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不多10年前,旅居北京的法国收藏家托马斯·苏文开始在北京周边的垃圾站回收被丢弃的照片胶卷,并逐一扫描、备案收藏,他用五年的时间收集了多达逾50万张照片。这些原本将被回收用于提炼银盐的35毫米彩色胶片,记录着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点滴,也记录着他们的摄影习惯,极大丰富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影像线索。
2012年,苏文从这些照片中梳理而成的《北京银矿》一经推出,即在国内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它提醒了我们私人家庭影像在复苏记忆这个议程上的重要性,这些非常私人的民间影像成为我们触摸一个时代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让那些渐渐褪色的记忆又活动起来。
今年,对于“家庭影像”的收藏与创作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与现象。从OFPIX2012年就已开始的长期摄影项目“还乡计划”,到今年9月以家庭影像为主题的宁波摄影周以及平遥摄影节中由腾讯图片主办的家庭影像的展览,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向我们呈现着“家庭影像”独有的魅力——它以人类的基本情感跨时间与空间地激发共鸣,形成共振。
OFPIX的“还乡计划”已持续多年,聚集了相当数量的摄影师从创作的层面与维度来面对自己的家人以及故乡,以影像这种形式反思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带给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今年他们提出了“重写家庭相册”的主题,以工作坊的形式,引领大家重新编辑图片,营造一种将私人化的东西提炼变成公开的,能够触及更多人内心的语境。
家庭作为链接个体与社会的一个中间点,是不可忽视的时代力量。在宁波国际摄影周上,由拉黑策展的“抽屉影像”将“家庭影像”放在了更宏大的背景下,搜集了一些具有文献意义的家庭影像,以及对家庭影像进行再创作的优秀作品,让观者能够对家庭影像产生新的理解与看法。
腾讯图片刚从数万名网友征集的照片中选出百余幅作品,在平遥摄影节上还原了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模样,直接激发出参观者的热情,不少参观者也成为参展者,直接从手机中选出家人的照片打印参展,并写下不少感人的话语。
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走进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对于一个家庭是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它维系着几代人的亲情,更包含着文化、生活习惯与家庭伦理的传承。如今手机拍照的普及與随意,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份慎重的缺失,于是再次走进照相馆,拍一张标准的中国式全家福。我们特意邀请了老一代全家福匠人谭锡明为大家讲讲一张全家福照片内含的伦理。
日本摄影师浅田政志更是把为家人拍照作为一生的事业,调动全家人一起玩角色扮演,在不同的场景下构建一个个故事性画面。
“家庭影像”不单是私人记忆,它也融合了我们对于家庭关系中的亲情、矛盾与对抗,还有无法回避的创伤以及由此所触发的社会的思考、感觉。照片成为一个鲜活灵动的亲情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延伸出社会含义。我们每个人都可回到既定的轨道,审视自身,珍视自我的局限。
家庭影像既有生活背景,又有时代背景,每一张照片都有其独特的气息。在这里预告一下,《摄影之友》杂志将与腾讯“中国人的一天”联手,以杂志专题与系列栏目的形式,长期征集更多的家庭影像照片,并于明年“中国人的一天”八周年之际,推出关于家庭影像的大型展览,期待大家的作品。
2012年,苏文从这些照片中梳理而成的《北京银矿》一经推出,即在国内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它提醒了我们私人家庭影像在复苏记忆这个议程上的重要性,这些非常私人的民间影像成为我们触摸一个时代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让那些渐渐褪色的记忆又活动起来。
今年,对于“家庭影像”的收藏与创作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与现象。从OFPIX2012年就已开始的长期摄影项目“还乡计划”,到今年9月以家庭影像为主题的宁波摄影周以及平遥摄影节中由腾讯图片主办的家庭影像的展览,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向我们呈现着“家庭影像”独有的魅力——它以人类的基本情感跨时间与空间地激发共鸣,形成共振。
OFPIX的“还乡计划”已持续多年,聚集了相当数量的摄影师从创作的层面与维度来面对自己的家人以及故乡,以影像这种形式反思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带给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今年他们提出了“重写家庭相册”的主题,以工作坊的形式,引领大家重新编辑图片,营造一种将私人化的东西提炼变成公开的,能够触及更多人内心的语境。
家庭作为链接个体与社会的一个中间点,是不可忽视的时代力量。在宁波国际摄影周上,由拉黑策展的“抽屉影像”将“家庭影像”放在了更宏大的背景下,搜集了一些具有文献意义的家庭影像,以及对家庭影像进行再创作的优秀作品,让观者能够对家庭影像产生新的理解与看法。
腾讯图片刚从数万名网友征集的照片中选出百余幅作品,在平遥摄影节上还原了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模样,直接激发出参观者的热情,不少参观者也成为参展者,直接从手机中选出家人的照片打印参展,并写下不少感人的话语。
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走进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对于一个家庭是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它维系着几代人的亲情,更包含着文化、生活习惯与家庭伦理的传承。如今手机拍照的普及與随意,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份慎重的缺失,于是再次走进照相馆,拍一张标准的中国式全家福。我们特意邀请了老一代全家福匠人谭锡明为大家讲讲一张全家福照片内含的伦理。
日本摄影师浅田政志更是把为家人拍照作为一生的事业,调动全家人一起玩角色扮演,在不同的场景下构建一个个故事性画面。
“家庭影像”不单是私人记忆,它也融合了我们对于家庭关系中的亲情、矛盾与对抗,还有无法回避的创伤以及由此所触发的社会的思考、感觉。照片成为一个鲜活灵动的亲情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延伸出社会含义。我们每个人都可回到既定的轨道,审视自身,珍视自我的局限。
家庭影像既有生活背景,又有时代背景,每一张照片都有其独特的气息。在这里预告一下,《摄影之友》杂志将与腾讯“中国人的一天”联手,以杂志专题与系列栏目的形式,长期征集更多的家庭影像照片,并于明年“中国人的一天”八周年之际,推出关于家庭影像的大型展览,期待大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