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长期存活者的心理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癌症长期存活者的心理特征。

方法

以投币法随机抽取癌症长期存活者(存活时间≥5年)151例,以开放性问题、个别会谈法等收集患者心理特点的定性资料;以T型心理量表、癌症应对问卷及癌症患者心理调节问卷测查患者心理行为方面的特征,并与癌症患者的平均水平(涵盖各种癌症诊断、病期等具有代表性的大样本测查结果)相比较。

结果

(1)定性研究:癌症长期存活者大多数在病后两周内得知诊断,认为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把抗癌成功的经验归功于良好心态及积极治疗。(2)定量研究:T型心理:癌症长期存活组在个性特征、情感表现、潜意识、认知习惯4个维度及总均分得分[分别为(1.99±0.45)分,(1.68±0.51)分,(1.33±0.32)分,(1.87±0.44)分,(1.78±0.41)分]均低于癌症患者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06±2.12)分,(3.08±2.03)分,(2.86±2.08)分,(3.02±2.06)分,(2.98±1.75)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对方式:在面对和发泄维度,长期存活组得分高于癌症患者的平均水平,在回避与压抑、屈服和幻想维度,癌症长期存活组得分则低于癌症患者的平均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调节:长期存活组患者在情绪/自尊、主观感觉、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其他5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癌症患者的平均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癌症长期存活患者具有心态好、T型心理水平较低、多采用面对与发泄等积极应对方式、心理调节状况较好等共同心理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小学生冲动行为与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702名小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冲动行为和述情障碍。结果(1)男生在无计划因子和冲动总分的得分上高于女生[(24.47±5.30)分,(23.40±5.59)分,P<0.05;(62.25±9.46)分,(60.35±9.91)分,P<0.05]。高年龄组仅在冲
目的探讨青春前期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性激素水平差异,以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44例孤独症患儿[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47.5±18.9)月]和44例正常对照儿童[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45.0±18.7)月]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 LH)、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