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的心理调适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LONG1987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报编辑的素质既包括以知识能力和信息处理为特征的智力因素,也包括以兴趣、爱好、敬业精神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编辑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重要前提。学报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许多心理因素影响编辑对稿件的正确评价,使编辑审稿心理发生偏倚,不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待稿件,影响编辑及编辑工作的创新。学报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无不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能否保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学报出版质量的关键之一。
  
  学报编辑的主要心理障碍
  
  1.心理失衡
  学报编辑的心理失衡主要是指编辑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职责,认为自己的工作无非是“为他人作嫁衣”,在学院内地位不高,待遇较低,工作繁重单调。在心理上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症状。心理失衡使得学报编辑在工作中表现为谨小慎微、追求完美、注意细节、优柔寡断,并反复做一些毫无意义的动作。如反复查验编辑和校对稿件的某一部分,明知已进行了修改还要反复查看等。
  2.自大心理
  一些学报编辑认为自己对作者的稿件手握生杀大权,是“无冕之王”,产生了优越意识。由于高校学报大多刊发本校教师的学术论文,而这些学术论文对教师来说又决定着自己的教学质量考核、职称评定甚至是职务升迁,想发表论文的教师对学报编辑尊重有加甚至极力讨好。学报编辑长期处在“众星捧月”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自大心理,优越意识开始膨胀。这种心理使其不能以论文学术质量的高低来取舍,代之的是以个人的喜好决定论文的刊发与否。
  3.疏于人际交往
  学报编辑一般隶属于学院教学研究部门,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被划为教辅部门,不属于教学一线,办公室也设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报编辑不仅要面对办公室同事,又要与广大的作者、读者来往,人际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面对这种较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学报编辑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为没有耐心和作者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交流探讨,不能和作者做知心朋友;无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不愿接受读者有益的建议。整天伏案审稿,使得编辑的心理变得孤僻和固执,这种封闭的心理也使编辑的人际交往更加困难。
  4.缺少自主意识
  有些人在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或时尚的事物面前,会产生盲目的趋从心理,表面上看这似乎也叫“与时俱进”,其实质是缺乏另辟蹊径,缺少自主性的反映。从大众心理学的层面来看,这种盲目的趋时感是普遍存在的,学报编辑当然也不能例外。尤其在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时期,面对职业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学报编辑不能认真冷静地去作调研和分析,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去策划、选择符合自己刊物宗旨和特色的文稿。其结果是使理论和思想重复,千篇一律,没有新的理论创新,就会使理论脱离生活,脱离实践,就会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因此,缺少自主意识盲目跟风是学报编辑的一个危害性极大的心理障碍。
  
  学报编辑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对心理障碍认知的偏差
  长期以来,人们的健康观念局限在身体这个表面,对心理上的障碍和疾病不够重视,“心病非病”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报编辑虽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如学院的升格、教师职称的评定、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等,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出现了心理障碍也感觉不到;即使感觉到了也不愿承认,更不要说调适了。
  2.竞争的压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充满了竞争,导致人们心理压力加重,心理冲突激烈。学报编辑是知识与信息含量很高的职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的信息环境对学报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学报编辑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大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面广,编辑必须跟踪各学科发展,捕捉前沿知识信息,否则将影响选题策划,进而影响学报的质量。学报作为学院的学术名片,对学院学术水平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院领导的重视。周期出版的要求使学报编辑每时每刻都有一种紧迫感,重复性的工作使学报编辑感到压抑、烦躁和沮丧。同时,编辑工作有很强的隐匿性,编辑的价值是通过所编辑的文稿转化为正式的科技文献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体现的。编辑的全部劳动都融入到作者的科技成果中,很难独立而具体的体现出来,使编辑的自身价值难以体现,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
  3.工作强度大积累的心理疲劳
  学报编辑部一般工作人员较少,由于作者人数多,一个编辑处理的稿件往往涉及的专业方向多,所以无论从体力的消耗上,还是从精神负担上都是比较高的。这种消耗和负担常年累月地积累,于是产生疲劳心理,造成了情绪波动及不良心理状态。学报编辑工作一般为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如前所述,缺乏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致使学报编辑主体思想情感受到抑制。要做好学报的编辑工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为编辑事业奋斗一生的责任意识。因此,事业心强是有责任心的学报编辑的一种主体表现。但学报编辑长期在高责任感、高紧张状态下工作,太累、太疲劳容易积累疲劳心理,使其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
  4.客观因素造成的个体挫折
  挫折是指个人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学报编辑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工作环境较差,在学院内地位不高,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运转,自身价值难以体现,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自我发展希望渺茫等。高职高专院校内教师是主体,教师可以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晋升职称直至正教授,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而学报编辑为教辅人员,职称评定受到诸如课时量、职称指标等限制,很难获得自我满足。
  
