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密码”2: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从1934年10月长征伊始,到1936年10月长征结束,中央红军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纵观长征中的380余次战斗,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无一不彰显了红军将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为了救国救民,红军将士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绘就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英雄画面,完成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
富贵于我如浮云
如今人们常常提及一句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最艰苦的时期,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忍受物资匮乏。然而在这种情形下,仍有无数爱国志士放弃原本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长征队伍当中。
时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在得知刚刚抵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中央红军不仅奇缺武器弹药,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的情况后,从仅有的7000元大洋“家底”中拿出5000元送至中央红军后勤部,帮助部队解了燃眉之急。对于徐海东的“雪中送炭”,毛主席赞其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红军主力长征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仍留在苏区坚持斗争。有次刘启耀奉命保管党的活动经费——13根金条和一些银元首饰,在护送途中他遭遇血战,负伤后陷入了孤雁离群的困境,只能靠乞讨度日,历尽千辛万苦。明明“腰缠万贯”,他却始终没动用一分经费。最终“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找到了党组织,并将经费全部上交。
也许有人不知道,朱德元帅早年其实是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的司令,身穿裘皮大衣、绫罗绸缎,留着大八字胡,有枪有兵还有钱。但那时朱德宁愿放弃这些荣华富贵,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誓要成就一番艰苦卓绝的事业。后来他成了唯一经历长征全过程的高层领导人,为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危机、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诚然他们可以选择享受金钱、地位与名誉,但是在他们心中,这些并非人生的追求。为复兴中华而奋斗,即使性命相托也在所不惜,更何况是区区金银?他们胸膛里跳动的,乃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不怕牺牲生命
“如果不是老班长舍身相救,我的命早就没了。”向守志上将回忆长征经历时说道。在一次战斗中,向守志正两眼冒火地握着马克沁重机枪打敌人,浑然不知有一发炮弹正朝他呼啸而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被人猛地用力一推,瞬间被人护在了身下。伴随一声巨响,炮弹在不远处爆炸了,向守志抹去脸上的泥土后才看清救他的人原来是班长,而班长为了掩护他差点牺牲。
在长征那个特殊的阶段,每一个红军将士都会像向守志的班长那样,把生的机会让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有个叫谢益先的小红军,瞒着战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饥寒交迫的母子三人,而他每天只用野菜和涼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牺牲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只绣着“谢”字的干粮袋时,战友们才知道,谢益先早就断了粮,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群众。
长征的胜利是无数红军将士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既要面对雪山草地、大江大河等严酷的自然环境,又要面临凶恶残暴、围追堵截的敌军,可以说红军将士每时每刻都在行军,都在战斗,都在牺牲。
红军出发长征时,红一方面军兵力高达8.6万余人,湘江战役后,损失过半;红二方面军长征前有1.7万余人,到达陕北时仅剩1万余人;红四方面军出发时有8万余大军,到达陕北时仅剩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仗。红军34师本已抵达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终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人意图将他押往长沙向上级请赏,他乘敌不备,用手绞断腹部伤口露出的肠子,壮烈牺牲。
在距离全州约15公里的脚山铺一带,发生过湘江战役中规模最大、双方兵力投入最多的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红一军团第五团政委易荡平英勇就义。对此,《聂荣臻回忆录》中有一段描述:“五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这时,敌人端着刺刀上来了。荡平同志要求他的警卫员打他一枪,警卫员泪如泉涌,手直打颤,岂能忍心对自己的首长和同志下手,荡平同志夺过警卫员的枪,实现了他绝不当俘虏的誓言。”
红二十五军尽管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中国工农红军,但也经历过非常险恶的战斗。当时红二十五军突遭敌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危急时刻,政委吴焕先奔赴前线,指挥第二二四团、第二二五团就地进行突围。他从交通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声呼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头,绝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随即带领战士们勇猛冲锋,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一番血战后将敌人打退。在此后的王母宫塬之战中,吴焕先再次身先士卒,最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他们坚信自己是伟大事业的奋斗者,甘于为救国救民牺牲一切,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城墙。“英气长存,忠魂不灭”,长征中牺牲的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祖国的英雄。
