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12-01
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内科学,因其涵盖内容多,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记忆困难,学习难度大,畏难情绪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指导有效学习,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易懂、易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目标追求。笔者现将自己的学习思考梳理呈现,和同道们共同探讨其有效性。
1 临床病例突出“变化”
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以及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方式应多样化。如临床病历诊断写着“右下肺肺炎”,但主管医生查体发现,右下肺语音震颧明显减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单纯的肺炎”由于学生刚刚学过肺炎实变语音震颤是增强的,马上会回答:“不是”。继续查体时发现右下肺叩诊呈实音,让学生踊跃发言,讨论该患者可能患哪种疾病,在启发与诱导下学生将会一一列出“阻塞性肺不张”、“胸腔积液”、“胸膜广泛肥厚粘连”,可调动不同层次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体现了运用知识培养人的最高责任。再如“全血细胞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特点,学生据此易将“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同,授课过程中可诱导学生对比“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脾功能亢进”的异同点,两者均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出现骨髓象增生反应不良;“脾功能亢进”则是脾脏对外周血细胞破坏过多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正常,骨髓象可正常或增生明显活跃,从而阐明“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内涵与外延上的不同,让学生弄清两者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2 繁杂内容设计“口诀”
内科学知识涉及面广,学生理解、记忆有一定的难度,而归纳恰当的口诀无疑能突破这一难点,如重度哮喘的治疗原则:“一补二正氨茶碱,氧气两素兴奋剂”,
它具体概括了重度哮喘的处理原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学生体验到了重点扼要利于掌握的优势。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受凉感冒后易诱发右心衰,右心衰的体征:“三水两大及其他”。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教师需将零散的知识化繁为简,尽量以口诀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之易消化。如心肌梗死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笔者课后与学生交流,学生反映这些繁杂、枯燥的医学知识经过“口诀”处理后好记多了。
3 教学行为体现“创新”
教學行为应该具有创新性,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行为才能最有效地表达教学本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如把知识点演变成病例分析,以问题形式提出。如讲授肺炎的病因时提出:肺炎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婴幼儿与成人相比为什么易患肺炎?同龄婴幼儿为什么有的易患肺炎,有的不易患肺炎?学生对这样的讲授记得牢,效果好。内科学强调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训练学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教师需要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启发学生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4 板书地位的“强化”
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使用先进、昂贵的多媒体而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在课堂上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将其形象、直观地与板书结合起来,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与传统面授的情感交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优化教学。好的板书,层次清晰,可以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提高其分析、概括能力,撬开学生智慧之扉翻。同时配合老师解析式讲解,层层剥离,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步跟一步,步步推进,由浅人深,由表及里,诱导推理,使学生在解析过程中推导出一般原理、结论。这种方法常可用于疾病发病机制的讲解。例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教师可用提纲式板书从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及解剖学因素开始,层层剖析,诱导学生推理,得到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的结果。板书归纳对老师备课要求高,需要教师联系相关理论知识。认真思考,仔细梳理,抓住知识要点,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讲解时,边板书归纳,边诱导推理,给学生一个推理想象的空间。
5 教学言语的“幽默”
幽默的言语是美感的外在表现,教师运用各种奇妙的、出人意料的幽默言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比如在新知识的讲解中,对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你很会动脑筋”、“精彩极了”等表扬;对开小差的学生,给予“你可能想远了点”、“想像力有点丰富”等提醒;对思维迟钝、不喜欢发言的学生则可采用“不要怕,大声些”、“回答正确,掌声鼓励”等语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而对打瞌睡的学生可用“有的同学太赞许我的讲课了,你看他们不停地点头、眨眼睛”等警示,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便学生对内科学繁多而抽象的知识产生较深刻的印象。此外,幽默的言语还可从医学知识中挖掘摄,如糖皮质激素用药禁忌证为“赶、羊、羔、进、水、塘”,即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溃疡病、重症高血压、精神病、水痘—带状疱疹、糖尿病。提问:“同学们,把羊羔赶进水塘是多么的不应该,是不是要禁忌的事呀?”学生哑然失笑。这些言语融科学性、幽默性及趣味性于一体,学生通过联想在轻松、愉快中理解和记忆难点知识。不过幽默的言语内容高雅才有生命力,格调清新才有吸引力,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心灵,玷污教师的形象,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
6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和学是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教师的工作就是要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奠定牢固的专业思想,并铸就坚实的医学基本功。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进行下一节课的讲授之前,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对即将讲授的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等等,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不懂的问题加以记录,以便带着问题来学习,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的氛围。要在课程进行中间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到内科门诊或病区实习,使学生对所学疾病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升华,这样对接下来的内科学学习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新导向,教师要用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来影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互吻合,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老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应视为无效或低效教学。只有与时俱进,从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等多方面人手,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内科学,因其涵盖内容多,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记忆困难,学习难度大,畏难情绪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指导有效学习,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易懂、易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目标追求。笔者现将自己的学习思考梳理呈现,和同道们共同探讨其有效性。
