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课堂的中职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课堂教学现状,探究云课堂的概念和特点,论述基于云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运用蓝墨云班课部分功能辅助和加强教学管理,采集学生学习数据,分析学习情况,以供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关键词】云课堂 中职 教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9)04B-0109-02
  “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教学方法。“互联网+教育”不只是以前的校校通、班班通,也不只是电子白板进课堂,更不只是把课堂教学录成视频放到网上给大家看,而是以互联网为核心,重新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育观念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互联网+教育”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有教学资源整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不是只有书本里才有知识,学习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才能完成,未来的教学活动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教师在网上教,学生在网上学,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互联网上流动,互联网与教学高度融合。
  一、云课堂特点
  云课堂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课堂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与身处异地的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用户同步分享语音、视频及数据文件,而课堂中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技术由云课堂服务商帮助使用者进行操作。
  简单地说,云课堂是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在线学习平台。传统教育是师生面对面,用纸和笔来完成教学的,远程教育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获取教学资源,还可以同步在线完成课堂内外师生的教学互动,教师对学生的答疑指导和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布置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都可以在云课堂实现,在云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等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即时完成,即时得到教学反馈。
  (一)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根据教学需要,教师需要提前备好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制作好教学 PPT、拓展知识、制作微课或拍摄教学视频,还需要备好相关测试题、练习题、讨论题和作业等,上传至云课堂,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学习。
  (二)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在云课堂不仅可以下载学习资源,还能进行教学互动,全班学生可同时在云班课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看到全班学生的答案并为优秀答案点赞。相较于传统课堂的单独提问,云课堂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率,学生间也可相互讨论、解答,学生变成了参与者,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三)信息传达的即时性。在云课堂学习平台上发送信息瞬时即达,学生在云课堂平台上完成测试题、回答问题,教师能立即在教师客户端看到全班学生的回答。由于信息能及时传达,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能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每一次学习行为都会在云班课上留下学习痕迹,云班课能记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根据云班课记录的学习数据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进而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
  (五)学习时间的碎片性。碎片化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师把教学资源放到云课堂学习平台上,学生既可以在课前或课后随时学习知识,也可以随时随地与同学交流学习问题。
  二、中职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以及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上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传统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都是单独提问,学生参与度不高;如果全班学生共同回答,课堂很吵闹,教师也无法听清每个学生的回答,很难从互动中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难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基于云课堂的中职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运用云班课开展教学,能让全班学生同步参与课堂作业、小组任务、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师能立刻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并给予评价,也知道哪些学生没有参与活动并及时提醒学生参与。学生每次参与教学活动都会留下学习记录,云班课会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习记录作为学生的考核评价内容之一。通过云课堂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以蓝墨云班课为例,探讨如何将在线学习平台运用到中职课堂教学中。
  (一)上传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把学习内容制作成教学 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将重难点内容制作成教学微课、把实验操作步骤拍摄成教学视频,制作教学文档说明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并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教师还要把课堂习题、讨论题、测试题和课后作业准备好,一并上传至云班课,课堂上教师点击发布,即可在课堂使用。教师给不同的教学资源、头脑风暴、答疑讨论、作业及测试设置不同的经验值,当学生阅读了教学资源或完成指定的教学活动后,即可获得相应的经验值,学生总的经验值可作为教学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例如,一年级药剂专业学生大多数化学基础欠佳,而化学概念的学习很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为降低学习难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的现象入手,从化学角度提取问题,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用常见药品乳酸亚铁片、维生素 C 和 KSCN 溶液拍摄实验视频并制作成微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更易于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很有帮助,让学生产生“原来如此”的愉悦心情。   (二)课前完成预习。学生于课前自行登录云班课,预习上课内容,并完成指定的作业测试。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比如有哪些学生已经预习了、预习的进度如何?哪些学生还没开始预习并发送信息提醒他们开始预习。作业测试分析可以了解学生每道题的答题用时、正确率及得分區间,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及哪些知识是错误率较高的,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上课前做好的微课放到云班课平台上,让学生先预习;并布置学习任务,例如:削了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从粉绿色变成了黄褐色,这是为什么呢?刮去表面糖衣暴露在空气中的乳酸亚铁片溶于水后,加入 KSCN 溶液后颜色会变红,它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三)课中教学互动。根据蓝墨云班课的测试分析,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时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遇到的问题,再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侧重地进行讲解。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点或重难点,教师可在云班课上提问,发起“头脑风暴”。与传统课堂上的提问不同,全班学生可同时回答问题,让全体学生同时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率。如果有学生回答得比较好教师可以给其点赞,使其增加经验值。例如,在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想一想生活中遇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有哪些?学生通过云班课平台回答问题,教师能浏览全班学生的回答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四)课后内化知识。作业点评打分方式分为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都布置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文字回答或将作业拍成照片上传,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打分。同时,还可设置一个答疑讨论区,课后学生可在这一区域提出问题,相互解答,共同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五)多维学习评价。每堂课结束后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总评分。总评分=课前(35 分)+课中(40 分)+课后(35 分),课前=预习(10 分)+测试(15 分)+微课视频(10 分),课中=头脑风暴(20 分)+课堂表现(20 分),课后(作业)=学生互评(10 分)+教师评价(15 分)。此外,在答疑讨论区为同学解答问题可获得额外加分。相应的教学活动可在蓝墨云班课上设置好相应的经验值,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可自动获得,部分经验值需要教师或学生点评来获取,最终可在平台上导出数据,汇总得到总评分。
