价格战,使其早早成为全行业的公敌。以2011年35.1%的市场份额计算,是当当网的八倍多。比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新蛋网、一号店、库巴网、易迅网、凡客诚品、麦考林八家知名电商的总份额(23.6%)还多10个以上的百分点。这个数字在2012年第一季度再度被刷新,达到了50.1%。
即使如此规模,京东还是不赚钱。因为舍得花钱,所以才有今日自主B2C的王者地位。这看似荒谬的逻辑,却是中国B2C野蛮生长的华山之路。
而今,它正开启着足以载入中国电商历史的另一个序幕。
抉择
似乎昨日仍欲遮还羞的京东,转眼之间便开始向资本市场夺路狂奔。来自多方的信息均指向了京东商城于香港举行的分析师会议。CEO刘强东与CFO陈生强亲自出席,高盛、美银美林、JP摩根、UBS和重金国际等券商悉数到场,如此重量级的会议,让本土最大的B2C网站的资本阳谋渐趋显现。京东上市的脚步近了。
据现场的分析师透露,如果一切顺利,京东最快将在6月提交SEC文件,9月进行IPO。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京东商城为上市而筹谋的组织架构早已成型,一众空降的高管组成了豪华的梦之队。前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赴京东担任COO,前凡客副总裁吴声履新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原宏碁大客户部负责人蓝烨出任京东商城CMO,原甲骨文全球副总裁王亚卿担任京东商城首任CTO,CCTV前财经主播、美银美林投资银行部董事蒉莺春近日也加盟京东。如此豪华的梦之队,充分说明京东的超级棋局已无疑问,不明确的只是何时落子。
另一个判断京东不得不上市的逻辑是,在2011年DST的5亿美元资金进驻谋得5%的股份之后,在资本手中的股份已经接近50%的红线。如果再不上市,刘强东有沦为职业经理人之忧。
香港分析师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京东2011年收入为21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5.5%、配送费占比6.6%、广告2.3%(去年京东广告费用支出为4.9亿元)、技术和管理费用率在1.5%左右、净亏损5%左右、应付帐期天数是38天、存货周转35天。利润率低下意味着规模越大,资金缺口越大。
当当网总裁李国庆或许是最准确判断京东上市时机的人。过去的数年,李、刘二人的争鸣,一直是电商明争暗斗的焦点。当当网先于京东上市,也让李国庆深刻洞悉了资本的秘密。他与大摩女的骂战,还曾引爆一出一时上市公司与强势发行人之间的夙愿。
2012年4月17日,李国庆在2012年中国鞋服行业电子商务峰会上做了主题发言。本刊记者没有查到其发表的具体言论,但可以肯定显然是触碰到了刘强东的敏感神经。一条源自李国庆的微博是这样预测的:“京东商城的资金只能维持到8月至12月,12月是最后期限,必须抓紧时间融资或者IPO,否则会很难过。”
近乎通牒式的同行“揭秘”,使刘强东强烈反弹:“发现国庆兄又是傻大黑粗,又是京东8月钱烧光,而且没完没了四处说。本不屑过问,今日太闲,东哥设一公开赌局:可以让质疑者查看京东账户,低于60亿现金(只是部分账户)东哥个人向@爱心衣橱捐1000万,否则造谣者只需捐500万。是个男人不仅敢说还要敢做!大家同让造谣者出来应战吧!”
