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有必要探索运用新的方法即语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语篇教学把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通过从宏观以及微观方面对语篇进行分析,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语篇 分析教学 英语 阅读能力
面对新课标,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极有可能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以及独立阅读新材料的能力。语篇分析法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篇大意分析上,全面正确地理解语篇内容,这样既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加快阅读速度,其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句法分析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语篇分析。
一、宏观导入,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这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和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查询相关的背景知识。具体包括: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提问的方式,老师提问或者学生相互提问,来检测和增加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逐步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略读寻找文章的线索。根据这些线索把握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宏观导入环节,对于背景知识的介绍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启发并改善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对阅读材料做好知识、心理和语言上的准备,并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文章内容相互作用,逐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和交流,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分析语篇体裁,把握篇章结构
语篇体裁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揭示了不同体裁语篇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熟悉特定的语篇体裁,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对文章内容作出合理的预测。从某种意义上说,分析语篇的篇章结构是语篇教学的重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辩论文、说明文举例。辩论文、说明文有四种结构模式:
1.问题——解决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用来分析广告语篇、科学和学术报道。它可以细化为:形势——问题——解决办法——评价。即首先呈现出问题的情况和形势,然后提出问题,找到解决的途经,最后进行评价。一般在这类文章中,呈现问题时常会出现下面这些词,如:difficulty, problem, question。在问题得到解决时,会出现这样一些词,如answer, effect, result, solution等。这些词有助于理顺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找出阅读理解题与文章的关系,很快找到题目的答案,比起很多学生盲目地在文章中搜寻答案要可靠得多,答题的命中率也会提高很多。
2.问题——答案模式。这一模式其实和上一模式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这种模式主要用来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3.申称——反申称模式。一般在支持或否定某种观点的时候用这种模式,如新闻、政论、学术辩论、演讲比赛。According to, apparently, appears, bilieve, considered, could, may, might, perhaps, imagine, says, seems, should, suggested等等都是这个模式的标志词汇。
三、仔细阅读,抓住有效信息
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二次阅读,对文章细节有了更深的把握。要求教师对于必要的重点词汇、短语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比如通过代词的使用、上下文的推测、逻辑连接词的使用鼓励学生大胆揣摩词汇在本文语境中的含义。由于英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在传统教学中单独对单词的解释和背诵,而是更加注重在使用中的含义,引导学生重视词汇的语境含义(contextual
【关键词】语篇 分析教学 英语 阅读能力
面对新课标,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极有可能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以及独立阅读新材料的能力。语篇分析法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篇大意分析上,全面正确地理解语篇内容,这样既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加快阅读速度,其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句法分析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语篇分析。
一、宏观导入,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这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和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查询相关的背景知识。具体包括: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提问的方式,老师提问或者学生相互提问,来检测和增加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逐步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略读寻找文章的线索。根据这些线索把握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宏观导入环节,对于背景知识的介绍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启发并改善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对阅读材料做好知识、心理和语言上的准备,并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文章内容相互作用,逐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和交流,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分析语篇体裁,把握篇章结构
语篇体裁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揭示了不同体裁语篇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熟悉特定的语篇体裁,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对文章内容作出合理的预测。从某种意义上说,分析语篇的篇章结构是语篇教学的重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辩论文、说明文举例。辩论文、说明文有四种结构模式:
1.问题——解决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用来分析广告语篇、科学和学术报道。它可以细化为:形势——问题——解决办法——评价。即首先呈现出问题的情况和形势,然后提出问题,找到解决的途经,最后进行评价。一般在这类文章中,呈现问题时常会出现下面这些词,如:difficulty, problem, question。在问题得到解决时,会出现这样一些词,如answer, effect, result, solution等。这些词有助于理顺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找出阅读理解题与文章的关系,很快找到题目的答案,比起很多学生盲目地在文章中搜寻答案要可靠得多,答题的命中率也会提高很多。
2.问题——答案模式。这一模式其实和上一模式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这种模式主要用来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3.申称——反申称模式。一般在支持或否定某种观点的时候用这种模式,如新闻、政论、学术辩论、演讲比赛。According to, apparently, appears, bilieve, considered, could, may, might, perhaps, imagine, says, seems, should, suggested等等都是这个模式的标志词汇。
三、仔细阅读,抓住有效信息
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二次阅读,对文章细节有了更深的把握。要求教师对于必要的重点词汇、短语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比如通过代词的使用、上下文的推测、逻辑连接词的使用鼓励学生大胆揣摩词汇在本文语境中的含义。由于英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在传统教学中单独对单词的解释和背诵,而是更加注重在使用中的含义,引导学生重视词汇的语境含义(contex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