  教师只有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高学习、教学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云课堂的教学作用。而教师精心策划教学设计,精心准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视频、教学测试、头脑风暴讨论等教学资源,这是对教师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我们身处的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能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基于云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云课堂的辅助功能,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从而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中职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 鶄,杨 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2]陈泓宇,刘祖萍.基于移动教学APP的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3]张铭芳,周先进,谭俊楚.云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关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7(5)
  [4]程寿绵.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云课堂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5]刘红梅,曲爱玲,刘 斌.教育信息化之高职院校云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
  [6]周文姬,周 沫.“云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18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云课堂的中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GXZZJG2018B157)。
  【作者简介】吴金桁(1983— ),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5级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现就职于桂东卫生学校。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教学诊改背景对中职药剂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诊断,提出制定药剂专业建设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药剂专业建设、整合学校实训资源平台服务于教学、开发校本教材、推进“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等促进药剂专业建设与就业平台融合的路径,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为例分析中职药剂专业建设成效。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建设 教学诊改 校企合作 质量保证体系 就业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具体的语篇研读案例,从主题意义、语篇的含义、语篇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语篇研读,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语篇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6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篇,把语言学习与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三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论述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以提升作文的思想境界的策略,使学生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说理,写出理想的议论文。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思维训练 有序得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131-02  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恰当地巧妙地进行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及现状,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探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措施,提出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地方产业、企业需求的人才为出发点,以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共赢为切入点,以共建共享相关教学资源为着力点,以共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关键点,以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为落脚点。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阐述教育戏剧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论述教育戏剧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戏剧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开展教育戏剧实践活动、建立健全教育戏剧落实机制、开展教育戏剧大赛营造富有创造力和包容性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通过教育戏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戏剧 中职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戏剧社团 戏剧大赛  【中图分类号】G 【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课为案例,论述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在技术的辅助下,结合实际的乡土地理,去构建整节课的教学框架,并落实到教学设计上,最后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育技术 乡土地理 有效性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论述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三类三课三段式”微课开发,提出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尝试用讲授类、演示类和实验类三种类型的微课特色,结合建筑识图、建筑CAD和电工基础等三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开发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三段式微课,并对开发出的微课进行评价,为中职学校开发制作微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职学校 以学生为中心 三类三课三段式 微课开发 建筑工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应对”文化,认为有批判性地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应对”文化、提高学生的修为是文学教育的重要责任,提出通过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进出规矩、问候次序、座次安排、应对礼节等“应对”文化,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个人素养。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 “应对”文化 进出规矩 问候次序 座次安排 应对礼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诊改中对专业诊改的认识不到位、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要求不符、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实战要求、缺乏教学数据平台支持等问题,提出事前科学、合理地规划目标链和标准链;事中规范实施工作流程,把控进度、质量,实时监测,主动预警,并动态及时调整;事后检查诊断、循环改进等措施,构建专业层面的诊改机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控制管理体系的实现。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在阅读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写作的策略,认为要充分有效利用课本资源为写作做积淀,在文本细读中赏析好字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全面提升语感;同时关注写作的细节,在细节品味中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注意阅读品析各类散文名篇、文摘名著,以综合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1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