遭遇风吹浪打,势难闲庭信步。尤其是外界早就质疑的资金链儿问题,关乎京东未来的快进步履。事实上,看似针对李国庆的强势反馈,实则是刘强东向外界(主要是VC)发出“京东不缺钱”的声音。京东的野蛮生长早就备受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业界质疑,用李国庆的话说就是“当当是挣一个花两个,京东是挣一个花四个”。
2012年,素来节俭的李国庆、俞渝夫妇停掉了大部分的线上广告,在当当网首页的“总裁给老顾客的信”中,李国庆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解释为用于“改善当当网的顾客服务质量”。而京东则继续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不仅赞助热播电视剧《男人帮》,更拿下了国内收视率最高的大型婚恋节目《非诚勿扰》黄金位。
在以高投资、价格战为手段的追求规模路上,即使是座金字塔也势必会消耗成沙丘。这一点对于从中关村的一个摊位走到今天的“强子”,显然比别人更明白。
刘强东算的是另一笔账。在他的规划中,2013年之前京东没有上市的预期,500亿销售额才是京东的安全线。直到最近,京东面对媒体时仍立场坚定:价格战不得不打。对手顽强,绝对王者的格局还未确立,京东骑虎难下。如果说驱动刘强东式遐想的是一架永动机的话,那么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则是这架机器的不二原料。这种背景下,上市似乎成了最优的选择。
缺钱还不止于价格战本身。有消息称就在5月30日在香港举行的分析师会上,京东透露了物流的基本格局:京东仓储中心分为三级:一级现有6个,明年到7个;二级现在20个,最终要建80~90个;三级现在700~800个(主要是自提点),最终要建3000~5000个。
物流的烧钱速度,远比价格战本身的耗费为巨。据悉,京东商城之前购买的包括位于广州、北京、武汉的土地超过800亩,耗资不菲,后期投入需求更甚。
上市是京東商城幕后资本的目标,更是京东所觊觎的跨过安全线、走出价格战泥潭,逃离其他电商围剿漩涡的必由之路。京东要在中国本土B2C行业独占鳌头。
刘强东是这样想的,投资人也是如此冀望的。可是,有一些人持保留意见。
差不多与李国庆质疑京东资金即将枯竭的同时,网络上一篇叫做《京东的七大秘密》的文章也开始广泛流传。文中谈到了京东商城2011年的销售规模、毛利率、现金流等关键财务指标,并预计京东商城年内或被迫IPO。 在资本市场前景不明之时,难怪强子也开始忐忑应对了。
围剿
2012年年初,苏宁易购总经理李斌早早就确立了300亿的销售目标,在3C、大家电领域与京东直接竞争的对手,正进行着网上再造千亿苏宁的运动。
“蛋糕就那么大,你占得多一点,别人的就少了。”电商的竞合,始终是遵循这样直白的算术题。于是,对于仅次于天猫商城的京东来说,合纵连横的围攻战,未曾停过。
2012年3月15日,国美正式进驻以卖书为主的电子商城当当网,双方合作的“电器城”出现在当当商品分类的最后一栏里。当当网宣称,将联合国美在3C品类展开全网最低的价格攻势,甚至零利润运营。
零利润并不足以令人称奇,其定位3C的战略却无疑指向了京东。众所周知,3C正是京东商城崛起的最初倚仗,当京东布局百货,上马图书频道之后,当当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面对京东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当当异常被动。这一度让盈利预期强烈的当当不得不放下目标,疲于迎战。
在开放平台方面的规划中,当当网计划在3C、服装、婴童、百货等领域复制与国美的“店中店”合作模式,2012年,当当网开放平台销售目标为200亿元。当当网的“国美”在今年的销售目标是80亿元。
数据显示,国美2011年网上商城与库巴网的销售规模在25亿元左右,与苏宁电器旗下的苏宁易购59亿元销售规模相去甚远。而当当网2011年度36亿元的销售规模对比京东商城的212亿元来说,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两家被业界解读为“弱弱联合”的电商,在共同敌人面前携起手来,不计前嫌,更看淡二者在品类上也有同质竞争这一现实要素。
无独有偶,当当与一淘网的战略合作,更让电商的纵横之势得以彰显。