1 临床病例突出“变化”
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以及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方式应多样化。如临床病历诊断写着“右下肺肺炎”,但主管医生查体发现,右下肺语音震颧明显减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单纯的肺炎”由于学生刚刚学过肺炎实变语音震颤是增强的,马上会回答:“不是”。继续查体时发现右下肺叩诊呈实音,让学生踊跃发言,讨论该患者可能患哪种疾病,在启发与诱导下学生将会一一列出“阻塞性肺不张”、“胸腔积液”、“胸膜广泛肥厚粘连”,可调动不同层次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体现了运用知识培养人的最高责任。再如“全血细胞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特点,学生据此易将“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同,授课过程中可诱导学生对比“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脾功能亢进”的异同点,两者均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出现骨髓象增生反应不良;“脾功能亢进”则是脾脏对外周血细胞破坏过多所致,骨髓造血功能正常,骨髓象可正常或增生明显活跃,从而阐明“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内涵与外延上的不同,让学生弄清两者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2 繁杂内容设计“口诀”
内科学知识涉及面广,学生理解、记忆有一定的难度,而归纳恰当的口诀无疑能突破这一难点,如重度哮喘的治疗原则:“一补二正氨茶碱,氧气两素兴奋剂”,
它具体概括了重度哮喘的处理原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学生体验到了重点扼要利于掌握的优势。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受凉感冒后易诱发右心衰,右心衰的体征:“三水两大及其他”。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教师需将零散的知识化繁为简,尽量以口诀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之易消化。如心肌梗死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笔者课后与学生交流,学生反映这些繁杂、枯燥的医学知识经过“口诀”处理后好记多了。
3 教学行为体现“创新”
教學行为应该具有创新性,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行为才能最有效地表达教学本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如把知识点演变成病例分析,以问题形式提出。如讲授肺炎的病因时提出:肺炎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婴幼儿与成人相比为什么易患肺炎?同龄婴幼儿为什么有的易患肺炎,有的不易患肺炎?学生对这样的讲授记得牢,效果好。内科学强调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训练学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教师需要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启发学生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4 板书地位的“强化”
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使用先进、昂贵的多媒体而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在课堂上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将其形象、直观地与板书结合起来,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与传统面授的情感交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优化教学。好的板书,层次清晰,可以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提高其分析、概括能力,撬开学生智慧之扉翻。同时配合老师解析式讲解,层层剥离,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一步跟一步,步步推进,由浅人深,由表及里,诱导推理,使学生在解析过程中推导出一般原理、结论。这种方法常可用于疾病发病机制的讲解。例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教师可用提纲式板书从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及解剖学因素开始,层层剖析,诱导学生推理,得到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的结果。板书归纳对老师备课要求高,需要教师联系相关理论知识。认真思考,仔细梳理,抓住知识要点,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讲解时,边板书归纳,边诱导推理,给学生一个推理想象的空间。
5 教学言语的“幽默”
幽默的言语是美感的外在表现,教师运用各种奇妙的、出人意料的幽默言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比如在新知识的讲解中,对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你很会动脑筋”、“精彩极了”等表扬;对开小差的学生,给予“你可能想远了点”、“想像力有点丰富”等提醒;对思维迟钝、不喜欢发言的学生则可采用“不要怕,大声些”、“回答正确,掌声鼓励”等语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而对打瞌睡的学生可用“有的同学太赞许我的讲课了,你看他们不停地点头、眨眼睛”等警示,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便学生对内科学繁多而抽象的知识产生较深刻的印象。此外,幽默的言语还可从医学知识中挖掘摄,如糖皮质激素用药禁忌证为“赶、羊、羔、进、水、塘”,即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溃疡病、重症高血压、精神病、水痘—带状疱疹、糖尿病。提问:“同学们,把羊羔赶进水塘是多么的不应该,是不是要禁忌的事呀?”学生哑然失笑。这些言语融科学性、幽默性及趣味性于一体,学生通过联想在轻松、愉快中理解和记忆难点知识。不过幽默的言语内容高雅才有生命力,格调清新才有吸引力,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心灵,玷污教师的形象,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
6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和学是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教师的工作就是要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奠定牢固的专业思想,并铸就坚实的医学基本功。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进行下一节课的讲授之前,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对即将讲授的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等等,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不懂的问题加以记录,以便带着问题来学习,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的氛围。要在课程进行中间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到内科门诊或病区实习,使学生对所学疾病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升华,这样对接下来的内科学学习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新导向,教师要用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来影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互吻合,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老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应视为无效或低效教学。只有与时俱进,从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等多方面人手,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