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班级辅导员、班主任需要重视班级的文化建设。本文对新疆地区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制度建设不健全
通过走访了解到,许多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缺乏班规的概念,或是认为用学校或系里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就已经足够,而没有必要再麻烦地弄一个班级的管理规章制度,更不用说提炼班训、班徽、班歌等内容。
2.班级凝聚力较弱、学风欠佳
高校班级的班主任普遍认为,目前大学校园里“60分万岁”的学业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不仅存在普通同学当中,许多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也抱有这样的思想。在班会召开方面,部分班级存在开班会不够规范、主题班会少等,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班级凝聚力不强以及学风不够好的现象。学风建设作为班风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班级凝聚力强或弱,更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标志,这都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3.辅导员、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辅导员、班主任在一个班级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他们的经验和阅历丰富,是学生无法比拟的。辅导员、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导师,应该成为是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然而,学生的普遍感觉是辅导员、班主任似乎都比较忙,很少能够接触到辅导员、班主任。现实中,辅导员确实大部分时间忙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事务,工作比较琐碎、繁杂,而班主任基本是由专业教师担任,课余时间大多忙于自己的家庭或是自己的私事,许多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并没有十分正确的认识,有些班主任坦言自己在这方面经验并不多。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班级作为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性组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在教育现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现实反映。新疆地区的高校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校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品质和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辅导员—学生”“班 主任—学生”“学生干部—学生”的三级管理体系制度。在三级管理制度在中,“学生干部—学生”为监督关系,“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学生”两级制度应为引导、督促作用。
(1)“辅导员—学生”体系。辅导员首要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当然引导学生成才、树人的辅导员不是每个高校辅导员都能做到的。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完善自身思想的建设,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的建设,提高自身学术性全方位的建设,才能引导学生的思想。高校辅导员负责的是整个学院的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德育目标、保证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2)“班主任—学生”体系。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四年的道路“指引人”,最能掌握和了解一个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班主任是联系授课老师与学生的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班级的引导、学风的建设、心理健康、安全管理、就业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在各个工作的实施和实践过程中扮演“指路人”“牵引人”的作用。
(3)“学生干部—学生”体系的建设。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是最能贴切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习性、思想动态的学生群体。在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应该优先考虑此类学生进入学生干部体系中。在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应当基于公平公正的选评,选拔出在学生团体中具有优秀品行、学习成绩良好、责任感强、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要做好学院的上传下达工作,帮助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完成学校、学院交办的相关工作。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和身心的发展,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其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应对;同时精神文化的建设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应注重班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整个班集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因此班风建设也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参与,辅导员、班主任应该积极引导班级成员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学风是一个班集体对待学习的态度体现,作为高校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目前很多的学生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辅导员、班主任更有责任将班级成员的学习心态重新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只有建设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
3.心理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情智并重的全方位发展的专业人才。班级心理文化的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包括自我评价、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科学思维、职业心态、潜能开发等,重视的是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从社会来看,时代发展呼吁心理健康,社会发展影响心理健康,青年的成长需要心理的健康,人才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从个体发展来看,心理健康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的健康,有助于预防大学生心理的疾病。
班级心理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判斷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主要根据学生的情绪障碍、行为障碍、胜利功能障碍为参照点。同时善于观察、处理学生中存在的矛盾;鼓励学生多参加校、院级活动;组织主题鲜明的主题团日活动;密切关注重点学生等。在学生心理文化的建设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鼓励并发现学生的爱好、兴趣。
四、结论
在新疆地区,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就是做好每一个班级的学生观察、培养、教育、成才的道路。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注重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结合“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学生”“学生干部—学生”的三级管理体系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创建良好和谐的班级文化,完善对学生的培养与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升各方面素质,为其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 杰.新疆高校班主任工作百问百答[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14.
[2]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情境模拟训练[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关键词:高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制度建设不健全
通过走访了解到,许多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缺乏班规的概念,或是认为用学校或系里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就已经足够,而没有必要再麻烦地弄一个班级的管理规章制度,更不用说提炼班训、班徽、班歌等内容。
2.班级凝聚力较弱、学风欠佳
高校班级的班主任普遍认为,目前大学校园里“60分万岁”的学业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不仅存在普通同学当中,许多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也抱有这样的思想。在班会召开方面,部分班级存在开班会不够规范、主题班会少等,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班级凝聚力不强以及学风不够好的现象。学风建设作为班风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班级凝聚力强或弱,更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标志,这都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3.辅导员、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辅导员、班主任在一个班级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他们的经验和阅历丰富,是学生无法比拟的。辅导员、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导师,应该成为是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然而,学生的普遍感觉是辅导员、班主任似乎都比较忙,很少能够接触到辅导员、班主任。现实中,辅导员确实大部分时间忙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事务,工作比较琐碎、繁杂,而班主任基本是由专业教师担任,课余时间大多忙于自己的家庭或是自己的私事,许多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并没有十分正确的认识,有些班主任坦言自己在这方面经验并不多。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班级作为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性组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在教育现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现实反映。新疆地区的高校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校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品质和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辅导员—学生”“班 主任—学生”“学生干部—学生”的三级管理体系制度。在三级管理制度在中,“学生干部—学生”为监督关系,“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学生”两级制度应为引导、督促作用。
(1)“辅导员—学生”体系。辅导员首要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当然引导学生成才、树人的辅导员不是每个高校辅导员都能做到的。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完善自身思想的建设,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的建设,提高自身学术性全方位的建设,才能引导学生的思想。高校辅导员负责的是整个学院的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德育目标、保证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2)“班主任—学生”体系。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四年的道路“指引人”,最能掌握和了解一个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班主任是联系授课老师与学生的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班级的引导、学风的建设、心理健康、安全管理、就业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在各个工作的实施和实践过程中扮演“指路人”“牵引人”的作用。
(3)“学生干部—学生”体系的建设。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是最能贴切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习性、思想动态的学生群体。在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应该优先考虑此类学生进入学生干部体系中。在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应当基于公平公正的选评,选拔出在学生团体中具有优秀品行、学习成绩良好、责任感强、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要做好学院的上传下达工作,帮助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完成学校、学院交办的相关工作。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和身心的发展,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其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应对;同时精神文化的建设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应注重班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整个班集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因此班风建设也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参与,辅导员、班主任应该积极引导班级成员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学风是一个班集体对待学习的态度体现,作为高校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目前很多的学生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辅导员、班主任更有责任将班级成员的学习心态重新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只有建设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
3.心理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情智并重的全方位发展的专业人才。班级心理文化的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包括自我评价、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科学思维、职业心态、潜能开发等,重视的是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从社会来看,时代发展呼吁心理健康,社会发展影响心理健康,青年的成长需要心理的健康,人才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从个体发展来看,心理健康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的健康,有助于预防大学生心理的疾病。
班级心理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判斷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主要根据学生的情绪障碍、行为障碍、胜利功能障碍为参照点。同时善于观察、处理学生中存在的矛盾;鼓励学生多参加校、院级活动;组织主题鲜明的主题团日活动;密切关注重点学生等。在学生心理文化的建设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鼓励并发现学生的爱好、兴趣。
四、结论
在新疆地区,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就是做好每一个班级的学生观察、培养、教育、成才的道路。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注重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结合“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学生”“学生干部—学生”的三级管理体系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创建良好和谐的班级文化,完善对学生的培养与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升各方面素质,为其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 杰.新疆高校班主任工作百问百答[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14.
[2]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情境模拟训练[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