2012年5月10日,当当网与一淘网宣布达成合作,当当网向一淘开放数据接口,同时加入一淘网“一账通”体系,允许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账户直接登录当当下单购买,让消费者网购更加方便。
这距离去年11月当当网屏蔽一淘网比价仅仅半年时间。京东的两个敌人,再一次站到了一起。马云为了“让李彦宏睡不着觉”而创建的一淘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刘强东的睡眠质量。
实际上,早在2011年8月,京东便以费率高为理由终止与支付宝的合作。“每年使用支付宝要比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多付500万—600万费用……京东90%的货物都是货到付款,在线支付只占10%,并且第一大是快钱,而非支付宝,支付宝只占总销售额的1%-2%,对京东影响很小。”这是刘强东给出的理由。但在业界来看,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真正的原因,更可能是与马云旗下的天猫商城、淘宝网的直接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在此之后,还会愈演愈烈。
京东在央视播放的由孙红雷代言的广告,从另一个侧面反馈了京东对于淘宝的针对:“从赝品里选正品,不如从正品里选好货,叫你亲,不如质量精”。
电商最近一次的大范围冲突,是六月份的家电价格战。从市场得到的信息显示,天猫让利2亿,苏宁启动“王者价临,易购天下”活动,号称全网最低,国美控制下的库巴更是宣称比同行低5%—15%的价格优势,保证全网底价。京东则势头最猛,宣称让利10亿,零利润。
一位京东的金牌用户对本刊记者透露,过去的一年里,他在京东上的消费额度近五万元,大到电视、空调,小到相機、电话和图书,一应俱全。“貌似京东商城上,除了法律不让卖的,都有的卖。”这位用户的体会或可当做为何京东成为公敌的原因。按照“同行是冤家”的逻辑,京东的史无前例且长期的价格战,一手缔造了“敌人数据库”。
遐想
京东最后一轮融资,市场估值已达100亿美元。如按当时的股指进行IPO,刘强东甚至具备登顶中国首富的实力。但世界范围内的股市低迷,大大降低了这种乐观的程度。
梦想仍在,但是以一种近乎令人难以置信而风投视为必将到来的明天的形式。
业内流出的京东相关人士提供给国内证券公司的数据是:2007年至2010年,京东增长率分别为350%、266.67%、203.03%、155%。据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在向投行提供数据时,曾预估2013年交易额约在70亿到80亿美元区间,对应增速约70%。
如果说触手可见的2013年还是理性预估的话,那京东的2015年远景目标就看似是大跃进的趋势了:将达到1900亿元到2200亿元。
就在京东全盘布局的时刻,竞争对手们也没有闲着。如京东的夙敌天猫和亚马逊等都在加紧布局自己的仓储和物流体系,军备竞赛此起彼伏。马云在谈到阻碍电商发展的原因时,给出的首要答案便是物流。
据悉,京东6个仓储虽然已经拿到了地,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开工。
京东商城已经实现三轮融资,仍未实现盈利,2010年获得的C轮融资10亿美元,刨除亏损和运营开销,大部分用来大力扩张和投建物流,预计今年还会亏损3.16亿,融来的钱所剩无几,而今年包括上海的“亚洲一号”仓库的筹建以及宿迁客服中心的开工资金,京东起码还需要50亿资金周转,京东如此烧钱,物流建设的资金投入更是无底洞。
人在B2C身不由己。曾说过“2013年以后才考虑IPO”的刘强东,食言已无疑问。“如今的京东不是需要钱,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钱”市场分析人士如此估量京东现状。
中国的B2C模仿的均是亚马逊模式。1995年由杰夫?贝佐斯(JeffBezos)创立的这家电商,尽管经历过网络泡沫,但其在不到两年后便已经上市。到2003年,盈利已达3亿美元。顶着“中国亚马逊”的京东商城,面临着盈利预期、资方和对手的三重压力。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聂林海曾在京交会上表示,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的网络零售要突破3万亿元,这样的规模可以成就千亿级的B2C企业,但假如当前价格混战的局面不改变,中国B2C行情不容乐观。
