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知徐秉方先生由家乡常州翩然来沪,我便专程去看他。去之前,他说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我。踏进“博爱竹斋”,刚刚坐定,未及寒暄,我便问究竟是什么好消息。徐先生笑眯眯地说:“我父亲的一件作品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啊!徐素白先生的作品入藏大都会,真是好消息!那么,这消息从何而来?
原来,一位常州籍朋友在纽约参观大都会博物馆时偶然见到了这件作品,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徐先生,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在大都会博物馆里意外见到令尊的一件‘月季蜻蜓’留青竹刻笔筒。作为一个常州籍的上海人,我能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当代常州人的作品,感到非常激动和喜悦。”他兴奋地继续说道:“走在纽约街头,我似乎觉得自己比路人高了一截。”这位朋友还拍了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徐先生。徐先生一看,确是父亲的作品,自然十分高兴。
我忍不住问徐先生:“那您有没有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呢?”他说:“巧了,也有一件,是去年才知道的。”去年春夏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竹镂文心”竹刻艺术特展,同时还举办了一个竹刻艺术国际研讨会。正是在这个研讨会上,大英博物馆馆长带来一组馆藏中国历代竹刻的幻灯片,其中有一张正是徐秉方先生的留青臂搁“螳螂捕蝉”。
众所周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均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它们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历代艺术品,而对于入藏当代艺术品,他们则是慎之又慎。徐氏父子的留青竹刻能分别被这两大博物馆收藏,既说明了博物馆对留青竹刻艺术的重视,也可见徐氏父子的艺术成就。
那么,这两件作品是怎么被两大博物馆收藏的呢?徐先生摇摇头,说:“我也不清楚。”不过,虽不清楚这“去脉”,但对这两件作品的“来龙”,徐先生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件‘月季蜻蜓’笔筒是父亲心爱的作品之一。他在上海工作时,我曾提出要把它带到常州去看看,他不同意。父亲逝世后,他的一些遗物一度由我保管。上世纪70年代末,我结识了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王老表示,他也是竹刻爱好者,收藏了一批古今竹刻,遗憾的是还没有我父亲的作品,希望能收藏一件。我当时觉得,王老不仅是一位竹刻爱好者,更是这门艺术的推广者。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生活大都比较贫困,竹刻艺术很少有人问津。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根据王先生的心愿,就将这件父亲的‘月季蜻蜓’笔筒让给了他。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的‘王世襄藏品专场拍卖’中,这件作品出现在拍场上。现在它走进了大都会博物馆,可谓最佳的归宿。”
王世襄先生与徐秉方先生的交往,我是听说过一些的。王先生对推广竹刻艺术用力甚勤,对徐先生的作品也推崇备至。他在给徐先生的信中曾说:“当代竹人,阁下提高最多,独步当时,无可争辩。”又曾作文如是评价徐先生的留青山水作品:“秉方继承家学,专攻留青,四十以后,艺大进。巧用竹筠,有新的突破,不独于见刀处现神采,更求在模糊朦胧不见刀处生变化。不然,对此弥漫滃郁,满幅烟云将不知如何措手矣。”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这件徐素白先生的作品,竟然曾是王世襄先生自珍之“俪松居”长物,真可谓佳话一桩。
那么,徐秉方先生那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螳螂捕蝉”臂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徐先生娓娓道来:“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家用电器还没有普及。一位香港朋友来访,见我的家境比起香港来差了许多,于是返港后买了几件家用电器,包括当时在内地很时髦的收录机、彩电等送给我。我激动之余,考虑用什么回情。知道朋友很喜欢我的竹刻,虽然当时竹刻没有市场,也无行情。但我只能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回这份情。我的回情之物正是这件‘螳螂捕蝉’。1992年,一向只拍卖民国以前工艺品的香港佳士得,破例拍卖了这件作品。没想到,最终的藏家是大英博物馆。”
徐氏父子的这两件留青竹刻作品究竟是如何走进两大博物馆的,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荣登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充分说明了留青竹刻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在如今越来越庞大的收藏队伍中,有许多人往往很注重工艺品的材质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竹材虽再寻常不过,竹刻却向为文人雅玩。高水准的竹刻作品,其扑面而来的文人气息,又岂是他物可比?
我出生于竹刻之乡嘉定,自幼对竹刻别有兴趣。这些年来,也见过许多竹刻作品,其中有不少出自高级工艺美术师、竹刻家之手,但真正让我眼睛一亮的作品极少。直到偶然的机缘,看到了徐先生的留青山水作品,那真是过目不忘。王世襄先生之“独步当时”之语绝非虚言。可喜的是,徐氏留青后继有人,第三代传人文静、春静的作品之高妙绝非所谓的“竹刻家”所能及。但是她俩极为低调,不争头衔、不评职称,全心沉浸于竹刻技术的钻研之中。可以说,她们的作品比起乃祖乃父来,在不少方面又有精进。我曾在一篇文章说过:“论竹刻之各种技法,圆雕、透雕、浮雕、薄地阳文、陷地深刻等,皆呈式徽之态,今人之作,难寻前人韵致。唯留青一门,在徐氏三代手上,已超越先贤。对此,当有充分认识,并珍视之。”将来,她们的作品会不会随着祖、父的足迹,步入世界级殿堂呢?
