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注重投入情怀、创设情境。应用新区域、新地图、新素材来创设新的地理问题彰显地理学科本质特征,突出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稳中求变;改进教学措施策略
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十几年以来,一直觉得作为老师,不应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在传递知识时有温度,有态度。因此,希望自己的课堂能有情有意有你有我。
情,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它使我们的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比如,在新课引入时,我们可以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俄罗斯》这节课的时候,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话,让学生来猜测这是哪个国家?言简意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创设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让教学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如在学习《中国地势特征》时让学生利用厚度相似的课本,结合三大阶梯的位置和海拔,搭建中国地势的模型,当时学生很兴奋,积极参与,动手摆模型,互相讨论如何让模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这样的活动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我觉得课堂除了有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的创设,还应包括教师要传递的某种情怀。比如,台湾这个地区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个星期在学习这节时,把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做的报告中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视频截取下来,看完视频,班里响起来热烈的掌声,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爆棚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瞬间树立起来,教师无需多言,爱国情怀的种子已悄悄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培养学生博大的爱国情怀,是地理课堂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种情怀,对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的课堂除了有大情怀以外,还应该有师生情感的交流,老师对学生除了嘘寒问暖以外,更应注重与他们心灵的碰撞,尤其是对于学习习惯稍差的孩子,他们可能更渴望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至今,有一件事,每当想起时,心里总是暖暖的。第二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临下课5分钟的时间,在班里表彰了十位地理成績进步最大的同学,有一个孩子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但在期末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没有排在前十位,当时就想要不发给他一张“黑马”奖,当时就发给了他一张奖状。没想到下课后,那个“黑马奖”的那个孩子就把奖状贴在了自己的胸前,跑出教室,看见别的班认识的同学,就指着奖状说:“看,快看,这就是我得到的奖状。”他脸上单纯的笑容,我一直都记得。也许一张奖状,不能让他的学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却能让他感受到幸福,而我也因他的幸福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所以,我觉得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情怀的传递,情感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课堂上有意义学习的前提。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一个新的理念提出-----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它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人地观念四方面。区域性是地理学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生要学会用综合思维去思考,去理解,去决策。
那怎样才能使学生构建这种地理思维模式呢?这就需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般课前我先充分阅读新课程标准,清楚的了解本节课,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树立什么样的情感价值观;接着仔细阅读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参考书,分析哪些内容是学生不易掌握的,某一环节时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最后充分发掘教材,包括教材中的各种地理图像,如地这些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十分重要。通过“课前”这些准备,我已清楚知道:本节课学生应该有哪些收获,也能预设出哪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对于这些学生分析起来会遇到困难的问题,我会为学生准备各种素材的地图,眼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用这些地图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同时,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还会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地理实践内容。比如在讲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这个问题时,我们探索了一个新模式,把班级分成了四个大组,动手操作实验,分别是探究坡度、植被、降水强度、土壤特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组内一名同学介绍实验目的,过程;三名同学操作,两名同学记录实验结果,并用现代化的手段,使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其它组的孩子也能清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学生兴奋度很高,观察的非常仔细。所以地理实践引入课堂,会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真实的世界,领悟地理魅力,激发学生热情,收获知识,掌握方法。当然,这仅仅是安排这个实验的第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在几秒内水槽里面的大量土壤流失、水分流失,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为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所以教学中,人地观念应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这样将来我们的孩子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才会包容,懂得珍惜。解读核心素养,结合实际教学,真正有意义的地理课堂是带领学生置身于某个区域中,利用各种形式的地图现代化的手段,引领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探求本区域如何做到人地协调发展。
这样的课堂,老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与学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心灵上的沟通是我一直向往和为之努力的课堂,我希望我的学生是在放松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虽然教学的道路上充满挑战,自己的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不过,还好,有领导的引领,有同伴的支持,必定不忘初心,不坠青云之志,捧着一颗火热的心,继续前行。