这是一个幸存者的游戏。过程势必惨烈,结果难免辉煌,但只属于少数人。
显而易见,京东不想做大多数。
这又是一个创投演绎的中国样本。八年时间里,一个在中关村起步的小企业,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它的全称是京东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商城。
因为它知名度太高,也融了太多的钱,以致在上市之前便极度透支了成长的空间。根据媒体披露的券商对京东的估值,只肯给到60亿美元,差不多是京东自身预期的一半左右。
因为成长迅猛和其赖之崛起的价格战,使其早早成为全行业的公敌。以2011年35.1%的市场份额计算,是当当网的八倍多。比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新蛋网、一号店、库巴网、易迅网、凡客诚品、麦考林八家知名电商的总份额(23.6%)还多10个以上的百分点。这个数字在2012年第一季度再度被刷新,达到了50.1%。
即使如此规模,京东还是不赚钱。因为舍得花钱,所以才有今日自主B2C的王者地位。这看似荒谬的逻辑,却是中国B2C野蛮生长的华山之路。
而今,它正开启着足以载入中国电商历史的另一个序幕。
抉择
似乎昨日仍欲遮还羞的京东,转眼之间便开始向资本市场夺路狂奔。来自多方的信息均指向了京东商城于香港举行的分析师会议。CEO刘强东与CFO陈生强亲自出席,高盛、美银美林、JP摩根、UBS和重金国际等券商悉数到场,如此重量级的会议,让本土最大的B2C网站的资本阳谋渐趋显现。京东上市的脚步近了。
据现场的分析师透露,如果一切顺利,京东最快将在6月提交SEC文件,9月进行IPO。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京东商城为上市而筹谋的组织架构早已成型,一众空降的高管组成了豪华的梦之队。前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赴京东担任COO,前凡客副总裁吴声履新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原宏碁大客户部负责人蓝烨出任京东商城CMO,原甲骨文全球副总裁王亚卿担任京东商城首任CTO,CCTV前财经主播、美银美林投资银行部董事蒉莺春近日也加盟京东。如此豪华的梦之队,充分说明京东的超级棋局已无疑问,不明确的只是何时落子。
另一个判断京东不得不上市的逻辑是,在2011年DST的5亿美元资金进驻谋得5%的股份之后,在资本手中的股份已经接近50%的红线。如果再不上市,刘强东有沦为职业经理人之忧。
香港分析师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京东2011年收入为21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5.5%、配送费占比6.6%、广告2.3%(去年京东广告费用支出为4.9亿元)、技术和管理费用率在1.5%左右、净亏损5%左右、应付帐期天数是38天、存货周转35天。利润率低下意味着规模越大,资金缺口越大。
当当网总裁李国庆或许是最准确判断京东上市时机的人。过去的数年,李、刘二人的争鸣,一直是电商明争暗斗的焦点。当当网先于京东上市,也让李国庆深刻洞悉了资本的秘密。他与大摩女的骂战,还曾引爆一出一时上市公司与强势发行人之间的夙愿。
2012年4月17日,李国庆在2012年中国鞋服行业电子商务峰会上做了主题发言。本刊记者没有查到其发表的具体言论,但可以肯定显然是触碰到了刘强东的敏感神经。一条源自李国庆的微博是这样预测的:“京东商城的资金只能维持到8月至12月,12月是最后期限,必须抓紧时间融资或者IPO,否则会很难过。”
近乎通牒式的同行“揭秘”,使刘强东强烈反弹:“发现国庆兄又是傻大黑粗,又是京东8月钱烧光,而且没完没了四处说。本不屑过问,今日太闲,东哥设一公开赌局:可以让质疑者查看京东账户,低于60亿现金(只是部分账户)东哥个人向@爱心衣橱捐1000万,否则造谣者只需捐500万。是个男人不仅敢说还要敢做!大家同让造谣者出来应战吧!”