  学报编辑的心理调适
  
  1.培养健康向上的学报编辑群体心理
  学报编辑部无论大小,都是一个集体。集体是这样的一种团体,这种团体在达到由社会的有益动机所制约的活动的共同目标时,具有组织和心理上团结一致的特点。因此,对于学报的每一位编辑,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努力把自己的刊物办好办精,倾注各自的热情,共同携手,达到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编辑集体成员特征最协调的结合,这种结合保证了学报办刊的成功和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因此,每一位学报编辑应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
  2.加强对学报编辑工作的肯定与支持
  学院及编辑部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编辑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特别是要重视学报编辑的情绪和感受,以排除学报编辑的心理障碍,卸下精神包袱。在减轻工作压力的同时,尽力解决编辑的合理要求,为编辑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提供渠道。首先,要尊重学报编辑人才,关怀学报编辑的成长,关心学报编辑各个方面,承认和肯定学报编辑的劳动价值。要支持学报编辑在业务上的进修提高,有计划地安排学报编辑参加编辑业务学习班、培训班,参加相关学术报告会、国内外学术交流会,鼓励学报编辑积极研究探讨编辑理论和业务,采纳编辑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报编辑一旦具有很强的自我有效感,就会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3.加强学报编辑的自身修养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这需要人的自我调节。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和意义若建立在奉献和进取的基础之上,那么他所追求的是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他就会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纳,他的心理就会坦然、满足、充实,达到一种心理平衡状态,即使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也会自觉地达到心理调适的目的。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报编辑,应具备对各种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面前,应坚定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人生观进行理性的思考,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充实自己的人生。人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约束,这时需要加强学报编辑的自身修养,使之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生理上的变化对心理上造成的冲击。
  4.培养多种兴趣,学会自我情绪调节
  学报编辑应学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在寂寞孤独、烦闷忧郁时缓解心境的压抑。合理地安排紧张有序的工作,使编辑工作更加充实。培养多种兴趣,可使自己爱好广泛,心情舒畅,在工作之余,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把玩一下自己的收藏,不仅驱逐了不健康的情绪,而且增强了生命的活力。作为学报编辑应该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应的、可管理的状态,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学报编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既要具备编辑工作规范要求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又要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心理水平和心态。学报编辑的心理问题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调适其心理素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常的健康的心态是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使编辑工作产生最佳效果的根本保证,学报编辑只有在编辑活动中保持明晰的自我意识、最佳心态,才能使自己所编辑的学报达到更高水平,取得更大成效,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学报编辑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心情愉快地适应编辑工作发展的需要。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编辑工作。
  
  参考文献:
  [1]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仰斌.期刊编辑的创新心理障碍及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6,(2):88-89.
  [2]王军华.现代编辑的主要心理障碍及成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53-55.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分析了各向同性介质中多分量转换波地震数据采集的有效时窗,在有效时窗内追踪每个反射点的P-P波、P-SV波射线路径,通过求解Zoeppritz方程得出P-SV波与P-P波反射系数的比值,并将该比值的绝对值定义为控制因子G,用G优化最佳时窗的选择,为煤田多分量转换波采集接收时窗的确定提供依据.
对于冲突证据,D-S 证据理论无法使用甚至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引发了专家学者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冲突证据融合方法,建立了多传感器综合可信度的计算模型,根
作为延安教育教研的领头人——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荣历程,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一代又一代的延安教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延安市教研中心按照“两改带动,课题支撑,网络覆盖,制度保障”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加强三项建设,搞好六项服务”的工作思路,搭架子、铺摊子、建队伍,着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三大教改”实验,全方
针对固定单站无源定位中的DPFRC算法无法对目标辐射源速度进行直接解算的问题,将多普勒频率引入观测量之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固定单站无源定位模型,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对定位结果
常规x线摄影(conventional radiography,cR)仍然是检测和评价肺结节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应用范围宽泛、价格低廉、放射剂量低是其优点,尽管其某些性能方面不及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
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政治史发端于一部殖民地宪法《政府框架》。1682年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创建的筹备过程中,业主威廉·佩恩起草殖民地宪法修改多达17稿,由最初较为民主的宪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在于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终究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它
总结杭州高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素质结构的基本特点,分析杭州高师教育和教师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其结构调整的新目标、新内容,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形成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重视了解学生的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毕业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国家也跟着出台多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才能从诸多的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才有机会踏入工作单位的大门。针对师范生来说,步入工作岗位首先要做好身份的转变,即从稚气未脱的学生向令人敬仰的园丁身份的转变,并在极短时间内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进而成为一名称职而优秀的人民教师。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