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一种不为人所知的冠状病毒,曾让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陷入惶恐。事实上,就在SARS病毒幽灵般地在中国大地上游荡时,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就投入了SARS疫苗的研制工作。
2003年11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对外宣布: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最先传出佳音的是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他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共同完成了SARS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2003年11月28日,又一批成功通过动物实验的SARS疫苗针剂,悄悄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快速审批通道”。与科兴公司不同,前者是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正式批准的两支“国家队”之一,而此次的送审者为一家社团组织———中国医学基金会新药发展基金管委会。
这家基金会自筹资金完成了SARS灭活疫苗的前期研制,而且他们委托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武汉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即P3动物实验室),同时做了18只猴子的对比实验,更有力地证实了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性。
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SARS疫苗动物实验。社会力量正悄然推动着科技进步。
武大p3动物实验室“临危受命”
2003年5月,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地展开SARS疫苗研制实验,他们发现缺少足够大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即“P3”)动物实验室,疫苗研制进度严重受阻。
就在这时,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从武汉带回去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武汉大学有刚刚建成的大型P3级动物实验室,可以同时进行20只猴子的实验。
2003年5月28日,科技攻关组十几位专家疾驰武汉。看到武汉大学自筹2000万元资金、历时2年建成的“P3”动物实验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设施完备的动物实验室。
科技攻关组当即决定,停止其它任何实验,在此扩建规模更大的P3动物实验室,为国家SARS科研服务。
中国医学基金会新药发展基金管委会筹措1.5亿元人民币,组织北京华特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世康科技开发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百欧赛地生物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单位的专家联合研制“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2003年9月,疫苗已经完成了小动物实验。管委会副主任丁若愚来到武汉大学,看到实验动物中心的条件和医学院多学科的优势后,委托武大医学院开展SARS疫苗的猴体实验。
武大医学院当即答应了合作事宜。副院长孙理华告诉记者,当时并非没有顾虑,毕竟SARS疫苗动物实验风险很大,难度很大,偌大的武汉,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实验人员承保。“但是,如果我们不接这个项目,国内其它地方又没有这样标准的实验室,‘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制就得暂停。SARS是全人类的敌人,为了让SARS疫苗早日问世,我们义不容辞!”
在“P3”实验室的日子
战前准备2003年10月13日晚,来自四川的18只恒河猴秘密运抵实验动物中心。此前,从武汉大学医学院各部门抽选的23名专家和骨干提前住进了隔离区。实验人员按低、中、高三种剂量,给猴子注射了SARS疫苗,并准备给它们注射SARS病毒。
记者当即向武汉大学医学院提出申请,要求进入“P3”实验室,全程跟踪采访。29日,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本刊驻武汉特约记者进行独家采访。
11月2日,经过培训、抽血检查和预防处理,记者进入了隔离区,与实验人员会合后,开始了对“SARS疫苗动物实验”的关注。
紧张的攻毒
2003年11月5日是给猴子攻毒的日子。内衣、隔离服、防护服、三层手套、二层口罩、一次性隔离服、防护眼镜、呼吸面罩、深筒雨靴……进入污染区时,攻毒人员已是全副武装了。
11点钟,当SARS病毒从-85℃冰箱里取出来时,室内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尽管它仍然装在一个不锈钢内胆的保温瓶里,但因为是第一次与SARS病毒如此近距离接触,魏文进博士小心翼翼地提着保温瓶,左手托着瓶底,脚步也放缓了。
SARS病毒在307室的生物安全柜里分放,装入14支注射器。
汤宏斌硕士和实验员鲜巧阳一起进入305号污染区给猴子攻毒。平常很简单的注射,此时变得很复杂。一是因为猴子不会配合注射,二是因为操作空间狭小,实验人员必须将手从有机玻璃门上的两个小圆洞伸进去,才能进行注射。
汤宏斌先关闭负压柜的送风,把排风开到最大,再开挡板按钮,把猴子挤压到靠近窗口的地方。猴子这时已经无法挣扎了,猴子顺利地完成了麻醉。他从铝合金盒子里十分小心地取出一枚注射器,注射器里装的是活SARS病毒,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他屏住呼吸,目光一直跟着针尖走,1秒、2秒……,一滴、二滴……,病毒慢慢流进了猴子的气管。
303室可没这么顺当。一间负压柜的电动挡板坏了,猴子躲在里面,人无法靠近。主管技师王勇受命进去排除障碍,攻毒不得不暂停。时间慢慢过去了,故障一时还无法解决,盒子里的SARS病毒针温度却在慢慢升高,必须冷却才能保质。在实验室外待命的司机王波开车疾驰水果湖麦当劳餐厅,买回冰块才解了燃眉之急。
下午5点,最后一个从实验室里出来的是鲜巧阳,他拽着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深呼了一口气告诉大家:14只猴子攻毒全部完毕。