涿州市实验中学 河北 保定 涿州 072750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稳中求变;改进教学措施策略
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十几年以来,一直觉得作为老师,不应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在传递知识时有温度,有态度。因此,希望自己的课堂能有情有意有你有我。
情,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它使我们的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比如,在新课引入时,我们可以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俄罗斯》这节课的时候,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话,让学生来猜测这是哪个国家?言简意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创设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让教学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如在学习《中国地势特征》时让学生利用厚度相似的课本,结合三大阶梯的位置和海拔,搭建中国地势的模型,当时学生很兴奋,积极参与,动手摆模型,互相讨论如何让模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这样的活动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我觉得课堂除了有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的创设,还应包括教师要传递的某种情怀。比如,台湾这个地区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个星期在学习这节时,把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做的报告中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视频截取下来,看完视频,班里响起来热烈的掌声,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爆棚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瞬间树立起来,教师无需多言,爱国情怀的种子已悄悄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培养学生博大的爱国情怀,是地理课堂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种情怀,对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的课堂除了有大情怀以外,还应该有师生情感的交流,老师对学生除了嘘寒问暖以外,更应注重与他们心灵的碰撞,尤其是对于学习习惯稍差的孩子,他们可能更渴望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至今,有一件事,每当想起时,心里总是暖暖的。第二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临下课5分钟的时间,在班里表彰了十位地理成績进步最大的同学,有一个孩子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但在期末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没有排在前十位,当时就想要不发给他一张“黑马”奖,当时就发给了他一张奖状。没想到下课后,那个“黑马奖”的那个孩子就把奖状贴在了自己的胸前,跑出教室,看见别的班认识的同学,就指着奖状说:“看,快看,这就是我得到的奖状。”他脸上单纯的笑容,我一直都记得。也许一张奖状,不能让他的学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却能让他感受到幸福,而我也因他的幸福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所以,我觉得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情怀的传递,情感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课堂上有意义学习的前提。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一个新的理念提出-----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它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人地观念四方面。区域性是地理学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生要学会用综合思维去思考,去理解,去决策。
那怎样才能使学生构建这种地理思维模式呢?这就需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般课前我先充分阅读新课程标准,清楚的了解本节课,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树立什么样的情感价值观;接着仔细阅读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参考书,分析哪些内容是学生不易掌握的,某一环节时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最后充分发掘教材,包括教材中的各种地理图像,如地这些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十分重要。通过“课前”这些准备,我已清楚知道:本节课学生应该有哪些收获,也能预设出哪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对于这些学生分析起来会遇到困难的问题,我会为学生准备各种素材的地图,眼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用这些地图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同时,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还会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地理实践内容。比如在讲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这个问题时,我们探索了一个新模式,把班级分成了四个大组,动手操作实验,分别是探究坡度、植被、降水强度、土壤特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组内一名同学介绍实验目的,过程;三名同学操作,两名同学记录实验结果,并用现代化的手段,使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其它组的孩子也能清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学生兴奋度很高,观察的非常仔细。所以地理实践引入课堂,会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真实的世界,领悟地理魅力,激发学生热情,收获知识,掌握方法。当然,这仅仅是安排这个实验的第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在几秒内水槽里面的大量土壤流失、水分流失,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为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所以教学中,人地观念应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这样将来我们的孩子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才会包容,懂得珍惜。解读核心素养,结合实际教学,真正有意义的地理课堂是带领学生置身于某个区域中,利用各种形式的地图现代化的手段,引领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探求本区域如何做到人地协调发展。
这样的课堂,老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与学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心灵上的沟通是我一直向往和为之努力的课堂,我希望我的学生是在放松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虽然教学的道路上充满挑战,自己的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不过,还好,有领导的引领,有同伴的支持,必定不忘初心,不坠青云之志,捧着一颗火热的心,继续前行。
涿州市实验中学 河北 保定 涿州 07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