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价格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维迎小传
  1959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西北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和产业组织理论专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尽管在企业改革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面都颇有造诣,但张维迎在中国经济学界首发贡献却是提出价格改革的双轨制理论,给了襁褓中的中国市场经济一纸出生证明。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但由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需要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价格机制。
  价格,在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就是资源配置的信号,就是马路上的红绿灯,价格机制搞不定,计划经济转商品经济就转不成。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就不断对价格改革进行摸索,但国企与民企,工业品与农产品的价差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国务院开了很多次会议讨论价格改革,但发现小调解决不了问题,大调经济承受不起,进退两难。
  不得已,1984年9月3日到10日,《经济日报》等媒体牵头在浙江德清县举行了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召集全国124位改革派青年精英专门讨论价格改革问题。由于此地曾是干将莫邪铸剑之地,所以此会议在中国改革史上被称为“莫干山会议”。张维迎作为一个年轻的经济学者,因为该年4月写就的《以价格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文而入选124位学者之列。
  在论文中,张维迎系统地提出了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价格体制改革的具体办法,可以参照农副产品价格改革的办法,实行双轨制价格,旧价格用旧办法管理,新价格用新办法管理,最后建立全新的替代价格制度。与价格调整相比,价格体制的改革是一个连续的逼近过程。问题不在于第一步是否就完全合理,问题在于它是不是趋向于合理。
  在莫干山会议上,经过“调”、“放”两派的激烈争论,最终张维迎的观点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与支持,会议将张维迎的观点写成报告《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被认为这种改革思路“既避免了大的震动,又可解决问题”。价格双轨制由此成为中国价格改革的官方政策。
  价格双轨制不仅在中国建立了自由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而且成为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双轨制并不局限于价格改革,而是扩展到外汇市场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改革以及所有制改革等。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整个中国经济就成为了一个双轨制经济。
  务实的双轨制保证了从计划调节到市场调节的平稳过渡,避免了经济剧烈振荡,由此使得改革与发展并行不悖。双轨制也缓解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使得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成为一个帕累托改进,而不是一场剥夺既得利益的革命。
  正是张维迎极度现实的改革逻辑导致其自从提出价格双轨制以来就一直生活在争议当中。
  如今,张维迎无疑是一个公认的主流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他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对政府重大措施出台具有影响力。综观张维迎的思路属于纯粹的市场逻辑,说的都是实话,但良药苦口,实话难听。
其他文献
通用、微软、爱立信、摩托罗拉、索尼、松下、星巴克等,这些垒球知名企业,这些财富偶象,在2009年伊始,抛出的却都是裁员大单。  2009年2月10日,正在苦苦挣扎的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宣布,今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万名正式员工,使得全球正式员工总数由现在的73000名降低到63000名。其中,美国本土的2.95万名正式员工中将有3400名被解雇。  除裁员外,通用还宣布削减大部分正式员工的薪酬。在
期刊
吴敬琏小传  吴敬琏出身名门,早年从复旦大学经济系分到中科院经济所,先后受过前苏联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阿·毕尔曼熏陶。1981年,吴敬琏被政府选派到耶鲁进修,自此成为中国真正从传统计划经济学转向现代市场经济学的第一人。多年来,吴敬琏不仅担任《改革》杂志主编,还编著有《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的培育和运作》、《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转轨中国》、《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等。
期刊
杨培新小传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和嘉应大学校长。1922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1938年在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时, 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就职上海《文汇报》经济版编辑、香港《文汇报》发行人。1949年起,研究金融政策, 创建金融研究所。    改革开放30年,有一条主线一直没变,这就是国有企业改革。  如何能在市场经济深入的同时,国有企业生命力又不断增加,
期刊
温铁军小传  温铁军,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1999年获农业部颁发的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获CCTV颁发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奖”;2004年获杜润生基金会颁发的“农村发展研究奖”。    中国改革自农村发端,30年后又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掀开了新的篇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期刊
厉以宁小传  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还在多个委员会任职。厉以宁先后出版50余部著作,代表作为《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该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 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个提出股份制改革构想的经济学家,厉以宁为股份制改革思路的推行奋斗了整整18年。  1980年,为了应对
期刊
成思危小传  成思危,湖南湘乡人,1935年出生于北平,成思危的人生中,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成思危1951年只身从香港回到内地,参加新中国建设;二是1981年赴美留学,学习管理,从一名颇有建树的化工专家转换为一名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学者;三是1995年,当选民建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并从那时起,历任民建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中国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的道
期刊
中铝入力拓 防守反击战    2008年2月1日,中铝突然介入必和必拓与力拓的合并案,于当日发布公告宣布,已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国铝业公司获得力拓的英国上市公司12%现有股份,收购价约为每股60英镑,比力拓前一个交易日收发盘价溢价21%,加上此前投入,总价达140,5亿美元,相当中国人均10多美元。  中铝由此成为力拓最大单一股东,此次交易也成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资。  力
期刊
我们正经历经济的冬天,这对很多企业家是好事,因为冬天是一个企业家必须经历的,只有经历过春夏秋冬历练的人才能管理未来。冬天里的企业和企业家最重要的是保持元气,掌握足够的现金流,拥有能量迎接春天的到来。  保持元气最重要的是什么?美国企业基本上都是选择降低成本,这个很重要,但我觉得这不是中国企业最需要的。中国电子产业应该着力思考的是,如何将力量集中起来、创造出更高的附加价值,重点是追求Value Up
期刊
王吉绯小传  男,1969年1月生,规模需求理论创始人。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0年后致力于原创经济学理论研究,2003年开始公开发表理论文章。现任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流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东方微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著作有《握住看不见的手》、《规模需求三十六记》、《需求的解放》等。    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大
期刊
曹思源小传  汉族,1946年1月出生于江西,先后在中央党校、国务院研究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体改委工作,1988年下海创建民办研究机构,担任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总裁。1985年出任国务院破产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蜕变历程中,《破产法》的横空出世就是一个重要的蜕变节点。让当时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有生有死,优胜劣汰,这是一个重大转变。  完成这一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