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不谈恋爱谈理财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岁到28岁,财富积累的基础“黄金十年”。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个人的成功理财之路。都说爱情是金钱的消耗剂,王小伟是不是也在恋爱中“只出不进、接近赤贫”呢?且看他的爱情理财观。
  
  被题目吓到的看官放心,王小伟跟林琳并没有分手,只是相恋多年、感情已酣的他们已经超越了谈情说爱的层次,开始往“齐心协力狂理财”的境界奋斗。只是,24岁的王小伟似乎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难题,那就是:工作三年后,女友赚的比自己多。
  
  PART1. 24岁的理财故事
  
  男人赚钱女人花,这种传统思想虽已“非主流”,但在潜意识中仍然影响着情侣们的感受。这一点,王小伟和林琳体会深刻。
  毕业后,林琳进了一家杂志社,从助理编辑做起,转眼3年过去了,她不仅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跳槽,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薪水,月薪可达6000元,跟王小伟的3500相比的确算是优越了。林琳每月将这6000块钱分成三部分:一、存1500元作为跟王小伟共同的“理财基金”;二、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日常花销2000元;三、剩下的2500元另存入自己的小金库。事实上,在两人共同建立的“理财基金”中,如何存钱的事情也争执了许久。王小伟坚持“女人就要花男人的钱”,但林琳却死守“男女平等”的底线,最后不得不采用了非常80后的公平方法:每个月每人存入1500元作为基金,剩下的钱自由支配。
  但是某天,林琳还是在小伟的博客里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喜欢周末,但又怕周末的到来;喜欢出游,但又不得不考虑实际花销。尽管我和林琳从来都是AA制,可作为她的男友,这并非我的本意。
  如果回首两年前,从1000元的工资到如今的3500元,我也许应该“知足”了,但是,不能在经济上支持女友,反倒要被她支持的感觉毕竟不那么舒服。如今,能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银行里的存款,那是我坚持理财的证明,也是未来生活的希望。
  这是一篇让林琳看了心酸的博客,她之前也隐隐感觉到,自己事业的顺畅发展在无形中给王小伟造成了心理压力。但是,她总不能停滞不前吧?今天看了这篇博客,林琳决定不能再无视这个心结了,即使她不在乎,王小伟也有些解不开了。这不是她简衣素服、不张扬打扮就能弥补的。一切从“钱”开始,那么一切也应该由“钱”结束,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理财上去——好在,这是王小伟的强项!
  林琳是个聪明的女孩,深知有时旁敲侧击比正面说服来得更加有效。于是,她也写了一篇博客,等着王小伟来看:
  前不久我采访了一位理财专家,专门探讨了一些情侣理财的问题。说实话,刚开始想到我跟小伟那点儿小钱儿,我都不好意思出口说“理财”。但是,人家专家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钱生钱,哪怕一分钱都有理的价值!”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1000元钱有1000元钱的理财方案,100万元有100万元的理财方法。理财并不受钱数多少的影响,只要用得合理,就可以体会到理财为我们带来的好处。无怪乎小伟以前就那么痴迷于理财呢。
  当然,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同龄人占优势的特点,那就是我们的理财意识。我们手头已经小有积蓄,但真正的理财并不是一味地只进不出,也不是单纯地存银行这么简单,而是要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收益。所以,听完专家的话,我决定也在爱情中来一个投资,一个理财项目的投资。至于具体是什么嘛……卖个关子先。
  虽说卖关子,但林琳可没闲着。第二天,她就从银行里取出了15000元的存款,来到理财专家推荐的专业金融机构,以“王小伟”的名字报了一个理财师的课程班。当她把听课证递到王小伟的手里时,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在理财上,无论是兴趣还是天分,我都得甘拜下风。所以,这个课还是你去听吧,我就等着享受你的理财成果好啦。”
  
  PART2. 24岁的理财心理
  
  在如今的生活中,“月光族”、“啃老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谈恋爱必须花大钱也是大家的共识,有人甚至不惜为此“赚多少花多少”、“提前消费”、“花父母的钱”。人们的心理阈限越降越低,这本身就是理财中的一个很不利的现象。从心理角度讲,正是这种“大家都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促使很多年轻人肆意挥霍,不懂得开源节流,认为爱情就是摆谱。一旦这种心理暗示为大众坦然接受,那么理财就更无从说起。
  事实上,年轻情侣,尤其是大都市的白领一族,攒钱真的那么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王小伟就曾经亲身示范过,每月两千多元的薪水尚能攒下一千多元,那么薪水高达万元的白领们如何攒不下钱呢?很可能是另一种心理在作祟:延迟痛苦,不考虑未来。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普遍具有延迟痛苦的心理倾向。比如,所有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顾危害去吸烟,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病痛、死亡还是遥远的事,享受今天最重要。对于无法理财的年轻情侣来说,买房买车、子女问题都是遥远的事,于是,理财就被放在了消费之后。如不改变这种观念,那么,理财无从谈起,而且随着年龄增大,你会发现之前积攒的压力骤然爆发,让你的心理更加承受不了。所以,像王小伟那样坚持理财,像林琳那样有学习意识,都是非常必要的。
  