遭遇风吹浪打,势难闲庭信步。尤其是外界早就质疑的资金链儿问题,关乎京东未来的快进步履。事实上,看似针对李国庆的强势反馈,实则是刘强东向外界(主要是VC)发出“京东不缺钱”的声音。京东的野蛮生长早就备受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业界质疑,用李国庆的话说就是“当当是挣一个花两个,京东是挣一个花四个”。
2012年,素来节俭的李国庆、俞渝夫妇停掉了大部分的线上广告,在当当网首页的“总裁给老顾客的信”中,李国庆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解释为用于“改善当当网的顾客服务质量”。而京东则继续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不仅赞助热播电视剧《男人帮》,更拿下了国内收视率最高的大型婚恋节目《非诚勿扰》黄金位。
在以高投资、价格战为手段的追求规模路上,即使是座金字塔也势必会消耗成沙丘。这一点对于从中关村的一个摊位走到今天的“强子”,显然比别人更明白。
刘强东算的是另一笔账。在他的规划中,2013年之前京东没有上市的预期,500亿销售额才是京东的安全线。直到最近,京东面对媒体时仍立场坚定:价格战不得不打。对手顽强,绝对王者的格局还未确立,京东骑虎难下。如果说驱动刘强东式遐想的是一架永动机的话,那么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则是这架机器的不二原料。这种背景下,上市似乎成了最优的选择。
缺钱还不止于价格战本身。有消息称就在5月30日在香港举行的分析师会上,京东透露了物流的基本格局:京东仓储中心分为三级:一级现有6个,明年到7个;二级现在20个,最终要建80~90个;三级现在700~800个(主要是自提点),最终要建3000~5000个。
物流的烧钱速度,远比价格战本身的耗费为巨。据悉,京东商城之前购买的包括位于广州、北京、武汉的土地超过800亩,耗资不菲,后期投入需求更甚。
上市是京東商城幕后资本的目标,更是京东所觊觎的跨过安全线、走出价格战泥潭,逃离其他电商围剿漩涡的必由之路。京东要在中国本土B2C行业独占鳌头。
刘强东是这样想的,投资人也是如此冀望的。可是,有一些人持保留意见。
差不多与李国庆质疑京东资金即将枯竭的同时,网络上一篇叫做《京东的七大秘密》的文章也开始广泛流传。文中谈到了京东商城2011年的销售规模、毛利率、现金流等关键财务指标,并预计京东商城年内或被迫IPO。 在资本市场前景不明之时,难怪强子也开始忐忑应对了。
围剿
2012年年初,苏宁易购总经理李斌早早就确立了300亿的销售目标,在3C、大家电领域与京东直接竞争的对手,正进行着网上再造千亿苏宁的运动。
“蛋糕就那么大,你占得多一点,别人的就少了。”电商的竞合,始终是遵循这样直白的算术题。于是,对于仅次于天猫商城的京东来说,合纵连横的围攻战,未曾停过。
2012年3月15日,国美正式进驻以卖书为主的电子商城当当网,双方合作的“电器城”出现在当当商品分类的最后一栏里。当当网宣称,将联合国美在3C品类展开全网最低的价格攻势,甚至零利润运营。
零利润并不足以令人称奇,其定位3C的战略却无疑指向了京东。众所周知,3C正是京东商城崛起的最初倚仗,当京东布局百货,上马图书频道之后,当当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面对京东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当当异常被动。这一度让盈利预期强烈的当当不得不放下目标,疲于迎战。
在开放平台方面的规划中,当当网计划在3C、服装、婴童、百货等领域复制与国美的“店中店”合作模式,2012年,当当网开放平台销售目标为200亿元。当当网的“国美”在今年的销售目标是80亿元。
数据显示,国美2011年网上商城与库巴网的销售规模在25亿元左右,与苏宁电器旗下的苏宁易购59亿元销售规模相去甚远。而当当网2011年度36亿元的销售规模对比京东商城的212亿元来说,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两家被业界解读为“弱弱联合”的电商,在共同敌人面前携起手来,不计前嫌,更看淡二者在品类上也有同质竞争这一现实要素。
无独有偶,当当与一淘网的战略合作,更让电商的纵横之势得以彰显。
2012年5月10日,当当网与一淘网宣布达成合作,当当网向一淘开放数据接口,同时加入一淘网“一账通”体系,允许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账户直接登录当当下单购买,让消费者网购更加方便。