原来,一位常州籍朋友在纽约参观大都会博物馆时偶然见到了这件作品,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徐先生,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在大都会博物馆里意外见到令尊的一件‘月季蜻蜓’留青竹刻笔筒。作为一个常州籍的上海人,我能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当代常州人的作品,感到非常激动和喜悦。”他兴奋地继续说道:“走在纽约街头,我似乎觉得自己比路人高了一截。”这位朋友还拍了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徐先生。徐先生一看,确是父亲的作品,自然十分高兴。
我忍不住问徐先生:“那您有没有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呢?”他说:“巧了,也有一件,是去年才知道的。”去年春夏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竹镂文心”竹刻艺术特展,同时还举办了一个竹刻艺术国际研讨会。正是在这个研讨会上,大英博物馆馆长带来一组馆藏中国历代竹刻的幻灯片,其中有一张正是徐秉方先生的留青臂搁“螳螂捕蝉”。
众所周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均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它们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历代艺术品,而对于入藏当代艺术品,他们则是慎之又慎。徐氏父子的留青竹刻能分别被这两大博物馆收藏,既说明了博物馆对留青竹刻艺术的重视,也可见徐氏父子的艺术成就。
那么,这两件作品是怎么被两大博物馆收藏的呢?徐先生摇摇头,说:“我也不清楚。”不过,虽不清楚这“去脉”,但对这两件作品的“来龙”,徐先生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件‘月季蜻蜓’笔筒是父亲心爱的作品之一。他在上海工作时,我曾提出要把它带到常州去看看,他不同意。父亲逝世后,他的一些遗物一度由我保管。上世纪70年代末,我结识了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王老表示,他也是竹刻爱好者,收藏了一批古今竹刻,遗憾的是还没有我父亲的作品,希望能收藏一件。我当时觉得,王老不仅是一位竹刻爱好者,更是这门艺术的推广者。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生活大都比较贫困,竹刻艺术很少有人问津。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根据王先生的心愿,就将这件父亲的‘月季蜻蜓’笔筒让给了他。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的‘王世襄藏品专场拍卖’中,这件作品出现在拍场上。现在它走进了大都会博物馆,可谓最佳的归宿。”
王世襄先生与徐秉方先生的交往,我是听说过一些的。王先生对推广竹刻艺术用力甚勤,对徐先生的作品也推崇备至。他在给徐先生的信中曾说:“当代竹人,阁下提高最多,独步当时,无可争辩。”又曾作文如是评价徐先生的留青山水作品:“秉方继承家学,专攻留青,四十以后,艺大进。巧用竹筠,有新的突破,不独于见刀处现神采,更求在模糊朦胧不见刀处生变化。不然,对此弥漫滃郁,满幅烟云将不知如何措手矣。”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这件徐素白先生的作品,竟然曾是王世襄先生自珍之“俪松居”长物,真可谓佳话一桩。
那么,徐秉方先生那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螳螂捕蝉”臂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徐先生娓娓道来:“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家用电器还没有普及。一位香港朋友来访,见我的家境比起香港来差了许多,于是返港后买了几件家用电器,包括当时在内地很时髦的收录机、彩电等送给我。我激动之余,考虑用什么回情。知道朋友很喜欢我的竹刻,虽然当时竹刻没有市场,也无行情。但我只能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回这份情。我的回情之物正是这件‘螳螂捕蝉’。1992年,一向只拍卖民国以前工艺品的香港佳士得,破例拍卖了这件作品。没想到,最终的藏家是大英博物馆。”
徐氏父子的这两件留青竹刻作品究竟是如何走进两大博物馆的,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荣登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充分说明了留青竹刻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在如今越来越庞大的收藏队伍中,有许多人往往很注重工艺品的材质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竹材虽再寻常不过,竹刻却向为文人雅玩。高水准的竹刻作品,其扑面而来的文人气息,又岂是他物可比?
我出生于竹刻之乡嘉定,自幼对竹刻别有兴趣。这些年来,也见过许多竹刻作品,其中有不少出自高级工艺美术师、竹刻家之手,但真正让我眼睛一亮的作品极少。直到偶然的机缘,看到了徐先生的留青山水作品,那真是过目不忘。王世襄先生之“独步当时”之语绝非虚言。可喜的是,徐氏留青后继有人,第三代传人文静、春静的作品之高妙绝非所谓的“竹刻家”所能及。但是她俩极为低调,不争头衔、不评职称,全心沉浸于竹刻技术的钻研之中。可以说,她们的作品比起乃祖乃父来,在不少方面又有精进。我曾在一篇文章说过:“论竹刻之各种技法,圆雕、透雕、浮雕、薄地阳文、陷地深刻等,皆呈式徽之态,今人之作,难寻前人韵致。唯留青一门,在徐氏三代手上,已超越先贤。对此,当有充分认识,并珍视之。”将来,她们的作品会不会随着祖、父的足迹,步入世界级殿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