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觉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20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像日益占据当下文化形态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在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以及行为走向,而这种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也是不无例外的。应该正确看待和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也有必要去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积极促进其正面影响。
  关键词 网络;视觉语言;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14-02
  Network of Visual Language to Influence of Teenagers//Li Zhenhu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image occupies the present cultural form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also affects people’s habits, way of thinking, thing’s 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 and this kind of influence for teenagers is not without exception. We should have a right way to guide teenagers use the Internet, and it’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and promot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Key words network; visual language; teenagers
  Author’s address Guilin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China 541004
  1 网络视觉语言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像日益占据当下文化形态的主导地位,一种倚仗视觉的文化传播形态正在改变人类现实的生存方式。各种视觉文化下的视觉语言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走向。网络媒介正是凭借其技术和传播的优势,对当前视觉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网络视觉文化中,所有形象化的视觉符号产生均源自技术的背后支撑,正如尼古拉·米尔佐夫所言:“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化的东西视像化。”网络世界中的文本、图像、影像等都经数字技术化处理后得以在网络中呈现,赋予了视觉无限的生命力,从网络图标到图像,从壁纸到网页,从视窗到网站,网络数据库将所有视觉性的、复杂的画面集合,再加上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更是让网络视觉信息层出不穷[1]。
  综上所述,网络视觉语言就是指借助数字技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包含文字、图像、图形、动画等元素的语言。网络中,人们在关注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网络中带来的各种视觉盛宴,人们越来越追求事物视觉的冲击力,而这种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也是不无例外的。
  2 网络视觉语言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2.1 网络视觉语言能有效地促进学习
  从视觉语言形态角度看,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态画面。视觉语言结合网络的多样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在这“读图时代”能把更多知识以多种形态呈现,使青少年在获取知识时不仅仅只是通过文字表述和简单图片,而更多能从视频,动画、图文结合中学习。尽管网络视觉文化的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但还是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内容的。网络中也同样整合了很多学习资源,比如课件、学习网站、精品课程等,这些都是经过整理加工,把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进行最优组合,让学习者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视觉的效果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方式,更加有效地促进学习。
  2.2 网络视觉语言能发展青少年的个性
  在网络聊天中,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用动态表情和图片代替文字表达内心情绪,使其更加有氛围,形象生动。他们喜欢把这些动态表情、图片作为一种个性的标志。网络提供的便捷操作和共享信息,使一些平时不能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依靠网络来表现,比起文字描述,用图片照片等视觉符号具有更直观的表现行为,同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更符合他们表现个性、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也会使他们内心产生自我满足感和存在感。
  3 网络视觉语言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视觉语言对青少年有正面影响,但也会对青少年形成良好人格、审美趣味、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3.1 对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形成有影响
  网络给青少年造就一个宣泄情绪、放纵冲动的场所。他们可以任意在BBS或博客空间里发帖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青少年就在这虚拟空间中放纵感情,忘却现实;有些青少年更喜欢用暗色调的非主流图片来显示个性,长期以暗色调或符号进行交流,久而久之会使得一些青少年心理闭锁,感情迷失。而在刺激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网络环境下,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容易形成软弱、虚幻的人格。而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具有的强烈反差也容易导致双重人格。
  青少年时期又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而在网络这个大熔炉里面也会存储很多暴力视频以及黄色图片,过多沉迷于其中,青少年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会影响青少年而容易有暴力倾向和道德意识的缺失。
  3.2 对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有影响
  由于网络开放性,很多人可以随时随意地发照片、图片、视频到网上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因此,由图片、照片引发的各种事件也不在少数,这也成了人们新的关注点。比如说艳照门、犀利哥、Lady GaGa雷人造型等这些都一度成为网上的热点。而往往越是不雅照和俗照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热点讨论,这样也迫使青少年在网络中无意识地接触了很多这类照片,甚至不分雅俗地去模仿和追求潮流时尚。   青少年这一时期对新鲜事物总是特别敏感,对审美并没有完全的见解,他们追求新潮时尚,有的甚至会去模仿,更有甚者,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形象的直观和瞬间即逝性培养了青少年对视觉信息不假思索的被动式接受习惯,而长期沉浸在追求感官娱乐的视觉文化传播之中,会丧失深度的审美感悟能力和内心的丰富性,而大多数学生也会把明星、模特的穿着打扮视为美与时尚的标准。