遭遇停水考验
第二天,意想不到的停水使整个实验室经受了考验。3个月前,外电传新加坡实验人员感染了SARS,国务院领导要求加强国内“P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止有害微生物带出实验室,避免人员感染。
对方告知是自来水公司减压检修,估计晚上才能来水。实验室里的6个人不能洗澡,高压消毒柜里被污染的器械和医用垃圾不能消毒。
因为防护服使用4小时后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入侵,继续留在半污染区就会增加实验人员的危险,实验人员在半污染区等待了几个小时,被迫撤离。6名实验人员脱掉脏衣服,又穿上不透气的一次性隔离服,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才敢走出实验室,在完全防护的条件下直接进入隔离房间,继续等待。
下午5时,第二批人员进入实验室,给猴子送水、喂食。晚上9时,第二批人员完成了工作,水仍然没来。
22时,孙理华副院长向校长报告停水的事,校长刘经南马上向武汉市长李宪生求助。李市长当即指示自来水公司:关闭其它输水管道,保证实验室用水。
23时52分,水终于来了。这时,未能洗澡的实验人员已经等待了12个小时。实验人员虽有怨言,但表示宁愿自己多吃苦、多受罪,也不能给环境造成污染。
抓捕“毒猴”
2003年11月18日下午4时,中央监控室的值班人员正在观察303室的17号“毒猴”(阳性对照组,只攻毒而没有疫苗保护的猴子)。猴子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它竟然会四肢协调并用,后肢用力蹬着窗口外层的有机玻璃,前肢向右一扒,窗口被它打开了。
值班人员迅速报告了总指挥。因为猴子呼出的有毒气体直接排到房间里,一只猴子的排毒量是病人的4倍,临时派人进去已经来不及了,正在307室做检测实验的侯炜博士临危受命。
他立即奉命进去,先关上窗口,再用消毒液对窗口一阵狂喷,接着用胶布把窗口粘得严严实实。离开时,他才发现这只笼子的电源线被猴子拉断了。第二天,为了彻底解决17号“毒猴”的威胁,总指挥派王勇和鲜巧阳进入303室排障。他们带了一根长长的电源线接到17号猴子的笼子,但电动挡板被卡住了,无法把猴子推出来。从外面传递进去的狗夹也无用武之地,聪明的猴子抓住狗夹不放,让实验人员无可奈何。
在中央监控室看到这一幕的总指挥,心悬了起来,一怕实验人员被猴所伤,二怕猴子逃跑。两位勇士已经顾不上接受电话指令,果断出击,用戴帆布手套的手抓捕猴子。两人看准机会同时下手,一人抓住一只猴前肢,一场惊心动魄的“毒猴抓捕战”才宣布结束。事后王勇和鲜巧阳被大家誉为“排弹专家”。
减肥速成
“‘P3’里面无小事。”这是实验人员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实验人员相互检查防护措施,为对方消毒……任何一个步骤都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实验室里的每件东西,大到整箱的消毒液,小到一把剪刀都要从外面传递进去。每天传递进去的物品达300多公斤。高级技师唐志姣和办公室主任李湘东的准备工作非常细致,大家称赞:我们需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暂时没想到的东西也准备好了。
进去的人都是两人一组,一人当主持,一人当助手。医学院主管技师王勇和实验员鲜巧阳相互配合,成为非常默契的伙伴。年近六旬的总指挥孙理华为了让其他人休息半天,自愿进入半污染区当“二传手”。
在实验室里最大的问题是呼吸困难,大脑缺氧,导致头昏。
给猴子拍X光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攻毒前,X光片是请武大人民医院专家拍的。攻毒后,进去拍片风险很大,不能再让医院专家来了。王勇和鲜巧阳通过电话向专家请教,临时学习拍片的要领。猴子从负压柜里拿出来拍片,危险更大。由于没有防辐射的设施,他们被X光照射了7次。
医学院病理生理系教授朱润庆是病理解剖方面的专家,他自告奋勇参加攻关组。15日,他用整整一天完成第一批猴子的解剖。17日,他又连续观察病理切片十几个小时,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6点多。
实验结束时,大家发现:女实验员变苗条了,男实验员变瘦了,体重平均下降了2公斤。大家笑着说,我们搞实验,顺便参加了一个“减肥速成班”……
2003年11月19日,我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取得成功。消息灵通人士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于近期批准疫苗进入临床实验。届时,世界上第一种SARS疫苗将在中国问世。
SARS灭活疫苗动物实验项目负责人孙理华说:“没有科研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没有团结协作、不怕吃苦、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SARS疫苗动物实验不可能成功。”
新闻链接
P3实验室:P是英语protect(保护)的缩写,P3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的研究。
灭活疫苗:目前广泛使用的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和减毒疫苗三种类型,其中,灭活疫苗最经典。人们在获得病毒以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使病毒完全丧失活性,从而得到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进而制成灭活疫苗。
疫苗研制路径图:SARS疫苗研制如果审查批准,就进入一期临床。一期临床实验人数很少,一般只有几十人,主要观察疫苗是否安全,接种后是否产生免疫力,实验对象严格隔离,受到密切监控;二期临床实验对象加大到几百人,主要研究和评估不同剂量、针次、间隔时间的疗效差异;三期临床实验对象增至几千人,观察大样本情况下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专家举例说,三期临床实验需要在非典期间,通过选取各1000人的对照组来证明疫苗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假如非典不再复发,那么可以说真正的疫苗难以面世。
只有这些程序一一完成后,才能申请生产许可证,大批量生产。疫苗一旦获准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疫苗万无一失,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在疫苗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因此疫苗投放市场后,对可能出现问题的上市疫苗还要做四期临床监控。