  PART3. 24岁理财支招
  
  一、固定存款
  1.活期存款,通常为3个月的生活费用,作为紧急准备金,应付因更换工作、疾病医疗等临时性流动资金需要。
  2. 定期定额储蓄,为未来1~2年内的中期理财目标做准备,如支付购车、购房的首期款。
  3. 基金定投,选择风险适中、收益稳健的成长型基金,进行定期定额的长期投资,为3年以上的理财目标做准备,如子女教育、养老计划等。
  4. 住房计划,考虑到租房成本、房价水平等因素,单身期间住房不必太大,可选择单身公寓或小户型,待未来收入提高或结婚成家时再换较大的住房。购房时善用银行住房贷款,贷款购房时房屋价值的确定应考虑自己支付首期款及未来还款能力。
  
  二、保险投资
  1. 可选择意外保险。很多人习惯每次出差或出行时才会买意外保险,其实拥有一份长期的意外险,不仅可以保障日常生活,而且费率比单独购买短期意外险低很多。
  2.重大疾病保险。都市白领中因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重大疾病险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育投资
  不要认为只有孩子才需要教育投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随时充电。所以,每年拿出一部分金额,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和喜好参加一些学习班,是非常必要的。
  图/王起 编辑/张鸣
其他文献
安全感是不是人生存的必须?  金钱是不是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在这场经济危机里,我们如何才能打好安全感的保卫战?    金钱保障安全感?    钱,学名货币,我们用来交换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以及服务的一般等价物。事实上,从钱出现的那一天起,它就伴随着漫长的社会演变,逐渐超越了它本身的角色,而变成了人类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尤其现代社会,我们几乎将它看成了实现成就、价值和自信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
期刊
有一家地方青年报辟出专版,让读者学习《弟子规》,怕别人误解是“镜子对外”、“硬性灌输”那一套名堂,继而以醒目标题指出:“不是修理别人,是修理我们自己的!”以此潜移默化倡导“尊重与帮助”之风,一举中的,深受读者欢迎。  青年报对常人来说,应该是一份“关心不多、关注不少”的报纸,一开始辟出整版刊登孔孟之道的《弟子规》,别说常人看着扎眼,就是报社的编辑记者也不甚理解。可时日一久,自己的言行规范、举手投足
期刊
母亲不该介入儿子的家庭生活,出轨是绝对可能性、避无可避,性是解决婚姻冲突的手段……这些观点你能认同吗?观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婆媳关系、第三者、性,这几个困扰中国数代人的婚姻脓包,要如何才能戳破使之痊愈?今天,我们邀请著名心理专家贾晓明女士,从专业角度以热播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为例,剖析这三个对婚姻质量影响巨大的问题。    婆媳关系恶化了夫妻关系?    《青年心理》:婆媳关系是
期刊
谢军,被人称为“象棋皇后”。她的心路历程,恰如一盘棋、一首诗。棋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却并不是全部。在生活里,她爱写作,爱写诗。她守着自己的“平常心”享受生活。    棋·人生    青年心理:1991年,你在21岁生日时,夺得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好像曾有过一阵茫然期,后来是如何恢复自我的?  谢军:当时有记者采访我母亲,母亲说,不要把谢军捧得太高了,我特别感激她。她从农村考到清华大学,长期以来的磨炼使
期刊
追求快乐不是期望能一步登天,而是按部就班地筑梦踏实,亦非空等芝麻开门,而是耐心地堆砌金字塔。    即使我们在目前没有太大改变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可以创造出许多生命的乐趣和惊喜    快乐的人坚定自己想要的、喜欢的,并且一心追求。换言之,快乐的人不会三心二意地改变自己的价值、兴趣和需求,也不会受制于他人的看法和物质的条件,而是全心全意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得在美国念书时,在一门生涯咨询课中我听
期刊
公司裁员应该像柔道运动一样——虽然让一个人摔倒了,但仍然保有他的尊严与重新来过的信心。这是职场中的人道与体育精神!    柔 道    在诸多体育项目中有一点儿特别,它的目的是把对方摔倒,但在比赛前和比赛后,两个选手都要向对方深深施礼,讲究礼仪与尊重。柔道中的动作技术含量较高,不会像拳击那样直奔对方要害出拳。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被目前一种职场流行现象所借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裁员。  裁员,就是让
期刊
曾经有一对夫妻来我的咨询室求助。  他们已经结婚20年了。现在他们两人都认为婚姻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没有存续的可能。只是双方又都想做最后的努力,所以相约来到咨询室。他们决定,如果咨询不能解决问题,那出了咨询室的门就去民政局——离婚。  我要求他们坦诚地谈出对方的怨恨。结果丈夫激动地叫:我希望你以后不要老叫我吃鱼!  妻子最开始听到这个时很震惊。她平静了一下说:我才最讨厌吃鱼。但我以为你喜欢,我完全是
期刊
每次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小钢总是心情郁闷。他不知道该给女朋友买什么东西好。  第一次送礼,小钢左思右想,买了个超贵价的鼠标。  第二次,小钢买了一套米老鼠的玩具。  第三次小钢绞尽脑汁。为此他甚至请假跑出去钻研了许久。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干脆买了张超市的充值卡。他想:这次总没问题了吧。想要什么,自己买就是了呀。  女友很委屈:在你眼中,我难道只是个爱钱的女人吗?只知道送东西,难道没想过我
期刊
        
期刊
学习不好的他,是勇敢面对,还是退缩回避?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双眼,他无言以对。报恩不成的他,承不起那份责任,于是只得拎起屠刀……    那天下午,马晓明的母亲刘芳正在家里擦地板。她显得心不在焉,因为她21岁的宝贝儿子马晓明又要去外省的某医科院校继续上学了。想着儿子一个人在外求学时孤单寂寞的身影,刘芳不免有点儿伤感。  在这一家人和邻居们眼里,马晓明一直是个懂事和孝顺的好孩子。回想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