从1934年10月长征伊始,到1936年10月长征结束,中央红军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纵观长征中的380余次战斗,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无一不彰显了红军将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为了救国救民,红军将士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绘就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英雄画面,完成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
富贵于我如浮云
如今人们常常提及一句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最艰苦的时期,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忍受物资匮乏。然而在这种情形下,仍有无数爱国志士放弃原本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长征队伍当中。
时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在得知刚刚抵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中央红军不仅奇缺武器弹药,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的情况后,从仅有的7000元大洋“家底”中拿出5000元送至中央红军后勤部,帮助部队解了燃眉之急。对于徐海东的“雪中送炭”,毛主席赞其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红军主力长征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仍留在苏区坚持斗争。有次刘启耀奉命保管党的活动经费——13根金条和一些银元首饰,在护送途中他遭遇血战,负伤后陷入了孤雁离群的困境,只能靠乞讨度日,历尽千辛万苦。明明“腰缠万贯”,他却始终没动用一分经费。最终“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找到了党组织,并将经费全部上交。
也许有人不知道,朱德元帅早年其实是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的司令,身穿裘皮大衣、绫罗绸缎,留着大八字胡,有枪有兵还有钱。但那时朱德宁愿放弃这些荣华富贵,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誓要成就一番艰苦卓绝的事业。后来他成了唯一经历长征全过程的高层领导人,为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危机、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诚然他们可以选择享受金钱、地位与名誉,但是在他们心中,这些并非人生的追求。为复兴中华而奋斗,即使性命相托也在所不惜,更何况是区区金银?他们胸膛里跳动的,乃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不怕牺牲生命
“如果不是老班长舍身相救,我的命早就没了。”向守志上将回忆长征经历时说道。在一次战斗中,向守志正两眼冒火地握着马克沁重机枪打敌人,浑然不知有一发炮弹正朝他呼啸而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被人猛地用力一推,瞬间被人护在了身下。伴随一声巨响,炮弹在不远处爆炸了,向守志抹去脸上的泥土后才看清救他的人原来是班长,而班长为了掩护他差点牺牲。
在长征那个特殊的阶段,每一个红军将士都会像向守志的班长那样,把生的机会让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有个叫谢益先的小红军,瞒着战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饥寒交迫的母子三人,而他每天只用野菜和涼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牺牲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只绣着“谢”字的干粮袋时,战友们才知道,谢益先早就断了粮,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群众。
长征的胜利是无数红军将士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既要面对雪山草地、大江大河等严酷的自然环境,又要面临凶恶残暴、围追堵截的敌军,可以说红军将士每时每刻都在行军,都在战斗,都在牺牲。
红军出发长征时,红一方面军兵力高达8.6万余人,湘江战役后,损失过半;红二方面军长征前有1.7万余人,到达陕北时仅剩1万余人;红四方面军出发时有8万余大军,到达陕北时仅剩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仗。红军34师本已抵达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终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人意图将他押往长沙向上级请赏,他乘敌不备,用手绞断腹部伤口露出的肠子,壮烈牺牲。
在距离全州约15公里的脚山铺一带,发生过湘江战役中规模最大、双方兵力投入最多的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红一军团第五团政委易荡平英勇就义。对此,《聂荣臻回忆录》中有一段描述:“五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这时,敌人端着刺刀上来了。荡平同志要求他的警卫员打他一枪,警卫员泪如泉涌,手直打颤,岂能忍心对自己的首长和同志下手,荡平同志夺过警卫员的枪,实现了他绝不当俘虏的誓言。”
红二十五军尽管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中国工农红军,但也经历过非常险恶的战斗。当时红二十五军突遭敌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危急时刻,政委吴焕先奔赴前线,指挥第二二四团、第二二五团就地进行突围。他从交通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声呼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头,绝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随即带领战士们勇猛冲锋,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一番血战后将敌人打退。在此后的王母宫塬之战中,吴焕先再次身先士卒,最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他们坚信自己是伟大事业的奋斗者,甘于为救国救民牺牲一切,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城墙。“英气长存,忠魂不灭”,长征中牺牲的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祖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