这距离去年11月当当网屏蔽一淘网比价仅仅半年时间。京东的两个敌人,再一次站到了一起。马云为了“让李彦宏睡不着觉”而创建的一淘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刘强东的睡眠质量。
实际上,早在2011年8月,京东便以费率高为理由终止与支付宝的合作。“每年使用支付宝要比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多付500万—600万费用……京东90%的货物都是货到付款,在线支付只占10%,并且第一大是快钱,而非支付宝,支付宝只占总销售额的1%-2%,对京东影响很小。”这是刘强东给出的理由。但在业界来看,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真正的原因,更可能是与马云旗下的天猫商城、淘宝网的直接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在此之后,还会愈演愈烈。
京东在央视播放的由孙红雷代言的广告,从另一个侧面反馈了京东对于淘宝的针对:“从赝品里选正品,不如从正品里选好货,叫你亲,不如质量精”。
电商最近一次的大范围冲突,是六月份的家电价格战。从市场得到的信息显示,天猫让利2亿,苏宁启动“王者价临,易购天下”活动,号称全网最低,国美控制下的库巴更是宣称比同行低5%—15%的价格优势,保证全网底价。京东则势头最猛,宣称让利10亿,零利润。
一位京东的金牌用户对本刊记者透露,过去的一年里,他在京东上的消费额度近五万元,大到电视、空调,小到相機、电话和图书,一应俱全。“貌似京东商城上,除了法律不让卖的,都有的卖。”这位用户的体会或可当做为何京东成为公敌的原因。按照“同行是冤家”的逻辑,京东的史无前例且长期的价格战,一手缔造了“敌人数据库”。
遐想
京东最后一轮融资,市场估值已达100亿美元。如按当时的股指进行IPO,刘强东甚至具备登顶中国首富的实力。但世界范围内的股市低迷,大大降低了这种乐观的程度。
梦想仍在,但是以一种近乎令人难以置信而风投视为必将到来的明天的形式。
业内流出的京东相关人士提供给国内证券公司的数据是:2007年至2010年,京东增长率分别为350%、266.67%、203.03%、155%。据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在向投行提供数据时,曾预估2013年交易额约在70亿到80亿美元区间,对应增速约70%。
如果说触手可见的2013年还是理性预估的话,那京东的2015年远景目标就看似是大跃进的趋势了:将达到1900亿元到2200亿元。
就在京东全盘布局的时刻,竞争对手们也没有闲着。如京东的夙敌天猫和亚马逊等都在加紧布局自己的仓储和物流体系,军备竞赛此起彼伏。马云在谈到阻碍电商发展的原因时,给出的首要答案便是物流。
据悉,京东6个仓储虽然已经拿到了地,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开工。
京东商城已经实现三轮融资,仍未实现盈利,2010年获得的C轮融资10亿美元,刨除亏损和运营开销,大部分用来大力扩张和投建物流,预计今年还会亏损3.16亿,融来的钱所剩无几,而今年包括上海的“亚洲一号”仓库的筹建以及宿迁客服中心的开工资金,京东起码还需要50亿资金周转,京东如此烧钱,物流建设的资金投入更是无底洞。
人在B2C身不由己。曾说过“2013年以后才考虑IPO”的刘强东,食言已无疑问。“如今的京东不是需要钱,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钱”市场分析人士如此估量京东现状。
中国的B2C模仿的均是亚马逊模式。1995年由杰夫?贝佐斯(JeffBezos)创立的这家电商,尽管经历过网络泡沫,但其在不到两年后便已经上市。到2003年,盈利已达3亿美元。顶着“中国亚马逊”的京东商城,面临着盈利预期、资方和对手的三重压力。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聂林海曾在京交会上表示,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的网络零售要突破3万亿元,这样的规模可以成就千亿级的B2C企业,但假如当前价格混战的局面不改变,中国B2C行情不容乐观。
这是一个幸存者的游戏。过程势必惨烈,结果难免辉煌,但只属于少数人。
显而易见,京东不想做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