  3.3 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影响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很多事物的价值观的评价是不同的,这使得青少年新鲜感和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迷惘的状态。在青少年成长的这一时期,他们容易有暗示性、冲动性的矛盾。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人生观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还不够稳定,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学识的增长和职业的确定,人生观会更加成熟和稳定。但是网上的很多文化差异的图片、视频会使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偏差,甚至还没进行思考和判断就已经接受和被同化了。一些青少年还会崇洋媚外,以用外国牌子为荣,助长了他们的虚荣心。
  3.4 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影响
  “视觉时代”的来临,同时也会带来视觉暴力。一些技术的投入只是片面追求表现形式的视觉效果,寻求感官上的刺激,逐渐沦为“无深度的文化”。有些人认为虽然数字技术使影像艺术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技术不能代替人思考,过度痴迷于技术,只会使影像在“视觉奇观”的外表下回到游戏和杂耍的时代[1]。
  技术的发展,让很多动画、影视、游戏的画面做得越来越逼真和炫丽,受到很多青少年的青睐,但是在这些逼真炫丽的画面下,特别是游戏中,却也有着很多暴力血腥画面。沉迷于暴力网络游戏中,这些视觉暴力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影响。过多沉迷,会使青少年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甚至会把游戏带到现实中来。
  4 减少网络视觉语言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而促进正面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网络是把双刃剑,应该正确看待和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也有必要去减少网络视觉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积极促进正面影响。
  4.1 政府加强管理,网络绿色化
  首先,政府要做好入境防范,过滤有害信息,净化网上环境,规范管理,制定网络规范,及时制止非法信息的发布和制造,减少这些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力度,要取缔色情和暴力网站,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少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最后,要加强网络的安全与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学生自身的抵抗力。
  4.2 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目前,针对青少年的网站很少,内容大都比较单调,形式呆板,满足不了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引人入胜、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地宣传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并利用有感染力的视觉效果,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校还要做好德育工作,针对网上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做好教育教导工作。另外,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使学生从过多的垃圾图片和视频中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减少干扰。再者,学校可以开发网络课程,合理利用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刺激青少年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推荐优秀网站给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在网络中盲目地去浏览网站。
  4.3 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极其重要,而家长的行为习惯也都会影响孩子。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他们难以选择信息,家长就要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有效利用网络,而不是因为画面的炫丽而沉迷于其中,这样就很容易被它所控制。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到网络的虚拟化、使用的利弊,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参考文献
  [1]王志永.对网络视觉传播的批判性思考[J].传媒观察,2010(9):41-42.
  [2]丁长银.论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57-58.
  [3]王志永.视觉文化传播在网络媒介中的生成原因[J].传媒观察,2009(7):43-44.
  [4]王志永,陈芬.网络传播与视觉表征[J].新闻爱好者,2009(9):94-95.
  [5]冯奕竞.视觉文化研究新领域:网络视觉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3(2):3-6,15.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1 做好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
摘 要 就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35-02  1 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1世纪是以网络为主体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在这场新的
1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   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资料显示:一个人一生中获得的知识,只有百分之十几是从学校得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在工作实践和自学中获得的。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信息的快速更新,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断趋于完善。而学校里所传授的关于养身、养心、健体、营养等方面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不断自学,才能获取更多知识,否则就会被淘汰
三阴乳腺癌相对于其他类型乳腺癌,由于本身高度侵袭性和缺乏有效治疗靶点,因此其生存预后较差。免疫检测点(PD-1/PD-L1和CTL-4)抑制剂在治疗各种转移性肿瘤取得突破性成功。P
为使高职院校的学生适应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的旧条框,建立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并开发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